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景宁黑木耳光辉的历史片段
2023-04-25 | 阅:  转:  |  分享 
  
创新发展黑木耳 推广服务创辉煌(1975-2010 年)刘世祥摘要:本文旨在从区域性不同历史阶段黑木耳产业发展,从技术层面、专业角度,阐述
黑木耳产业化促进民族地区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黑木耳发展基本概况、品种的筛选
、推广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基本概况1975 年以前浙江省有不少单位开始研究黑木耳科学试 验,但未见成功的先例,更没有黑木耳商品基地
,全省市场销售的黑木耳产品都来自东北和湖北等地。本人瞄准此项空白,向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黑木耳斜面试管(母种)在文成县绵羊
场菌种室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成生产种,并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采用鹅耳枥、山樱桃等树种500公斤木耳,接种后委托农户发菌和出耳管理,取
得成活率高,出耳良好,试种表明景宁县适应黑木耳生长。将试验情况和建议向当时主管单位---云和县供销社作了专题汇报,获得主管单位及具
体业务科室的高度重视。1977 年组织本人及蔡武光、吴传龙等三人赴湖北省房县参观考察学习。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基础上,确定在梅源区、
红星区,东坑区各设3个栽培点开始试种。因专业技术问题,8个点试种未成功。唯独本人负责指导试种点当年收获干木耳19公斤,产量虽少,但
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次年收干木耳 884公斤,一周期黑木耳种植取得903公斤的丰硕成果。黑木耳的栽培成果得到了各方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
度重视,从而在该区域进行面上推广。本人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认真总结经验,撰著《黑木耳概况及其栽培》、《黑木耳实用栽培技术》,详细阐
述了黑木耳栽培技术和运用,用语通俗易懂,成为黑木耳栽培推广技术指导用书。有了栽培技术支撑,有了成功栽培经验,黑木耳栽培推广犹若星星
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黑木耳品种的筛选品种的来源,区域性栽培黑木耳品种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选取,从上海、北京、福建、湖北等地引进黑木耳
良种。第二种是实验获取。1977年本人在一个地名叫何村杉树岙的菖蒲山采集到野生黑木耳的标本和基质(耳木),以基质分离法,获得本地“
土生土长”的野生菌株。并经提纯、复壮、训化培养,制作成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品比试验,我们将引进品种和本地野生菌株,分6个组进行品比
试验,第一组为上海引进菌株,编号为黑木耳东坑1号(简称Au东1号)。第二组为北京引进菌株,编号为 Au 东 2 号,第三组、第四组
都是福建引进的不同菌株,分别编号为Au东3号、Au东4号。第五组为本地分离获得的野生菌株,编号为Au东5号。第六组为湖北引进的菌株
,编号为Au东6号,每个组分3个同等耳木和外界条件的试验区,进行出耳管理,试验结果,将各组在3个试验区中产量相加,Au东5号最高,
分别比其他5个组产量高出40.91%至14.5倍。 适应性试验,分别在海拔 300-400 米、600-800 米、 1000-1
300米各设2个耳场,经比选,表现Au东5号最佳,其次Au 东1号名列第二、Au东6号流耳多产量最少,其他 3 个组耳木基本相似。
内质分析:取产量第1位的Au东5号和产量第 2 位的 Au东1号产品标本,经浙江省农科院中心化验室分析: 试验菌号 粗蛋白% 粗
脂肪% 总糖% 灰分% Au东1号8.63 0.58 23.38 4.37 Au东5号13.62 0.63 23.31 3.54
Au东5号总体表现,外形美观,朵形大,耳片厚,颜色 深,肉质优,栽培表现,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之优点。经浙江省农
科院,丽水地区科委在学术交流认定黑木耳东坑5号(简称Au东5号)为地方良种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遍及祖国各地刘世祥、陈圣驹编著的《黑
木耳菌种分离培养》、《黑木耳东5号纯种分离培养的体会》在1983年第四期《上海食 用菌》和 1993 年第二期《浙江食用菌》期刊录
用,《东坑区用科学方法生产黑木耳》,在1981年12月4日《浙江科技报》录用,有21编论文或报导分别在 1981 年至 1983
