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化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2023-04-12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化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下列哪些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  )?A.用滤纸称量NaOH固体B.移液前容量瓶
内有水珠C.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2.某学生配制0.1mol.L-1的NaOH溶液480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480mL容量瓶B.把烧碱固体放在纸上称量C.把称好的固体放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
容量瓶的刻度线浓度偏大3.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B.C.D.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
试纸检验氨气B.用镊子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C.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D.鼻孔直接贴近瓶口闻氯气的气味5.若要精确配制100mL0
.1mol/LNaOH溶液,则最好选用容量瓶的规格是(  )A.25 mLB.50 mLC.100 mLD.250 mL6.仅用下
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KCl中少量的MnO2用10mol·L
-1的盐酸配制100mL0.1 mol·L-1的盐酸用氯化钠溶液制备氯化钠晶体除去CO2气体中的HCl实验仪器或装置烧杯、玻璃棒、
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A.AB.BC.CD.D7.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 SO4溶液的部分操作,其中
错误的是(  )A. B.C.D.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A.闻气体的气味 B. 用浓硫酸干燥氢气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熄灭酒精灯9.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
固体NaOH直接放在天平右盘上B.将称量好的固体NaOH放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C.将烧杯中溶解固体NaOH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
后转移至容量瓶中D.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10.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液不慎溅
到手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B.KCl和MnO2的混合物经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分离出MnO2C.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D.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
11.实验室配制450mL1.0mol?L-1 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应用托盘天平称取18g NaOH固体
B.配制过程中所用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是搅拌和引流C.NaOH固体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所配NaOH溶液的浓度偏大D.定容摇匀后,发现
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对所配NaOH溶液的浓度无影响1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
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实验时,若温度计水银球高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则收集
到的馏分沸点偏低B.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过量的Cu,充分反应后过滤C.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实验流程是:取
样→浸泡→过滤→萃取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NaOH固体溶解后未恢复到室温就定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14.用碳
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100 mL0.1 mol/L碳酸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需称量Na2CO3
·10H2O的质量为1.06 gB.称量后的Na2CO3·10H2O应放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C.容量瓶使用之前应进行干燥,不能有水残
留D.当定容加水距离刻度线还有1~2 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缓慢滴加二、填空题15.选择装置,完成实验。(1)配制100 mL 1
.00 mol·L-1 NaCl溶液选用_______(填序号,下同)。(2)除去水中的泥沙选用_______。(3)用NH4Cl
和Ca(OH)2制取NH3,选用_______。(4)加热MnO2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制Cl2,选用_______。16.下列有关实验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①用天平称取固体烧碱时,将 NaOH 固体放在垫有干净滤纸的托盘上②配制一定浓度的
硫酸时,先往容量瓶加水,然后按计算结果将一定体积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注入容量瓶,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③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将乙醇
和水的混合液分离④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前,应先把要插入的一端用水湿润⑤浓硫酸不慎溅在皮肤上,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⑥滴管取液后
切忌将其平放或倒置⑦用玻璃棒把固体物质从蒸发皿中转移到滤纸上17.向1体积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a体积的HCl气体,气体完全溶解。(
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2)溶液的密度为ρg?cm-3(ρ>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则c1=___mol?L-1
。(3)将mg该盐酸溶液加入___mmL水(选填“>”、“<”、“=”),可稀释至0.5c1mol?L-1。(4)用浓盐酸配制一定
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过程中,造成浓度偏低的操作可能有___(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A.容量瓶蒸馏水洗后未加干燥B.量筒用蒸馏水洗后
未干燥就用来量取浓盐酸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D.将烧杯中浓盐酸转移入容量瓶后,未用水洗涤烧杯,即向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E.用
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另外胶头滴管从瓶中吸出部分溶液使剩余溶液刚巧达刻度线F.定容时,俯视液面加水至刻度线G
.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三、实验题18.用质量分数为的浓盐酸(密度为)配制成的稀盐酸。现实
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______的容量瓶。(2)经计算需要_______浓盐酸,
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__。A.B.C.D.(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等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
沿玻璃棒注入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中。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上述操作
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使得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标号)A
.用洗涤后未干燥的容量瓶配制溶液B.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读数时仰视视量筒,所配溶液的浓度C.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
的浓度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c=n/V分析,凡是使溶质的物质的量n偏小或者
使溶液的体积V偏大的操作都会使溶液的浓度偏小,反之,溶液的浓度偏大,据此进行解答。【详解】A.用滤纸称量NaOH固体,氢氧化钠能够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导致称取的氢氧化钠偏少,溶质的物质的量n偏小,故A错误;B.移液前容量瓶内有水珠,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
溶液的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的浓度不变,故B错误;C.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V偏大,溶液的浓度偏
低,故C错误;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V偏小,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D。
2.D【详解】A、实验室中没有480mL的容量瓶,配制480mL溶液,应该选用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故A错误;B、烧碱为NaO
H,具有强腐蚀性、易潮解,称量时应该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不能直接放在纸上,故B错误;C、溶解固体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
稀释、溶解溶质,故C错误;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加入的蒸馏水位于刻度线以下,则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故D正确
。故选D。点睛:容量瓶上标有容量规格,且只有一条刻度线。配制溶液时溶液体积应等于容量瓶规格。配制480mL溶液,应选用规格为500
mL的容量瓶,所以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时,应用500mL计算,此为易错点。题中需要NaOH的质量为m=0.1mol/L×0.
