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茹河二期管理工作报告(1)
2023-04-22 | 阅:  转:  |  分享 
  
茹河二期项目管理工作报告1.工程概况1.1 工程位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项目(二期)位于茹河流域上游,为小川河流域右岸的一级支流
,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境内,项目区距固原市约50km,总面积253.33km2,水土流失面积237.83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
Ⅱ副区。涉及原州区及彭阳县的4个乡16个行政村;其中原州区面积155.18km2,涉及官厅、寨科2个乡的8个行政村,总人口1098
4人,农业人口10955人,农业劳动力4593人,农业户数2116户,人口密度71人/km2。原州区项目区属黄土丘陵沟壑第二副区,
水土流失面积146.31m2,,占总土地面积的95%。侵蚀模数6600吨/km2·年,项目区的气候属属干旱温和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
6.2℃,大于10℃的积温为2360℃,无霜期120~140天,年蒸发量1800.0mm。现状年(2004年底),各项治理措施保存
面积1212hm2,其中:基本农田564.17hm2、灌木林579.20hm2、果园2.91hm2、种草66.17hm2,治理面积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3%。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下达原州区项目区计划为:梯田1387.15hm2,水土保持林1239.05hm2
,种草1271.90hm2,封禁治理4872.02hm2,田间道路55.49km;水窖15眼,涝池10座,沟头防护5处;骨干工程1
0座,中型淤地坝10座,小型淤地坝14座;综合治理面积87.7km2,坡面治理下达资金1585.3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60.4
2万元,地方配套与群众自筹1024.93万元;沟道工程下达资金1956.2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85.09万元,地方配套与群众
自筹780.18万元(注:不包括2005年独立费用)。1.3项目建设过程1.3.1项目前期工作情况2005年9月,由黄河上中游管理
局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二期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黄河上中游局审查。同年,由原州区水利局
编制完成的原州区深豁岘等六条小流域初步设计经自治区水利厅审查通过。并下达了原州区深豁岘等六条小流域初步设计批复。之后,黄河上中游局
下达了《2005、2009、2007年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项目区(二期)小流域综合治理投资计划》。项目区共开展小湾
、包家川、深豁岘、后川、官厅、梁壕等6个小流域综合治理。1.3.2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执行情况骨干坝通过公开招标先择施工单位,原州
区水利局通过发布招标公告,将深豁岘、高庄湾、小湾、包家川、羊路沟等10座骨干坝,委托宁夏水利水利工程咨询公司招标中心组织招投标,通
过公开招标,确定以施工单位。中小型淤地坝选择有施工资质并优先考虑有施工经验的单位,采取合同制管理,并对中标的施工单位进行公示,接受
社会监督。坡改梯工程采取单位分片承包,按合同进行管理。工程在开工前,施工人员分片按水平梯田放线要求进行放线,量算田面斜宽、坎高、田
块长,计算分片土方量和土方运移量,然后与施工单位鉴定施工合同,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按照确定的田面宽度、坎高、田块长和田块数进
行检查和验收。同时接受群众检查和监督。生物措施实行建管一体化承包式经营管理。实行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增强了广大农民投工投
劳的积极性,由原州区水保站与承包户之间签订林草建设管理承包合同,按合同进行管理。整地工程采取了以乡为单位承包,村、组联合承包,个体
承包和分片、分户承包等多种单项经营管理模式。1.3.3项目部分工程设计变更情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自治区水利厅水保局下
达了对坡改局布局调整申请的批复,变更主要内容为:将小湾内的242.64公顷、包家川小流域内的90.98公顷坡改梯建设任务调整到深豁
岘小流域内。1.3.4项目建设任务实施情况项目建设任务下达后,为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原州区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区长任组长,原
州区财政、农业、水利、审计、林业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较为详尽的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召开了项目实施启动大会
