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收入项目的分析、成本 费用项目的分析、利润项目及利润质量的分析、利润的 动态分析及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重点:收入、成本费用项目的分析、利润质量的分析、利润的 趋势变化分析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难点:利润质量分析以及各指标的计算与 分析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案例分析为辅。第三章 利润表分析第一节 利润表概述 利润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主要会计报表之 一,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从总体上了解企业的收入、成本和费用,以及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 构成情况;了解企业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状况,以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以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无论是投资者、经营者,还是债权人 都非常关注利润表的分析。一、利润表的作用4.可分析评价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二、利润表的内容及结构 关于利润表的内容组成部分有两种 不同的观点:本期营业观和全面收益观。本期营业观是指本期利润表只列示由本期营业活动产生的损益,即只反映本期经常性的业务收支项目,至于 非经常性的项目都不列入本期利润,而是在净利润之后列示,或作为留存收益的调整。全面收益观则将非经常性的收支一并列出以便计算净损益。我 国目前所编制的利润表实际是这两者观念的结合。即利润包含当期经营收益和部分非经常项目的利得和利失。 1.利润表的内容 净利润=利润总 额-所得税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资产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2 .利润表的结构 单步式利润表将所有的收入和收益相加然后减去所有的费用和损失,一步便可计算出本期净利润。采用单步式利润表,利润 表一般分为收入和收益、费用和损失、净收益三部分。用收入和收益合计减费用和损失合计,即可计算出净收益。 多步式利润表多步式利润表是将 利润表中的内容作多项分类,通过多个步骤完成利润的计算过程,以提供有关形成最终净利润的中间性信息。在多步式利润表中,分为营业利润、利 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步骤。三、利润表的局限性 1.不包括未实现利润和已实现未摊销费用2.未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3.销售成本未反映现时实 际价值第二节 收入的分析一、收入项目的构成 收入的特征: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收入 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 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根据以上收入的特征,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产生的利益流入 。⑴收入的确认分析:对收入的确认要判断每项交易中所有权 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是否已转移,是否仍保留与所 有权相关的 继续管理权,是否仍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收入和相关成本能否可靠 计量等重要条件,同时满足 以上条件,才能确认收入。⑵收入的计量分析:对收入的计量分析要注意销售退回、折 扣与折让的计量是否准确。销售折扣与折让的计量比 较简 单,而销售折扣问题相对复杂一些,应作为分析的重点。 分析时应根据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的特点,分别分析折扣 的 合理性以及对企业收入的影响。二、收入项目的分析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分析 2.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分析 (1)计算营业收入增长额和增长 率 营业收入增长额=本期实际营业收入-基期营业收入⑵计算销售量变动对收入的影响销售量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基期营业收入×销售 量增长率(3)计算价格变动对收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收入的影响=营业收入增长额-销售量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3.企业收入构成分析(1)收 入与利得的分析 收入属于企业主要的、经常性的业务收入。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利得是偶发性的收益,因此是不长久的 ,在分析时不能将这部分作为企业收入的主流加以关注。(2)主营收入与其他收入分析 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 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通过对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收入的构成情况分析,可以了解与判断企业的经营方针、方向及效果,进而可分析预测企业的持 续发展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结构较低或不断下降,其发展潜力和前景显然是值得怀疑的。(3)现销收入与赊销收入分析 企业收入中的现销收入与赊销收入构成受企业的产品适销程度、企业竞争战略、会计政策选择等多个因素影响。通过对二者结构及其变动情况分析, 可了解与掌握企业产品销售情况及其战略选择,分析判断其合理性。第三节 成本费用的分析一、费用项目的构成 1.直接费用 直接 费用是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取得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基本上随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而等比例增加的费用,即主营业务成本。它主要是制造企业由产品生 产成本直接转化而来的销售成本,以及商业企业由商品进货成本直接转换而来的销售成本,或因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 成本。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即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中必定要发生,但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取得并不存在明显的直接因果关系,而且无法或 没有必要用系统的方法加以摊销的费用,如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这类费用作为某一会计期间的费用,直接与本年利润配比 。 二、费用项目的分析1.主营业务成本分析:(1)全部销售成本分析 第一、计算销售成本的增减额和增减率。 第二、计算主要产品和非主 要产品的销售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以及对全部销售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第三、计算各主要产品销售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以及它们对全部产品销 售总成本降低率的影响。(2)单位销售成本分析 对单位销售成本的分析可借助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资料,用单位生产成本分析来替代2 .