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年甘肃省张掖市高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3-05-04 | 阅:  转:  |  分享 
  
2023年甘肃省张掖市高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1.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
,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碳纳
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 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 “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D. “
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2. 下列各组物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前者的一组是(????)A. 金属氧化物、氧化物B
. 含氧酸、酸C. 盐、酸式盐D. 钠盐、含钠化合物3.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少的是(????)A. Na在空气中加热
B. 将Na固体投入水中C. 加热Na2CO3固体D. Na2O2固体中通入CO24. 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 C60与?13C互为同素异形体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 ?1
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5.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NH3?H2O?NH4++OH?B. H2SO3=2H
++SO32?C. NaHCO3?Na++H++CO32?D. CaCO3?Ca2++CO32?6. 氢化钙(CaH2中H为?1
价)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aH2既是氧
化剂,又是还原剂B. 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加入H218O中:2Na2O2+2H218O=4Na++4OH?+18
O2↑B. Fe3O4溶于HI溶液:Fe3O4+8H+=Fe2++2Fe3++4H2OC. 碳酸氢钠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
HCO3?+OH?+Ba2+=BaCO3↓+H2OD.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
H4++2H2O8. 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9. 下列各组离子在对应溶液
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 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K+、Cu2+、SO32?、MnO4?
B. 与铝粉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Na+、SO42?、HCO3?、Cl?C. 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I?、SO42?、Cl
?D. pH=12的溶液:K+、Cl?、SO32?、SiO32?10. 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Na2CO3B. 热稳定性:NaHCO3 生D. 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成Na2CO31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海洋中质量最高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
同条件下,W的密度比下一周期同族元素大B. 离子半径:r(X) 、Y、Z三种元素只能组成共价化合物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2?g?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B. 22
.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C. 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D. 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
2?L?HCl约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3. 实验室需要用500mL?1.0mol/LNa2CO3溶液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有关配制该溶液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53.0g?Na2CO3固体B. 需要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量筒C. 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则最终溶液的浓度偏高D.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最终溶液的浓度偏低14. 下列化学用
语不正确的是(????)A. N2的结构式:N≡NB. CO2的电子式:C. NH3的形成过程:D. CaF2的电子式:15.
近年来市面上流行的保健圣品白藜芦醇主要来源于买麻滕科植物小叶买麻滕。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将白藜芦醇从植物中提取出
来的最好方法是(????)A. 结晶法B. 萃取法C. 分液法D. 蒸馏法16. 下图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 A. ①②⑤B. ①③④C. 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17. 下列物质都能导电,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NaCl溶液B. 铝丝C. 盐酸D. 熔融的NaOH18.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e4++Fe2+=Fe3++C
e3+,Sn2++2Fe3+=2Fe2++Sn4+.由此推断Fe2+、Ce3+、Sn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Sn2+、Fe2+、Ce3+B. Fe2+、Ce3+、Sn2+C. Fe2+、Sn2+、Ce3+D. Ce3+、Fe2+、Sn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9.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C处于同一主族,C、D、E
处于同一周期;A、B组成的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B、C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E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溶于水呈强酸性的化合物Z,同时生成B的单质,D的单质既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也能与Z
的水溶液反应;C、E可组成化合物M.(1)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用电子式表示M的形成过程?;(3)写出D的单质与C元素最高价
氧化物的水化物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E的单质与X反应化学方程式?,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质量之比?;(5)A、B两
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X和G,X的电子式为?,G的结构式为?.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0.
Ⅰ.完成下列问题 (1)某实验需要1mol?L?1NaOH溶液480mL。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和 ?