,在项目区内设立了项目建设现场指挥部,对项目建设参建单位、建设任务、投资等内容进行了公示,多次召开项目区乡(镇)和村、组干部参加的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研讨会,广泛征求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意见,并在项目区主要道路、显著位置处设置宣传标语牌,为项目建设大力营造声势。在项
目实施过程中,原州区水利水保部门决心大、干劲足,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大规模的开展了沟道淤地坝、水平梯田、林草措施及小型水保
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寨科、官厅乡党委、政府更是把项目的实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协调处理各种矛盾,为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施工
环境,确保了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自治区水利厅水保局陈局长、卜局长和固原市水务局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原州
区认真部署安排,制定实施方案,一是项目区寨科、官厅乡政府承诺切实做好土地协调工作及农民投工投劳及时到位;二是高标准、严要求修建基本
农田,每年从3月份开始,工程技术人员进点,在做好规划地块、放线的基础上,安排推土机2台,布设机修点,开展机修农田基本建设;三是狠抓
秋季造林工作,组织发动项目区群众开展梯田地埂林、荒山林、沟道林、道路绿化林等秋季造林,四是加强监督检查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技
术标准,不定时的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检查,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项目区完成情况为:梯田1
396.5hm2,水土保持林1326.5hm2,种草1369.2hm2,封禁治理5002hm2,田间道路55km;建设骨干工程10
座、中型淤地坝10座、小型淤地坝14座;综合治理面积90.94km2,完成治理资金3658.8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663.98
万元,自筹1994.91万元。项目区经过三年的综合治理,一是形成了从坡面到沟道完整的两大综合防护体系;二是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三
是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管理单位的确定、任务与职责为了确保管好、用好各项水土保持工程,使其能够正常、持续发挥效益,我们珍对不同
的措施内容,实行多种模式的管理方法。1)、骨干工程竣工验收后,管理单位为原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水保站与乡政府签定使用管理协议书,由
乡政府明确指定管护人,原州区水土保持工作与指定管护人签定管护合同,乡政府作为监督方在合同上鉴字盖章,监督合同的执行。工程投入运行后
,工程的维修、管护费根椐工程效益发挥情况,分别对待,对于以蓄清水库运行的工程,管护、维修费从受益户灌溉费中收取,并由管护人负责组织
当地群众维修、管护。对于没有灌溉效益的骨干坝,由管理单位负责修。淤地坝工程的防汛工作已纳入原州区人民政府防汛管理体系之中,实行了由
一把手负总责制,层层管理,明确责任。原州区水利水保部门每年汛前、汛期、汛后,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防汛工作大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加强
了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原州区水利局制定了具体的值班制度,落实了值班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汛情传达到各个施工
地点。另外,原水保站与工程所在地政府对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进行了明确划分。即坝体四周各100米以内为管理保护区。2)、淤地坝与
小型水保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将工程移交给乡政府、村委会,管理单位为工程所在地乡政府、村委会,由乡政府明确指定管护人,并与指定管
护人签定管护合同,原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作为监督方在合同上鉴字盖章,监督合同的执行。3)、坡改梯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将工程移交给
乡政府、村委会,由工程所在乡政府、村委会与受益农户政府签定使用工程使用协议书,受益农户作为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工程投入运行后,工程
