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陕西省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05-18 | 阅:  转:  |  分享 
  
陕西省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
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B.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应填埋处理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
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家用铁锅用水清洗后放置在干燥处,能减缓铁锅生锈2.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B.C.+HO-NO2
+H2OD.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B.所含的离子总数是C.标准
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D.与足量的S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甲、乙、丙、丁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水作为溶剂的未在
图上标出),下列组合不符合题意的是( )甲乙丙ABCDA.AB.BC.CD.D5.锂空气充电电池有望成为电池行业的“明日之星
”,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充电时,A极接电源的
负极C.充电时,向A极移动D.放电时,当外电路中流过0.1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1.4g6.下列有关乙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B.乙醇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的电子式为C.乙醇分子中羟基的电子式为D.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7.证据推理是学习
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证据与推理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证据推理A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
Na2SO3和NaHSO3两种溶液的pH,Na2SO3溶液的pH更大HSO结合H+的能力比SO的强B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
热水中,红棕色变深反应2NO2(g)N2O4(g)?△H<0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
银镜淀粉未发生水解D向浓度均为0.01mol?L-1的Na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0.01mol?L-1的AgNO3溶液,出现
黄色沉淀说明:Ksp(AgI)>Ksp(AgCl)A.AB.BC.CD.D二、实验题8.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
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_。(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采
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3)d可选用试剂 (填标号)。A.B.C.D.(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_____
____,得到晶体。(5)取少量和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振荡
,静置后层显紫色.可知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三、工业流程题9.以Cl2、NaOH、CO(N
H2)2(尿素)和SO2为原料可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图:已知:①Cl2+2OH-=C
lO-+Cl-+H2O是放热反应;②N2H4·H2O沸点约118°C,具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1)步骤I为
制备NaClO溶液,若温度超过40°C,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中为避免反应过于剧烈,放出大量的热而导致温度升高,副反应加剧,除可以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2
)步骤II为合成N2H4·H2O的装置如图1所示。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40°C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
C继续反应。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其盛装的溶液是_______[填“NaClO碱性溶液”或“CO(NH2)2水溶液
”]。②写出合N2H4·H2O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__。(3)步骤IV为用步骤II
I得到的副产品Na2C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已知水溶液中H2SO3、HSO、SO随pH的分布如图2所示,Na2SO3的溶解
度曲线如图3所示)。①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实验中确定停止通SO2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
。②请补充完整由NaHS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pH约
为_______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_______°C条件下趁热过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
,干燥,密封保存。四、原理综合题10.面对气候变化,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某科
研机构利用CO2和CH4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已知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②
③则由CO2和CH4反应生成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的CO2(g)和CH4(g
),在一定条件下使CO2和CH4发生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单位Pa)的关系如图所示。①结合上图,在1100℃下y点
时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Kp,则1100℃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_。x点时若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氦气,反应和反应的平衡将_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③在1100℃下x点已达到平衡状态1,若起始时在上述密闭容器中加入物质的量均为的和,在1100℃和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2,与平衡状
态1相比,该状态下的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种电化学制甲酸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a为______
