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语文专题16 考场高分作文分步点拨
2023-04-22 | 阅:  转:  |  分享 
  
二 一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三 四 第一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一讲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指命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直接命题式 此类题明快
直接,或直接点明叙说的人和事,或明确提示议论的中心,或明确地呈现阐明的方向。 如2016年淄博中考作文题目“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2016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2015年成都中考作文题目“挥手自兹去”等。2.提示命题式  这是传统命题作文中
较新的品种,其特点是文题出现之前往往有一段笔墨,这段笔墨既非“原料”,也非“条件”,其作用只是作铺垫,激励写作。如2015年南京作
文题目: 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 请以“想想
别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3.材料命题式  这类题先给出“原料”再出题,务必先“读”后“写”。作为议论文,它可以是原料,但作为记叙
文,它只是提示着一种作文的角度。如2015年盐城作文题目: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
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返回
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审好题目。 (1)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如“心愿”
这个题目,审题有难度,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
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 (2)另一些题目带有比喻性或象征性,如“暖流”“春风”等,则应注意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联系,
挖掘出这些题目的象征意义。 (3)对于一些抽象性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若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
“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或不宽容)、友善(或不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
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下面从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靓丽开头、细节描写、精彩结尾这
几个步骤逐步点拨。返回(2015?成都) “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
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郎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
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
、一份期待……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真题再现 1.读题:仔细阅读题目前的提示性文字,认真分析其中包含的
信息。这次作文导引性文字出自课本,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体现了作文命题的创新性和稳定性。 2.审题:重点分析“题
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第一,认真审题,关注虚实。由于该题涉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乍一看有一定的审题难度,但通过导引文字和关键词“挥
手”“去”,我们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意图,是写“告别”这个中心内容。显然命题者想要考生总结和反思一段旧的生活、站在季节的门槛书写成长路
上的感悟。可以实写,如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一片风景等;也可以虚写,如一种情绪、一份眷恋、一份期待等。这个题目内涵丰富,外延
宽泛。第二,选好视角,力求创新。同样的素材,角度不同,得分就不同。本文的题材的丰富性决定了下笔不难,但出彩不易,所以动笔前我们一定
要好好过滤一下自己的经历,然后选择最能驾驭的素材来行文。力求突破常规,写出特色。审题步骤点拨(2015?成都)请以“挥手自兹去”为
题,写一篇文章。(60分) 立意参考:关注现实,写现实生活。如“离开父母的怀抱,挥手告别温暖的家庭”“挥手告别初中生活,走
向高中生活”、“挥手离开旅游胜地,回到原来生活的圈子”。 关注历史,写历史故事。如“挥手离开是为了架设民族的彩桥”“挥手离
开是为了坚毅地奋起”“挥手离开是为了可贵的气节”。 关注未来,写想象的故事。如“挥手离开是为了成就他人”“挥手离开一段不可
触及的情感”。 1.在限制中求准。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限制虽然在“爱”“不容易”,是写“爱”,但显然“不容易”是叙写
的重点。 2.在灵活中求新。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未加限制的方面。如“我的一位老师”,未限制哪位老师,只要在某方面值得学习
,就都是“老师”,都可以写。比如,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这样就会有更多更新颖的题材。 3.在隐含中求实。任何作文命题都有
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如对“铺路石”“桥”之类的题目,要善于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比喻或象征意义。返回命题作文立意三原则 “挥手自兹
去”这个题目与往年相比在立意方面受到了更多的限制。从字面意思看,“挥手自兹去”意为挥手后从此离开,因此本题的题眼就在于“挥手”和“
去”,立意方面就可以从“离开”“分别”角度着手,写分离和告别。更进一步来看的话,挥手后离去也体现了一种看淡聚散后的豪迈和洒脱,因此
也可以从这方面立意着手,写离开的洒脱和对前程的憧憬。返回【立意点拨】题目:挥手自兹去(2015·成都)根据“立意”中的点拨选择合适
的材料。 材料1:端午节,想起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了唤醒昏君庸臣,他冥思,他热忱,他愤慨,他含恨离世……然而这一切都已伴
着日夜奔流的汨罗江水,挥手自兹去。我也走出昔日的迷惘,也会上下而求索。 材料2:八岁那年,“我”遭受了人生中一次惨烈的车祸,
成了残疾人,痛苦而自卑的“我”深深地陷入泥淖中而不能自拔。后来,在同样是残疾人的冲浪姐姐的引导下,我战胜了自己,走出低谷,挥手自兹
去,期待着精彩的未来。 材料3:快毕业了,想起同桌如花的笑脸、老师沉静的笑脸、奶奶慈善的笑脸,我突然感悟到,原来生活的路,需
要慢慢地走,唯有如此,才会感受到身边细细密密的爱和温暖。 材料4:三年前的冬日,“我”失去了疼爱“我”的妈妈,后来,小姨领我
去楼顶,我看到了曾让我扔掉的那块根,现在却灿然成花,这一朵朵花让我明白了世间万物心灵深处最柔软处都藏着一段隐秘的伤,是这朵仙客来,
让我告别了昨天的悲伤。 材料5:阳台上,外婆在补衣服上的小洞,费劲地要把线穿过针眼,“我”的内心产生一丝颤动。后来母亲温柔地
接过针线,却故意没穿过去,外婆笑了。母亲穿好线,外婆继续缝补,从中“我”感受到温馨在蔓延。我会选择材料1、2、4,作为本次作文题目
“挥手自兹去”的材料。选材点拨我选材料1、2、4的理由: 1.这三则材料都是写自己真实的经历,记忆最深刻的经历,都写了一段经历
,写了自己的思想或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告别了过去的迷惘、痛苦、悲伤,昂首阔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2.都可以写成一件完整的事情,
清楚地交代事情的各个阶段。 而材料3写的事情突出了生活中的美这一中心,与“挥手自兹去”没有关联。材料5则表现的是家庭生活的温