的维修、管护由受益农户负担。4)、水土保持生态林工程在实施前,水土保持工作站就与参与建设的农户鉴定了施工管理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后,
建设单位将工程移交给乡政府、村委会,乡政府、村委可根椐原合同执行情况,续鉴或变更合同内容,交给农户进行管理,但管理单位为工程所在乡
政府,水保站与乡政府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工程投入运行后,工程的维修、管护由管理单位根椐合同执行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3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3.1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根椐工程设计报告,坡面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在水平梯田、坡面水系工程和在陡坡地挖设鱼鳞坑、水平沟等造林整地工程
。其作用是保水保土保肥,提高作物产量。造林整地工程可以有效地拦截地表径流,保证树木生长。其设计设计标准为: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最
大降雨量。生物措施主要包括灌木林、人工种草、封禁治理等。其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沟道工程措施主要有骨干
坝、淤地坝、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小型蓄水工程等,用以拦截泥沙,防止沟道下切,稳定沟床,同时变荒沟为农田,发展灌溉、养殖、种植业,解
决人畜饮水问题,振兴山区经济。其设计标准为:骨干坝采用20-30年标准设计、200-300年标准校核;中型淤地坝采用20年标准设计
、50年标准校核;小型淤地坝采用20年标准设计、30年标准校核;谷坊等小型水保工程设计标准:一般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根椐监测,各项工程均达到设计标准。3.2工程观测情况3.2.1坡面措施观测情况坡面措施主要采取以下观测措施:(1
)通过图斑对位观测,检查不同时期措施面积,通过面积对比,确定图斑面积保存情况,面积检查按施工设计图斑逐块核实。(2) 造林、种草面
积按水平面积计算。凡造林面积连续成片在0.067 hm2以上的,按片林统计。乔木林带和灌木林带两行以上(包括两行)、林带宽度在4
m(灌木3 m)以上,连续面积0.067 hm2以上,按面积统计。(3)造林成活率检查:采用样地或样行方法检查造林成活率。成片造林
面积在10 hm2以下、10~30 hm2、30 hm2以上的,样地的面积分别占造林面积的3%、2%、1%;防护林带抽取总长度的2
0%林带,每100 m检查10 m。样地和样行的选择实行随机抽样。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每穴中有一株或多株幼苗成活均作为成活一株(穴
)计数。3.2.1沟道工程措施观测情况沟道工程主要采取以下观测措施:(1)检查坝体有无裂逢、塌坑、滑坡及隆起等现象;迎水坡有无风浪
冲刷;背水坡有无管涌,坝头岸坡有无绕坝渗漏;涵卧管有无沉陷、断裂、堵塞等隐患。(2)每年汛期、蓄泄水前后应定期检查。(3)当发生特
大洪水等非正常运行时,对工程的薄弱环节、主要部位应进行特别检查。(4)按照设计要求,在汛期应空库运洪,同时开启二孔放水。(5)工程
未淤满前,采取滞洪、灌溉、养鱼、拦泥和淤地的运行方式,应经常保持足够的滞洪库容,保护下游基本农田,减轻下游的洪水危害。(6)严禁在
坝体管护范围内任意挖坑、打井、爆破和进行对工程有危害的活动。3.3初步运行发挥的效益3.3.1基础效益(1)保水效益通过3年的综合
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造林整地改变了9154hm2已治理图斑地块的微地形,同时,增加了地面植被,改善了土壤入渗性能,保持了林地、
草地和农地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另一方面,通过水平梯田、小型水保工程、沟道等工程措施建设,拦蓄了地表径流,增强了流域的保水能力。治理期
末与治理前相比,项目区年总蓄水能力达到235.27万m3。(2)保土效益通过改变微地形,减少了坡面径流,增加了地面植被拦截的降雨,
减少了雨滴对地面的直接击溅;枯枝落叶分散、滞缓地表径流,拦阻泥沙颗粒;根系网络固持土体,改良土壤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
抗冲、抗分散能力,从而减轻了流域坡面面蚀。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5491hm2,平均侵蚀模数由6600t/k
m2.y减少到4000t/km2.y,年土壤侵蚀总量由157万t减小到100.5万t,减小36%。3.3.2经济效益通过3年的综合
治理,随着治理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粮食产量逐步增加,各项治理措施经济效益正在逐渐得到提高。治理期末,粮食平均
产量1350kg/hm2,总产量达到562万kg,人均有粮达到481 kg/人 。各业总产值2693.17万元,比治理前增长89.
