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2023-05-21 | 阅:  转:  |  分享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非宁静无以致远??①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道德经》有云: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大意是说,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容易丢失根本,浮躁容易丧失主导。诸
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它启发我们,心有所志人自定,目标坚定人
自静,自定、自静故能向着高远目标坚韧前行。 ??②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③浮躁之人多半治学不恒、立
志不坚,处事不稳、见利心动。《孟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师从著名棋手弈秋学习棋艺,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人表
面上听讲,实则心猿意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后,两个人的棋艺相差甚远。导致这样的结果,只因前者心态静定,后者
心浮气躁。正所谓,“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现实生活中像第二个学棋艺者那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有的急功近利、沽名钓誉,有的见异思
迁、朝秦暮楚,还有的浅尝辄止、投机取巧……浮躁心态若不及时祛除,终会阻碍一个人学知强能、干事创业。因此,要实现自我价值,要想走得更
远,就需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浮躁。 ??④心浮气躁终误事,成功多从静中来。国画大师齐白石成名后,有人问他何以
从一介木匠成为一代名家,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一个“静”字,既是“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专注,也是“无故
加之而不怒”的镇静。史载,林则徐从小聪慧过人但脾气很大,堪称“愤怒才子”。其父写下“制怒”二字,悬于林则徐书房之上。广东海关监督豫
坤和洋人勾结破坏禁烟,林则徐知道后怒不可遏,而当他抬头看到高悬于堂上的“制怒”二字时,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之后,他若无其事,
经过巧妙周旋,成功收缴豫坤贪占的财物。凡事沉住气,戒急戒躁、戒气戒怒,这是避免失误、赢得胜利的妙法。 ??⑤“静,谓心不妄动。”面
对名之耀、利之诱、权之惑,尤需秉持淡泊心态,荡去尘世浊物,沉着冷静、保持定力,从长远角度看待当前形势,从全局高度看待未来目标,扎扎
实实、聚精会神地干好自己的事。 (选自2022年5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 D.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2) 下列对原文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认为,一个人如果浮躁,就必然会导致治学不恒、立志不坚、处事不稳、见利心动。
B.要学知强能、干事创业,要实现自我价值、走得更远,就需保持心态静定、祛除浮躁。 C.现实生活中,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之人不在少数
,懂得宁静致远的道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D.文章认为,我们要自觉抵制名、利、权的诱惑,静心定神,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事。(3) 下列对
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第一段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的中心论点,然后引用《道德经》《诫子书》相关内
容进行理论阐述。 B.第②段为总领段,下文③④段分别对“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与“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进行论述。 C.第④段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成功多从静中来”的道理。 D.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写作,第①段
总起,提出问题,第②③④段展开论述,最后一段联系实际作结。(4) 下列材料中哪则材料可作为文章第③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 ??春秋时期,晋国赵襄子向当时有名的驾车高手王子期学艺,初识技艺的赵襄子便迫不及待地与王子期比赛,结果是三次换马三次落后。王子
期告诫赵襄子:驾车最重要的是用心指挥并调整马的方向和速度,而不能把全部心思全用在与人一较高低上,不能求胜心切,心浮气躁。 【材料二
】 ??陈涉年少时曾慨叹:“苟富贵,无相忘。”众人笑话他一个佣耕者,哪来的富贵?他回答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 阅读下面
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奋传??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建武①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姑臧②令。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
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③,每任令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
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太守梁统深相
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
更相谓曰:“ 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既至京师,
除武都郡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预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 吏
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擒灭茂等,奋妻子为隗茂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
太守。 ??奋为政明断,彰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选自《后汉书?孔奋传》,有删改)【注释
】①建武:光武帝刘秀年号。②姑臧:地名。③市日四合:每天有四次集市。(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