5L×40g/mol=2.0g。3.A【详解】A、容量瓶是一种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颈上有刻度,A为容量瓶;B
为试管,C为漏斗,D为烧杯。故选A。4.B【详解】A.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所以不能用湿润的
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A选项错误;B.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使用时用镊子取出,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B选项正确;C. 仰视容量瓶刻
度线进行定容,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定容时视线应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C选项错误;D.氯气有毒,应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
鼻孔,不能直接贴近瓶口闻氯气的气味,D选项错误;答案选B。5.C【详解】若要精确配制100mL0.1mol/LNaOH溶液,配制溶
液要选择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容量瓶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故C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6
.C【详解】A.MnO2难溶于水,KCl易溶于水,故采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应该用普通漏斗而不是分液漏斗,故A错误;B.用10mol
?L-1盐酸配制100mL 0.1mol?L-1盐酸,缺少量取盐酸的仪器,如酸式滴定管或量筒,另外也缺少滴定管,故B错误;C.用氯
化钠溶液制备氯化钠晶体,可以通过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因为二氧化碳、氯化氢都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
,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氬,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7.C【详解】A. 硫酸钠固体先在烧杯中
溶解,故A正确;B. 在烧杯中搅拌,加速溶解,故B正确;C. 定容时,眼睛平视刻度线,直到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故C错误;D
. 摇匀时,上下颠倒摇匀,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8.A【详解】A. 闻气体时,应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则用手轻轻扇动来闻气
体气味,图中操作合理,故A正确;B. 浓硫酸能干燥氢气,应是长管进气,图中操作不合理,故B错误;C. 转移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且玻
璃棒下端在刻度线以下,图中操作不合理,故C错误;D. 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将其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会引起回火,引起内部酒精燃烧,故
D错误;答案:A。9.C【详解】A、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左物右码”,A错误;B、NaOH应在烧杯中溶解,B错误;C、NaOH在烧
杯中溶解,并降至室温之后,才能转移至容量瓶中,C正确;D、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小,需要重新配置溶液,D错
误;故选C。10.C【详解】A.碱液不慎溅到手上,先用大量水冲洗,硼酸具有弱酸性,故再用饱和硼酸溶液中和残留的碱,最后用水冲洗,A
正确;B. KCl可溶、MnO2不溶于水,混合物经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分离出MnO2,B正确;C.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
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体积不准确,需重配,C错误;D.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防止其气体遇明
火发生爆炸,D正确;答案选C。11.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A.由题可知,该实验选用的容量瓶应为500m
L容量瓶;B.固体的溶解和转移溶液都需要用到玻璃棒;C.NaOH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和变质;D.摇匀后,部分溶液附着于瓶塞以及刻度线上
的瓶颈。【详解】A.该实验选用的容量瓶应为500mL容量瓶,故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m=0.5L×1mol/L×40g/mol=2
0g,错误;B.固体的溶解和转移溶液均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搅拌、引流,正确;C.NaOH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以
及与空气中CO2反应,会导致称量的NaOH固体质量偏小,所配NaOH溶液的浓度偏小,错误;D.摇匀后,部分溶液附着于瓶塞以及刻度线
上的瓶颈,继续加水至刻度线,相当于稀释溶液,所配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小,错误。12.B【详解】A.容量瓶是不能受热的仪器,不能在
容量瓶中直接稀释浓硫酸;B.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H2加入少许硫酸铜时在锌表面形成若干个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加快;C.玻璃棒不能搅拌
漏斗内液体,因为玻璃棒易使滤纸破裂;D.加入盐酸能除去Na2SO4中的Na2CO3,但却引入NaCl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因此只有B
正确。13.D【详解】A.蒸馏实验时,若温度计水银球高于蒸馏烧瓶支管口,支管口处气体的温度偏高,则收集到的馏分沸点偏高,A错误;B
.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加过量的Cu时,充分反应后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溶液中存在杂质离子亚铁离子,B错误;C.实验
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实验流程是:取样→灼烧→浸泡→过滤→氧化→萃取,C错误;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NaOH固体
溶解后未恢复到室温就定容,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溶液的浓度偏大,D正确;答案为D。14.D【详解】A.100 mL0.1 mo
