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成本会计》模块九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2023-05-24 | 阅:  转:  |  分享 
  
成 本 会 计 Cost Accounting2模块九 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熟悉成
本报表的编制要求熟悉成本分析的方法能力目标:会编制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会3模块九 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任务一 成本报表编制任务二 成本报表分析4任务一 成本报表编制一、成本报表概念与作用二、成本报表的种类三、成本报表的特点四、成
本报表的编制要求五、成本报表编制举例5一、成本报表概念和作用(一)概念企业根据日常成本费用核算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编制的,用以反映企
业一定时期内各项生产耗费、产品成本水平、产品成本构成及升降变动情况,分析和考核企业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及结果的内部报告文件。6(二)作
用综合反映报告期产品生产耗用和产品成本水平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企业成本分析提供依据为企业成本预测、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提供重
要依据7二、成本报表的种类按报表反映的内容按成本报表是否定期编制按成本报表编制时间按成本报表编制范围反映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报表反映费
用支出情况报表反映经营情况的报表定期报表不定期报表年报季报月报全企业成本报表车间成本报表班组成本报表个人责任成本报表8三、成本报表
的特点满足企业内部需要灵活性及时性与财务报表相比较有何不同?四、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91.内容完整2.数字真实3.编报及时4.数据可
比五、成本报表编制举例10(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执行情况的报表。 1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和内容按成本项目反映按技术经济指标反映12编制方法:根据产品定价表填列 根据产品成本
明细账或产品成本汇总表填列根据历史上该种产品成本最低年度本表的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填列。根据上年度本表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填列根据本年度成
本计划填列根据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或产成品成本汇总表填列根据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本年完工入库总成本除以本年累计实际产量计算填列根据企业
或上级机构规定的指标名称和填列方法计算填列(二)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 反映工业企业生产单位在报告期内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
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只反映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以免重复反映。1314制造费用明细表
的结构和内容根据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填列根据上年同期本表的“本年累计实际数”填列根据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本月合计数填列根据制造
费用明细账中月末的累计数汇总计算填列15任务二 成本报表分析 成本报表分析的意义成本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
的分析可比产品成本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 各项费用明细表的分析 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意义掌握企业成本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查明影
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具体原因寻找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和途径1617二、成本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18(一)对比分
析法 通过两个经济内容相同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的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一种
绝对数的比较分析,是成本报表分析的最基本方法。同质指标的数量19(二)比率分析法 通过计算各项对比指标之间的比率,借以考察
企业经济业务的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相关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趋势比率分析1.相关比率分析法 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
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来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通常计算的相关比率指标有:产值成本率、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20
2.构成比率分析法 也称比重分析法。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来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213.
趋势比率分析 将几个时期的同类指标的数字进行对比以求出比率,揭示该指标增减变化,据以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分为定
基比率和环比比率两种: 定基比率=比较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 环比比率=比较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 22(三
)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23 1.连环替代法 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计算分析各项因素对综合指标
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24①模式:假定某综合经济指标N受A、B、C三因素影响,关系式为N=A×B×C。 基期指标N0
由A0、B0、C0组成 报告期指标N1由A1、B1、C1组成即: 基期指标:N0 =A0 ×B0 ×C0 报告期
指标:N1=A1×B1×C1 差异额:G=N1-N025②三因素变动对差异额G影响程度的计算程序26 将A、B、C三因
素变动的影响相加: (N2—N0)+(N3—N2)+(N1—N3)=N1—N0=G 分析结果与分析对象相符合。N2—N
0为A因素变动影响N1—N3为C因素变动的影响;N3—N2为B因素变动影响;③举例:某企业本年度甲产品直接材料费用见下表,运用连环
替代法分别计算产量、单耗和材料单价对产品材料费用的影响:2728计划数:1 000×50×20=1 000 000(元)实际数:1
200×48×22=1 267 200(元) 差异额=1 267 200-1 000 000=267 200 (元)29第一次
替代:1200×50×20=1200000(元)产量增加对总差异的影响额=1200000-1000000=+200000(元)第二
次替代:1200×48×20=1152000(元)单耗节约对总差异的影响额=1152000-1200000=-48000(元)第三
次替代:1200×48×22=1267200(元) 材料单价提高对总差异的影响额=1267200-1152000=+115200元
三因素同时变动影响的差异总额 =+200 000+(-48000)+115200=+267200(元)④替代顺序
确定的一般原则是: ◆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 ◆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 ◆先主要指标、后次要指标。
◆先分子指标、后分母指标。3031 ①其公式可表示为: A因素的影响程度=(A1-A0)×B0×C0 B因素的
影响程度=(B1-B0)×A1×C0 C因素的影响程度=(C1-C0)×A1×B12.差额分析法 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
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分析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32 ②举例:现按前例A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的资料,采用差额分析法计算如下:产量增
加对产品材料费用的影响:(1200-1000)×50×20=+200000(元)单耗降低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8-50)×1200
×20=-48000(元)材料单价增加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2-20)×1200×48=115200(元) 三因素变动影响的差异总
额=+200000+(-48000)+115200=+267200(元)33三、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分析 ——分析全部
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总成本例:见教材例12
.4,164页3435四、可比产品成本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情况 将可比产品实际降低额(按实际产量计算)金额和降低率与计划降低额(按计划产量计算)和降低率进行比较,来检查是否完成成本降低任务。 36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