年省级以上报刊录用,地、县级小报、简报和主管单位录用景宁 黑木耳作品90多篇。全国各地不断来人、来电、来函引Au东5号菌种和栽培技
术,1979-1980 年在省内云和、龙泉、庆元、盘安、开化全面推广,1981 年推广到江西、安徽、福建、 湖南、湖北、陕西、贵州
和东北 3 省,其中:以生产种运销 最多的是赣、湘、鄂、皖等省,以母种提供为主的东北三省,据陈圣驹《协助我菌种制作的同行好友》和孙
世林同志(食用菌农艺师,当时是我一手传邦带起来技术辅导员)回忆。陈圣驹于 1981 年开始在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径川路 25 号寄
去东坑五号黑木耳菌种到吉林省的辉南县,靖宇县的菌种客 户 10 多年,每年 5000 支以上,接着由景宁县的孙世林以景 宁东 5
号供应吉林,黑龙江省多地供应大批闯关东的山东人用户,他们反馈东坑5号朵形大、耳片厚、产量高,不易流耳等优点,受东北栽培户欢迎的好品
种。 黑木耳栽培创辉煌以点带面抓发展,丰硕成果富万家。在1978年取得东 垟村双桥耳场丰收之后。1979年在景南乡东塘、忠溪村和东
坑镇何村村分别在石立、大白坑、周湖岭建立三个示范场。 1980年带动东坑区辖内各个乡镇和梅源区大塆村等地发展, 1981年普及到全
国各地,栽培面不断扩大,栽培量不断增加, 产量一年比一年多。据当时统计资料,黑木耳产出鲜耳量: 1977年0.25吨,1978年1
8.6吨,1979年54吨,1980年144吨,1981年270吨,1982年324吨,1983年360吨, 1984 年420吨
,1985年738吨,1986年1098吨,1987年2250吨,成为江南黑木耳主产区,成为全国后起之秀。受益于景宁、云和各乡、村
民,促使商品流通渠道全面发展。如芎岱乡(现家地乡)的6个行政村,村村都建立上规模的栽培场,将历来自生自长自枯自烂的深山杂木,通过栽
培化为黑木耳产品,使全乡各村民增加收入(当时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经济)。在县内继续抓好发展的同时,面向外地扩大开发。在1987年前
后,县内黑木耳栽培热形成不可阻挡之势,耳木消耗过量,受耳木资源限制,减少县内栽培量,引导耳农小茎木栽培和利用伐区枝丫栽培,同时以技
术、劳务和菌种输出的方法向外县外省开发。据当时资料统计,在县内产出鲜黑木耳1988年1152吨,1989年720吨,1990年59
4吨,1991年6342吨,1992年450 吨,1993年684吨。在此期间,具有独立生产技能的耳农纷纷赴外县外省寻找资源、立地
开发,具有菌种制作和栽培技能的在外省建立菌种站,以示范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主要科技人员应外地聘用和在他乡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如本人分别
被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江西省浮梁县政府、丽水地区科技咨询中心聘为技术顾问,农民技师吴爱花等同志在江西省浮梁县经公桥镇建立赣北食
用菌服务中心,帮助赣北地区和安徽省祁门县、东至县、舒城县和安 庆地区太湖等地发展黑木耳生产。如农民助理技师周景大、刘成松同志赴安徽
省泾县建筑了 10 直6层房屋,建立食用菌研究所帮助和指导当地黑木耳和香菇等生产。景宁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技术员立地于景宁、云和
开办菌种厂、场、站,以菌种输出,技术指导方法,每年都有上百万袋黑木耳 菌种提供给外省栽培者。如食用菌农民高级技师刘明受浙江省援疆指
挥部委派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指导黑木耳生产,去年开始又到贵州省兴仁市,带动农户发展黑木耳 1000 万袋。如农民技术员刘英明同志在景宁
建立菌种站、黑木耳菌种提供到11个省的35个县,指导他们发展。就以技术,劳务和菌种输出,帮助他乡发展黑木耳生产。袋栽黑木耳兴起,再
现畲乡辉煌。在耳木资源不足中,景宁科技工作者从 1989 年开始研究、试验和探索并完善了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实用技术,利用林业、农业加
工厂的下脚料栽培黑木耳,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农业局立题开发从2006年开始发展黑木耳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夏建平、陈可义等科技
专家的指导和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中信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取得丰硕成果。2006年至2010年分别发展栽培量353、413
.85、778.7、1019.64、1289.5万袋,黑木耳产品分别达到产鲜耳3830、4759、8955、11726、12900
吨。促使景宁商品经济发展。 畲乡黑木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Au东5号及其产品不仅是段木栽培好品种,也是代料栽培好品种。而且保持原有特性