_ A.不盈数月辄致丰积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士多不修节操邹忌修八尺有余C.而击之愈厉人不知而不愠D.不以官属礼之请以军礼见(2)
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______ A.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 B.孔君清廉/仁贤举县
/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 C.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 D.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3) 文
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______ 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 A.官员、百姓被他的情义所感动,都拼力与贼人作战。 B.官员、
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没有一个不用命与贼人作战。 C.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拼力与贼人作战。 D.官员被百姓所感动,都拼力
与贼人作战。(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孔奋任姑臧令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仁平,孝顺母亲,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B.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孔奋奉诏入京,没有资财,仅乘一辆车上路。 C.妻子被贼人当做了人质,孔奋和儿子全然不顾,依然追赶讨伐,以
致妻子被杀。 D.选文表现孔奋清正、廉洁的品质,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5) 将下列课内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②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夜篝火,狐
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村①杜甫清江平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
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
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流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此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
,是作者自谦之词。(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事事幽”统领全诗,颔联写出物态的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
相亲相近。 B.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C.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儿
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D.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生活情趣。(2) 赏析“清江一曲抱村流
”中“抱”的妙处。4. 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水何澹澹, ______ 。(《观沧海》曹操)(2) 商女
不知亡国恨, ______ 。(《泊秦淮》杜牧) (3) ______ ,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李清照) (4) _____
_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5) ______ ,在水一方。(《蒹葭》《诗经》) (6)但愿人长久, ______
。(《水调歌头》苏轼) (7) ______ ?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 (8) ______ ,万古惟留楚客悲。(《
长沙过贾谊宅》)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无意功名、淡薄名利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5. 文学类文本阅
读。 腊梅花汪曾祺①“雪花、冰花、腊梅花……”我的小孙女这一阵老是唱这首儿歌。其实她没有见过真的腊梅花,只是从我画的画上见过。 ②
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东南之有腊梅,盖自近时始。余为儿童时,犹未之见。元祜间,鲁直诸公方有诗,前此未尝有赋此诗者。政和间,李端叔
在姑谿,元夕见之僧舍中,尝作两绝,其后篇云:‘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凭朱栏。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作寻常两等看。’观端叔此诗,可以知
前日之未尝有也。”看他的意思,腊梅是从北方传到南方去的。但是据我的印象,现在倒是南方多,北方少见,尤其难见到长成大树的。我在颐和园
藻鉴堂见过一棵,种在大花盆里,放在楼梯拐角处。因为不是开花的时候,绿叶披纷,没有人注意。和我一起住在藻鉴堂的几个搞剧本的同志,都不
认识这是什么。 ③我的家乡有腊梅花的人家不少。我家的后园有四棵很大的腊梅。这四棵腊梅,从我记事的时候,就已经是那样大了。很可能是我
的曾祖父在世的时候种的。这样大的腊梅,我以后在别处没有见过。主干有汤碗口粗细,并排种在一个砖砌的花台上。这四棵腊梅的花心是紫褐色的
,按说这是名种,即所谓“檀心磬口”。腊梅有两种,一种是檀心的,一种是白心的。我的家乡偏重白心的,美其名曰:“冰心腊梅”,而将檀心的
贬为“狗心腊梅”。腊梅和狗有什么关系呢?真是毫无道理!因为它是狗心的,我们也就不大看得起它。 ④不过凭良心说,腊梅是很好看的。其特
点是花极多——这也是我们不太珍惜它的原因。物稀则贵,这样多的花,就没有什么稀罕了。每个枝条上都是花,无一空枝。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
着一朵,挤成了一串。 不过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每年都有一回。每年腊月,我们都要折腊梅花。上树是我的事。腊梅木质疏松,枝条脆弱,上树是
有点危险的。不过腊梅多枝杈,便于登踏,而且我年幼身轻,正是“一日上树能千回”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掉下来过。我的姐姐在下面指点着:“这
枝,这枝!——哎,对了,对了!”我们要的是横斜旁出的几枝,这样的不蠢;要的是几朵半开,多数是骨朵的,这样可以在瓷瓶里养好几天——如
果是全开的,几天就谢了。 ⑤下雪了,过年了。大年初一,我早早就起来,到后园选摘几枝全是骨朵的腊梅,把骨朵都剥下来,用极细的铜丝——