馨这一的主题。 1.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一般来源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
2.从阅读中挖掘,做阅读的有心人。一般来源于历史中的著名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及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报刊上的人物及
故事。 3.从媒体中感悟,做媒体的有心人。这种材料多来自于电视中的新闻报道等。其次是是网络,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
云人物等。【选材技巧】请你以“挥手自兹去”为作文题目,列出提纲。【例文1】挥手自兹去: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叙述端午节寻找情感的触发
点,与历史,对话,表达个人之思,写自己告别迷惘,挥去昔日多愁的情愫。,开头:端午节,追根溯源,想起先生屈原。(略),主体:描写景物
,想起屈原三件事:草拟法令、希求改革内政、振兴,楚国;被人误解,昏君庸臣欲置其于死地。然后联想到自己,,走出昔日的迷惘、懒惰,为理
想而上下求索。(详),结尾:结尾议论突显主旨,首尾照应。(略)挥手自兹去: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通过叙写痛苦而自卑的“我”遇到了冲浪
,老师后,战胜了低潮中的自己的事,表现了自己对过去不成熟,的自己的告别。开头:选取生活事件,引出下文。即:八岁那年,“我”遭遇了人
生中,一次惨烈的车祸。(略)主体:分三个层次写。先是开端:痛苦而自卑的“我”遇到了冲浪,老师。再写发展:“我”心存羡慕与嫉妒,对老
师怒语相向。,最后写高潮与结局:细致描写和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情节——得知老师也是残疾人,一时震惊。然后引发议论:,低潮是暂时的,坚
持下去,总有一天会云开见月明的。(详)结尾:用议论性语句点题:战胜低潮中的自己,就会有更精彩的未,来。(略)【例文2】挥手自兹去:
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仙客来花身上,感悟到花与人一样会遭,受不幸,明白了直面不幸,战胜不幸,人生才会焕发新的生机的,道理。开头:描绘
场景,引出写作对象,寻找情感触发点。(略)主体:先咏物状景,描写生动的画面;然后插叙往事,回忆往昔丧,母之痛,最后由自然之物作拟人
化延伸议论,写出自己的感,悟。(详)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略)【例文3】 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就有了底,写起来顺理
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由此可见写作前列提纲至关重要。这也是保证作文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 (2)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列提纲指导(3)
结构安排。(最重要)①确定开头、结尾的方法:依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及材料的选取方向,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②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几大段,每段写什么,需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③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
。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内容的详略安排,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详写部分又分几层写,具体相应的步骤、次序。④设计好点
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⑤考虑好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照应。(2015?成都)题目:挥手自兹去【技巧点拨】(一)环境描写渲
染法 即开头通过对自然景色或环境进行描写,为下文讲述故事营造一种氛围的方法。这样的作文开头形式新颖,烘托性强,能更好地抒发情感。【
例文1】(二)背景简介开头法 在文章的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情的背景,让读者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自然过渡到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例
文2】(三)伏笔开头法 在文章的开头有意地为读者留下一个疑惑,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文3】【中考满分作文引路】见《点拨中考》
第150-151页(2015?成都)题目:挥手自兹去【技巧点拨】(一)运用想象与联想 写历史故事类的文章,不只是写自己的感悟,还应
当充分运用想象与联想,还原历史情景,增强美感。【例文1】(二)借助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些文章语言描写是重点,但是不
应只是单纯地描写语言,也应当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细腻的刻画,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例文2】(三)托物言志 一般抒情类文章,往往通过描
写客观事物的形象,并以之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必须有相似
点或某种联系,这样才能将深邃的思想和含蓄的情感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例文3】(2015?成都)题目:挥手自兹去【技巧点拨】(一)
化用诗句结尾法 是在文章结尾化用诗句收尾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模仿的方式,拟写优美诗句,既与开头相互照应,又点明文章主旨。【例文1
】(二)篇末点题法 在文章结尾,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例文2】(三)首尾呼应法 
文章结束时,照应文章的开头,这样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例文3】第二讲 半命题作文 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
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由于它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相当大,可写
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半命题作文在中考中备受青睐,主要有下面四种形式:1.补后半题:如(2015?河北)这次我没有____
____,(2016?沈阳)最后一分钟的________,(2015?兰州)重拾________2.补前半题:如(2015?乐山)
_____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2015?襄阳)____________需要表达,(2015?河南)________里的微
感动3.补中间部分:如(2016?宁夏)我品尝了__________的滋味,(2015?东营)向______________鞠躬,
(2015?荆门)快乐的__________(学校、家庭……)生活4.补首尾部分:如(2014?重庆A卷)为________画上_
_______ 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去拟一
个完整、恰当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半命题作文的突破点全在补全题目上,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
就是确定了写作的中心内容。下面从审题、补题立意、选材、列提纲、靓丽开头、细节描写、精彩结尾这几个步骤逐步点拨。 (2015?河北)
题目:这次,我没有__________________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
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请完成上面题目的审题分析:题目的关键词1.
