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动机、行为特征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3-04-13 | 阅:  转:  |  分享 
  
“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动机、行为特征及应对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动机、行为特征及应对策略。动
机主要包括社会参与动机、网络特有动机和个体因素;参与行为特征主要包括参与方式和行为模式、参与程度和影响力以及情感表达和情绪传播等;
应对策略包括政府和媒体的应对策略、学校和家庭的应对策略、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应对策略以及个体自我调控策略等。关键词:“00后”大学生,
网络公共事件,动机,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公共事件成为重要的舆论场,参与者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包括越来越多的“
00后”大学生。这一人群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和信息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有新鲜感、敏锐感和创造性。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价
值观念也与前几代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使得他们在参与网络公共事件时表现出了独特的动机和行为特征。因此,了解“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
共事件的动机和行为特征,对于深入了解这一人群的社会参与特点,推进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公
民等各方,开展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促进公共事件的合理化表达,增强社会的共识和凝聚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1]。参与动机分析社
会参与动机“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动机,一方面来自于其自身的社会参与意识。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和教
育,他们具有更广阔的社会视野和更丰富的社会体验,对社会事务和公共利益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此外,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强化他们的社
会参与意识,如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培养和引导。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也为“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提供了便
利,使得他们更容易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实现社会参与的目的[2]。网络特有的动机除了社会参与动机,网络特有的动
机也是“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重要动因。比如,网络上的各种社交平台和论坛,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满足他们对于
新鲜感、娱乐性和刺激性的需求。同时,网络上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减少了社会压力和束缚。此外,网
络公共事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们涉及到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引发了大量的舆论关注和讨论。对于“00后”大学生来说,参与这些事件
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满足他们成为社会精英和引领潮流的愿望。个体因素的影响个体因素也是影响“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
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他们的性别、年龄、职业和个性特征等,都可能对其参与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年龄为例,由于“00后”大学生的
年龄相对较轻,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判断能力,可能会表现出冲动、激进的行为特征,容易受到网络热点话题的影响。此外,个性特征也是影响其
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有些有些“00后”大学生可能比较务实和理性,表现出比较成熟和稳健的行为特征。但是,大多数的“00后”大
学生可能具有探究精神、对权威的质疑和挑战等特点,容易表现出批判性和反叛性的行为特征。参与行为特征分析参与方式和行为模式根据参与的方
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直接参与包括发表言论、发起或参加在线活动、发起或参与线下活动等,间接参与则包括点赞、转
发、评论、关注等。而根据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两种。积极参与包括贡献建设性意见、参与讨论、支持正义声音等,
而消极参与则包括发泄情绪、散布谣言、攻击他人等[3]。参与程度和影响力有些“00后”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公共事件中,主动发言、分享
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并且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通常局限在“圈”内,比如说“饭圈”、“二次元”等。在其参与的行为没有得到主流
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前,很难“破圈”影响。情感表达和情绪传播情感表达和情绪传播也是“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重要行为特征。相较
于其他群体或者传统的权威媒体,“00后”大学生的参与会更加情绪化和情感化。在网络公共事件中,有些“00后”大学生会通过表达自己的情
感来激发社会对事件的关注和支持,有些人则会将自己的情绪传递给他人,引发类似的情感反应。应对策略研究政府和媒体的应对策略政府和媒体可
以通过发布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和激发“00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对公共事件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此外,政府和媒体也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设
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和帮助,鼓励“00后”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4]。学
校和家庭的应对策略总的来说,高校和家庭应该以引导为主,注重教育,加强沟通,建立支持机制,帮助学生正确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对于高校来说
,要发挥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左右。一是要推行网络安全教育。高校应该通过辅导员、班会、主题讲座等方式,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建立正确的网络价
值观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网络现象,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判断力。二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高校可以建立专业的舆情监测团队,及时掌握
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话题,通过发布客观、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家庭来说,要加强家庭教育。一是要关注孩
子的网络使用行为: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行为,了解孩子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关爱和引导。二是要强化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强化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孩子理性看待网络公共事件,避免产生不良言论和行为。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应对
策略社会组织和公民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00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公民意识,鼓励其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此
外,社会组织和公民也可以积极传递有关公共事件的信息,提供权威的信息支持和社会组织支持,引导“00后”大学生的参与行为。个体自我调控
策略个体自我调控也是有效的应对策略之一。在网络空间中,个体可以通过加强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和批判思维,保持对公共事件的客观认知和分析
,避免情绪化的参与行为,以及避免被虚假信息和谣言所误导。此外,个体也可以通过建立健康的网络生态和人际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网络参与,以
及避免网络暴力和恶意攻击等负面行为。结语“0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越来越频繁,对于管理和引导其参与行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
切。本文通过对其参与动机、行为特征分析,提出了针对其参与行为的引导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政府和媒体的应对策略、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应对策略
以及个体自我调控策略等,有助于促进“00后”大学生成为有良好公民素养的社会公民。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还可以为
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王晓珊,刘俊峰.网络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发生及其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21(11):78-81.[2]高原. 大学生对网络公共事件道德认知的教育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3]李正良,王君予.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媒体信任和网络公共事件参与[J].新闻界,2016(19):36-42.[4]崔新,尹楠楠,赵桐桐.网络公共事件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4(21):125-126..1
献花(0)
+1
(本文系vxlp1h4tbg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