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的图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2023-04-30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的图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单选题1.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
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来的速度返回,父亲在报亭看报10分钟,然后用15分钟返回家,下面给出的图象中表示父亲离家距离与离家
时间的函数关系是(?)A. B.C.D.2.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 B.C.D.3.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
从实践起步.近来,每天登录“学习强国”,学精神增能量、看文化长见识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新风尚.下面是爸爸上周“学习强国”周积分与学习天
数的有数据,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学习天数n(天)1234567周积分w(分)55110160200254300350A.在这个
变化过程中,学习天数是自变量,周积分是因变量B.周积分随学习天数的增加而增加C.从第天到第天,周积分的增长量为分D.天数每增加天,
周积分的增长量不一定相同4.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探索函数性质时,我们往往要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
析图象特征,概括函数性质,小明在探索函数的性质时,根据如下的列表,画出了该函数的图象并进行了观察表现.…………小明根据他的发现写出
了以下三个命题:①当时,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②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③时,函数的值随点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像,探究函数的一些简单性质”是初中阶段研究函数的主要方式,请试着探究函数,
其图像经过(?)A.第一、二象限B.第三、四象限C.第一、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6.小明和小强两个人开车从甲地出发匀速行驶至乙地
,小明先出发.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小明和小强两人的车离开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
:①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②小强的车比小明的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个小时;③小强的车出发后1.5小时追上小明的车.其中正确的
结论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科学家就蟋蟀鸣叫的次数与室外温度的数量关系做了如下记录:温度/℉76788082
84蜂每分钟鸣叫的次数144152160168176如果这种数量关系不变,那么当室外温度为88℉时,蟋蜂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是(?)A
.178B.184C.190D.1928.如图,在长方形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
x,的面积为y,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若,则长方形的周长为(  )A.20B.18C.16D.249.如图1,点P从矩形的
顶点A出发,沿A→D→B以2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P运动时,的面积y(cm2)随时间x(s)变化的关系图像,则a的
值为(  )A.8B.6C.4D.310.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甲所示),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乙是凉牛奶与
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热水放出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下列回答错误的是(?)A.08min时,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
;B.08min时,凉牛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C.8min时,热水和凉牛奶的温度相同;D.0min时,两者的温度差为80.
二、填空题11.一空水池深,现以均匀的速度往进注水,注水时间与水池内水的深度之间的关系如表,由表可知,注满水池所需要的时间为___
___.注水时间…水的深度…12.李玲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时,列了如下表格,根据表格上的信息回答问题:该二次函数当时,__
______.13.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由地匀速行驶(中途不停留),前往终点地,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___________.①、两地相距千米;②甲车速度为千米/小时;③乙车速
度为千米/小时;④乙车共行驶小时.14.如图1,在菱形中,∠A=60°,动点从点出发,沿折线方向匀速运动,运动到点停止.设点的运动
路程为,的面积为y,y与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的长为_______.15.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1)班出发1h后
,七(2)班才出发,同时七(2)班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班队伍之间进行联络,联络员和七(1)班的距离s(km)与七(2)班行进时
间t(h)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已知联络员用了第一次返回到自己班级,则七(2)班需要_________ h才能追上七(1)班.
三、解答题16.如图所示的是一辆摩托车从家里出发,离家的距离(千米)随行驶时间(分钟)变化而变化的图像.(1)摩托车从出发到最后停
止共经过了多长时间?离家最远的跑离是多少?(2)摩托车在哪一段时间内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多少?17.在一次实验中,马达同学把一根弹
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与弹簧长度的几组对应值如下:所挂物体质量012345弹簧长度182022242628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不挂物体时,弹簧长________;(3)当所挂物体
的质量为时,弹簧长度是多少?(4)当弹簧长度为(在弹性限度内)时,所挂物体的质量是多少?18.上海磁悬浮列车在一次运行中速度V(千
米/小时)关于时间t(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共运行了___分钟(2)列车开动后,第3分钟的速度是___千米
/小时.(3)列车的速度从0千米/小时加速到300千米/小时,共用了___分钟.(4)列车从___分钟开始减速.19.测得一弹簧的
长度L(厘米)与悬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有下面一组对应值:悬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012345678弹簧的长度L(厘米)1212.
51313.51414.51515.516试根据表中各对对应值解答下列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挂质量为x千克的物体时的弹簧的长度L
.(2)求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3)若测得弹簧的长度是18厘米,则所挂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20.如图1
,在中,AC=BC,点在边上,以为边在的右侧作正方形.点以的速度由点出发,沿的路径运动,连接BP,CP,的面积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图象
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判断的长度;(2)求,的值;(3)当时,连接,此时与的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
由.参考答案1---10CCCCD DDBCD11.12.113.①②③14.15.216.(1)解:根据距离(千米)随行驶时间
(分钟)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可知摩托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分钟,离家最远的距离是千米.(2)解:当时,S=10速度为;当时速度为;
当时,S=40,速度为;∴分钟这一时段内速度最快,最快速度为千米/分钟.17.解:表格中反映的是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变化
关系,其中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2)解:当所挂物体质量为0时,所对应的弹簧长度是18cm故答案为:18;(
3)解:由表格中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知,当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的长度就增长2cm,所以当所挂物体质量
为7kg时,弹簧的长度为18+2×7=32(cm)答: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7kg时,弹簧长度是32cm;(4)解:由弹簧的长度随所挂
物体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知,当弹簧长度为34cm时,所挂物体的质量为=8(kg)答:当弹簧长度为34cm(在弹性限度内)时,所挂物
体的质量是8kg.18.(1)解:列车共运行了8分钟;故答案为:8;(2)列车开动后,第3分钟的速度是30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3
00;(3)列车的速度从0千米小时加速到300千米小时,共用了2分钟;故答案为:2;(4)列车从5分钟开始减速.故答案为:5.19
.(1)解∶由表格可知,弹簧的长度L的初始值为12厘米,当弹簧称所挂重物质量x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L就增加0.5厘米∴L=0.5
x+12 ;(2)解:当x=10时,L=0.5x+12=17=0.5×10+12=17(厘米)答∶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时,弹
簧的长度是17厘米;(3)解:当L= 18厘米时,则18=0.5x+ 12解得∶x=12(千克)答∶所挂物体质量是12千克.20.(1)解:由图2可知,点P从点F到点E用了5秒∴.(2)解:∵四边形是正方形∴∴由图2可知,点P从点D到点A用了∴∴∴当点P在上时,∴综上:;(3)解:当时,如图,点P和点D重合∵四边形是正方形∴在和中∴∴∵点P和点D重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8 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