这种铜丝是穿珠花用的,就叫做“花丝”,把这些骨朵穿成插鬓的花。我们县北门的城门口有一家穿珠花的铺子,我放学回家路过,总要钻进去看几
个女工怎样穿珠花,我就用她们的办法穿成各式各样的腊梅珠花。我在这些腊梅珠子花当中嵌了几粒天竺果——我家后园的一角有一棵天竺。黄腊梅
、红天竺,我到现在还很得意:那是真很好看的。我把这些腊梅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她们梳了头,就插戴起来。然后,
互相拜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选自《晚饭花集》)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
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
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
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1) 下列对《腊梅花》这篇散文
构思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构思精巧,紧围腊梅花展开,不经意之间的叙说道出了人生哲理。 B.这篇散文语言明白
晓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C.作者的家乡腊梅花很多,因为很多,所以也就不显得那么珍贵了。 D.作者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工艺美术师
,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实现,让作者不胜遗憾。(2) 文章第一段作者从小孙女所唱的儿歌写起,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3) 围绕腊梅
花,作者叙说了哪几件主要的事?(4)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5) 文中划线句子和
链接材料中的划线句子都是写花,但在表达效果上有异同,试着从炼字炼词的角度加以分析。6.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糖葫芦,冰糖葫芦嘞……”这一声吆喝抑扬顿挫、渺远悠长,成了我们童年最甜蜜的回忆。B. 德州的夜市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小地摊
给老百姓带来了便捷,也给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C. 这哥俩儿性格铢两悉称;一个活泼开朗,一个不苟言笑。D. 诗书画印的结合,
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7.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
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B. 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
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C. “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
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D. 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
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8.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
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②比如,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陆游“僵卧孤村”却“尚思为国戍轮台”,做梦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 ③我非常重视先圣先贤的榜样力量,通过鲜活形象传达中华
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达再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奋斗的精神品性。 ④如果学生能够学习这样的榜样、从小在心中树立这样的偶像,必
然胸有大天地、大格局。 ⑤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A. ①②③④⑤B. ①⑤③②④C. ⑤③①
②④D. ③①②④⑤9. 读《儒林外史》中重复出现的“帽子”。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为句中的人物选择相应的帽子,并结合人物身份
或人生追求说明理由。(1) 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王冕)便戴了 ______ ,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
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2) (周进)头戴一顶 ______ ,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
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备选帽子】旧毡帽高帽 我选第 ______ 句作答, ______ (人名)戴的帽子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1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端午节,奶奶送来她亲手包的粽子,满含期待地看着
你吃,但你却很想告诉她,你其实并不喜欢粽子;舞台上,老师极力鼓励你旋转,你惊讶地发现,胆怯的你在飞旋时居然如此自信而轻盈……生活中
,我们常常是这样彼此联系的。“你的”神情、态度、言语、行为……往往触发“我的”喜怒哀乐,也启示“我”产生新的思考。 ??请以“你的
_______,我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5)不得抄袭、套作; (6)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答案
和解析1.【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D【小题4】【解析】(1)本题考查提取文章论点。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潜心静气方
可行稳致远。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从第③段“浮躁之人多半治学不恒、立志不坚,处事不稳、见利心动”
可知,一个人如果浮躁,就大多会导致治学不恒、立志不坚、处事不稳、见利心动,选项表述不严密,过于绝对。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文章第一段提出“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的中心论点,而不是“非淡泊无以明志(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B.有误,第②段为总领段,下文③④段分别对“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和“心和气平者,
