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成本会计》模块二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023-05-24 | 阅:  转:  |  分享 
  
成 本 会 计 Cost Accounting2模块二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知识目标:明确产品成本构成要素
有哪些掌握产品成本构成要素归集和分配的方法能力目标:能够对产品成本构成要素费用进行正确的归集能够将归集的各项费用在受益对象间进行合
理的分配3内 容 任务一 要素费用认知 任务二 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三 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四 其他耗费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五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任务六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任务七
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4任务一 要素费用认知学习目标熟悉要素费用的含义及内容,掌握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原则和程序5学习内容费
用分类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原则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程序6一、费用分类(一)按经济性质分 要素费用
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经济性质所作的分类。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消耗等的费用7具体内容:外购材
料费用 外购燃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职工薪酬折旧费 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二)按经济用途分 生产费用、期间费用1.生产费用
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8产品成本中作用不同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及动力职工薪酬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制造
费用 细分2.期间费用 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9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财务费用10二、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原则
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属于间接计入费用经归集再分配后计入产品成本。费用如何分配?一种产品的企业多种产品的企业11通
过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来进行的。XX公司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A材料 201×年9月 金额单位:元12三、要素费用
的归集与分配程序一般程序:1、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费用分配表或费用汇总分配表;2、根据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
证;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成本费用总账及明细账。13任务二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学习目标掌握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能够合理分配材
料费用并能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14学习内容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51.消耗材料的计量(1)领用单(2)限额
领料单……2.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 计价方法的选择关键:做好基础工作16(二)原
材料费用的分配1.原材料费用分配对象的确定 按用途、部门和受益对象来分配172.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产
品重量比例分配法产品产量(产值)比例分配法定额成本(费用)比例分配法 单一用途的材料消耗,直接计入成本对象多用途材料消耗,合理分配
计入成本对象账务处理18(1)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以各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定额为标准,来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方法。一般在各项材料消耗
定额健全且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采用19计算步骤:(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总量。(2)计算原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3)计算各产
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4)计算各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20计算公式 某产品材料   该产品 该
产品单位产品 定额耗用总量 = 实际产量×材料定额耗量材料定额耗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 用量分配率=————
——————————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总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 该产品材料
材料定额耗用 实际材料数量 = 定额耗用总量× 量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 的
材料费用 = 实际材料数量 × 单价21【案例1】§1、某企业5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
料8000千克,单价50元,共400000元,A产品产量40件,单位消耗定额为25千克,B产品产量50件,单位消耗定额30千克。试
计算分配A、B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X材料 201×年5月 金额单位:元 2223
【解析】1、A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总量=40×25=1000kg  B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总量=50×30=1500kg2、材料定额耗
用量分配率=8000÷(1000+1500)=3.23、A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数量=1000×3.2=3200 B产品应分配的实际
材料数量=1500×3.2=48004、A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3200×50=160000(元)B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48
00×50=240000(元)24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X材料 201×年5月 金额
单位:元25?优点:能计算出每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而且还能计算出每种产品耗用材料的实际数量。利于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利
于加强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缺点:计算比较麻烦。26若企业不需要考核材料实际耗用量,可简化材料费用的分配工作:材料费用分配表如何调整
?27承§1,则1、A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25=1000kg  B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30=1500kg2、原材料
费用分配率 =400000÷(1000+1500)=1603、A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 =1000×160=160000(元) 
B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 =1500×160=240000(元)28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X材料 201×年5月
金额单位:元 29【练习】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应用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耗用某种原材料1530千克,每千克3.5元。
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乙产品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丙产品实际
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要求】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实际耗用材料费用=
1530 ×3.5=5355元30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X材料 201×年5月 金额单位:元 方法31
按照各种产品的重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2)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一般适用于产品所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重量有着直接联系的情况3
2计算公式材料费用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 分配率 = —————————————
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产品的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33§2:金星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
