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05-18 | 阅:  转:  |  分享 
  
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
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压钠灯可用于道路照明,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石灰石在高温下可
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SO2C.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D.SiO2导电能力强,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下列实
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将CO2通入Ba(NO3)2溶液中B.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C.将NH3通入Al
Cl3溶液中D.将SO2通入H2S的溶液中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M的最高正价
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一种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原子半
径:C.分子中Y原子只形成非极性键D.Y、Z、M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4.下列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A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金属钠可制作高压钠灯BAl2O3是两性氧化物Al2O3可用作耐火材料CSO2具有氧化性SO2可用于漂白纸浆D氢氟
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A.AB.BC.CD.D5.有A、B、C三种金属,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
时浸入稀硫酸中,B极为负极;②B、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极产生大量气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A
.A>B>CB.C>B>AC.A>C>BD.B>C>A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与铁
氰化钾液混合后得到特征蓝色沉淀,利用此反应可检验Fe2+B.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看到溶液振荡,溶液变浑浊C.某温度下,向
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蒸馏水,AgCl的溶解度、Ksp均增大D.处理含有Hg2+离子的废水可加入硫化钠,使Hg2+离子转化为HgS
沉淀二、多选题7.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点击化学经典反应之一是:一价铜[
Cu]催化的叠氮化物-端炔烃环加成反应,反应机理示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价铜[Cu]能有效降低总反应的焓变,加
快反应速率B.反应③过程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总反应为D.反应过程中共生成4种中间产物三、工业流程题8.电解精炼
铜的阳极泥中主要含Ag、Au等贵重金属,还含有少量 CeF4。以下是从精炼铜的阳极泥中回收银、金的流程图:已知:①Ce 常见的化合
价为+3、+4 价;②CeF4 很稳定,1000℃ 时仍不分解。(1)①酸浸步骤中有少量黄绿色气体生成,滤液 1 中含有CeCl3
,写出焙烧渣酸浸生成 CeCl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铜阳极泥氧化时,采用“低温焙烧”而不采用“高温焙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3)“②浸金”反应中, H2SO4 的
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的分离操作中, 需要对所得的 AgCl 进行水洗。判断 AgCl
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出现_______现象,证明 Ag
Cl 未洗涤干净。(4)氯金酸(HAuCl4)在 pH 为 2~3 的条件下被草酸还原为 Au,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醛还原法沉积银,(Ag(SO
3 )2 3-)通常是在搅拌下于室温及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甲醛被氧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___(6)电解法精炼银,用 10A 的电流电解 30min,若电解效率(通过一定电量时阴极上实际沉积的金属质量与通过相同电量时理
论上应沉积的金属质量之比)为 80%,此时可得到银单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保留 1 位小数,法拉第常数 96500C/
mol)。四、实验题9.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结构简式为,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是一种能与Ca2+、Mg2+等结合的螯合剂,
可用其测定地下水的硬度。某实验室用氯乙酸(ClCH2COOH)、乙二胺(H2NCH2CH2NH2)、NaOH为原料制备EDTA步骤
如下:步骤1:称取94.5g氯乙酸于1000mL的仪器A中(如图1),慢慢加入50%NaH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无色气泡。步骤2:
加入15.6g乙二胺,摇匀后放置片刻,加入2.0mol·L-1NaOH溶液90mL,加水至总体积为600mL左右,温度计控温50°
C加热2h。步骤3:冷却液体后倒入烧杯中,加入活性炭脱色,搅拌、静置、过滤。用盐酸调节滤液至pH=1.2,有白色沉淀生成。步骤4:
将该沉淀置于图2装置的布氏漏斗中抽滤,干燥,制得EDTA。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制备氯乙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2)制备EDTA所使用的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省略)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仪器Q的进水口是_______(
填“a”或“b”),滴液漏斗中具支管的作用为_______。(3)4ClCH2COONa+H2NCH2CH2NH2?+4HCl是“
步骤2”中的发生反应,该步骤中使用NaOH的作用为_______,对A采用的加热方式_______(选填“酒精灯”“热水浴”或“油
浴”)加热。配制该NaOH溶液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4)“步骤3”中混合液的pH可用精密pH试纸测量,简
述其测定溶液pH的方法_______。使用活性炭脱色时一般加入活性炭的量为粗产品质量的1%~5%,加入量过多造成的影响是_____
__。(5)与普通过滤比较,“步骤4”中用图2抽滤分离EDTA的优点是_______。五、原理综合题10.氮氧化物常指和,是常见的
空气污染物,科学处理及综合利用它们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1)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针对汽车尾气中的一项处理工艺。在中主要发生的