。 Ⅱ.配制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天平上称量NaOH固体,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以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
入容量瓶,并摇匀; 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填写下列空白: (2)操作步骤正确顺序为 ? 。 (3)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
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 , ? 。 (4)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结果 ?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1. 实验制
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所用仪器及药品如图所示:(1)上述实验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2)选择上述仪器
并按顺序连接(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接 ______; ______接 ______; ______接 ______;
______接 ______;(3)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
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______;A.饱和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水(
4)FeI2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FeI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
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假设1:I?被Cl2氧化假设2:Fe2+被Cl2氧化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①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 ;______ ;假设1正确;②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
;______ ;假设2正确;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2. 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X的元素符号为 ______
;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 。(2)Y、M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3)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 。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____ 。(4)Z、W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五、推断题(本大
题共1小题,共10.0分)23.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丙 ______,乙
______,H ______。(2)根据要求回答:①D溶液和F溶液在空气中混合的现象:______;②反应③离子方程式 ___
___;③反应⑦离子方程式 ______;④反应⑥化学方程式 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碳纳米泡沫
”属于碳单质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是原子,故A错误; B.“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分
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形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 C.“碳纳米泡沫”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碳单质,故C错误; D.“碳纳米泡沫”
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金刚石没有磁性,二者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B.“碳纳米泡沫”属于碳单质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
体,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形成胶体,结合胶体的性质分析.本题以碳元素的单质为背景,考
查了同素异形体、同位素、胶体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题干中的信息.2.【答案】C?【解析】解:A.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故
A错误; B.含氧酸属于酸,故B错误; C.盐包括酸式盐,故C正确; D.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含钠化合物,钠盐属于含钠化合物,故
D错误; 故选:C。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B.含氧酸属于酸; C.盐包括酸式盐; D.含有钠元素的化
合物属于含钠化合物。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明确酸、碱、盐、酸性氧化物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即可解答,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题目
难度不大。3.【答案】B?【解析】解:A.N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固体,反应方程式为:2Na+O2??加热?Na2O2,增加了
参加反应的氧元素质量,固体质量增加,故A错误;B.将Na固体投入水中,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
??加热?2NaOH+H2↑,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固体质量减少,故B正确;C.加热Na2CO3固体,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质量不变
,故C错误;D.Na2O2固体中通入CO2,反应生成Na2CO3固体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加热?2Na2
CO3+O2,固体增加了C和O元素,质量增加,故D错误;故选:B。A.Na在空气中加热,钠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B.钠投入
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碳酸钠加热不能分解;D.过氧化钠固体通入CO2,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侧重考查方程
式的书写及判断,正确书写方程式、明确元素化合物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结合物质中元素变化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4.【答案】C?
【解析】解: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分别为13?6=7,15?7=8,两者不相等,故A错误; B、?13C是核素不是单
质,所以?14C与C60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14N与?15N的质子数都为7,中子数分别为14?7=7,15?7=8,
两者不同,属于同位素,故C正确; D、?14C的核外电子数是6,中子数是14?6=8,两者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A、中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 B、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
内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掌握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5.【答案】A?【
解析】解:A.NH3?H2O为一元弱碱,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A正确; B.H2SO3为二元
弱酸,分步电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3?H++HSO3?,HSO3??H++SO32?,故B错误; C.NaHCO3的电离
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C错误; D.碳酸钙是难溶物,但是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C
O3=Ca2++CO32?,故D错误; 故选:A。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成离
子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所带电荷数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离
子团不能拆开,方程式左边写化学式,右边写离子,强电解质用=连接,弱电解质用?连接,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掌
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并会正确判断电离方程式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
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来解答,难度不大。【解答】A.CaH2中H元素为?1价,在
反应中升高为0,则为还原剂,而H2O中H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降低为0,则为氧化剂,故A错误;B.由反应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均
为氢气,故B正确;C.CaH2中H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升高为0,则为还原剂,而H2O中H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降低为0,则为氧化
剂,故C正确;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均为氢气,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故D正确;故选:A。?7.【答案】C?【解析】
解:A.Na2O2加入H218O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18O=4Na++2O
H?+218OH?+O2↑,故A错误; B.Fe3O4溶于HI溶液,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Fe3O4+
8H+=3Fe2++4H2O+I2,故B错误; C.碳酸氢钠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Ba2
+=BaCO3↓+H2O,故C正确;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 故选:C。A.氧气中氧原子完全来自过氧化钠,不会含有?18O原子;
B.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 C.氢氧化钡过量,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 D.一水合氨为弱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本题考
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
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8.【答案】B?【解析】A.
单线桥标电子转移不需要标得到或者失去,正确应该为:,故A错误;B.反应中溴得到电子,碘失去电子,转移2个电子,故正确为:,故B正确
;C.反应中钠失去电子,S得到电子,正确为:,故C错误;D.双线桥标电子转移要注标“得到”和“失去”,正确为:,故D错误;故选:B
。9.【答案】D?【解析】解:A.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或OH?,Cu2+与OH?
离子反应,SO32?与H+、MnO4?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与铝粉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或OH
?,HCO3?与H+和OH?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
氧化I?,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pH=12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K+、Cl?、SO32?、Si
O32?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OH?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A.水电离出的c(H+)=10?12?m
ol?L?1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亚硫酸根离子与高锰酸根离子、氢离子反应; B.与铝粉反应能放出氢气的
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碳酸氢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碘离子能够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 D
.K+、Cl?、SO32?、SiO32?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
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
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0.【答案】B?【解析】解:A.Na2CO3比
NaHCO3易溶于水,故A错误; 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ΔNa2CO3+CO2↑+H2O,碳酸钠较
稳定,一般条件下加热不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B正确; C.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只能生成碳酸氢钠,反
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没有气泡产生,故C错误; D.Na2CO3能够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加热能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能够相互转化,故D错误; 故选:B。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NaHCO
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C.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只能生成碳酸氢钠; D.Na2CO3能够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
钠加热能够分解生成碳酸钠。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为高频考点,把握二者的溶解性、稳定性、与酸、碱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
重分析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11.【答案】A?【
解析】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Na元素;Z是海洋中质量最高的元素,则Z
是O元素,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Y原子序数小于Z,Y为N元素,X是H元素,即X、Y、Z、W分别是H、N、O、Na元素;A.