关键词之一:“这次”限定了范围,只能是“这次”。言外之意是:写作时要详写“这次”怎么样,“这次”是着重突出的内容,而对“那次”则一
笔带过,不能作过多的描述。2.关键词之二:“我”限定了写作时人称必须是“我”,不能是别人的,写作内容只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不能胡编
乱造。3.关键词之三:“没有”一反平常的“有……”,它使得横线上要补充的词的意思反了过来。言外之意是:既要包含“有”,又要写出从“
有……”变为“没有……”,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自我肯定或否定。“没有”还提示后面所要填的词语是一个反面的词,比如拒绝、退缩、抱
怨等。“没有”的后面不能填写褒义词。“反弹琵琶式”除外。要求的关键词:4.关键词之四:“有真情实感”,“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
的、抒发的真挚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实感”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以及真切体验。5.关键词之五:“不得套写抄袭”,
个别同学可能在考前背诵了一部分公式化的作文,在考场作文时,改头换面,形成模式化的作文,这样的套写是不符合要求的。1.读题:认真阅读
题目,包括题目中的提示性文字。2.审题:重点分析“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第一,审清已命题部分的显性信息。 (1)审清题目中
的修饰、限制性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有限制。如“这次,我没有______”中的“这次”就是应着重突出的内容。 (2)审清
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如“这次,我没有______”中的“没有”提示后面所要填的词语是一个反面的词,比如拒绝、退缩等。审题步骤点拨 (3)从题目中审出
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如“这次,我没有____”,题目中需要补充的内容要详写,其余要略写。 第二,审清已命题部分的隐含信息。作文
试题中经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隐含信息,准确把握这些隐含信息,是正确审题的重要一环。如“这次,我没有______”中的“没有”就意味着以
前“有”,而这次会与以前不同,从内容上来说,应当是积极上进的,比如:以前可能会“固执”“任性”“妥协”等,而这次不再这样。可以补题
为“这次,我没有固执”“这次,我没有任性”“这次,我没有妥协”等。这个题目中的“我没有”突出一种辩证思维,要有参照物,能形成对比。
有些学生写的《这次,我没有美丽》《这次,我没有学习》等会把作文写跑题,因为在审题时就出现了问题。 (2015?河北)题目:这次,我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
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题目可补充为:这次,我没有退缩补题原则指导 1.补
题时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
长避短,把半命题变成自命题。 2.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揣摩出命题
人的意图,选好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补题点拨】 1.作文题目补充为“这次,我没有退缩”采用的是将文章的立意方向确定为抽象事物,
补后的题目就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即我们常用的“立意角度式补题”。 2.还可以从一种求异思维的角度考虑,确立一种看似不合理,看完文
章之后又觉得合情合理,比较新颖的立意,即“反弹琵琶式补题”,如“这次,我没有宽容”“这次,我没有说实话”等。 3.从情境出发,
突出过程,即“模拟情境式补题”,如“这次,我没有掉眼泪”“这次,我没有错过机遇”“这次,我没有欣赏到那片花海”等。根据“立意”中拟
定的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1: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村干部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没有退缩,陪伴照料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材料2:妈妈看到了姐姐学科竞赛的一等奖,却忽略了我的二等奖。到校后,学校的光荣榜上出现了我的名字,同学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
材料3:军训的时候,我克服了热、痒、累、痛的折磨,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自己,完成了军训的任务。 材料4:登山过程中,我看到很多
的老年游客相互搀扶着,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走着,原本想放弃的我,很受震撼和触动,于是,我也加入他们的队伍,扶着一位老人慢慢地前行。我
的行为受到大伙的一致好评。 材料5:我想像农村的小伙伴们一样学会爬树,由于不得爬树的要领,好几次都失败了,手脚也磨出了血,但是
我没有退缩,总结了前几次的经验教训,忍着受伤的痛,终于爬上了几米高的树,掌握了爬树的要领。 材料6:以前自己总是不自信,做事畏
首畏尾的,在一次班长竞选活动中,我鼓足勇气,战胜了胆怯,树立起信心,获得了成功。 我会选择材料3、5、6,作为本次作文题目
“这次,我没有退缩”的材料。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所以说,精心选材、用材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重要一环。【选材点拨】选材料3、5、6的理由:1.这三则材料都
是写自己真实的经历,记忆最深刻的经历,比如完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学会了一项特别想学但是又很难学的技能,经历了心理变化,战胜了自
己,取得了成功(完成了军训的任务、学会了爬树、竞选班长成功)。2.都可以写成一件完整的事情,清楚地交代事情的各个阶段。而材料1写的
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材料2与“退缩”没有关系;材料4则写的是助人为乐。【选材技巧】1.选材要求(1)准确:紧扣中心;典型:有
代表性;独特:不落俗套;鲜活:有时代感;有内涵:挖出深度。(2)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因此,必须根据写作的目的,所要告诉读者
的道理,选取恰当的典型材料。2.选材角度小:小事入笔;真:真事真情;新:富有新意。对于学生来说,可重点着眼于两个角度选材:校园、家