化学反应如下:Ⅰ.尿素的水解:尿素液被喷入尾气管,在高温条件下,完全水解为和。Ⅱ.催化还原: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反应,生成和水。Ⅲ.的
催化氧化。尿素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生成物的总键能。(2)用催化还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发生反应。在恒温条件下,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和,
测得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时间/010203040500.50.350.250.170.100.10①内,的平均反应速
率_______。②时,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的逆反应速率。③在上述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_
______。④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A.的分压保持不变B.单位时间,消耗,同时生成C.外界条
件不变时,气体组分的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D.外界条件不变时,气体总分子数不再变化(3)研究表明酸性复合吸收剂可有效脱硝。复合吸收剂组
成一定时,温度对脱硝的影响如图所示。①温度高于后,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②废气中的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当处理(标准状况下)某废气(的体积分数为,设其他物质均不参与反应)时,需消耗浓度为的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填含a、c的表达式
)L。六、结构与性质11.双奥之城北京,将2008年奥运会的“水立方”进行改造成2022年冬奥会上华的“冰立方”,实现了奥运场馆的
再利用。其美丽的透光气囊材料由乙烯(CH2=CH2)与四氟乙烯(CF2=CF2)的共聚物(ETFE)制成。回答下列问题:(1)氟原
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中能量较高的是_______。A.B.C.D.(2)固态氟化氢中存在(HF)n形式,画出(HF)4的链状结构_
______。(3)CF2=CF2和ETFE分子中C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
聚乙烯,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4)萤石(CaF2)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氟矿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Y代表的离子是_
______;若该立方晶胞参数为a pm,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_______nm。(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七、有机推断题12.由A(
芳香烃)与E为原料制备J和高聚物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酯能被LiAlH4还原为醇?②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
_________,J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2)B生成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I生成J的反应类型为__
_________反应。(3)写出F+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芳香化合物M是B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
的M有_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1种M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①1molM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olAg②
遇氯化铁溶液显色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1∶1∶1(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用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
路线______ (其他试剂任选)。参考答案1.D【详解】A.高压钠灯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照明,钠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着火不能用
泡沫灭火器灭火,A正确;B.石灰石在高温下可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可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SO2,B正确;C.做焰色反应前,铂丝
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才能更好观察试剂的焰色,C正确;D.SiO2具有高效低损耗传导光,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可用于制造光
导纤维,D不正确;故选D。2.A【详解】A.碳酸酸性弱于硝酸,所以二氧化碳不能和硝酸钡反应,CO2通入Ba(NO3)2溶液中始终无
明显现象,故A符合题意;B.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Fe2+氧化成Fe3+,溶液颜色会由浅绿色变为淡黄色,故B
不符合题意;C.氨气溶于水的到一水合氨,氯化铝可以和一水合氨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SO2和
H2S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单质,S不溶于水,会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B【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
、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为N,M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M为S,根据其组成的分子结构可知,
X形成1条键,X为H,Y可形成4条键,Y为C,X、Y、Z、M分别为H、C、N、S。【详解】A.C的非金属性小于N,碳酸的酸性弱于硝
酸,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半径:,B正确;C.分子中Y原子形成的
是极性键,C错误;D.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D错误;故答案选B。4.D【详解】A.金属钠可制造高压钠灯,是因为钠发出的黄光射程
远,透雾能力强,A不符合题意;B.Al2O3可用作耐火材料,是因为Al2O3的熔点高,B不符合题意;C.SO2可用于漂白纸浆,是因
为SO2具有漂白性,C不符合题意;D.氢氟酸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等发生反应,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所以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D