l/L碳酸钠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n(Na2CO3)=0.1 mol/L×0.1 L=0.01 mol,则根据元素守恒可知需称量
Na2CO3·10H2O的质量为m(Na2CO3·10H2O)=0.01 mol×286 g/mol=2.86 g,A错误;B.根
据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及仪器的使用可知:称量后的Na2CO3·10H2O应放在烧杯中进行溶解,B错误;C.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体积一
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使用之前不需进行干燥,C错误;D.配制溶液在最后定容操作时,当加水距离刻度线还有1~2 cm时,应改用胶
头滴管缓慢滴加,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5.???? ③???? ④???? ②???? ①【详解
】(1)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需要100mL容量瓶,即③;(2)除去水中的泥沙需要过滤,应选用装
置④;(3)NH4Cl和Ca(OH)2均为固体,且该反应需要加热,应选用②;(4)加热MnO2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制Cl2,浓盐酸为液
体,该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用①。16.①②③⑤【分析】按照实验室的要求和化学实验所用到的试剂的性质,分析各个实验操作的正误。【详解
】①NaOH易潮解,用天平称取固体烧碱时,应将 NaOH 固体放在烧杯内称量;故①不正确;②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时,先烧杯内加水,然
后按计算结果将一定体积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烧杯中,待溶液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故②不正确;③用分液漏斗进行分
液操作,将乙醇和水是互溶的液体,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③不正确;④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前,应先把要插入的一端用水湿润,以起到润滑
作用,故④正确;⑤浓硫酸不慎溅在皮肤上,先用抹布擦干,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NaHCO3溶液。切不可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因为浓硫
酸和NaOH反应放热,而且浓硫酸稀释也会放热,会灼伤皮肤,故⑤不正确;⑥滴管取液后切忌将其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进入胶头,腐蚀胶头,
故⑥正确;⑦用玻璃棒把固体物质从蒸发皿中转移到滤纸上,故⑦正确;本题答案为:①②③⑤。17.(1)(2)(3)>(4)BCDEG【
详解】(1)假设向1L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aL的HCl气体,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2)溶液的密度为ρg?cm-3(ρ
>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答案为:(3)设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为ρ2,加水的质量为xg,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可得,
整理得,盐酸ρ>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所以ρ>ρ2,m+x>2m,即x>m,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即加水的体积大于mmL
,故答案为:>;(4)A容量瓶蒸馏水洗后未加干燥,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A不选;B、量筒用蒸馏
水洗后未干燥就用来量取浓盐酸,导致浓盐酸浓度降低,量取的浓盐酸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B选;?C、用量筒量取浓盐
酸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浓盐酸体积偏小,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选;D、将烧杯中浓盐酸转移入容量瓶后,未用水洗涤烧杯
,即向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导致溶质部分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D选;E、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
线,用另外胶头滴管从瓶中吸出部分溶液使剩余溶液刚巧达刻度线,导致溶质部分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E选;;F、定容
时,俯视液面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F不选;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
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G选;故答案为:BCDEG18.???? 250???? 21.6???? C???? ③
①④②???? CD【详解】(1)配制稀盐酸时,根据“大而近”选择容量瓶的原则,故应选用容量为250的容量瓶,故答案为:250;(
2)根据稀释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 mL,则1.16g·cm-3V mL×36.5%=0.25L×1mol·L-1×36.5g·mol-1,解得V=21.6,根据“大而近”选择量筒的原则,在量取时宜选用25mL的量筒,故答案为:21.6;C;(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为:计算、称量、溶解或稀释、转移、定容、摇匀、装液等,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②,故答案为:③①④②;(4)A.由于配制过程中需向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蒸馏水,雇用洗涤后未干燥的容量瓶配制溶液,对结果无影响,A不合题意;B.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读数时仰视视量筒,则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大,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B不合题意;C.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C符合题意;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