庭。请你以“这次,我没有退缩”为作文题目列出提纲【例文1】这次,我没有退缩: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通过写在站军姿这项训练中,我克服了
困难,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自己,表现了坚定。永不放弃的信念,最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的人生道理。开头:以题记导入,暗示文章的中心。(略)
主体:先写对军训时站军姿的轻视,再写遇到的困难中途有放弃的念头,最后写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自己取得了成功。(详)结尾:总结出做人的道
理再次点题。(略)【例文2】这次,我没有退缩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通过回忆自己学会爬树这件事,表现了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开头:以景物描
写入题,引起自己对往事的回忆。 (略)主体:先写自己学爬树遇到困难,受到了伙伴们的嘲笑,再写自己心里很不服气,不懈地努力,最后写自
己。终于学会了爬树, 重点捕捉细小的动作描写。 (详)结尾:以景物描写结尾,照应文章的开头,点明主题。 (略)【例文3】这次,我没
有退缩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通过写我鼓起勇气竞选班长的事,表现了永不退缩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开头: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我胆怯、不自信?
引出我参与竞选班长的事情。(略)主体:先写第一次退缩没有竞选班长,再写第二次鼓足勇气参与竞选,前后对比,详写自己的心理变化。 (详
)结尾: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略)(2015?河北)题目:这次,我没有退缩【技巧点拨】(一)题记引领法 “题记”是放在作文标题和
正文之间的一段或几段概括性极强的文字,它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或体现作者的情感,对突出文章主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文1】(二)景物烘
托法 景物烘托法,即开篇就描写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场面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心情,或表现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为下文讲述
故事营造氛围的方法。这样的作文开头形式新颖,烘托性强,能更好地抒发感情。【例文2】(三)修辞出彩法 开头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
,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也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使开头也显得生动活泼。【例文3】【中考满分作文引路】见《点拨中考》第156-157页
(2015?河北)题目:这次,我没有退缩【技巧点拨】(一)描写细腻的心理活动 细腻的心理描写,能够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丰富人物的形
象,考场作文要善于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例文1】【例文3】(二)捕捉细小传神的动作 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
出的细小动作,最能反映其内心活动、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变换角度,增加层次。【例文2】(三)
描写典型的景或物 叙事性作品中精当的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描写景物时要注意:一要笔墨精练;二要选取能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心情的景物,不要孤立地描写景物。【例文3】(2015?河北)题目:这次,我没有退缩【技巧点拨】(一)名言警句结尾法 指在文章结
尾用名言警句收尾的方法,着眼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例文1】(二)首尾呼应法 即在文章结尾写出
既呼应开头,又不是简单地重复开头的语句的方法。这样的结尾方法最常用,它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一种浑然一体、首尾圆合的感觉。【例文
2】(三)篇末点题法 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内容为依托,用简洁的议论性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文3
】第三讲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
初中阶段的材料作文通常以“文字材料+要求”的形式出现: 如:(2016?泉州)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禁不住”,意
思是“承受不住”,“抑制不住,不由得”。的确,总有一些人或事,让人不能承受;总有某种情感或感悟,让人无法抑制而难以自持。但是,“禁
得住”往往才是人生常态。 请结合生活经历或就所领悟到的意思,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
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这种形式的作文要求学生去认真读材料,然后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把握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审题
不当、立意肤浅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抓住审题这一突破点,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理解错了。下面从审题、拟题立意、选材、列提纲、靓丽开头、
细节描写、精彩结尾这几个步骤逐步点拨。(2016·襄阳)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
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
。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马丁·路德·金自传》要
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
