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
|
|
二0二三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 a:23 Cl:35.5 Zn:65 Fe:56 Cu:63.5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 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诗是历史留下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珍宝。下列诗句 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焚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炉火 照天地,红星乱紫烟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清洁且耐用B.胃酸过多可以服用烧碱来治疗C.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应禁止生产 和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D.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能导致酸雨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 灯B.测溶液pHC.取用液体D.稀释浓硫酸4.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合理的 是( )A.将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用来提高肥效B.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C.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来防止煤气中毒D.在铁 桶中用硫酸铜和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5.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像呵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环境。下列做法或说法 错误的是( )A.塑料分类回收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B.将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并进行填埋处理,减少重金属污染C.利用微生物技术降解城 市的生活垃圾,美化环境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积极开发并利用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6.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 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 质一定是单质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D.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同时也 是化合反应7.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是小江同学总结的有关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酸溶 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D.钠原子与氯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8.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 。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B.甲、乙、丙 、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C.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119. 化学兴趣小组在收集的一塑料瓶氧气中插入氧气传感器探头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1)。实验步骤为: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 ;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实时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MN段最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 动的B.NP段和MN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Q点氧气浓度最低说明氧分子静止不动D.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A.KCl固体(CuO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CaO(CaCO3)﹣﹣加入少量的稀盐酸C.CO2(HCl)﹣﹣将混合性气体通过NaOH 溶液中,再通过浓硫酸干燥D.NaOH(Ca(OH)2)﹣﹣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11.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类抗肿瘤药物 ,它的化学式为C47H51NO14.下列有关紫杉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紫杉醇共由113个原子构成B.紫杉醇由碳、氢、氮、氧 四种元素组成C.一个紫杉醇分子中碳、氢、氮、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7:51:1:14D.紫杉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2.将一定质 量的Zn粉,加入含有MgCl2、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液为无色溶液。下列有关说法, 合理的是( )A.滤渣的质量肯定小于锌粉的质量B.滤渣中一定含有Zn、Fe、CuC.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体产生D.滤液中一 定含有Mg2+、Zn2+、Fe2+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简答题(共4小题,共35分)13.(9分)2019年新型 冠状病毒的爆发,一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让我们更加明白健康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贵。(1)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均衡饮 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李燕的妈妈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清蒸鲈鱼、红烧排骨、豆腐汤,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一种即可)。从营养均 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补充的营养素是 。(2)做好居家环境的卫生,必要时使用消毒液对室内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液,其主要 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消毒液喷洒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这说明 。(3)以下是人们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B.多饮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 分C.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D.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4)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 我们要减少外出,避免与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在生活中常 见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5)活性炭口罩 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性。(6)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 它属于 (填“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或“合成材料”)。14.(8分)如图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 标号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标号,下同),含有非金属单质的是 。(2)图中使用了两种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 优良性能,如: (写出1点即可)。(3)“铜丝导线”若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则表面会出现一层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 3]),它是铜与空气中的O2、H2O、 (填化学式)共同反应的产物。铜绿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请写出铜绿分解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 (写出1点即可)。15.(8分)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 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对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温度(℃)102030406080100溶解度硝酸钾20. 931.645.864110169246氯化钠35.83636.335.43738.439.8(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 拌的目的是 。(2)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 。(3)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以外还有 。(4)请定量描述晶体1的组成 (忽略操作中的误差) 。(5)溶液2为 (填物质名称)的饱和溶液。(6)关于溶液1和溶液2中溶解的NaCl的质量大小关系: 溶液1 溶液2 (选填“>”、“<”或“=”)。(7)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 的纯度更高B.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溶质质量相同16.(10分) 已知某固体样品A可能是BaCO3和MgCl2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NH4Cl、NaCl、CuO、Fe(NO3) 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假设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恰好完全进行)。试根 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气体C的化学式为 。(2)将气体F通入无色酚酞试液中,试液变 色。(3)混合沉 淀G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4)写出过程③中产生沉淀H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5)固体A中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写化 学式),溶液I中的三种溶质为 、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7.(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后,对相关 知识进行总结,并完成下面空格:(1)写出仪器的名称:b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若收集的氧气用于 铁丝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收集装置为 (从A~E中选);(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C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 实验室制 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装置F来收集,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4)装置B也可用于实验室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 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生石灰在此反应中遇水放热, (填“增大”或“降低”)了氨气的溶解度。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有毒,极易溶于 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某同学用如图F装置来收集氨气,气体应从 端进(选c或d)。 为防止环境污染,另一端接如图所示的装置(盛放 的液体均为水),其中可用于吸收多余 氨气又可防倒吸的装置是 (填序号)。(5)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立即用玻 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完成上述实验,用 l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处(填“a”或“b”)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四、 计算题18.(11分)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第1次第6次第16次第21次第26次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05152025溶液总质量/g5055m69.7874.78溶液pH12.412.17.02.22.1请分析计算:(1)第 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2)表中m=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4)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第1页(共1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