百福自集”进行论述; C.有误,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D.正确。 故选:D。 (4)本
题考查文章论据的运用。第③段论述了“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的观点,阐述了“浮躁之人多半治学不恒、立志不坚,处事不稳、见利心动”
“要实现自我价值,要想走得更远,就需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浮躁”等道理。材料一中的赵襄子初识技艺便迫不及待地与
王子期比赛,结果是三次换马三次落后。赵襄子把全部心思全用在与人一较高低上,求胜心切,心浮气躁。正好从反面证明第③段“要实现自我价值
,要想走得更远,就需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浮躁”的观点。而材料二陈涉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只是表明了他的志向
远大,与“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的观点无关。 答案: (2)A (3)D (4)材料一可作为文章第③段的论据。初识技艺的赵襄子
求胜心切,心浮气躁,三次换马三次落后,这个事例能从反面证明第③段“要实现自我价值,要想走得更远,就需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
,祛除内心的浮躁”的观点。文章第一段提出“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的中心论点,然后引用《道德经》《诫子书》相关内容进行理论阐述。第②
段为总领段,下文③④段分别对“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与“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进行论述。最后一段联系实际作结。论点是一篇文章的
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句完整的话。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应该:①是作者
看法的完整陈述;②是明确的判断;③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2.【答案】【小题1】B【小题2】D【小题3】B【小题4】C【小题5】【解
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满。 B.美好/高。 C.表转折,可是。 D.用。 故选:B。 (2)本题考查句子断句。 句意:
孔君清廉仁义贤惠,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故可断为: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
故选:D。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感义,感于义,被大义感动;莫,没有。句意: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拼力与贼人
作战。 故选:B。 (4)本题考查语句的表述。 ABD.正确。 C.有误,“孔奋和儿子全然不顾”表述错误,原文“奋年已五十,唯有一
子,终不顾望”句的意思是说孔奋全然不顾妻子儿女,而不是孔奋和儿子全然不顾。 故选:C。 (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知,知
道;好,喜欢;乐,以……为乐。句意: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②重点词:所以,用……办法;动,
使……激动;忍,使……坚韧;增益,增加。句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③重点词:夜,夜晚;篝火,
用笼罩着火;狐,像狐狸一样;王,称王。句意:天黑以后用灯笼罩着火(装鬼火),装作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兴,陈胜王。”
答案: (1)B (2)D (3)B (4)C (5)①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②这样来激
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③天黑以后用灯笼罩着火(装鬼火),装作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兴,陈
胜王。”参考译文: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建武五年,河西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为自己官署的议曹掾,担任守姑臧长。当时天下纷扰混乱,
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任职四年,财产
却一点没有增加。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以清廉行事。因此被众人所笑,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使自己富
裕起来,只是徒然自讨苦吃。孔奋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他侍奉母亲非常孝敬谨慎,虽然自己生活俭朴,却极力以美食孝敬母亲。亲自带
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
被平定后,河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塞满了山川。只有孔奋没有资财,乘一辆空车上路。姑藏的官员百姓以及羌
胡都说:“孔君清廉仁义贤惠,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于是共同凑集收敛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
数百里送给孔奋。孔奋只是拜谢而已,一点都不接受。 ??孔奋抵达京城后,授职为武都郡丞。当时陇西残余的贼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击官府残杀
了郡太守。贼人害怕孔奋穷追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女,企图作为人质。孔奋当时年已五十,只有一个儿子,但他一心为国,毫不被贼人所动,
仍尽力征讨。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拼力与贼人作战。贼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把孔奋的妻子儿女推到阵前,希望孔奋退兵,而孔
奋却攻击得加急迫,终于擒获消灭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却被贼人所杀。光武帝因此而下诏褒扬赞赏了孔奋,拜他为武都太守。 ?孔奋施
政清明有决断,甄别和表扬善行,痛恨错误行为。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不良行为,则嫉恶如仇,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文言文翻译