的表述。真题再现1.读题:仔细阅读所给定的材料,以及题目后的提示性文字,认真分析其中包含的信息。在读懂文字材料的同时,提炼出包含写
作信息的关键词语,然后立意。2.审题:分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重点。而分析材料的关键是寻找材料中的重要有效信息。在这一环节多做些分析
思考,全面透彻地理解并把握所给材料的有效信息,准确把握材料涉及的范围,有利于考生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切入点,能够
为整个文章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命题与立意的准确,使写作顺利进行。如:这则材料中的“痛苦”“欣慰”“努力”等关键词,而“努力”
应当是最切题的字眼。审题步骤点拨如何分析材料呢?可有三种方法。第一,概括法。若所提供材料是单一材料,通过分析理解,抓住材料中的关键
词,进而了解其中心和本质。如果提供的是两则以上的材料,就要找到它们内容上的共同点。这里的材料中“为了理想,不断努力”应是中心。第二
,引申法。运用这种方法是要在分析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清主次,找出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提炼出更
深、更新的观点。如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想到“正是由于不完美,才会不断努力”。从
“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可以想到“努力,是最重要的;努力了,结果无所谓”。(2016?襄阳)阅读下面材料,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
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马丁?路德?金自
传》 拟题立意参考:关注自己,写身边的事情。如写“自己为了梦想的实现而不断地努力,虽有波折,最终有所成就”“为了梦想,我不断努
力,不管能否实现,至少梦想在我心中”。 关注历史,写自己的感悟。如“孙膑虽受酷刑,但他并没有放弃梦想,而是不断努力,
完成了《孙子兵法》”“阿炳虽已失明,但他有心灯指引,从而使民族音乐登上了世界高峰”“诸葛亮兢兢业业,不断努力,运筹帷幄,帮助刘备成
就宏大的基业”。 关注身边的人、物,写想象的故事。这样的作文,类似于童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写一条鱼为实现梦想,而经历
的艰辛”。 拟定题目是材料作文继分析材料之后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题目,一方面要能够使文章写作与所给材料更好地吻合,有利于文章
的拓展所给材料的使用,因为材料作文在写作时,一般要求在文章的适当地方合理使用所给材料。另一方面要能适合应试者自我写作的实际,确保应
试者能够自如地驾驭材料,有话可说。同时,一个好的命题,标题用语也要力求准确、简洁、醒目,富有美感。【材料作文立意方法点拨】1.提炼
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
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拟题点拨2.抓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
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词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词句
。这里的材料中关键词为“梦想”“努力”,由此可以立意为:为了实现梦想而不断努力。3.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
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题目:(2016?襄阳)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
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
,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马丁?路德?金自传》根据“拟题立意”中的点拨选择合适的材料:材料1:仲春时节,新茶上
市,我漫步于江南小镇,邂逅茶馆,茶馆清净、静雅,端起茶盏,轻呷一口,清香蔓延到身体的“每一寸皮肤”,我从中想到:“那茶盏中浅浅漂浮
的,并不是茶叶,而是在滚滚红尘中偶尔停歇的一颗心。”材料2:一条鱼,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顾旅途的艰辛,渔人围捕,鱼霸横生,渔网骤
现,但它心中的信念岿然不动,九死一生,不断努力,终于看到了希望,梦想即将实现。材料3:我有一次在家收衣服时因摔倒而受到父亲的严厉批
评,母亲也表现得不够关心,我感到非常委屈。直到我肚子饿了起来找吃的,看到锅里的饺子、桌子上的创可贴和紫药水,我才明白父母在严厉之中
对我的无限关爱。材料4:自己学习弹琴,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受到打击,但是自己不气馁,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个个小小的进步,由此明白了一个
道理:只要不断地努力,不惧困难,最终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材料5:孙膑遭受酷刑,仍坚持完成千古兵书《孙子兵法》;盲人作曲家阿炳在心
灯的指引下,开创出民族音乐的新天地;诸葛亮在信念的支撑下,不断努力,创造了经天纬地的大业。材料6:在成长的经历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
事,这些事像绚丽的风景,让记忆的长河变得五彩缤纷。那次学骑自行车重摔的经历、那次登山途中战胜恐惧的经历、那次备考竞赛艰辛的经历,都
定格为我成长路上的一道道风景。我会选择材料2、4、5,作为本次作文的材料。我选材料2、4、5的理由: 1.这三则材料都是围绕“
梦想”“努力”这样的关键词语展开的。第2则材料写一条鱼为了实现梦想不断努力,立意新颖,材料贴切。第4则材料中,叙写自己一次次努力尝
试的艰难,但始终没有放弃,为了梦想,不断努力,很切题。第5则材料选取历史上人物,他们的事迹印证了不断努力,终究成就梦想的道理。
2.三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写想象的故事、写自身的经历、写自己的感悟,完全符合材料作文的宽泛的要求,提炼要点恰当。而材料1写的
事情体现的是“感悟生活”这一中心,材料3的内容虽是叙写自身的经历,但体现的是“爱”这一主题,与“梦想”“努力”无关。材料6则写的记
忆中的几个片段,成为难忘的风景这一主题,与“梦想”“努力”等关键词语距离甚远。选材点拨(2016?襄阳)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