产品,根据耗用材料汇总表,本月三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120000元;根据产量记录,本月三种产品的净重分别为1000千克、2000千
克、3000千克。【要求】采用重量分配法编制A材料费用分配表。【案例】34金星工厂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A材料 201×年
9月 金额单位:元20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00÷6000=202000040000600002020方法35以产品的
产量或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为标准进行分配材料费用。(3)产品产量(产值)比例分配法 适用于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产量的多少有一定比例
关系的产品36计算公式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材料费用分配率37§3 某企业3月生产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共同耗用的原材料为2400吨,每吨计划单价4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要求】采用产量分配法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案例】材
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X材料 201×年3月解析】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2400×400÷
(500+300)=1200A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500×1200=600000(元)A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实际成本  
=600000×(1-1%)=594000(元)38B产品?39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X材料
201×年3月40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材料24192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800件,乙产品实际产量为2400
件。【要求】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采用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练习】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应用41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B
材料 ×年X月 金额单位:元方法42(4)定额成本(费用)比例分配法 按原材料定额耗用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适用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43计算公式: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费用分
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100%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
费用分配率44§4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A、B两种材料。耗用A材料591.5千克,每千克5元;耗用B材料4500千克,每
千克3.6元。甲产品实际产量2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2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4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35元。【要求】
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采用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案例】实际耗用材料费用=591.5×5+4500×3.6=19157.5
元45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20=40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450×35=15750元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 =1915
7.5÷(4000+15750) =0.97元/件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4000×0.97=388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
费用  =15750×0.97=15277.50元【解析】46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B材料 ×年X月 金
额单位:元方法473.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基本生
产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等  贷:原材料生产产品耗用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耗用生产产品车
间一般耗用辅助生产部门一般耗用(可不设此账户)48【案例】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01×年8月 金额单位
:元49(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6000         
   --辅助生产成本 24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7000       
--辅助生产车间 1000    管理
费用 3500  贷:原材料
141500(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60
           
--辅助生产成本 24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70
       --辅助生产车间 10   管理
费用 35  贷:材料成本差异
141550二、外购动力费的归集与分配(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 通常根据计量
仪器仪表确定各产品、各部门的实际耗用量。指企业从外部购买的各种动力,如电力、热力、蒸汽、水等所支付的费用。51(二)外购动力费用的
分配 1. 分配对象的确定 按用途、部门和受益对象来分配2、分配原则有计量仪器→仪器所示耗用数量×单价无计量仪器→找标准分
配生产工时分配法、机器工时分配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等52需要分配的外购动力,分配步骤?确定分配标准计算分配率计算各部门、产品应
分配的金额53§5 某企业201×年6月共耗电度数为80000度,每度电0.5元, 共发生电费40000元。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
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电65000度,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规定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甲产品生产工时为6400小时,
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小时。车间照明用电4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6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5000度。该企业设有“燃料
及动力”成本项目, 甲、乙产品动力费用如何分配? 【案例】54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201X年6月  金额单位:元55【解析
】甲、乙产品动力费分配率= 65000×0.5/(6400+3600) =3.25(元/小时)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3.25×640
0=20800元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3.25×3600=11700元56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201X年6月   金额单位:元
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假设辅助车间不设置“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0800      
  --乙产品11700 —辅助生产成本 3000
制造费用 2000 管理费用
2500 贷:应付账款 等     
   400005758 某企业本月份共支付外购电力费用360000元,各车间、部门的电表所计量的用电度数为900
000度。根据各车间、部门用电的数量及有关产品的工时资料,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并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分录。【练习】外购动力费
用的汇集和分配59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X年X月   金额单位:元3000003.75187500112500200
0032000800060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300000      -辅助生产成本 32000  制造费用 
       20000  管理费用       8000 贷:应付账款 等    36000061任务三 职工薪酬的归
集和分配学习目标:掌握职工薪酬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能够合理分配工资费用,并能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62内 容一、职工薪酬的归集二、
职工薪酬的分配63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②职工福利
