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2023-05-01 | 阅:  转:  |  分享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1



物态变化

(几种题型混编)



1.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

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2.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C

A.雨 B.露 C.霜 D.冰



3.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

19所

示,诲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A____(填写序

号).分析田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诲波熔点为48摄氏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诲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 图19

________石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4.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B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5.请写出图11中各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温度为 -3 ℃



6 .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

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 A 汽车启动向后倾倒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2



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B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

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4____ min。

(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

__99____℃。



9.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C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10.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不变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吸

热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

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 水银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热胀冷缩 的性质

来测量温度的.

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



11.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

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

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写出3点即可)

① 吸热温度不变 ;

② ;

③ .



1 .测量与读数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基本技能。图中所示是一只工业用温度计,此刻它显示

的温度是30_ ℃ .

0 2 4 6 8 10 时间/min 90

95

100

温度/℃

图12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3







12 .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味儿,常把饭菜放入脸盆,再把脸盆浮

在水缸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水缸是沙石材料制成的,比热较小,有散热作用

B 、水的比热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热量

C 、水缸中的水不断蒸发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

D、水缸周围的水蒸气在缸外壁液化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



13、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

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成人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 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 600—750t,一公

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

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

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

2000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

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

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1989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

(1)读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______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我们应当保护水资源、节约

用水、高效用水______________。(1分)

(2)你家所在地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我做起”,请提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①______一水多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4



1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冬天,湖水结冰



16.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

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17.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 蒸发 时要 吸 热(填吸或放).



18、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

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19.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20.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

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水蒸发时要吸热

_______ 的缘故.



21.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

体熔化图像的是 A



22.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

___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汽化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

丝比新时细___升华____·



23.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

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

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

其原因是 C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5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24.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

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25.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C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26.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

用冰__熔化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

电能烧水,将电能转化为__热__能,通过热循环管网为房间供暖。



2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28.室内温度为 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

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C



















29.(4分)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

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20中所示四种,

你认为正确的是 B

















(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21 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95 ℃;如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6



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 气压低 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

原因)



30.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

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

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

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

的原因。



31.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

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不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人

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



3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B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



33.含在嘴里的棒冰会逐渐化成水,这个过程是: C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34.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

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

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

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

















(1) 图17是 冰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52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

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吸热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

题 呢 ? 请 你 至 少 写 出 一 条 注 意 事

项。 。



35.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可以看到门的附近出现—了“白气”.这些“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

蒸气遇冷时 A

图16 图17 图18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7



A.液化形成的 B.汽化形成的 C.升华形成的 D.熔化形成的



36.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C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



37.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8.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

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A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39.图4是家庭用的寒暑表.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28

(27.5-28.5)℃,



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要增加



41.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 现象;寒冷

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凝华 现象.



42.(6分) (1)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

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图7和图8,

按要求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① 7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 42 ℃,所测患者的体温是39 ℃ .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图 7 图 8

图 7 图 8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8



44、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

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

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

用的?



4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C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6.通过观察图 4 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

慢与液体的 表面机 、液体的 温度 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47.“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BC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48.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49.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 A ]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

____温度______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50.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C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51、秋竹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

解释不正确的是 ( C )

A、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

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9



52.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53.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C

A.减少加热时间 B.减小火力 C.用高压锅煮 D.打开锅盖煮



54. 图3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

态,其内能增加

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

状态,其内能不变

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

内能增加

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

内能增加



55. 年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

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56.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57.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58. 小明在研究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现象时.进行了一系列实脸。如图表示的是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C.晶体的凝固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59. 清依照表中的示例完成下表。

物理现象 物态变化

示例 烧开水时冒出“自气”的形成过程 液化

1 凝固

2 放在箱子甲的障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60.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10



A.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

C. 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D. 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6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要增加



62.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 现象;寒冷

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现象.



63.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64. 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

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

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 (选

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



65. 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

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66. 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9C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



67.不变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

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中考物理全国历届试题储备库《物态变化》 田园居士制作

11







68. 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

_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_



69. 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70.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

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7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

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 min。

(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

______℃。



72.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

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73.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献花(0)
+1
(本文系田园小书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