碱金属元素中,其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现增大趋势,但是Na的密度大于K,故A正确;B.电子层数越少其半径越小,电子层结构相
同的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r(X) 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Z>Y,所以Z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故C错误;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如HNO3,也可以组成离子
化合物如NH4NO3,故D错误;故选:A。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Na元素
;Z是海洋中质量最高的元素,则Z是O元素,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Y原子序数小于Z,Y为N元素,X是H元素,即X、Y、Z、W
分别是H、N、O、Na元素;A.碱金属元素中,其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现增大趋势,但是Na的密度大于K;B.电子层数越少其
半径越小,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
成共价化合物,也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正确判断元素及明确元素周期律内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规
律中的反常现象,易错选项是D。12.【答案】D?【解析】解:A.32?g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氧气所处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不
一定是22.4L/mol,其占有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A错误;B.氮气不一定处于标况下,22.4?LN2不一定为1mol,则
不一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故B错误;C.标况下,水为液态,密度约是1g/ml,22.4L水的质量远远大于18g,故C错误;
D.22g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22g44g/mol=0.5mol,标准状况下11.2?LHCl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
=0.5mol,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D正确,故选:D。A.氧气所处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
l;B.氮气不一定处于标况下;C.标况下,水为液态,22.4L水的质量远远大于18g;D.根据n=mM=VVm计算气体物质的量进行
比较.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比较基础,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13.【答案】C?【解析】解:A.用托盘
天平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为0.5L×1.0mol/L×106g/mol=53.0g,故A正确; B.由溶解、转移、定容等操作
可知,需要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故B正确; C.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n减小,由c=nV
可知,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V偏大,由c=nV可知,浓度偏低,故D正确; 故选C.A.结合m=cVM计算;
B.量筒量取水,在烧杯中溶解后,利用玻璃棒转移,然后再容量瓶中用胶头滴管定容; C.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n减小,结合c=nV
判断;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V偏大,结合c=nV判断.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为高频考点,把握溶液配制的步骤、操作、误差分
析、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需要的仪器,题目难度不大.14.【答案】C?【解析】【解答】A.N2的分子
中含有氮氮三键,其结构式为N≡N,故A正确;B.CO2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不存在碳氧单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
B正确;C.氨气为共价化合物,3个氢原子分别于氮原子共用1对电子,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为3H?+→,故C错误;D.CaF
2为离子化合物,钙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氟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其电子式为,故D正确;故选C。15.【答案】B?【解
析】解:白藜芦醇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则将白藜芦醇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最好方法是用有机溶剂萃取,故B正确, 故选:B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可以用萃取法提取,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
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6.【答案】A?【解析】解:①中铁粉先和稀硫
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利用生成的氢气先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这样生成的Fe(OH)2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
,符合题意; ②中先打开左侧的弹簧夹,利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再关闭弹簧夹,使左侧试管内的气压增大,
将装置内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通过中间的导管压入到右侧的试管中,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这样生成的Fe(OH)2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符合题
意; ③中硫酸亚铁溶液敞口放置,生成的Fe(OH)2很快被氧化,不符合题意; ④中虽然将氢氧化钠溶液神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但硫
酸亚铁溶液敞口放置,生成的Fe(OH)2很快被氧化,不符合题意; ⑤硫酸亚铁溶液上方加了一层植物油,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这样生
成的Fe(OH)2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符合题意; 故选:A。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OH)2必须隔绝空气,
才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据此分析作答。本题主要考查氢氧化亚铁的制取以及较长时间保存的问题,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7.【答案】
D?【解析】解:A.NaCl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但它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
非电解质,故A错误; B.铝丝是金属单质,能导电,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盐酸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氢离子,
能导电,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熔融的NaOH,是化合物,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
根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电解质指: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
够导电的化合物,注意能导电,必须是电解质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
非电解质;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即可解答.本题重点考查了电解质概念的辨析与导电的关系,解题时紧抓住电解质必
须是化合物,以及导电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为条件进行解题.18.【答案】A?【解析】解:根据反应:Ce4++Fe2+=Fe3++C
e3+,还原性是Fe2+>Ce3+,根据反应:Sn2++2Fe3+=2Fe2++Sn4+,还原性是Sn2+>Fe2+,所以还原性顺
序是:Sn2+>Fe2+>Ce3+。 故选: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判断.本题考查还原性强弱的