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马丁?路德?金自传》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列出提纲。【例文1】风吹过荆棘:主要内容和中心思
想:文章通过写一条鱼前往大海旅途的艰辛,表现了唯有心怀梦想,才能踩过荆棘,抵达成功这一主旨。开头:以借物自述的口吻起笔,引起读者的
阅读兴趣。 (略)主体:诉说前往大海旅途的艰辛, 漫漫路途之中,荆棘丛生:渔人围捕,鱼霸横生,渔网骤现,但我心中的信。念岿然不动,
九死一生,终于抵达终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详)结尾:照应题目,点明主旨。 (略)【例文2】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主要内容和中心思
想:通过叙写自己一次次努力尝试的艰难,但始终没有放弃,并对弹出优美动听、和谐悦耳的曲子充满必胜的信心,表现出有信心并努力坚持,终有
所得。开头:概述自己成长的情况,引出话题:面对疼痛与挫折,依然不断地努力尝试。 (略)主体:这部分内容,作者主要以学弹琴的心路历程
为素材,采用对比的写法,引出自己一次次的努力尝试。如把一首曲子分成若干个小节进行练习等,证明自己是不止一次地努力尝试的。 (详)结
尾:展开联想,由此及彼,只要努力尝试,我就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一路上的荆棘会化成花朵,寒风会漾满温柔与笑意。(略)【例文3】放飞
梦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通过选取具体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树立信念,放飞梦想这一中心。开头:以马丁·路德·金的名言作题记由化蛹
成蝶、依米花五年一开放引出文章话题“坚定信念?放飞梦想”。(略)主体:通三个并列的事例?孙膑遭受酷刑,仍坚持完成千古兵书?孙子兵法
?盲人作曲家阿炳在心灯的指引下开创出民族音乐的新天,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信念的支撑下,创造了经天纬地的大业,通过这三个事例具体表现了
“树立信念?放飞梦想”这一主旨。 (详)结尾:发出呼吁,鼓励大家让梦想飞翔,让信念开花。 (略)(2016·襄阳)阅读下面材料,自
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
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马丁·路德·金自传》【技巧点拨】(一)借物自述法 开篇采用自述的方式,借助一个小的视角,切入主题,体现出作者
巧妙的安排。【例文1】(二)借物联想法 在文章开头,由此及彼,阐发联想,借物表达自己的想法,往往起到曲径通幽的效果。【例文2】(三
)题记开头法 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人名言,或概括性极强的语句,作为文章的开头,既起到暗示文章主旨的目的,又给人启迪和感悟。【例文3
】【中考满分作文引路】见《点拨中考》第162-163页(2016?襄阳)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
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
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马丁?路德?金自传》【技巧点拨】(一)虚拟童话故事,突出人物
心路历程 借物自述,往往采用一个切题角度,虚拟一个童话人物,化大为小,借助暗示、比拟的方式,突出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结尾点明题旨。【
例文1】(二)采用对比,欲扬先抑 有些文章为表现主旨的深刻性,往往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后对比,线索清晰,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
例文2】(三)巧妙化用故事 很多材料作文,需要作者从中提炼出话题,并确定文章的主题,这类文章最适合写成议论文,而材料,大多是引用名
人故事,或化用故事。【例文3】(2016?襄阳)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
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
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马丁?路德?金自传》【技巧点拨】(一)照应题目结尾法 文章结尾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同时也照应文章的开头或题目,这样就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例文1】题目是“风吹过荆棘”,在结尾再次点明“风吹过荆棘”的含义
,点明主旨。(二)抒情议论结尾法 在文章结尾,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例文2】【例文3】(三
)呼吁式点题结尾法 文章结束时,作者发出呼吁,同时再次点题,引起读者的注意,总结了全文,也使文章浑然一体。【例文3】第四讲 话题作
文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就是给定一个词语,一件事或一段能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的文字作为写作的中心,不限文体,
不定立意,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写作时要注意紧扣话题,自由发挥。近几年,这种命题形式在逐渐减少。常见的话题作文形式有
下面几种:1.话题+要求:如(2016?河北)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
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这类作文形式,没有过多的提示。2.材料+话题+要求:
如(2016?绥化)莎士比亚说:“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没有什么能逃过他横扫的镰刀。”也有人说青春是
场远行,是生命中最华美的乐章,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每一个音符都值得品味和珍藏。 请以“给力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
求: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③题目自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 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
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话题作文的突破点全在拟题、选材上,完成