和产品质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浙江省口岸进出口公司评价“该品种质量最优”,日 本客商评价中国第一,他表态说,Au东5号产品有多少
我要 多少。景宁畲族自治县经贸局注册的山山牌黑木耳产品,被全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被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还
被评为同类产品出口质量特等奖,1999、 2006 年分别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景宁黑 木耳甲天下。景宁畲族自治县在
黑木耳产业30多年的研发中不断壮大,不仅有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基地,还有强大的国际贸易企业。如景宁畲族自治县中信实业有限公司建立
8个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水洗木耳、原木木耳、菌床木耳。金信牌水洗黑木耳质量名列前茅。疏通国际市场。2010 年黑木耳销售量达500
多吨,又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以科技为依托,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使产、供、销发展。2009 年被
评为全国黑木耳龙头企业,不仅促使生产发展,还是内外贸骨干企业。景宁黑木耳从1988年外贸局开始出口创汇,逐年增加国际贸易量,畲乡木
耳除供内贸和外贸出口以外,由畲乡直接出口的从2007年开始,每年出口干耳 100 吨以上,2010年通过县外贸局出口量在192.1
吨,创汇281万美元。通过宁波、上海等地出口100多吨,分别出口到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即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
、印度、菲津宾、哈隆克斯 坦。欧洲的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斯洛文比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奥地利。美洲的美国。非洲的摩洛
哥、毛里求斯。大洋洲的新西兰等注:参考文献及资料江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技篇《开拓者》330页,题为畲乡“吴三公”。方志出版社出版的
《景宁畲族自治县志》1034页,人物篇第二章。3、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风物中国志·景宁》122页。4、西冷印社出版的《守护畲
乡传承人》204页。5、《上海食用菌》录用我的作品有:1981年四期、题为《黑木耳低温接种防护发菌》;1982年三期《怎样提高段木
栽培黑木耳产量》;1983年四期《黑木耳菌种分离培养》。6、《浙江食用菌》录用我的作品有:1983年二期《黑木耳东坑5号纯种分离培
养的体会》;1983年三期《把好香菇木耳接种关》;1983年四期《流耳的原因和防治》;1988年一期《浅谈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水分管理
技术》。7、1994年10月景宁县委办公室的《信息通报》报刊第四期专刊登县委书记陈铁雄同志对刘世祥同志《就食用菌生产的现状提出几点
建议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实现农村经济以香菇、黑木耳等为支柱项目,启动全县农村脱贫攻坚战,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1997年省委省
政府验收,1998年1月5日宣布景宁为光荣脱贫县。8、1995年丽水地区农村工作为办公室以畲乡景宁食用菌再创辉煌为题编发《农村工作
参考》阐释陈轶雄书记的重要批示,指出刘世祥同志是农经委系统杨东海式好干部。同刊登载:景宁农经委化大力发展花菇生产、叶明德撰选“畲乡吴三公”、刘世祥振兴菇乡兴菇业、甘做菇民老黄牛三篇文章。9、丽水地区微生物学会、食用菌协会回顾1987—1997年编《光辉的十年》。记载丽水地区各县发展数据、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出15位丽水地区食用菌行业杰出贡献功臣。10、上文中分年度的发展规模、产量数据来自由下而上的统计年报,外贸出口量分别来自外贸局、全国黑木耳龙头企业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中信实业有限公司申报数据。11、全国第二届、第三届农业博览会评定景宁黑木耳获金奖、中国品牌和中国国际品牌,并获得同类产品出口质量特等奖。1
献花(0)
+1
(本文系香菇非遗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