费;③社会保险费(五险);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非货币性福利;⑦辞退福利;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内容有哪些?64一、职工薪酬的归集(一)工资费用的计算工资制度计时工资制度计件工资制度考勤记录产量和工时记录651、计时工资的计
算——月薪制为例公式:应付计时工资 =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66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三种:①按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
数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全年工作日数÷全年月份数=[(365-104-11) ÷12]= 20.83(天)6
7【案例】§6 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为4000元,201X年10月份缺勤4天(缺勤期间有星期日2天),10月份有3天节日,8个休息日
,则其10月份计时工资应为多少?日工资=4000÷20.83=192.03元应付计时工资=4000-2×192.03      
 =3615.94元平均每月日历日当月满勤日68②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全年日历数÷全
年月份数 =365÷12≈30(天)69【思考】承§6:若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计算,则其计时工资应为多少?日工资=4000÷30
=133.33元应付计时工资=4000-4×133.33       =3466.68(元)70③按当月满勤日数计算日工资=月标
准工资÷当月满勤日数当月满勤日数 =当月日历日数-当月星期日天数-当月节假日天数71【思考】承§6:若按当月满勤日数计算,则其计时
工资应为多少?当月满勤日数=31-8-3=20(天)日工资=900÷20=45(元)应付计时工资=900-45×2       
=810(元)722、计件工资的计算——生产工人(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应付计件工资 =(合格品数量+料废数量)×计件单价或=某
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该工人小时工资率73【案例】§7 职工李宏伟10月份加工甲、乙
两种产品,甲产品100件,乙产品85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料废5个,工废4个。该职工小时工资率为6元,制造甲产品定额工时为1小时,乙
产品为2小时。【要求】计算李宏伟本月份应得计件工资。甲产品计件单价=1×6=6元乙产品计件单价=2×6=12元应得计件工资=(10
0-4)×6+85×12       =1596(元)74(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按生产小组计算,再分配。分配标准一般为“每人的
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积”。75【案例】§7 某单位4名职工本月份共装车皮30个,装一个车皮的计件工资为160元。甲、乙、丙、丁4
名职工实际工作天数分别为21、20、20、19天,则每人应付计件工资为:每人每天应付计件工资=160×30÷(21+20+20+1
9)=60(元)甲应付计件工资=乙应付计件工资=丙应付计件工资=丁应付计件工资=60×21=1260元60×20=1200元60×
20=1200元60×19=1140元76(二)工资薪酬结算单据的归集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 按发生地点
进行归集77二、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1.分配对象的确定 按照用途确定782、分配原则(1)计件工资 → 直接记入(2)计时工资及其他
→ 间接记入→需分配分配标准→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 案例:见教材793、工资费用分配的账务
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返回80实训 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见习题册81 任务五 其他费用归集和分配 学习目标:掌握折
旧费及其他耗费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并能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82 学习内容 一、其他费用的种类
二、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83 一、其他费用的种类折旧费利息税金其他 燃料费84二、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
折旧费用 通过编制折旧计算表,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和用途进行归集和分配。85折旧费用计算和分配表
201×年×月 单位元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
本生产成本(一车间)3720 (
二车间)2550 ——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1350
(供电)1010 管理费用
3430 在建工程
1500 贷:累计折旧
13560 8687(二)利息费用
财务费用项目,一般按季结算支付。分月预提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季末支付借:应付利息(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8
8(三)税金 主要指记入“管理费用”的税金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应交税费 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89(四)燃料费用实际上也属于材料,归集与分配方法与材料费用大致相同。在燃料使用不多时,可将其列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若燃料耗用
的数量较大,则应专门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90(五)其他费用指除前述费用以外的各项费用。包括邮电费、差旅费、办公费、保险费、
运输费等。多数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按发生的地点与部门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1.A工厂本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
用A材料2380千克,A材料每千克单价3元,共计7140元。生产甲产品90件,单位消耗定额为50千克;生产乙产品100件,单位消耗
定额为40千克。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A材料费用,并编写相应的会计分录。 实训 要素费用的归
集与分配2.B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领用甲、乙两种主要材料,共计42592元。本月生产A产品90件,B产品50件。A产品材料
消耗定额为:甲材料10千克,乙材料5千克;B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甲材料8千克,乙材料3千克。甲材料单价20元,乙材料单价8元。要求:
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写相应的会计分录。3.C企业2015年3月份共发生工资费用31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2
1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生产车间人员工资3000元,行政管理员工资2500元,销售人员工资3000元,
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实际生产工时为33000小时,以产品实际工时为22500小时。要求: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
配甲、乙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并编写相应的会计分录。4、D企业2015年3月发生电费7600元,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
部门耗电度数分别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000度,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500度;辅助车间耗电2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要求:按照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甲、乙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甲产品生产工时为4000小时,乙产品生产
工时为1000小时),并编写相应的会计分录。答案:产品用电度数=5000-500=4500(度)产品耗电费用=(7600元÷760
0度)×4500度=4500(元)产品电费分配率=4500÷(4000+1000)=0.9甲产品分配电费=4000×0.9=360
0(元)乙产品分配电费=1000×0.9=900(元)96任务五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学习目标: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
内容;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方法;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账务处理。97学习内容辅助生产费
用概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98一、辅助生产费用概述(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内容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
产单位和其他部门服务而进行产品生产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费用。产品:自制工具、模具、自制材料、包装物以及供水、供电、供汽等;劳务:机器
设备的修理、运输劳务等。99(二)辅助生产费用结转的特点1、需验收入库产品成本的结转如自制工具、模具、材料、包装物等,分别计算成本
,期末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分配。计算程序和方法与基本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和方法是相同的。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余额表示期末在产
品成本1002、需分配给各受益对象的产品(劳务)成本的结转供水、电、汽等无入库产品和提供修理、运输劳务,分别计算成本,一般期末无在
