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3岁亲子教育活动指导与设计》第六章0-3岁儿童发展需求背景下的主题活动指导与设计
2023-05-24 | 阅:  转:  |  分享 
  
第六章 0-3岁儿童发展需求背景下的主题活动指导与设计[知识目标]1. 了解和掌握0-3岁婴幼儿自我保护、动作发展、人际交往、自主探究主题活
动的含义及其基础理论知识。。2. 了解0-3岁婴幼儿主题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所学理论,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0-3岁婴幼儿主题
活动设计[技能目标]内容结构图自我保护主题活动指导与设计人际交往主题活动指导与设计自我保护主题活动概述自我保护主题活动设计动作发展
主题活动设计 自主探究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 自主探究主题活动概述 人际交往主题活动概述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指导与设计自主探究主题活动
指导与设计自我保护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概述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人际交往主题活动设计 人际交往主题活动
指导与案例分析 自主探究主题活动设计第一节 自我保护主题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 自我保护主题活动概述 二、
自我保护主题活动设计 三、 自我保护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一、 自我保护主题活动概述(一)自我保护的内涵
自我保护即依靠自己的保护措施,做好本人的保护工作。自我保护总是与意外伤害相对应。自我保护既包括生理上免于伤害的的自我保护(如避
饥饿、寒冷、触电等),也包括心理上的自护(如伤心、焦虑、恐惧等)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发展过程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
能力,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自我调整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能力。处于0-3岁婴幼儿由于身心
发展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与探究欲,但另一方面,婴幼儿对周围潜在的意外事故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当自己处
于危险时,常常不能对意外事故的准确判断。因此,增强婴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很有限同时又十分必要,(二)自我保护主题活动的意义
(三)自我保护主题活动的内容 二、自我保护主题活动设计 (一) 自我保护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 (二) 自我保护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
三、自我保护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二、1-2岁婴幼儿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三、2-3岁婴幼儿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
分析一、0-1岁婴幼儿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主题一:自我身体的保护(一) 0-1岁幼儿自我保护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
设计意图]:家长为婴儿清洁牙齿,让婴儿的口腔保持干净卫生。在婴儿开始长乳牙的这段期间,培养婴儿清洁口腔的好习惯。[活动目标]:1.
让婴儿体验正确的清洁牙齿。 2.让婴儿体验保护牙齿的重要。
3.让婴儿爱护牙齿。[活动准备]:温开水、消毒纱布、牙齿模型、牙齿玩具[活动步骤]:一、认识我的牙齿 0-6个月的婴儿是开
始长乳牙的时期,让婴儿提前体验嘴里的秘密。给婴儿观看乳牙生长的视频。让婴儿体验牙齿生长的奥秘。家长让婴儿抚摸牙齿的形状,体验这就是
嘴里面长出的小乳牙。二、养成好习惯 (一)漱口 婴儿开始长乳牙的阶段的时候,需要为婴儿培养清洁口腔和牙齿的好习惯。在长乳
牙之前,婴儿家长需要为婴儿在三餐之后和睡前要漱口,或吃过零食随后要漱口。 (二)清洁牙齿 家长为婴儿讲故事《爱刷牙的小白
兔》,让婴儿了解爱护口腔的好处。家长需要每天为幼儿清洁口腔,家长可以用纱布蘸上温开水,为婴儿清洁牙龈和口腔。为婴儿养成良好的卫生清
洁习惯。 [活动延伸]:家长每天在为婴儿清洁口腔的时候,可以为婴儿演示刷牙的过程。[活动指导]:6个月-1岁半时婴儿长乳牙的阶段,
在长乳牙时期之前,要为婴儿培养好清洁口腔的好习惯。在长乳牙的阶段,家长不仅仅是需要为婴儿漱口,还需要每天为婴儿清洁牙龈和乳牙。附:
