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大学课堂培尖练
2023-04-13 | 阅:  转:  |  分享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上册第二单元大 学 之 道《礼记》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 《大学》本出《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
,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礼记》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的推崇,
《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
书章句集注》。宋元以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
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大学之道,讲的就
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
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注释:(1)大学之道:指穷理
、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2)明:动词,彰明。(3)明德:美好的德性。(4)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
”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5)止:至,到。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1)知止而后有定: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祥。(5)得:处事合宜。译文:知
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
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
于至善”,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
后,则近道矣”,从再次强调“三纲领”的重要引领作用,同时提醒在具体操作层面也要注意先后顺序,引出下文,即“八条目”。
探究思考 《大学》对儒学作了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本段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
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探究思考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释:(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3)致其知:获得
知识。(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
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
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 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
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注释:(1)庶人:普通百姓。(2)壹是皆以
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
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
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八
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究思考“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就是要获得
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修身”:
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 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齐家”:是善于处理
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
“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安人。?探究思考探究思考三 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什么止、定、静安、虑、得八 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内修外修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探究思考1.下列选项中画线的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
动词,彰明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本:根本 C.在止于至善 止:达到D.致知在格物
格:风格2.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 )A.《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B.“八目”之中,“修身”的目的是管好自己的
家。C.“八目”之中,“格物”是推究事物的原理。D.“安而后能虑”是说思虑精详以后才能性情安和。小练习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
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 ????????????,???????????????,???????????,??????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 ????????????。”???小练习2答案:1、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致知在格物4、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小练习2课后作业1.总结本课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课文。2.完成《大学之道》练习,3.?预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全文,完成预习任务。end!!部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上册第二单元
献花(0)
+1
(本文系一中大语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