判断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9.【答案】(1);(2);(3)2Al+2O
H?+2H2O=2AlO2?+3H2↑;(4)3Cl2+2NH3=N2+6HCl;213:34;(5);?【解析】解:A、B、C、
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组成的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为NH3,A为H元素,B为N元素;A、C处
于同一主族,C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C的原子序数大于氮,故C为Na;C、D、E处于同一周期,即处于第三周期,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A、B、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1+5=7,故E为Cl,E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溶于水呈强酸性的化合物
Z,同时生成B的单质,应是氯气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与HCl,Z为HCl,D的单质既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也能与Z的水溶液
反应,则D为Al;C、E可组成化合物M为NaCl.(1)Al3+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2)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
过程:,故答案为:;(3)A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4)E的单质与X反应为:3Cl2+2NH3=N2+6HCl,反
应中氧化剂为氯气,还原剂为氨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213:34故答案为:3Cl2+2NH3=N2+6HCl;213:34;
(5)A、B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为1:3的分子X为NH3,而原子数目比为2:4分子G为N2H4,X的电子式为,G的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组成的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为NH3,A为H元素,B
为N元素;A、C处于同一主族,C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C的原子序数大于氮,故C为Na;C、D、E处于同一周期,即处于第三周期,
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B、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1+5=7,故E为Cl,E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溶于
水呈强酸性的化合物Z,同时生成B的单质,应是氯气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与HCl,Z为HCl,D的单质既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则D为Al;C、E可组成化合物M为NaCl,据此解答.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综合应用,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
查,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20.【答案】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abdce 加速溶解 引流 偏高?【解
析】解:(1)根据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可知,需要配制480mL1mol/LNaOH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
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步骤先后有:计算
、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装液等可知,即a.在天平上称量NaOH固体,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
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以下1~
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即操作步骤正确顺序为abdce, 故答案为:abdce; (3)
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即溶解步骤中的搅拌,为了加速固体溶解,转移步骤中的引流, 故答案为:加速溶解;引流; (4)定容时,若
俯视刻度线,将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会使结果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1)根据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写出相应的实验仪器
; (2)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步骤先后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装液等可知; (3)该配制过程中
两次用到玻璃棒,即溶解步骤中的搅拌,为了加速固体溶解,转移步骤中的引流; (4)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将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本题考
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和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
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21.【答案】MnO2+4HCl(浓)???△?MnCl2+Cl2↑+2H2O a d f b c k j
i C 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粉溶液变蓝 滴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解析】解:(1)图示可知,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下反
应生成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依题意需制取干燥纯净氯气并探究其性质,a出来的氯气带有HCl,经饱和食盐水除去后
,用浓硫酸干燥即得干燥纯净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观察其颜色,尾气用NaOH溶液处理,故圆底烧瓶接饱和食盐水,饱和食盐水接浓硫酸,
浓硫酸接收集装置,收集装置接氢氧化钠溶液,连接顺序为a→d→f→b→c→k→j→i, 故答案为:a;d;f;b;c;k;j;i;
(3)分析题中信息,D瓶的作用是使湿润的氯气得到干燥,故选用浓硫酸, 故答案为:C; (4)①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滴加几
滴淀粉溶液,I?被Cl2氧化生成I2,可使淀粉溶液变蓝,假设1正确;②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Fe2+被Cl
2氧化生成Fe3+,使KSCN溶液变血红色,假设2正确, 故答案为: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1)图示可知,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下反应生成氯气; (2)依题意需制取干燥纯净氯气并探究其性质,a出来的氯气带有HCl,经
饱和食盐水除去后,用浓硫酸干燥即得干燥纯净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观察其颜色,尾气用NaOH溶液处理; (3)分析题中信息,D瓶的
作用是使湿润的氯气得到干燥; (4)根据淀粉遇到I2变蓝分析;Fe3+遇到KSCN溶液变血红色。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装置
、原理应用和性质检验,题目难度不大,熟悉氯气的制备原理和性质为解答的关键;22.【答案】(1)H;第三周期第ⅣA族;(2)CH4<
HCl;(3)CO2;2H2O2?MnO2?2H2O+O2↑;(4)Al(OH)3+OH?=AlO2?+2H2O。?【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解答
】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W是Al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且原子序数大于铝的,所以L是S
i元素,X、M的单质是气体,原子序数大于Si的,所以M是Cl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原子序数小于铝的,所以Y
是C元素。X的原子序数小于C的,所以X是H元素。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Z是Na元素。(1)X的元素是氢元素,元素符
号为:H,L是硅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ⅣA族,故答案为:H;第三周期第ⅣA族;(2)碳的非金属性弱于氯的非金属性,所以氢化
物的稳定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H4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