4%,人均纯收入1479元,比治理前增长82.1%。3.3.3社会效益(1) 减轻自然灾害项目区的综合治理,增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
力。水土保持工程的修建,增强了调蓄能力,林草覆盖率的提高,滞缓了坡面径流,从而减轻了下游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得以治理,泥沙流失量剧
减,进而减轻了下游泥沙危害。土壤入渗能力的改善,沟道淤地坝的建设,减轻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了基本农田的抗旱能力。(2) 促
进社会进步治理后,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土地生产率提高,粮食单位产量由1050kg/hm2提高1350kg/hm2;土地生产
率由2100元/hm2提高到2700.00元/hm2;经济林面积的扩大、舍饲养殖圈棚的建设、工副业的发展,使剩余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荒山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率由治理前的49.89%提高到治理末的84.5%;农业、林业、牧业
用地比例由1:0.09:0.10调整1:0.2:0.4,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林地面积特别是经济林面积扩大,
养殖业、工副业得到加强,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增强;项目区群众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带动了四周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农
村经济,加快了项目区群众奔小康的步伐。3.3.4生态效益(1) 水圈生态效益经过层层设防,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防治,治理后,随着林草
覆盖率的提高、微地型的改变,增加了土壤入渗,滞缓了地表径流,从而削减了洪水期项目区的入河洪峰流量,增加了非汛期常水流量。(2)土圈
生态效益通过坡改梯、造林种草等措施的实施,达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果则果,使地上地下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和微生物活动大大增加,从而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了土壤颗粒结构,因而提高了土壤肥力。(3) 气圈生态效益随着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林木和草类枝叶的遮敝,避免
了太阳的直接照射,从而降低了贴地层的温度,增加了大气湿度。同时,由于林木和草类枝叶对空气流的阻挡磨擦,降低了贴地层的风速。(4)
生物圈生态效益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4.19%提高到2009年底的53.80%。植物群落由过去单一的灌草丛落向乔
灌纯林、乔灌草混交、乔灌混交林演替。林草覆盖率的提高和其它栖息环境条件的改善,促进了野生动物的繁殖,昔日难觅的山鸡、野兔等动物又出
现了。3.4初步运行后工程情况工程经步初步运行后,经图斑对位观测,截止2009年底,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监理认证措施)90
94hm2。其中:水平梯田面积1396.5hm2,灌木林面积1326.5hm2,种草面积1369.2hm2,封禁治理面积5002h
m2;新修骨干坝10座,中型淤地坝10座,小型淤地坝14座,;谷坊、涝池、水窖、沟头防护等小型水保工程28座(处、眼)。3.5出现
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初步运行后出现的问题,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了维修和处理。(1)、坝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裂缝原因分析:坝址地处湿性黄土地区,其主要危害是浸水后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坝体裂缝。虽然施工单位在坝基处理时进行了强夯和预先
浸水处理,但蓄水后在坝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裂缝。处理方法:采用灌浆法进行处理。(2)苗木造林成活率低 原因分析:部分造林图斑苗木
成活率低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苗木本身质量较差。有的苗木严重老化,有的苗木十分瘦弱,高径比严重失调,有的则感染了病虫害,栽植后
死亡率肯定高。 ②、苗木根系损伤严重。不讲究起苗质量,苗木根系损伤过多,栽植后地下地上水分营养供求严重失衡,成活率降低。 ③、苗木
运输过程中保管不当。 ④、苗木长时间堆放。 ⑤、粗放栽植。有的植苗土壤未打碎,用大土块掩根,或虽用细土掩根,但没有分层踏紧,致使根
土未密接难扎根。有的挖穴太小,连根都难以掩住,严重影响成活率。 ⑥、边回填、边栽植。在采取挖大穴或抽槽整地措施后,边回填边栽植,虽