拟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确定了写作的中心内容。下面从审题立意、拟题、选材、列提纲、靓丽开头、细节描写、精彩结尾这几个步骤逐步点拨。真
题再现(2016·河北)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
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请完成上面作文题目的审题分析: 1.写好这篇作文,考生首先要回答“什
么不可怕”这个问题,是一次挫折、失误,是走错了一步,还是体育中考、一次竞选。其次,再回答“因为什么不可怕”,是激发了正能量,使自己
拥有了执着的信念、坚韧不拔的品质,还是在面对挫折时,老师、父母、朋友甚至陌生人给予的鼓励和关爱,使自己明白了要乐观面对生活的挫折。
一篇好文章,更需要作者以“我手写我心”,要用心灵发现属于自己的“怦然心动”的瞬间,用独特的角度看自我,看世界,文章才能真正
有味道,有内涵,有生命力。2.立意的角度可以这样思考:(1)提倡用第一人称来写,第一人称的好处就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
这种写法也恰恰是中考作文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讲,生活阅历少,因此不是说非要写出立意多么深邃、人生道理多么透彻的
文章来才是好作文,只要是真情实感,是自己切身感悟到的,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些浅显的道理,一些被我们忽视的身边的情感,都是很
能打动人心的。(2)要想在作文中展现出真情实感,那么考生在平时积累时就要多用心去感悟生活细节,这些事不需要有多大,比如雨中奶奶和妈
妈提着农具,我打着伞给她们挡雨……这些看似是小事,但是考生如果能突出细节,哪怕是突出一个动作或眼神,能唤起评卷老师的共鸣,这就是一
篇好作文。1.读题:认真阅读题目,包括题目中的提示性文字。2.审题:重点分析“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 (1)审清题目中的
修饰、限制性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有约束限制,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不可怕”这一话题,引发每个学生想起在成长中都会遇到的一
些可怕的东西,而随着孩子的成长、成熟,这些问题就会不断地被解决,因此这些曾经让他们怕过的事物、情感都会逐渐变得不可怕,能坦然面对。
这样的话题,可写的内容非常多,范围也很宽。 (2)立意要个性化。写同一个话题,若没有个性的立意,则不能引人注意。要想让自己的
作品脱颖而出,就要在立意上独具特色。如大部分考生遇到这一题目会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不可怕的事情,或一次不可怕的经历,这样就没有了特色
。返回审题步骤点拨 (3)运用技巧,才能波澜横生。如标题的拟定,“摆渡生命,细嗅芬芳”就比“失败不可怕”要形象得多;再如文章
结构,若开篇采用倒叙,设置悬念,就比平铺直叙要精彩等。 (4)语言要生动。“不可怕”这一话题语言朴实,因而唯有语言出彩,作品
才能出众。这就需要我们多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如运用修辞、引用诗词佳句、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等,总之让自己的语言灵动起来,才能让阅卷者
读之如饮甘饴,如啜香茗,这样才能赢得高分。 返回 (2016?河北)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
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题目可拟为:1.符号式:
不可怕?不可怕!2.填空式:为“不可怕”点赞3.固定式:如写议论文,例:关于“不可怕”的主题班会如写记叙文,例:“不可怕”二三事如
写散文, 例:“不可怕”之歌如写说明文,例:“不可怕”的自述如写演讲稿,例:“不可怕”,我一生的承诺(1)修辞式:不可怕——擂响的
战鼓(比喻)我让“不可怕”撞了一下腰(拟人)不可怕,我来了(呼告)(2)注解式:不可怕——成功的密码有一条路叫不可怕(3)加工式:
没什么不可以(4)万能式:给同桌的一封信(5)间隔式:不可怕?不可说?不可知(6)主副式: 不可怕—我终于攀到了山顶(7)应急式由
“不可怕”想到的关于“不可怕”的问卷调查 1.优质的目标意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即新、优。如“那雨天,不可怕”,
就不像其他题目流于一般化,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2.小角度的定位意识。角度要小,立意要深。如“不可怕——擂响的战鼓”,
从“擂响的战鼓”入手思考其比喻义,含义就深了。【拟题要求】清楚准确、小巧具体、新颖别致、含蓄深刻。【拟题点拨】 1.定文
体,扬长避短。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熟悉的拿手文体,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 2.善补题,以小见大。在宽泛的话题前或
后,作适当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或拟题的方法。拟题原则  3.巧修辞
,匠心独运。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
添花。 4.巧化用,妙趣横生。对歌曲、影片名、古诗词等适当化用,进行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
,妙趣横生,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 5.新视角,别开生面。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
们克服思维定式,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题目: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根据“拟
题”中拟定的题目从以下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1:雨中,奶奶在艰难地敲黄豆,我很担心,想劝奶奶回家,后来,我把妈妈拉来,
在雨中与奶奶一起敲完了黄豆,然后祖孙三人一起打伞回家,此时,我感到,雨天,并不可怕。 材料2:爷爷的三轮车是我的专车,有一次
,下雨天,爷爷载着我去上学,我没有迟到,而爷爷却淋湿了,我感到非常后悔。 材料3:中考失利,班主任失望,父母痛心,面对种种压
力,我从伤悲中逐步走了出来,认识了跌倒了并不可怕的道理。 材料4: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无助的感觉让我感到长大很可怕,我常常沉
