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常用经外奇穴辑录2.0
2023-05-03 | 阅:  转:  |  分享 
  




常用 经外奇穴 辑录 2.0

▲ 四神聪 穴 ( 神聪穴 )

【 太平圣惠方 】 神聪四穴,理头风目眩,狂乱疯痫,针入三分 。

【定位】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 1 寸 , 共 4 穴 ( 百会 辅助 加强 穴 )。

【主治】

①头痛、眩晕、健忘等 头脑病证 。

②不寐、癫痫等 神志病证 。

【操作】平刺 0.5--0.8 寸 。





★ 太阳 穴

【经外奇穴】 太阳 二穴 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肿及头,用三棱针出血。其

出血之法,用帛一条,紧缠其项颈,紫脉即见,刺出血立愈。又法:以手紧纽其领,令紫脉

见,却于紫脉上刺出血,极效。





【定位】当 眉梢 与 目外眦 之间,向后约 一横指 的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 (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 。

②目赤肿痛 , 眼睑瞷动 , 色盲 (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 。

③面瘫 (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 。

【操作】直刺 0.3--0.5 寸,或点刺出血。

四穴(点刺)放血 → 攒竹 、 眉尾、 太阳穴、 耳尖 ( 耳朵一折,最尖点 )→ 增强眼睛视力 、 角

膜炎 、眼红肿。







金津 穴 、玉液 穴

【经外奇穴】 左金津、右玉液二穴 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治重舌肿痛,喉

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

【定位】 舌下系带的静脉上 。 左 侧为 金津 , 右 侧为 玉液 。



【主治】

① 舌 强,舌肿,口疮,喉痹 。

② 消渴,呕吐,泄泻 (津、液→滋阴) 。

③失语。

【操作】点刺出血。



牵正 穴

【定位】在面颊部, 耳垂 前 0.5~ 1 寸 处 (与耳垂中点相平)。

【主治】① 口喎 ,口疮 (面瘫效穴→牵正散)。

【操作】向前斜刺 0.5~ 1 寸。







安眠 穴 ←→完骨 穴

【定位】在项部,当 翳风 与 风池 连线的中点处(天柱旁开一寸,贴骨缝边) 。

【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等心神病。

【操作】直刺 0.5~ 1 寸(宜浅)。











三角灸 穴 ( 疝气灸 )

【定位】下腹部,以患者 两口角之间 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 顶角 置于患者 脐心 ,

底边呈水平线, 两底角处取穴 。

【主治】

①疝气, 奔豚 (涌泉、 公孙、期门、 三焦灸) ,绕脐疼痛 。

② 不孕症 。

【操作】 艾炷灸 5~ 7 壮 。









▲ 定喘 穴

【定位】在脊柱区, 横平 第 7 颈椎 棘突下 , 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 (大椎旁开 0.5 寸 ) 。

【主治】

①哮喘,咳嗽 。

②落枕,肩背痛,上肢疾患(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 。

【操作】直刺 0.5~ 1 寸 (宜浅) 。





▲ 夹脊 穴 (华佗夹脊穴)

【定位】在脊柱区, 第 1 胸椎至第 5 腰椎棘突下 两侧, (督脉) 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 ,一侧

17 穴(胸椎 12+腰椎 5)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主治】

上背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

下背部穴位治疗胃肠疾病。

腰部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操作】直刺 0.5~ 1 寸,或梅花针叩刺。

例: 足 临泣 +足三里专治 华陀夹 脊痛 。







胃脘下俞 穴 ( 胰俞 )

【定位】 横平 第 8 胸椎棘突 下 ,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 。

【主治】① 消渴 ★ ;

②胃痛,腹痛,胸胁痛 。

【操作】 斜刺 0.3~ 0.5 寸。









腰眼 穴

【定位】在腰区, 横平 第 4 腰椎 棘突下 ,后正中线 旁开约 3.5 寸 凹陷中 。

第四腰椎棘突下为腰阳关,旁开 1.5 为大肠俞,旁开 3.5 为腰眼 。

【主治】

①腰痛 。

②月经不调,带下 。

③ 虚劳 。

【操作】直刺 0.5~ 1 寸。





▲ 腰痛点 穴

【定位】在手背,第 2、 3 掌骨 及第 4、 5 掌骨 之间,腕背侧横纹远端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

手 2 穴 。

【主治】急性腰扭伤 。

【操作】直刺 0.3~ 0.5 寸。









外劳宫 穴 (落枕穴)

【定位】在 手背 , 第 2、 3 掌骨间 , 掌指关节后 0.5 寸 凹陷中 。

【主治】

① 落枕 。

②手背红肿,手指麻木。

③ 脐风 <新生儿破伤风 >(特殊作用) 。

【操作】直刺 0.5-0. 8 寸。





八邪 穴

【经外奇穴】 八邪 八穴 在手五指歧骨间,左右手各四穴。其一:大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