符合题意;故选D。5.B【详解】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金属作负极,①中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极为负极,说明活泼性B>
A;②中B、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极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活泼性C>B,故金属活泼性C>B>A,故选B。6.C【详解】A
.FeCl2溶液与K3[Fe(CN)6]溶液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为特征反应,可利用此反应检验Fe2+,故A正确;B.饱和NaCl溶
液存在溶解平衡:NaCl(s) ?Na++Cl-,加入少量浓盐酸,Cl-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有NaCl析出,溶液变浑浊,故B正
确;C.Ksp只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D.向Hg2+的废水可加入硫化钠,使Hg2+离子转化为HgS沉淀,此为沉淀法处理污水,故D正
确;故选C。7.CD【详解】A.一价铜[Cu]作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总反应的焓变,A错误;B.反应③过程中
,涉及到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不存在非极性键的形成,存在极性键的形成,不存在极性键的断裂,B错误;C.根据反应过程,总反应方程式为:,
C正确;D.催化剂形成中间产物,根据图示,反应过程中共有4种含有一价铜[Cu]的中间产物,D正确; 故选CD。8.???? 2Ce
F4 + 4H2SO4 + 8NaCl = 2CeCl3+ 4Na2SO4 + 8HF + Cl2↑???? 高温焙烧时,生成的A
g2O又分解为Ag和O2 提供H+,增强NaClO3的氧化性???? 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2HA
uCl4+3H2C2O4 = 2Au+8HCl+6CO2↑???? 4Ag(SO3)23? + HCHO + 5OH-=4Ag +
8SO32? + 3H2O + HCO3- 16.1g【分析】⑴①酸浸步骤中有少量黄绿色气体生成,滤液1中含有CeCl3,说明C
eF4与H2SO4、NaCl反应生成CeCl3、Cl2等,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⑵高温时,氧化银分解又生成Ag和氧气;⑶
“②浸金”反应中,加硫酸能提供H+,增强NaClO3的氧化性;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加Ba(NO3)2溶液来检验最后一次洗液中是否
含有硫酸根离子;⑷氯金酸与草酸反应生成Au、HCl和二氧化碳,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⑸甲醛还原法沉积银,(Ag(SO3
)23?)通常是在搅拌下于室温及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甲醛被氧化为碳酸氢根离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⑹先计算电路中电子物质
的量,再计算生成的银质量。【详解】⑴①酸浸步骤中有少量黄绿色气体生成,滤液1中含有CeCl3,说明CeF4与H2SO4、NaCl反
应生成CeCl3等,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2CeF4 + 4H2SO4 + 8NaCl = 2CeCl3+ 4Na2SO4
+ 8HF + Cl2↑,故答案为:2CeF4 + 4H2SO4 + 8NaCl = 2CeCl3+ 4Na2SO4 + 8HF
+ Cl2↑;⑵低温焙烧时,Ag与氧气转化为Ag2O,高温时,氧化银分解又生成Ag和氧气,因此采用“低温焙烧”而不采用“高温焙烧
”,故答案为:高温焙烧时,生成的Ag2O又分解为Ag和O2;⑶“②浸金”反应中,酸性条件下,Au与氯酸钠反应,加硫酸能提供H+,增
强NaClO3的氧化性;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检验最后一次洗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其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Ba
(NO3)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已经洗涤干净,反之,则需要继续洗涤,故答案为:提供H+,增强NaClO3的氧化性;Ba(N
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⑷氯金酸与草酸反应生成Au、HCl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AuCl4+3H2C2O4 =
2Au+8HCl+6CO2↑,故答案为:2HAuCl4+3H2C2O4 = 2Au+8HCl+6CO2↑;⑸甲醛还原法沉积银,(
Ag(SO3 )23?)通常是在搅拌下于室温及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甲醛被氧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Ag(SO3)2
3? + HCHO + 5OH-=4Ag + 8SO32? + 3H2O + HCO3-,故答案为:4Ag(SO3)23? + H
CHO + 5OH-=4Ag + 8SO32? + 3H2O + HCO3-;⑹电解法精炼银,用 10A 的电流电解 30min,
电路中电子物质的量为,若电解效率为 80%,生成1mol银转移1mol电子,所以生成的银为0.1865mol×80%×108 g?
mol?1 ≈16.1g,故答案为:16.1g。9.(1)ClCH2COOH+NaHCO3= ClCH2COONa+CO2↑+H2
O(2)???? 三颈烧瓶???? a???? 平衡压强,使得乙二胺和NaOH溶液顺利流下(3)???? 中和生成的HCl,促使反
应正向进行???? 热水浴???? 8.0(4)???? 取一片精密pH试纸放到干燥的表面皿上,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中
部,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加入活性炭量过多会吸附部分产品造成损耗(5)加快过滤速度,过滤得到的固体易于干燥或减小固
体溶解损耗【分析】氯乙酸和NaHCO3溶液反应制备ClCH2COONa,ClCH2COONa和H2NCH2CH2NH2在碱性条件下
反应生成,加入活性炭脱色,搅拌、静置、过滤,然后用盐酸调节滤液至pH=1.2,生成 沉淀,抽滤得EDTA产品。【详解】(1)氯乙酸
与50%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lCH2COONa、二氧化碳、水,反应方程式为ClCH2COOH+NaHCO3= ClCH2CO
ONa+CO2↑+H2O;(2)根据装置图,仪器A的名称为三颈烧瓶,仪器Q是冷凝管,冷凝水“低进高出”,进水口是a,滴液漏斗中具支
管连接分液漏斗上口和三颈烧瓶,作用为平衡压强,使得乙二胺和NaOH溶液顺利流下。(3)4ClCH2COONa+H2NCH2CH2N
H2?+4HCl是“步骤2”中的发生反应,该步骤中使用NaOH中和生成的HCl,促使反应正向进行;A装置控温50°C加热2h,为便
于控制温度,对A采用的加热方式热水浴加热。配置2.0mol·L-1NaOH溶液90mL,选用100mL容量瓶,配制该NaOH溶液需
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2mol/L×0.1L×40g/mol=8.0g。(4)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取一片精密pH试纸放到干燥
的表面皿上,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中部,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加入量过多造成的影响是吸附部分产
品造成损耗。(5)抽滤与普通过滤比较,能加快过滤速度,过滤得到的固体易于干燥。10.(1) 小于(2)???? 0.03????
