配色: 字号: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测试题(附含答案)
2023-04-11 | 阅:  转:  |  分享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测试题(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②氢气、甲烷在
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测定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A.②③⑤⑥B.①②④
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在铁桶中较长时间配制硫酸铜溶液C.可用稀硫酸除去
铁锈D.可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长期露
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4.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食品放在冰
箱中贮藏B.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C.试管中进行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时,稍微加热D.铁粉代替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5.下列
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测盐酸的pH值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滴上一滴盐酸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后装药品C.稀释浓硫酸时,烧杯先加水后注入浓硫酸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试管先加石灰石,后加稀盐酸6.一些水果的pH如
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杨梅pH=2.5B.苹果pH=4.1C.菠萝pH=5.1D.柿子pH=8.57.1839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
法是:在海边挖池,放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
合反应B.该反应会放出热量C.由此反应推测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D.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8.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
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A.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B.氢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C.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体积B.检查装置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10.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
是序号物质除杂试剂操作ANH3(H2O)浓H2SO4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HCl(H2SO4)NaOH加入适量N
aOH溶液至pH=7CCu(Zn)CuSO4滴加适量CuSO4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DFeSO4溶液CuSO4)Zn加入适量
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11.下列是某初三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
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烟生成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粉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C.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先
由无色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生成D.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12.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露天堆放的生石灰C.敞放的固体烧碱D.干燥木材吸水二、填空题13.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古籍
《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1)“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
方式是_____。(2)“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3)“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4)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_(填字母)。A 釜底抽薪?B 卧薪尝胆?C 煽风点火?D 火上浇油14.电导率
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稀硫酸
的烧杯中,利用电导率传感器绘制的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_______15.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质。(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__________ (填字母)。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铁却很易生锈,写出除铁锈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用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他们先看到 _____________ 现象,认为废液中
一定含有硫酸铜 还认为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若要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
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 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的物质为 _______________ ,滤液中的溶
质为硫酸亚铁。三、简答题16.现有生活中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醋酸溶液。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不要求写出具体的操
作过程和实验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17.某兴趣小组用图示装
置完成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试回答:(1)步骤I中,指示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_,实验现象会更明显。(2)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 当溶液刚好由___________色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若某同学不小心又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
液呈___________色,pH___________7(选填“>”“<”或“=”)。为了判断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
试管中,与适量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填不同类别的固体)混合,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盐酸过量。(3)另
一兴趣小组用新制取的Cu(OH)2和稀硫酸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该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滴加指示
剂,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五、计算题18.常温下,向盛有100gK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2
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做,用pH计(精 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6
080100120烧杯中溶液的pH13.713.37.00.7(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2)求所用 KOH溶
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
.【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13.【答案】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分解反应???? CaO+H2O=
Ca(OH)2 B14.【答案】 硫酸钠、氢氧化钠15.【答案】C???? 4Al + 3O2 = 2Al2O3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废液呈蓝色???? Fe + H2SO4 = FeSO4 + H2↑ 或Fe +
CuSO4 =Cu+ FeSO4 过量的Fe???? Fe、Cu (或适量的Fe Cu)16.【答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加入锌粒???? 滴加碳酸钠溶液(合理答案均可)17.【答案】酚酞试液 红???? 无< Na2CO3 Zn(答案合理即可)???
? 不需要???? 难溶于水的Cu(OH)2变少(或消失,答案合理即可)18.【答案】(1)100.0解:设所用 KOH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x,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钾质量为y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答: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2%(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2 页 共 7 页第 1 页 共 7 页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