故事《爱刷牙的小白兔》 在动物王园里,住着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小白免每天过得非常快乐,而小灰兔则过得相当的不好,因为有一
件事一直困挠着它,那就是牙疼。有一天小灰兔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去问小白兔:“ 我们都是兔子,你怎么不会牙疼呢,而且每天都是这么快乐呀
。”小白兔很自豪地说:“因为我不多吃糖份多的东西,还有我每天早晚都刷牙呀,牙齿菌就不会留在我的牙齿上,所以我有一副健康的好牙齿,当
然不会牙疼了。”“原来是这样呀。”小灰兔惭愧地脸都红了,“我要向小白兔学习,每天刷牙,保护牙齿。”主题二:自我安全的保护
《危险的高处》(适合0-1岁)[设计意图]:让幼儿指导高处是有危险性的,通常幼儿在8个月大就学会爬了
,幼儿刚开始用爬的行为来探索环境的时候,是不知道危险的,这个时期的幼儿很容易将自己的身体处于危险之中。[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
高处是危险的。 2.让幼儿知道不往高处爬。[活动准备]:视觉上的悬崖桌子、拼接小玩偶、普通桌子[活动步骤]
:一、让幼儿体会高处的危险 家长让拼接的小玩偶在桌子的边缘,当幼儿注意到玩偶的时候,家长推玩偶掉在地上,让
幼儿看到玩偶掉在地上散架子了。让幼儿了解高处是危险的。 二、让幼儿不往高处爬 让幼
儿在视觉悬崖的桌子上爬行,训练幼儿不要往桌子的边缘爬,家长在幼儿爬行的桌子旁边保护幼儿。[活动延伸]:陪伴幼儿在其他高处爬行,保护
幼儿不能爬到旁边危险的地方。[活动指导]:即使幼儿爬行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危险,但是这是幼儿探索这个世界的方式,同样是认识这个环境的
方式。所以,家长需要鼓励幼儿爬这一行为,并且在旁边保护幼儿。主题三:自我情绪的保护
《抱一抱》(适合0-1岁)[设计意图]:让幼儿感受安全感,让幼儿能够在体验到安全感的同时,感受内心的平静和安全的体会。[
活动目标]:1.抱一抱幼儿,让幼儿体会安全感。 2.让幼儿体会安全感的时候,感受内心的平和与幸
福感。[活动准备]: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活动步骤]:一、欣赏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 幼儿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歌曲《爱我你就
抱抱我》,让幼儿了解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让幼儿体会爱是可以需要用抱抱来表达的。 二、抱一抱 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抱一抱,幼
儿家长需要经常抚慰幼儿,抱一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安全感。让幼儿体会到,寂寞的时候需要安抚的时候,是需要抱一抱的来缓解内心的情绪。[
活动延伸]:当幼儿哭泣的时候或孤独时候,通过抱一抱,让幼儿缓解内心的情绪。 [活动指导]:当幼儿哭泣或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通过抱一
抱来缓解。让幼儿了解并且说明通过抱一抱来缓解和控制自己的内心情绪。(二) 1-2岁幼儿自我保护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主题一:自我
身体的保护 《爱护小眼睛》(适合1-2岁)[设计意图]:让幼儿了解爱护我们的小
眼睛,并让幼儿了解如何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小眼睛。如今科技发展飞速的时代,幼儿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使很多小小的孩子就过早戴上了眼睛或者
有关于眼睛的疾病。所以从小培养保护眼睛的好习惯是有必要性的。[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眼睛是多么的重要的。
2.让幼儿知道如何保护眼睛,并且经常锻炼眼部小肌肉。[活动准备]:绿色的植物、小球、有关眼睛疾病的小图片[活动步骤]:一、让幼
儿爱护小眼睛 幼儿家长给幼儿观看有关眼睛疾病的小图片,让幼儿了解,不爱护好眼睛的后果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了解戴上小眼镜是不
美丽的和不健康的。 二、训练幼儿眼部的运动 幼儿家长需要锻炼幼儿眼部的运动,幼儿家长手拿着小球,在幼儿眼睛前面进行
上下左右的慢慢移动,让幼儿的眼睛跟随小球运动。在幼儿进行跟随运动之后,让幼儿观看绿色的植物,观看一段时间,让幼儿的眼睛闭上休息一会
。让幼儿养成良好护眼习惯。[活动延伸]: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到大自然里观看绿色的植物。[活动指导]:幼儿家长在训练幼儿做眼部跟随的运
动时候,小球需要距离眼睛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太近或太远。幼儿家长应该经常与幼儿一起到户外的大自然里进行活动。主题二:自我安全的保护
角色表演《小兔子乖乖》(适合1-2岁)[设计意图]:让幼儿指导自己在家的时候,是不可以给陌生人开门