虎口,赤白肉际,握拳取之。可灸七壮,针一分。治头风牙痛。其二:上都二穴,在手食指

中指本节歧骨间,握拳取之。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其三:中都二穴,在手中

指无名指本节歧骨,又名液门也。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其四:下都二穴,在

手无名指小指本节后歧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臂红肿,针一分,

灸五壮。两手共八穴,故名八邪。



【定位】在手背, 第 1~ 5 指间 ,指蹼缘后方 赤白肉际处 , 左右 共 8 穴 。

【主治】

①手背肿痛,手指麻木 。

②烦热,目痛 。

③ 毒蛇咬伤 。

【操作】 斜刺 0.5-0. 8 寸,或点刺出血 。







四缝 穴 (疳积→鱼际)

【经外奇穴】 四缝四穴 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症。



【定位】在手指, 第 2~ 5 指掌面 的 近侧 指间关节 横纹的中央 ,一手 4 穴 。

【主治】

① 小儿疳积 (鱼际、四缝→肥儿丸) 。

② 百日咳 。

【操作】直刺 0.1-0. 2 寸,点刺出血或 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黏液 。



★ 十宣 穴

【经外奇穴】 十宣 十穴 在手十指头上,去爪甲一分,每一指各一穴,两手指共十穴,故名

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或用软丝缚定本节前次节后内侧中间,如眼状,加灸

一火,两边都 著 艾,灸五壮,针尤妙。



【定位】在手指, 十指尖端 ,距指甲游离缘 0.1 寸 , 左右 共 10 穴 。

【主治】

①中风、昏迷、晕厥等神志病 。

②中暑、髙热等急症 。

③咽喉肿痛 。

④手指麻木 。

【操作】直刺 0. 1~ 0.2 寸,或点刺出血。













膝眼 穴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为内膝眼,在外侧的称为外膝眼 (即犊鼻) 。

【主治】

①膝痛,腿痛。

②脚气等下肢病证。

【操作】向膝中斜刺 0.5-1 寸,或透刺对侧膝眼。



五穴四针 → 所有膝盖 问题 ( 关节炎 、 膝盖风湿痛 )→ (屈膝成 90 度) 膝盖头 施 针 鹤顶 、 双

膝眼 呈八字形角度 施 针 ( 上面看 呈直角, 前面看 呈 八字 )、 三寸针从胆经 阳陵泉透 至脾经 阴

陵泉 (内 、 外高骨正下方凹陷中 ,沿骨缝进针 ) 。

▲ 施 针膝盖 处 , 采用 雀啄术 ,快速 直进直出 不捻针 , 避免损伤 油囊。

















胆囊 穴 (胆石点)

【定位】在小腿外侧, 腓骨小头 直下 2 寸 (阳陵泉下 2 寸)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

【主治】

①胁痛 (胆结石、胆绞痛) ,胆道蛔虫症等 胆腑 病证 ( 胆俞 +日月 +胆石点 ) 。

②下肢痿痹 。

【操作】直刺 1--1.5 寸。







阑尾 穴

【定位】在 小腿前侧上部 , 当 犊鼻下 5 寸 ,胫骨 前嵴 旁开 一横指 (相当于 足三里下 2 寸 )

(在小腿外侧,髌韧带外侧凹陷下 5 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

【主治】

①腹痛,胃痛,消化不良 。

②下肢 痿痹。

【操作】直刺 1~ 1.5 寸。

例: ① 诊断盲肠炎(男左女右),以无压痛点为治愈(施针痛去后应确保宿便排出,继而续

下大肠之募天枢 +小肠之募关元) 。

② 腹膜炎→右下部剧烈腹痛消失,腹部凉仅盲肠部位热烫,则盲肠炎盲肠破裂后转变成腹膜

炎,此时施针天枢 +中脘 +关元 +足三里 +阑尾合《金匮》 大黄牡丹汤 。









八风 穴

【经外奇穴】 八风 八穴 在足五趾歧骨间,两足共八穴,故名八风。治脚背红肿,针一分,

灸五壮。



【定位】在足背, 第 1~ 5 趾间 ,趾蹼缘后方 赤白肉际处 , 左右 共 8 穴 。

【主治】

①足跗肿痛,足趾麻木无力 。

② 毒蛇咬伤 。

③脚气。

【操作】斜刺 0.5~ 0.8 寸,或点刺出血。



脚 解穴 ←→ 手解穴之 少府

【定位】 在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之向前横开三分 。

【主治】

① 施 针后气血错乱、血不归经, 施 针处起包 ( 太渊、经渠 ) 、 疼痛 → 施 针 对 侧 解穴 。

② 比武被 点穴后解穴 。





百虫窝 穴 ( 血郄 )