___极,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五、结构与性质11.某云母片岩的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Cr元素杂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2)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化合物的熔点为253K,沸点376
K,其固体属于_______晶体。(3)与苯丙氨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化合物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的配位数为_______。?图1(4)铁单质晶胞的一种堆积方式如图2所示。①Fe原子的这种堆积方式的名称为_______。②晶体密
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晶胞中两个最近的Fe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cm(列出表达式即可)。六、有机推断题12.阿司匹
林是镇痛退烧的药品,合成阿司匹林的路线如图所示:(1)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D:_______,C:_______,E:_____
__。(2)写出变化过程中①、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反应①_______;反应⑥_______。(3)变化过程中的②属于_
______反应,⑦属于_______反应。参考答案1.B【详解】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
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A正确;B.废旧电池填埋会造成土壤污染,应回收处理,故B错误;C.放热反应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原电池就是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能量转化,被人类利用,故C正确;D.Fe在干燥处不易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所以家用铁锅用水清洗
后放置在干燥处,能减缓铁锅生锈,故D正确;答案选B。2.B【详解】A.为乙烷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反应为乙烯与H2的加成反应,
B正确;C.反应+HO-NO2+H2O中,苯中H原子被硝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C错误;D.2CH3COOH+Na2CO3→2CH3
COONa+CO2↑+H2O属于酸和盐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D错误;故选B。3.A【详解】A.质量为11g,则物质的量为,中原子的
物质的量为0.25×3=0.75mol,则11g所含的原子总数为,A项正确;B.1mol含有2mol钠离子,1mol过氧根离子,则
0.1mol所含的离子数为,B项错误;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进行计算,C项错误;D.S只能将Fe氧化为二价铁离子,1mol
Fe转移2mol电子,则5.6gFe的物质的量为,则5.6gFe转移电子数为,D项错误;答案选A。4.B【详解】A.过量和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反应生成,故不选A;B.若丁是氯气,Fe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若丁是盐酸,Fe和盐酸反应生成F
eCl2,FeCl2和盐酸不反应,故选B;C.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S和水,S和氧气点燃生成,和反应生成S和水,故不选C;D.
和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混合生成,故不选D;选B。5.D【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A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
i-e-=Li+,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e-+2Li+=Li2O2,充电时,A极为阴极,B极为阳极,据此作答。【详解】A
.放电时,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e-+2Li+=Li2O2,故A正确;B.充电时,A极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故B正确;
C.充电时,B极为阳极,A极为阴极,Li+向阴极即向A极移动,故C正确;D.根据负极反应式为Li-e-=Li+,当外电路中流过0.
1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molLi,质量为0.1mol×7g/mol=0.7g,故D错误;故选D。6.B【详解】A.乙醇的
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A错误;B.乙醇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的结构简式为—CH3,电子式为,故B正确;C
.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羟基的结构简式为—OH,电子式为,故C错误;D.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径
大于氧原子,球棍模型为,故D错误;故选B。7.B【详解】A.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HSO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HSO结合H+能力弱于SO,故A错误;B.NO2中存在2NO2N2O4,将玻璃球放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C.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反应环境为碱性,题中加入稀硫酸后,没有加
入NaOH溶液中和硫酸,因此未出现银镜,不能说明淀粉未发生水解,故C错误;D.Cl-、I-浓度相同,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出现黄色沉
淀,黄色沉淀为AgI,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即Ksp(AgI)<Ksp(AgCl),故D错误;答案为B。8.(1)????
分液漏斗???? 饱和食盐水(2)???? 水浴加热 避免生成(3)AC(4)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小于【分析】二氧化锰
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氯气中含有HCl杂质,先用饱和食盐水除掉HCl气体,再将氯气通入到热的KOH溶液中制
备氯酸钾,再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次氯酸钠。(1)根据装置分析盛放浓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氯气中含有HCl杂质,HCl会消耗KO
H溶液,因此先要用饱和食盐水除掉HCl杂质,即a中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饱和食盐水。(2)根据图中装置信息得到b
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c中是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氯气温度较高时易生成其
他副产物,因此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避免生成;故答案为:水浴加热;;避免生成。(3)d主要是用于尾气处理,利用氯气与还原性物质或强
碱性物质反应都能处理尾气,因此可选用试剂AC;故答案为:AC。(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b中主要是氯酸钾溶液,再经过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根据题意观察到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
,加入振荡,静置后层显紫色,说明1号试管中的氧化能力比2号试管中的氧化能力弱即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小于;故答案为:小于。9.(1)?