产品,当月总费用=当期总成本,无需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分配;当期费用采用一定标准按受益对象分配 。101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一
)原则 按照生产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进行归集。102(二)归集方式1.既设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又设置“制造费用-辅
助生产车间”账户辅助车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耗用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辅助车间发生的一般性耗用,通过“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归集,1032.只设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不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辅助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均通过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104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2.辅助车间生产成本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与分配过程 ?辅助车间生产成本分配: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法、顺序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辅助车
间制造费用分配:通过求分配率的方法分配计入不同的辅助车间生产成本106(一)直接分配法含义:将辅助生产单位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
生产单位以外的受益对象的方法。特点:仅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车间不参与分配,分配较简单。适用范围: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量较
少的企业。公式及案例:见教材(一)直接分配法 (一)直接分配法 某企业20××年3月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提供产品
、劳务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交互分配代数分配计算分配率: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90000÷(25000-1000)=
3.75元/小时18000÷(20000-2000)=1元/度3075033000262509000050004000300020
001000300018000500040003000327503400029250108000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
录:113练习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根据“生产
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汇总的资料,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50000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300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
品或劳务见下页表。114 【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对该公司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交互代数计划115(二)交互分
配法含义:期末,先将辅助生产费用在各辅助生产单位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再将交互分配以后辅助生产单位的实际费用,在辅助生产单位以外的
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第二次分配。特点:先对内分配,再对外分配 116适用范围: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量较多的企业。优缺点:
提高了费用分配结果正确性,但增加了分配计算工作量,有时不及时。公式及案例:见教材后对外分配 将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
配前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加上交互分配时从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入的数额,减去交互分配时分配转出给其他辅助车间的费用,按直接分配法再
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 仍以例1资料为例,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分配,有关计算过程如下:
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供电车间应分摊的修理费用=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机修车间应分摊的修理费用=90000÷25000=3.6元/工时
1000×3.6=3600元18000÷20000=0.9元/度2000×0.9=1800元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1)交
互分配: 根据有关资料和上述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供电车间对外应分配的费用=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19800÷(2000-2000)=1.1元/度90000+1800-36
00=88200元18000+3600-1800=19800元88200 ÷(25000-1000)=3.675元/工时(2)对外
分配: 125练习 续前例【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对该公司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126(三)代数分配法含
义:先根据数学上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出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再在全部受益对象之间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特点:分
配结果最准确,但当生产单位较多时,计算工作会比较复杂。适用范围: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案例:见教材 假设每工时修理费用为x元
,每度电费用为y元,其余资料同例1。则可设立联立方程式如下: 90000+2000y=25000x?18000+1000x=200
00y 解联立方程组得: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130练习 续前例【要求】采用代数分配法对该公司的辅助生产费用
进行分配,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131(四)计划成本分配法含义:先按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供应量,在全部受益对象
之间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再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费用的差额。管理费用132特点:先制定计划单位
成本,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需分配一次,简单;也便于查明计划的完成情况,考核和分析各受益部门的经济责任。适用范围:计划管理基础比较好的
企业。案例:见教材 假定某企业机修车间每工时修理费计划单价为3元/工时,供电车间每度电的计划单价为0.8元/度,其余资料同例
1。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全部分配给企业管理部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表所示。①实际辅助生产成本计算如
下:机修车间 = 90000 + 1600 = 91600(元)供电车间 = 18000 + 3000 = 21000(元)300
016001600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 (2)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为
简化核算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其差异应借记“管理费用” 科目;如果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其节约差异应用红
字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根据上表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38【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对该公司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并编制
有关会计分录。(供水车间计划单价:0.6元/吨;供电车间计划单价:0.5元/度)练习 续前例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比较 14
0任务六  制造费用的核算学习目标掌握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会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能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141学习内容制造费用
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制造费用分配表的编制与账务处理142一、制造费用的归集1、制造费用的含义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生
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1432、制造费用的内容间接材料:各生产单位一般性消耗材料间接人工:各生产单位除工人以外的管