【经外奇穴】 百虫窠 ( kē) 二穴 即血海也。在膝内廉上三寸,灸二七壮,针五分。治下部

生疮。

【定位】 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 3 寸 ( 脾经 血海上 1 寸 ) ,正坐屈膝或仰卧取之。

【主治】 治疗 /诊断 因虫邪侵袭之病 ( 压痛点 )。









三毛 穴

【定位】 隐白上面的区域 , 在大脚趾有汗毛的位置 。

【主治】 艾灸 三毛专治失眠。





肝灵三穴

肝灵 一 穴 之 肠门 (肠关)

【定位】尺骨内侧,距离豌豆骨横纹三寸 。

【主治】急慢性肠炎 ( 下利不止 →金穴 +灵骨 +肠门 ) 、头晕眼花、胆囊炎、呕吐。

例: 肠绞痛 → 三阴交 +公孙 +关元 +中极无效,继刺肠关。

肝灵 二 穴 之 肝门 (肝关)

【定位】 肠门直上三寸。

【主治】 两肋 痛、 急慢性肝炎 (对称治疗 →三黄 +三重 +肝门→肝硬化 )。

肝灵 三 穴 之 心门 (心关)

【定位】 尺骨鹰嘴凸起上端,距离肘尖 1.5 寸陷中。

【主治】 心脏病、 心悸 亢进、胸闷、呕吐、霍乱(腹股沟疼痛伴结节 → 心门 +上曲 +下曲)。







鱼腰 穴

【经外奇穴】 鱼腰 二穴 在眉中间是穴。治眼生垂廉翳膜,针入一分,沿皮向两旁是也。

【定位】 在 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

【主治】 改善疲劳与头痛、消除眼部水肿、黑眼圈 。





消积 穴

【定位】 脚后跟往上三寸,脚后大筋 正中央(筋上面) 。

【主治】 诊断 /除痞 消 积 (压痛点) 。

【操作】 手指捉住大筋,针直 刺筋 正中间 至骨 (通常筋上没有穴位,消积穴 为 例外) 。



痞根 穴

【定位】在 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 3.5 寸 ( 第十三椎下 ) 。

【主治】 诊断 /除痞之根(肿瘤) 、 健脾和胃。







眉棱点

【定位】 阴陵泉下一寸眉棱点附近 压痛点 (左右互治) 。

【主治】 眉棱骨痛 ( 眉毛下方的骨头 ) 。



治肝三穴

【定位】 大 腿内侧,膝盖头 至 身体腹股沟中间假想一条线,线中间一点 及 前 后各 一寸 处即为

治肝三穴 (其黄 — 明黄 — 天黄) 。

【主治】 诊断 /专治肝硬化、肝癌 。

【操作】 因内侧有大动脉 → 一寸半针 刺 一寸 。



内迎香 穴

【经外奇穴】 内迎香 二穴 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血最效。

【定位】 在鼻孔,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粘膜处。







鼻准 穴

【经外奇穴】 鼻准 一 穴 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





耳尖 穴

【经外奇穴】 耳尖 二穴 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壮。

【定位】在 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聚泉 穴

【经外奇穴】 聚泉 一穴 在舌上,当舌中,吐出舌,中直有缝陷中是穴。哮喘咳嗽,及久嗽

不愈,若灸,则不过七壮。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如热嗽,用

雄黄末少许,和于艾炷中灸之;如冷嗽,用款冬花为末,和于艾炷中灸之。灸毕,以茶清连

生姜细嚼咽下。又治舌苔,舌强,亦可治,用小针出血。

【定位】 在口腔内, 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 。









海泉 穴

【经外奇穴】 海泉 一穴 在舌下中央脉上是穴。治消渴,用三棱针出血。

【定位】 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





大骨空 穴

【经外奇穴】 大骨空 二穴 在手大指中节上,屈指当骨尖陷中是穴。治目久痛,及生翳膜内

障,可灸七壮。

【定位】 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主治目痛,翳膜内障,鼻衄,吐泻等。



中魁 穴

【经外奇穴】 中魁 二穴 在中指第二节骨尖,屈指得之。治五噎,反胃吐食,可灸七壮,宜

泻之。又阳溪二穴,亦名中魁。

【定位】在 手中指背侧 , 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五虎 穴