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
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
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
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
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3.【答案】【小题1
】B【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表述有误,下文“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意思是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些钱米,我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由此可知,此时诗人的生活并不是富足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炼字。“清江一曲抱村流”意思是: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抱:拥抱,怀抱。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
予清江人的动作形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整个村庄幽静静谧的画面,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
。 答案: (1)B (2)抱:拥抱,怀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表现了诗人闲
适愉悦的心情。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
亲相近,相伴相随。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作者杜甫在饱经颠沛
流离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首诗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细腻地描画了优美恬淡的景物,随意地叙写了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
表现出作者杜甫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和欣然。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
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
句。4.【答案】【小题1】山岛竦峙【小题2】隔江犹唱后庭花,我报路长嗟日暮,乱花渐欲迷人眼,所谓伊人,千里共婵娟,俗子胸襟谁识我,
三年谪宦此栖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解析】答案: (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2)隔江犹唱后庭花 (3)我报路长
嗟日暮(重点字:嗟) (4)乱花渐欲迷人眼 (5)所谓伊人 (6)千里共婵娟 (7)俗子胸襟谁识我(重点字:襟) (8)三年谪宦此
栖迟 (9)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
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
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
,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5.【答案】【小题1】D【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解析】(1)本
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作者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工艺美术师”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开头作
用分析。文章第一段作者从小孙女所唱的儿歌写起,开门见山,直奔题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写自己家乡的腊梅花作引子。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因为它是狗心的,我们也就不大看得起它”,概括为:看不起“狗心腊梅”的缘由。结合“每年腊月,我们都
要折腊梅花。上树是我的事”,概括为:腊月时上树折腊梅花。结合“我把这些腊梅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概括为:穿
腊梅珠花送给长辈们。 (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作者身处在腊梅花盛开的地方,腊梅花给了他艺术的熏陶,触发了他艺术的灵感,各种各样的腊
梅花给了他如诗如画的意境。作者小时候就能用腊梅穿成各式各样的漂亮珠花,对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具备成为工艺大师的天赋,最终走向了小说
,让作者难免有些唏嘘。 (5)本题考查阅读比较。同:《腊梅花》结合“那样的热热闹闹,而又那样的安安静静”分析,“热热闹闹”和“安安
静静”是拟人修辞,赋予腊梅花人的情态。链接材料结合“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分析,“挨”“推”“挤”等词语
都赋予紫藤萝花人的动作。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繁茂和生机。拟人修辞的运用都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异:文中划线
句子一连用了“黄灿灿”“热热闹闹”“安安静静”几个叠词来表现腊梅的色泽、繁茂和静态的美感。而链接材料中则主要是用“挨”“推”“挤”
这些动词来表现紫藤花的繁盛和生机盎然。 答案: (1)D (2)开篇点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写家乡的腊梅花。 (3)看不
起“狗心腊梅”的缘由;腊月时上树折腊梅花;穿腊梅珠花送给长辈们。 (4)腊梅花给了他艺术的熏陶,触发了他艺术的灵感,作者小时候就能
用腊梅穿成各式各样的漂亮珠花,对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具备成为工艺大师的天赋,最终走向了小说,让作者有些唏嘘。 (5)同:《腊梅花》
中的“热热闹闹”和“安安静静”及链接材料中的“挨”“推”等词语都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繁茂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
之情。 异:文中划线句子一连用了“黄灿灿”“热热闹闹”“安安静静”几个叠词来表现腊梅的色泽、繁茂和静态的美感。链接材料主要是用“挨
”“推”“挤”这些动词来表现紫藤花的繁盛和生机盎然。文章围绕腊梅花记叙了看不起“狗心腊梅”的缘由、腊月时上树折腊梅花、穿腊梅珠花送