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工资薪酬其他制造费用:除上述内容以外的生产单位发生的无法直接记入生产成本的各项间接费用。1443、制造费用的归集
设置“制造费用”账户;按生产车间和部门设置明细账;按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145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生产工人工资或工时机器
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费用之和)产品产量计划产量定额工时146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公式:制造费用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特点: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产品负担
费用的多少联系起来,分配结果比较合理。 例题见教材147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
人工资总额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资数×分配率特点:工资来源于工资表,简便;适用于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
的情况。例题见教材1483、机器工时比例法计算程序、原理类似生产工时比例法特点:以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为分配标准,须
做好原始记录。适用范围: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例题见教材149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公式: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
÷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月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该年度计划分配率150特点:
每月制造费用分配率都按年度计划数,若实际产量与计划差异较大,应及时调计划。该方法比较简便,也利于产品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日常控制。15
1 “制造费用”账户期末余额:借方余额:实际〉计划,待摊性质;贷方余额:实际〈计划,预提性质; 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
额的差额,通常应在年末调整,分配记入12月份的产品成本中。练习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
划产量:甲产品19000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7小时,丙产品7.25小时。
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7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0600元。要求: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分配制造费用。153任务七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的归集与分配学习目标:掌握废品损失的含义、种类及废
品损失的归集和核算方法掌握停工损失的核算方法154学习内容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55废品可修复废品不可修复废
品【废品】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分类】按废损程度和经济
上是否有修复价值。156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废品损失: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废品所形成的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可修复
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材料价值和赔偿款后的损失。157【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指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和赔款后的净损失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指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修理费用(耗用的材料、人工等)。1582.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单独核算废
品损失的企业,应设置“废品损失”账户。通常情况下,期末在产品不负担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负担。“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
有余额。159  (1)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分析】不可修复废品即是在发现废品时,产品已无利用价值,应将已经消耗的生产成本转为废品损
失,若有残料和赔款收入,则成为损失的抵减项。最后将净损失转到“生产成本”,由合格产品负担。160(1)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废品损失净
损失残料收入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赔款收入生产成本生产成本161【例题】某企业一车间本月生产甲产品328件,验收入库时发现不可修复
废品8件。合格品生产工时为4800小时,废品生产工时120小时,全部生产工时4920小时。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录的合格品和废品共同
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17056元,直接人工12792元,制造费用13530元,合计43378元。废品残料入库作价96元。原材
料是生产开始一次投入。直接材料费用按合格品数量和废品数量的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1)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见教材例题
162参考答案(1)计算废品实际成本:①计算废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材料费用分配率=17056/(320+8)=52(元/件) 废品
应负担的材料费用=8×52=416(元)②计算废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2792/(4800+120)=2.6
(元/工时)废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120×2.6=312(元)③计算废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13530/(480
0+120)=2.75(元/工时)废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20×2.75=330(元)④计算废品实际成本:废品实际成本=416+3
12+330=1058(元)163(2)计算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1058-96=962(元)(3)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结转废品实际成本: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058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58 ②结转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96 贷:废品损失 96 ③结转废品损失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62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962练习某生产车间生产乙产品,本月投产300件,完工验收时发现废品8件。合格品生产工时8760小时,废品生产工时240小时。乙产品成本明细帐所记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2000元,燃料和动力10800元,工资和福利费12600元,制造费用7200元。乙产品所耗的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废品残料入库作价5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165(2)可修复废品的核算【分析】可修复废品即是在发现废品时,产品还可以通过返修使其重新符合合格产品身份,在此主要核算返修过程中发生的消耗,相当于增加了合格产品的成本。166(2)可修复废品的核算废品损失净损失残料收入可修复废品的返修费用赔款收入生产成本原材料等167【例题】某企业第二车间本月在生产丙产品时发现可修复废品3件,当即进行修复。耗用材料费210元,直接人工费100元,应分配制造费用128元,应向过失人索赔75元。168(1)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  修复费用=210+100+128=438(元) 废品损失=438-75=363(元)(2)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废品损失—丙产品 438 贷:原材料    210 应付职工薪酬    100 制造费用   128 借:其他应收款 75 贷:废品损失—丙产品 75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363 贷:废品损失—丙产品 363169废品损失净损失残料收入赔款收入生产成本②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①可修复废品的返修费用170 思考 比较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是如何增加产品成本的?171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是指生产部门停止正常生产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停工期内发生的材料动力费、支付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费、以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 172单独核算的,设置“停工损失”账户。账户月末没有余额。173停工损失停工期间损失净损失赔款收入营业外支出原材料等生产成本非季节性、非修理期间季节性、修理期间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