说栽植苗木十分精细,但因下层土壤没有踏实,或穴、槽沟内填埋的秸秆没有腐烂,随着土层逐渐下跌,造成苗根与土壤脱离或直接扯断苗根,使苗
木无法扎根而枯死。 ⑦、干旱。土壤墒情严重不足,苗木栽植后又未及时浇足“定根水”。或栽植后长时间天晴无雨,幼林地严重失水干旱而不及
时浇水抗旱保苗,都会造成苗木大量死亡。 ⑧、常绿苗木裸根栽植未剪除部分枝叶。常绿裸根苗看上去根系完整,实际在起苗时丧失了大量须根,
恢复其吸收功能需一段时间,但上部枝叶的蒸腾作用一刻也未 停止。因此,除30厘米以下的针叶小苗外,其它常绿苗,特别是阔叶常绿苗,如不
剪除1/2至2/3的枝叶,栽植后成活率一般较低。 ⑨、大树移栽带土球太小。大树吸收功能强的根系多距蔸部较远,如土球太小,伤根太多,
则栽后难以及时供应上部水分营养所需,往往逐步枯死。 ⑩、重栽轻管。植苗后的4~5月,幼林地杂草丛生,小树苗或因长期荫蔽失水而荒死,
或被牛羊牲畜践踏啃食,或被割饲草者连草割断等,都将严重影响苗木成活率或保存率。处理方法: 对于成活率在41%~85%(不含85%)
的进行补植,成活率在41%以下(不含41%)的进行重造。造林不合格的,经补植或重造合格后再计入造林面积。4、对工程建设的建议一是项
目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如遇严重旱情,一些成活的苗木也会开始死亡。因此,长期加强林草管理并适时补植,是项目区林草管理的重点。二是要
加强造林工程的后续产业培育, 为了使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有机统一,将林草业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加强对现有林草地的
管护力度,并进一步扩大规模,为林草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还应做好林草资源合理转化利用,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项目区沟
道工程还很薄弱,虽然现有骨干工程发挥了一定的拦蓄作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坝系。因此,今后还应加强和补充沟道工程数量,以利于沟道拦蓄效
益的整体发挥。四是今后应加强现有蓄水的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5运行管理5.1人员培训情况 截至目前,茹河流域固原项目区(二期)原
州区项目区10座骨干坝均与管理人员鉴定了承包管理合同,包括县级管理人员14人,其中:县级管理人员4名,村级承包管理人员10名。县级
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从参与该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抽调;村级管理人员是从离坝址最近的农户中挑选的具有吃苦耐劳、有
一定方化水平、热爱水土保持公益事业的农民。为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我们对承包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培训,很快掌握了骨干坝运行规程,能够
满足生 产运行需要。同时,为实现沟道拦蓄效益的整体发挥,今后我们还将进行养殖、灌溉及其它有关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学习和培训。5.2工程
运行维护? 骨干坝运行管理工作包括巡视检查、监测、维护、放水操作等。 (1)建筑物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分经常性巡视检查、年度巡视检查
、特种巡视检查三类。 经常性巡视检查是日常定期对工程进行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年度巡视检查是每年汛后对工程进行的检查。根据巡检结果,提出建筑物维修处理计划。 特种巡视检查是发生影工程安全运行的情况时(如暴雨、洪水、地震、 持续高水位等),对相关建筑物进行的巡视检查,发现险情随时进行排除。 巡视检查时间、部位、内容及检查记录等严格按巡检规程进行,每月检查一次。  (2)土坝变形监测 土坝变形监测包括外部变形监测、渗漏水量测量、水质监测、水文泥沙测验、库区及坝前 泥沙淤积监测、近库岸坡滑坡体监测等。 以上监测每年举行一次,及时整理分析,探索水库泥沙冲淤规律,提出修正水位库容曲线,指导水库调度运用。 (3)工程维护 一般缺陷处理由承包管护人按照合同组织人员进人施工作业。工程量较大的缺陷处理由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维修方案,并选择具有一定施工经验和资质的施工队按照合同组织人员进行施工作业。实施缺陷处理工作要求完善安全措施,明确安全责任人、监护人、操作人,在规定期限内 完成全部工作,工作完成后恢复现场原状,以保证工程及时安全运行和发挥效益。5.3规章制度原州区制定了骨干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了工程运行方法、放水工程操作规程、工程维修制度、岗位责任制度、防讯轮流值班制度等管理规章制度,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了依据和保障。6 附件《原州区骨干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献花(0)
+1
(本文系gymrlwu78v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