【经外奇穴】 五虎 四穴 在手食指及无名指第二节骨尖,握拳得之。治五指拘挛,灸五壮,

两手共四穴。

【定位】 在食指、无名指背侧,当第二、三节骨 关节 横纹 之中点处,握拳 取穴 。





肘尖 穴

【经外奇穴】 肘尖 二穴,在手肘骨尖上,屈肘得之。治瘰疬,可灸七七壮。

【定位】在肘关节后面,鹰嘴突起之尖端处,屈肘取穴。







肩柱骨 穴

【经外奇穴】 肩柱骨 二穴 在肩端起骨尖上是穴。治瘰疬,亦治手不能举动,灸七壮。

【定位】在 肩部 , 肩胛骨肩峰突起之高点处。











二白 穴

【经外奇穴】 二白 四穴 即郄门也。在掌后横纹中,直上四寸,一手有二穴,一穴在筋内两

筋间,即间使后一寸。一穴在筋外,与筋内之穴相并。治痔,脱肛。

【定位】 腕横纹上 4 寸 , 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 。





独阴 穴

【经外奇穴】 独阴 二穴 在足第二趾下,横纹中是穴。治小肠疝气,又治死胎,胎衣不下,

灸五壮。又治女人干哕,呕吐红,经血不调。

【定位】 在 足第 2 趾的跖侧远侧 , 趾间关节的中点处。





内踝尖 穴

【经外奇穴】 内踝尖 二穴 在足内踝骨尖是穴。灸七壮。治下片牙疼及脚内廉转筋。

【定位】 在足内侧面 , 内踝的凸起处。









外踝尖 穴

【经外奇穴】 外踝尖 二穴 在足外踝骨尖上是穴。可灸七壮。治脚外廉转筋,及治寒热脚气,

宜三棱针出血。

【定位】 在足外侧面 , 外踝的凸起处 。





囊底 穴

【经外奇穴】 囊底 一穴 在阴囊十字纹中。治肾脏风疮,及治小肠疝气,肾家一切症候,悉

皆治之。灸七壮,艾炷如鼠粪。

【定位】 在阴囊底下 , 即两睾丸之间成十字纹的中间处 。



鬼眼 穴

【经外奇穴】 鬼眼 四穴 在手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叶,两指并起,用帛缚之,当两指歧缝

中是穴。又二穴在足大趾,取穴亦如在手者同。治五痫等症,正发疾时,灸之效甚。

【定位】 在 手、足大指 ( 趾 ) 桡 ( 胫 ) 侧爪甲根角处 , 两指 ( 趾 ) 相并取穴 。











髋骨 穴

【经外奇穴】 髋骨 四穴 在梁丘两旁,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治腿痛,灸七壮。

【定位】 在大腿前面下部 , 当 足阳明 胃经梁丘 两旁各 1.5 寸处。





中泉 穴

【经外奇穴】 中泉 二穴 在手背腕中,在阳溪、阳池中间陷中是穴。灸二七壮。治心痛及腹

中诸气,疼不可忍。

【定位】 在腕背侧横纹上 , 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



四关 穴

【经外奇穴】 四关 四穴 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







小骨空 穴

【经外奇穴】 小骨空 二穴 在手小拇指第二节尖是穴。灸七壮。治手节疼,目痛。

【定位】 在小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 屈指取之 。



子宫 穴

【经外奇穴】 子宫 二穴 在中极两旁各开三寸。针二寸,灸二七壮。治妇人久无子嗣。

【定位】 在下腹部 , 当脐中下 4 寸 , 中极旁开 3 寸。





龙玄 穴

【经外奇穴】 龙玄 二穴 在两手侧腕叉紫脉上。灸七壮,禁针。治手疼。

【定位】 位于前臂桡侧 , 腕横纹上 2 寸的静脉处 。









高骨 穴

【经外奇穴】 高骨 二穴 在掌后寸部前五分。针一寸半,灸七壮。治手病。

【定位】 手腕部近拇指一侧显著隆起的部分、今称桡骨茎突 。





阑门 穴

【经外奇穴】 阑门 二穴 (当小肠与大肠相接处 , 即回盲瓣部 , 称“阑门” , 以其有如门阑 ,

故名) 在曲泉 (“ 曲骨 ” 误作 “ 曲泉 ”) 两旁各三寸脉中。治膀胱七疝,贲豚。





睛中 穴

【经外奇穴】 睛中 二穴 在眼黑珠正中。取穴之法:先用布搭目外,以冷水淋一刻,方将三

棱针于目外角,离黑珠一分许,刺入半分之微,然后入金针,约数分深,旁入自上层转拨向

瞳 仁 轻轻而下,斜插定目角,即能见物,一饭 顷 出针,轻扶偃卧,仍用青布搭目外,再以冷

水淋三日夜止。初针盘膝正坐,将 箸 一把,两手握于胸前,宁心正视,其穴易得。治一切内

障,年久不能视物,顷刻光明,神秘穴也。

凡学针人眼者,先试针内障羊眼,能针羊眼复明,方针人眼,不可造次。

【定位】 目直视 , 于瞳孔中点取穴。













献花(0)
+1
(本文系随遇而安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