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中,后来,我逐步认识到长大并不可怕,并走出了心灵的阴影。 材料5:昨天是爷爷的生日,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
共同为爷爷送上祝福,我感觉生活是那么的美好。我会选择材料1、3、4,作为本次话题作文“不可怕”的材料。我选材料1、3、4的理由:
1.这三则材料都是紧扣“不可怕”立意,雨天并不可怕、中考失利并不可怕、长大的无助不再可怕。这三则材料分别从不同的侧面选材,不
落俗套。 2.三则材料都能够紧扣“不可怕”这一话题的关键点,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悟,选取角度小,切合题意。而材料2表达的
主旨是“后悔”,与“不可怕”无关。材料5选取的材料是昨天发生的爷爷过生日的事情,文章表现的主旨是赞美家庭生活的美好。【选材技巧】
1.根据自己对“材料+话题”的理解,抓住关键点,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如:你对写景散文非常喜欢,不妨从生活中的花、草入手,抒
发你对美的感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2.选材要体现积极、健康、乐观的要求,贴近生活,选取反映社会的、人生的典型人物、事件
、景物,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选材点拨根据“拟题”“选材”列出提纲。【例文1】跌倒了,不可怕: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本文采用小说体裁,通
过叙述他反省的思想经过,表现了他战胜挫折,重新奋斗的精神。开头:文章开头写他因失败而伤悲,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略)主体:具
体描写他因两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的过程,抓住班主任老师、父母的表现?具体刻画他的心理路程,突出了他的坚强和无畏。 (详)结尾
:卒章显志,运用哲理性的语言点明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略)【例文2】老爷椅·酸枣·大花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期在乡下与奶奶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也写出了对长大的态度变化。开头:开头运用倒叙的写法,写长大生活的无助,引发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略)主体:主体部分内容具体抓住老爷椅、酸枣、大花袄三个直观的意象,具体回忆了我与奶奶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以及离开奶奶后,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详)结尾:在对童年生活留恋的同时也渐渐走出长大的困惑?消除了感到长大很可怕的感觉。 (略)【例文3】那雨天,不可怕: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文章通过祖孙三代劳动的场景,表现出家庭浓浓的亲情。开头:运用比喻,具体描写雨前的天气变化,为下文帮奶奶敲黄豆做铺垫。(略)主体:我心疼地劝奶奶回家,可是奶奶因下雨而不回,我只好把妈妈拉来,一起敲黄豆,奶奶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祖孙三代浓浓的亲情在雨中交织,形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详)结尾:卒章显志,结尾回扣标题,突出祖孙三代的浓浓亲情。 (略)(2016?河北)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技巧点拨】(一)悬念式铺垫法 这种方法,在开头就用描写的语言,塑造一种氛围,设置一种情境,引起读者的阅读的兴趣。【例文1】(二)倒叙式切入法 文章开头,由眼前的情景,或一个具体的事物,引发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这种写法,吸引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走进过去的生活,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例文2】(三)展示文采式 开头借用题记、修辞等方式,写景状物,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抒写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的兴趣,使开头显得生动活泼。【例文3】 【中考满分作文引路】见《点拨中考》第168-169页(2016·河北)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技巧点拨】 (一)细心观察感悟,精心锤炼语言 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细心观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悟,同时调动语言积累,精心锤炼,渲染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例文1】【例文3】 (二)巧用细节渲染,妙用叙事抒情 叙事性作品中通过选取典型的材料,抓住生活细节,娓娓而谈,在叙事中融入浓浓的情,往往会使文章的意境更美,既展示了作者精美的构思,又使读者陶醉其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文2】【例文3】 (三)描写典型景物,拓展思维想象 根据描写对象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先描摹事物的形貌,再拓展思维想象,画其神韵,变换角度,由此及彼,增加层次,升华文章主旨。【例文2】(2016?河北)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技巧点拨】(一)哲思升华式  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用简洁的议论性语言,把阐发的事理上升到理论哲学的高度,明确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内容更上一个台阶。【例文1】(二)呼应点题式  即在文章结尾写出既呼应开头,又进一步点明主旨的文字。如果思考的内容具有较深的韵味的话,还可以收到意味深长、情意绵绵的情感效果。【例文2】(三)情景交融式  指在文章结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渲染美妙的环境氛围,既让文章在诗味的意境中结束,使读者在诗味的意境中陶醉不已,又能表达出作者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例文3】
献花(0)
+1
(本文系中书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