??? 3Cl2 +6OH- ClO+5Cl- +3H2O???? 减慢氯气通入速度或减小氢氧化钠溶液浓度(2)???? 分液漏斗
???? NaClO 碱性溶液???? 2OH-+ ClO- +CO(NH2)2=Cl- +N2H4·H2O+CO 减少水合肼的挥
发(3)???? 测量溶液的pH,若pH约为4时,停止通SO2 10???? 34【分析】由实验流程可知步骤Ⅰ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
的反应,生成NaClO,为避免生成NaClO3,应控制温度在40℃以下,生成的NaClO与尿素反应生成N2H4?H2O和Na2CO
3,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N2H4?H2O,副产品Na2C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可制得Na2SO3,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给信息
解答该题。【详解】(1)温度超过40℃,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 +6OH
- ClO+5Cl- +3H2O,实验中控制温度计温度除用冰水浴外,还应控制通入氯气的速率,避免反应过于剧烈,放出大量的热而导致温
度升高。(2)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NaClO碱性溶液,避免N2H4?H2O与NaClO剧
烈反应生成N2,故分液漏斗盛装的溶液是NaClO 碱性溶液。②合成N2H4·H2O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ClO-
+CO(NH2)2=Cl- +N2H4·H2O+CO,N2H4·H2O沸点约118℃,为避免N2H4?H2O的挥发,可使用冷凝管回
流;(3)用Na2CO3制备无水Na2SO3,在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生成NaHSO3,然后在NaHSO3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可生成Na2SO3,①由图象可知,如溶液pH约为4时,可完全反应生成NaHSO3,此时可停止通入二氧化硫,可通过测量溶
液pH的方法控制。②由NaHS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可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由图象可
知pH约为10时,可完全反应生成Na2SO3,此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由图象3可知在高于34℃条件
下趁热过滤,可得到无水Na2SO3。10.(1)CH4(g)+CO2(g)=2CO(g)+2H2(g) ?H=+247J/mol(
2)???? 小于 正向移动???? 不变(3)???? 负???? CO2+2H++2e-=HCOOH【详解】(1)CH4和CO
2生成合成气的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根据盖斯定律,①+2×③-②得CH4(g)+CO2(g
)=2CO(g)+2H2(g),?H=75kJ/mol+2×(-111J/mol)-(-394J/mol)=+247J/mol;(
2)①由图示可知,y点甲烷的转化率小于平衡转化率,反应正向进行,所以y点:v逆小于v正;②根据三段式计算可得:,平衡常数;x在等压
线p2上,即总压强不变,通入He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减小,根据反应CH4(g)+CO2(g)2CO(g)+2H2(g)可知,平
衡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在等压条件下,将0.2molH2和0.2molCO完全反应,转化为0.1mol
CH4和0.1molCO2,则与②中反应等效,反应在达到平衡状态2,c(CO2)不变;(3)由装置图物质转化关系可知,电极a发生氧
化反应,为电池的负极,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右侧电极附近反应物为二氧化碳,生成物为甲酸,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
进入右侧,所有右侧正极为酸性环境,故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HCOOH。11.(1)或(2)???? 第四周期第VI
II族???? 分子(3) 4(4)????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解析】(1)Cr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Cr原
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故答案为:或;(2)Fe为26号元素,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VIII族;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由
题中信息可知,该物质的熔沸点较低,常温下为液体,则其固体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VIII族;分子;(3)由图可知,每个N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每个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其配位数为4,故答案为:;4;(4)
①Fe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上,这种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故答案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②该晶胞中Fe原子个数=8+6=4,晶胞密度=,晶胞体积V=,则晶胞棱长=cm,晶胞中两个最近的Fe原子之间的距离等于晶胞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即为,故答案为:。12.(1) (2)+ +HBr+ +H2O(3)????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分析】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和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苯酚,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和二氧化碳加热高压生成,酸化生成,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阿司匹林;(1)由分析可知,DCE结构简式分别为、、;(2)反应①为苯和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HBr的反应,+ +HBr;反应⑥为和甲醇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条件下生成的反应,+ +H2O;(3)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中溴原子被酚羟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⑦属于羧基和酚羟基的生成酯基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