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大众传播
2023-05-24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章:传播学的诞生 人类传播的历史是悠久的,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却是短暂的。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虽然有关传播的研究古已有之
,但它真正被当作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还是始于20世纪。皮尔士(W.B.Pearce)曾经把这一发展说成是“革命性的发现”。传播学的
诞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首先,人类科技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从而使传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学术界开始对传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次,公共信息所产生的政治性影响促使学术界对宣传和舆论进行深入研究。第三,社会科学迅速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一
传播学诞生的社会条件二 传播学的奠基者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 D. Lasswell,1902-1978) 拉斯维尔
发展了一种重要的传播研究工具——内容分析,用它来研究那宣传。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5W的传播过程
模式,即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个模式明确了美国传播研究的范围和问题,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他还揭示了
传播在社会中的三大功能,即监督环境、协调社会和传承文化。《世界大战中的宣传于传播》。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
1947)勒温认为,当一个人通过一种传播过程接受了信息,该信息的意义就在一定程度上由这个人所属的群体决定。 他还发现相互作用的人际
传播与单向的大众传播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群体的其他成员对于每一个个体的行为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今天,勒温的“把关人”概念传播学学
者们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组织传播的研究中。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拉扎斯菲尔德在形成现代传播研究方面所具有的
深远思想影响是举世公认的。1940年,他主持了伊里调查调查结论令人吃惊:媒体只能告知和说服一些关键人物,被称作舆论领袖的那些人,再
由他们以二级传播的模式将效果扩散。拉扎斯菲尔德建立和领导了“广播研究所”后来迁址到哥伦比亚大学,定名为应用社会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是
大众传播研究的诞生地,也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从事定量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卡尔·霍夫兰(Carl I. Hovland,1912
-1961)霍夫兰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42年,他的研究课题是评价军队教育题材电影对于士兵的说服性效果。他把说服研究引入了传播学
,在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心理实验,对传播技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霍夫兰在他有关说服的战时研究还中开创了被成为“信息学习法”(MLA
,message-learning approach)的方法。 战后,霍夫兰领导了“传播与态度变化的耶鲁项目威尔伯·施拉姆(190
8-1987)施拉姆是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曾经从事过新闻实践工作,他当过记者、编辑,施拉姆从新闻专业角度,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
会学、心理学的学术成果联系起来,并使传播学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人们认为施拉姆是传播学研究史中集大成的人物。《大众传播
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等著作是学习传播学的经典文献。第二节 传播学的源流及发展西方现代传播学可以分为两大学派
,一是以美国实用主义为价值立场的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和以欧洲人文思想为基本资源与立场的批判学派(Criti
cal School)。一、经验学派经验学派受到美国式的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深刻影响,注重挖掘传播活动的滋生规律,出发点和着眼点都
紧扣具体的传播实践,都同人们的实际传播经验密切关联,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都带有十分突出、十分明显的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特点,所以被称
作经验学派或行政学派。 The Empirical School of Applied Management 经验学派的优势劣势这
个学派的政治立场、学术观点,总的来说是较为保守的,主张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现行传播制度,其大众传播研究,主要以大众传媒为中心,对传播
过程基本模式的研究颇有贡献,而在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这五大部类的微观研究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Empirical
School of Applied Management 二、批判学派主要代表是1923年成立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以及随后形
成的“法兰克福学派”,著名学者是霍克海默、阿多诺;英国雷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以默多克、戈尔丁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和伯明翰大
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以霍加特、霍尔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派”;加拿大传播学者英尼斯、美国学者席勒等。主张对资本主义传播机制进行深刻的批
判性研究和根本性、革命性的改造,代表着西方传播学中批判性思考的人文深度。与经验学派相比,他们的立场更倾向于批判现实而不是服务权势,
他们的研究更注重于凸现问题而不是贡献方略,他们的方法更着眼于深度思辨而不是表层量化。总的来说,批判学派一般是从宏观、中观角度分析问
题;经验主义传播学较多地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英国不少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作法;美国当代传播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渗入了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