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2023-04-23 | 阅:  转:  |  分享 
  
古诗词赏析(二)课外古诗词赏析1.(2016·黄冈)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大。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苦悲切。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全诗一(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2016·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浣溪沙[宋]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释】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本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下阕写由观塞而引起的悲愤感慨。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词的下阕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解析】“澹烟衰草有无中”淡淡的轻烟连天的衰草隐现于辽阔的蓝天之下这里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荒凉凋零。同时也是词人面对朝廷孱弱、北伐无期的现实的一种悲凉情绪的流露而并非表达了对收复中原的信心。(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词的下阕抒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解析】“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这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没有体现触觉角度。(2016·丽水)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画[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注释】①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归去奈愁何”中的“归去”表达了苏轼与弟弟团聚的渴望对常年在外漂泊的苏轼来说兄弟俩曾经的相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一种真实的期待;“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苏轼幻想回到月宫(天上)去对于政治上失意的苏轼来说月亮是纯净、美好的象征是他的精神家园。(2016·东营)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释】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摸。③钓舟:指行舟。(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示例:构思一:新颖别致。古代诗人笔下柳”总与“别”相关此诗却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字面上不诉说怨思离情读者却能心领神会可谓不落窠臼巧妙之至。构思二:思路严谨。总体由远望写近观由所见到所思。具体看由江水到天空由双鸥飞翔到反顾自身(2016·济南)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夏意

[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在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淡自在)的心情。(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透:穿透石榴花盛开红红如火艳艳如燃照理说应该很刺眼可一个“透”字加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2016·随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答案一: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__答案二: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_

7.(2016·长沙)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各题。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物象:暮霭、芦苇、田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的志趣。(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2016·兰州)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望江南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煞看花人。【注释】①辊(gǔn):像车轮般很快转动。(1)词江面绿、柳絮。【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常见意象。江面绿:指春天里江水明彻而泛绿色。飞絮:飞扬的柳絮。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忙煞看花人”所表现的景象。南国正是春光明媚的【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根据情境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春季百花争艳看花人目不暇接的状态即可。(2016·温州)古诗阅读。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B.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2016·吉林)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释】①沈佺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住宿(住);过夜。(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围绕“山月近(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围绕“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失意);对故乡的依恋”回答__示例: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了对故乡的依恋。(2016·湖州)阅读下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柔美的杨柳和红艳的海棠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示例一:“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怀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春雨连绵、杨柳柔展此情此景让远离乡关的词人_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__示例四:“海棠红近绿阑干”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乐景衬哀情突出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乡之苦。__示例五:“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卷帘之际迎面而来寒森森的晚风此句以(2016·杭州)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月 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早 行[宋]陈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释】①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②偏知:才知。③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1)《月夜》描写的是春天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秋天时节的景象。(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做分析。《月夜》通过描写虫声初起、穿过窗纱传进屋内的情境衬托出春夜的恬静;《早行》写诗人睡意蒙稻田深处传来草虫的鸣叫声静中有动寂中有声衬托出清晨的寂静。(2016·潍坊)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暮春归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__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屈的节操的礼赞。(2016·武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咏史诗(或:怀古咏史诗)诗。(2)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也有可能卷土重来甚至打败刘邦(或: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2016·舟山)古诗阅读。江上[明]孙蕡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阅岁华。【注释】①孙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②沧洲:滨水的地方。(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因为初秋时节部分青色的(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示例:诗人既有淡淡的思乡愁绪又有看到景色的开朗宽松心境。诗人原本有思乡愁绪尾联“秋怀”一词即心底的忧愁流露出作者在离家千里身在旅途中的这种情感但江行所见之景清新幽美心境也逐渐变得开朗旷达起来。尾联写心底的忧愁已被风吹(2015·陕西)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释】①纶:钓丝垂纶”即(1)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小儿“侧坐莓苔”有何作用。写出了小儿很会选取钓鱼地点同时也为后面写“怕得鱼惊不应人”做铺垫。(2)诗中“遥招手”的是谁?为何“遥招手”?垂钓儿童(或:小儿)他怕答话声把鱼惊17.(2015·江西)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山卷幔”“石披衣”描写了许多云还没有散去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的景象。(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作者以鹂语燕飞的自然景象来正面衬托“田家”之乐并流露出诗人(2015·杭州)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九日寄子约[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注释】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1)从首联登高、望远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重阳节。(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2015·成都)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锦江思李新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思”的内容: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不同。本诗中的“醉”是(2015·黄冈)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闻洮西捷报苏轼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一丈佛: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八尺龙: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露布: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玉关:此处指边塞。⑥甘泉宫:指北宋朝廷。⑦筑上郡: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西戎: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放臣:苏轼(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解析】结合注释及诗句内容可以理解尾联的大意:我被放逐外郡不能亲见皇帝欣喜的面容但惊喜地看到草木春意盎然。由此可知选项D中“暗自神伤”的表述是有误的。(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2015·丽水)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纳凉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注释】①胡床:亦称“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1)前两句中追”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诗人(纳凉时)悠闲自在的心境。(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人生态度。

献花(0)
+1
(本文系中书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