各项费用完成情况的分析 与财务成果直接相关的费用有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可采用水平分析法和垂直分 析法。运用水平分析法可将各费用项目的实际数与上期数或预算数进行对比,以揭示各项费用的完成情况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运用垂直分析法则可揭 示各项费用的构成变动,说明费用构成变动的特点。第四节 利润的分析一、利润的项目分析 2.营业利润: 企业营业利润的多少代表了企 业的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和效果。通常营业利润越大的企业,效益越好。当营业利润较小时,应着重分析主营业务利润的大小、多种经营和投资的发展 情况以及期间费用的多少。1.主要业务利润:影响主要业务利润的因素有销售数量、销售产品品种结构、单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 本等五项。任何一个因素变动,都会影响主营业务利润。五个因素变动有内在联系。应联系起来进行分析。3.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在正常 情况下,企业的非营业利润都是较少的,所得税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要营业利润较大,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也会较高,在分析时注意盈利的质量 高低,即盈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二、利润的质量分析1.利润的结构质量分析 根据利润表的四项重要指标的不同组合,我们将它们 归并为两类12种。A1、A2、A3为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 A1的利润质量最高,是企业利润结构的理想状态。 A2的亏损状况是暂时 现象,但要注意限制各种赞助费和业务招待费的开支。 A3的出现,表明企业发生了投资损失或出现过多的营业外支出。A4、A5、A6表明 企业毛利率偏低、投资收益少,不足以弥补各项期间费用。 A4出现的盈利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形成的。 A5的出现,说 明本期存在着应税所得大于会计收益现象,无论是何种差异造成的,均可视同为A6看待 。 A6是因毛利率低而产生亏损的代表。B1、B 2、B3的共同点在于主营业务利润为负,而营业利润为正。 表明企业其他业务突出、或者拥有较多的对外投资,能够产生足够的其他业务收 益、利息收入或者投资收益来弥补主营业务的不足。作为管理者要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寻求好的项目,以此来形成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 B1、B2拥有一定的营业外收入。而B3则要考虑减少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B4、B5、B6表明企业要考虑进行深层次的变革或转产, 否则会面临破产的危险。 B4出现的盈利,是由于过多的营业外收入的结果,其利润质量不高,而B6则已显示企业陷入危机之中。 2.利 润的内涵质量分析★利润质量的因素分析 将影响利润质量的个别因素单独列示或剔取出来,之后再对企业的利润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不 良资产、关联交易、异常利润★利润质量低下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无形资产等项目非正常上升;2)一次性的收入突升;3)期间费用中广 告费用占销售收入额的比率相对下降; 4)对各项准备金不提或少提;5)归入税收费用的递延税款增加;6)毛利率下降;7)存货周转率变低 ;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发生了变化;9)应收账款增长与过去经验不相一致;10)企业的业绩过分依赖非主营业务第五节 利润表的综合分析 一、利润动态分析 利润的动态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多个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关指标的运动的轨迹,据此预测其发展趋势。动态分 析根据对比的时期不同又可以分为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即是以某一年作为报告期,再以某一年作为基期,通过计算,得出 这一年度的各项目增减差异及变动百分比。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企业的盈利水平及企业发展的各种能力比较。趋势分析 进行趋势分析所需时间长 度至少应是三年,一般以五年左右为宜。比较计算各年相同项目的增减差异和变化幅度时,既可以采用环比方法(各年均与相邻的前一年对比),也 可以采用定基方法(各年都直接与计基年对比)。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分析(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主营 业务收入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 通过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理财状况的稳定性,发现企 业面临的危险或可能出现的转机。 (2)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是指利润与成本的比率。 该比率可以通过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 主营业务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税前成本利润率、税后成本净利率等指标进行分解计算。2.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1)总资产净利率 该指标是企业的净利润与全部资产平均额的比率,它全面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资产运作能力越强,资产周转 速度越快,资产的盈利水平越高。但如果总资产净利率太高,那么可能企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2)各类资产盈利能力分析▲流动资产利润率 流动资产利润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之间的比率,它是反映流动资产利用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该指标越大 ,说明流动资产利用水平越高,流动资产周转越快。▲固定资产利润率 固定资产利润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占用 额之间的比率,是一个反映固定资产综合利用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水平越高,说明固定资产盈利能力 较好,固定资产周转较快。3、企业净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 (1)股东权益利润率 股东权益利润率即企业净利与股东权益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指标体现了企业投资者拥有的权益获得净利的能力,反映了投人资本及其积累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股东权益利润率越高,企业资本运营效果越好,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保障程度也越大。(2)普通股权益利润率 普通股权益利润率 即净利润减去优先股股利后的余额与普通股股东权益的比率。该指标越大对普通股股东越有利(3)普通股每股收益 普通股盈利能力还可以用反映普通股每股盈利能力即普通股每股收益指标来表示。每股收益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越好,公司发放较高股利的可能性越大,公司股票价格上升的可能性越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