给长辈们几件事情。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腊梅花的喜爱之情。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
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
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6.【答案】C【解析】ABD正确;C.有误,铢两悉称: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词义和“一个活泼开朗,一个
不苟言笑”矛盾;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
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
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7.【答案】D【解析】ABC正确;D有误,这句话没有
语病。故选:D。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然后结合句
子进行辨析。尤其要注意否定词误用这种病句,结合句意,然后分析其修改方法。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常见病因有搭配
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8.【答案】B【解析】①是领起句,⑤解说为什么要“重视
榜样的力量”,③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明,②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最后,④进行总结。即:①⑤③②④。 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
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做题时
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9.【答案】【小题1】
高帽【小题2】破毡帽,(1),王冕,高帽,王冕的家境还不错,不可能戴着破毡帽。王冕也是个高洁之士,他不慕名利,所以戴高帽也比较符合
他的人物性格【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分析。 (1)是王冕,从句子“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
到处玩耍”可知王冕的家境还不错,不可能戴着破毡帽。王冕在《儒林外史》中也是个高洁之士,他不慕名利,所以戴高帽也比较符合他的人物性格
,据此判断他戴的是高帽。 (2)是周进,从句子“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可知,周进家境贫寒,同时周进在书中
是一个到了胡子花白的年纪仍然还是个童生的人,他戴的破毡帽也体现出他无心也无财去讲究,所以他戴的应该是破毡帽。 答案: 示例一:(1
)句 高帽 王冕的家境还不错,不可能戴着破毡帽。王冕也是个高洁之士,他不慕名利,所以戴高帽也比较符合他的人物性格 示例二:(2)句
破毡帽周进家境贫寒,同时周进在书中是一个到了胡子花白的年纪仍然还是个童生的人,他戴的破毡帽也体现出他无心也无财去讲究,所以他戴的
应该是“破毡帽”。《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
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
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
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解答此类
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对重点的人物及其情节进行重点记忆。10.【答案】你的爱,我的温暖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
和我。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充满了欢乐,它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在这个“万花筒”中,我常常会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记得那是一
个寒风凛冽的冬天。放学回家,我和姐姐的小手冻坏了,手指像一根根胡萝卜似的肿起来了。我们不想做功课,就想钻进暖洋洋的被窝里美美地睡上
一觉。  妈妈做好了晚饭,我的手还是冻得怎么也拿不住筷子。妈妈心疼极了,把我的手拉过去使劲揉擦,可还是无济于事。于是妈妈解开了棉衣
,把我的手放在她暖暖的衣服里。过了好长一会儿,我的手又可以像往常一样灵活地动了,而我却看见妈妈的身子冷得颤抖,只听见妈妈自言自语地说:“这可不行,得有一双棉手套……”  时钟已经过了9点,妈妈让我钻进了被窝,她却打开衣橱,整理出了一些棉絮和棉布,坐在沙发上,凭着台灯发出的一点光,密密地缝起了手套。我探出头,看见妈妈的嘴里还不时地呼出热气,“啊!好冷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把头缩进了被窝。后来,姐姐也发现妈妈在缝手套,探出头,对妈妈说:“您在缝什么?”“看你们那一双双小手,没有棉手套能行吗?”妈妈和蔼地说。 “妈,您睡吧。我们不爱戴手套。” “傻孩子,你睡吧。”妈妈笑了,仍坐在沙发上缝着。不知为什么,看着妈妈的笑脸,我觉得屋子里好像不那么冷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当我睁开惺忪的眼睛时,看见我和姐姐的枕边各放着一双崭新的棉手套。啊!两双手套。妈妈昨天一定熬到了深夜。今天一大早又上班去了。她是多么辛苦啊!  我们各自戴上自己崭新的暖和的手套上学去了。这时,太阳升起来了,耀眼的阳光照射在手套上,我知道,阳光的温度就是母爱的温度。【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从题目可以看出,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题目难度较小,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空白处补写的两个词语,要构成因果关系,如“你的宽容,我的羞愧”“你的勤劳,我的敬佩”“你的善良,我的感动”“你的无畏,我的崇敬”“你的冷漠,我的厌恶”“你的自私,我的鄙视”等等,题目即表明了写作者的情感态度。文章的内容,要围绕所补写的词语来阐释,感情要集中,以所补写的词语为中心,不能旁逸斜出。二要写明原因。如果“你”是某个人,最好以第一人称来写,以耳闻目睹的方式,从“我”的感受出发,写明产生这种情感态度的原因。如果“你”是某类人,如医护人员、消防战士、边防军人、志愿者等,要把这类人的共性写出来。因为“你”是第二人称,所以最合理的写法是通篇直接与所写对象对话,向其倾诉,需注意的是全文人称要前后一致。另外要注意的是,“你”也可以是动植物,或无生命的自然事物等,抒写从这些事物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力量等。看似很普通的题目,但却有很感人的真情。真切的感情源于作者对细节的描写,暖手、缝手套,既是生活的真实,也是艺术的加工。而主旨的揭示是那样含蓄又水到渠成,让这篇文章在结尾处又蓦然出彩。第1页,共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