大于???? 80%???? AD(3)???? 温度升高,H2O2受热分解速率加快 【详解】(1)尿素[CO(NH2)2]在高温
条件下,完全水解为NH3和CO2,化学方程式为;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0,所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
成物的总键能。故答案为:;小于。(2)①0~10min内,CH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0~10min内,
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v(CH4)=0.03 ,故答案为0.03。②30min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状态,所以C
H4的正反应速率大于CH4的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大于。③由数据可知,反应在4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CH4转化(0.5-0.1)
mol,所以NO2转化2(0.5-0.1)mol,平衡转化率为,故答案为:80%。④A.CO2分压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正确;B.单位时间,消耗CH4(g),生成H2O(g)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该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
均为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即分子数不同,所以外界条件不变时,气体总分
子数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故选AD。(3)①温度高于60℃后,H2O2会受热分解,造成NO去除率下降,故答案为:温
度升高,H2O2受热分解速率加快。②废气中的NO2与Na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尾气中NO2的含量为1La%
=a10-2L,设需要NaClO2 xmol,根据反应 ,解得x=,需消耗浓度为cmol?L?1的NaClO2溶液的体积为,故答案
为:;。11.(1)D(2)(3)???? sp2 sp3 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4)
???? F- a×10-3nm【详解】(1)A.F的原子序数为9,核外有10个电子,不是氟原子,A错误;B.F的原子序数为9,其
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1s22s22p43s1,基态氟原子2p能级上的1个电子跃迁到3s能级上,属于氟原子的激发
态,但是能量不是很高,B错误;C.F的原子序数为9,核外有8个电子,不是氟原子,C错误;D.1s22s22p33p2,基态氟原子2
p能级上的2个电子跃迁到3p能级上,属于氟原子的激发态,能量较高,D正确;故选D;(2)固体HF中存在氢键,则(HF)4的链状结构
为;(3)CF2=CF2中双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聚四氟乙烯中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由于F元素的电负性较大,
因此在与C原子的结合过程中形成的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的强弱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所
以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聚乙烯,故答案为:sp2;sp3;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
4)根据萤石晶胞结构,浅色X离子分布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上,则1个晶胞中浅色X离子共有个,深色Y离子分布在晶胞内部,则1个晶胞中共有
8个深色Y离子,因此该晶胞的化学式应为XY2,结合萤石的化学式可知,X为Ca2+,Y为F-;根据晶胞,将晶胞分成8个相等的小正方体
,仔细观察CaF2的晶胞结构不难发现F-位于晶胞中8个小立方体中互不相邻的4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小立方体边长为a,体对角线为a,Ca2+与F-之间距离就是小晶胞体对角线的一半,因此晶体中正负的核间距的最小的距离为a×10-3nm。12.(1)???? 邻二甲苯???? C10H12O4(2)???? 浓硫酸 加热???? 取代(3)n+n+(2n-1)H2O(4)???? 4、、、 (任意1种)(5)【分析】A的分子式为,符合苯的同系物通式,结合B的分子结构可知A是邻二甲苯,邻二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B: 邻苯二甲酸,B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C ;C在作用下被还原为醇D ,D被催化氧化产生H ,H与反应生成I ,I与发生取代反应产生J ,D是,含有2个醇羟基,F是,含有2个羧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产生高聚物G:【详解】(1)A的结构式为,其化学名称为邻二甲苯;根据分析可知J的分子式为;(2)根据分析可知B生成C的反应条件为浓,加热, I生成J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3)由分析可知方程式为; +n+(2n-1)H2O ;(4)根据限定条件,M可能的结构为, , , ,共有四种不同的结构;(5)被氧气催化氧化产生,与过氧化氢作用产生,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反应脱去1分子水生成合成路线为; 。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