的,让幼儿能够了解陌生人有时是有危险的。[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2.幼儿能够了解《小
兔子乖乖》的故事。[活动准备]:故事《小兔子乖乖》[活动步骤]:一、讲故事 家长给幼儿讲故事《小兔子乖乖》。家长在讲故事的
过程中,表演出大灰狼的可怕,和小兔子的聪明和勇敢。 二、危险的陌生人 危险的陌生人,让幼儿了解陌生人是危险的。给陌生人
开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幼儿家长要教育幼儿如何提防陌生人,在外面要跟着家人不能跟陌生人离开。[活动延伸]:扮演故事《小兔子乖乖》:
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扮演故事《小兔子乖乖》的游戏活动。让亲子扮演活动,教育幼儿应该如何在危险的时候提防陌生人。[活动指导]:幼儿家长
让幼儿了解陌生人危险的时候,不能吓到幼儿,让幼儿指导自己保护的重要。附:故事《小兔乖乖》(兔妈妈)我是兔妈妈,我有三个孩子。(红眼
睛)我叫红眼睛。(长耳朵)我叫长耳朵。 (短尾巴)我加短尾巴(兔妈妈)孩子们,妈妈要到地里去拔萝卜,你们要
好好看家,谁来都别开。(孩子们)妈妈再见。 (兔妈妈)孩子们再见。(大灰狼)我是大灰狼,我要吃掉小兔子
,门怎么那么紧,进不去呀!那不是兔妈妈回来了吗?我先藏起来。(兔妈妈拿着篮子回来)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小兔子)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 (大灰狼)原来是要唱歌呀,明天我再来!(兔妈妈)孩子们,妈妈要去拔萝卜,你们好好看家,谁来都别
开。(孩子们)妈妈再见。 (兔妈妈)孩子们再见。(大灰狼)我是大灰狼,今天我一定要把小兔子都吃掉!小
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子从门缝看)不是妈妈,我们不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大灰
狼)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小兔子)你把尾巴伸进来我看看。(大灰狼)哎呀,疼死我啦!(兔妈妈)大灰狼怎么在我家门口,拿起棒子打大灰狼
。(大灰狼)哎呀,哎呀,逃跑了。(兔妈妈边敲门边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子)是妈妈的声音,妈妈回来
啦!主题三:自我情绪的保护《小秘密要告诉妈妈》(适合1-2岁)[设计意图]:幼儿有自己的小秘密,但是有的秘密是有好或者有坏的,当幼
儿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的时候,要让幼儿了解自己的秘密可以不告诉别人,但是一定要告诉妈妈。妈妈是不会惩罚幼儿的,会永远支持幼儿。[活动目
标]:1.让幼儿知道自己的秘密要告诉妈妈。 2.让幼儿体会妈妈是永远支持和保护幼儿的。[活动准备]:秘密盒子
[活动步骤]:一、了解秘密盒子 幼儿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盒子,当成是秘密盒子。当幼儿有自己的小秘密的时候,幼儿家长让幼儿了解,
幼儿自己的秘密是可以与家长一起来保守的,共同的保存在这个秘密盒子里面。 二、了解和包容秘密 幼儿家长不仅仅要让幼儿告诉
家长秘密,幼儿家长要让幼儿了解,家长是幼儿的守护者和支持者。幼儿的秘密可以告诉家长,家长可以保护幼儿的,让幼儿感受安全感。[活动延
伸]:幼儿家长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说出你的小秘密的固定时间。[活动指导]:幼儿家长如果知道了一些有关伤害幼儿的小秘密的时候,家
长不适宜过度冲动和难过,家长应该帮助幼儿,保护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安全,重大事情可采取法律手段来。(三) 2-3岁幼儿自我保护主题活
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 主题一:自我身体的保护 《别碰我》(适合2-3岁
)[设计意图]: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的重要性,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家长或家长在场的情况下可以检查,除此之外的情况,是不可以让其他人触
摸自己的身体敏感部位的。[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有意识的保护自己的身体。 2.幼儿能够做到不
让陌生人触摸自己的身体敏感部位。[活动准备]:内衣、小娃娃[活动步骤]: 一、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 家长准备一个小娃娃
,让幼儿了解,娃娃身上的那些部位是敏感的部位,是别人不能够触碰的。家长给小娃娃穿上内衣,让幼儿了解,小娃娃穿内衣的部位都是不能够让
别人触碰的身体部位。 二、教会幼儿勇敢说“NO” 家长与幼儿角色表演,家长扮演坏人,培养幼儿说NO的勇敢行为。[活动延
伸]:家长给幼儿讲解幼儿的身体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并且能够保护自己的身体。[活动指导]:家长都认为女孩子更需要学会保护
自己的身体,虽然男孩子虽然天性比女孩子强壮,但是男孩子也是需要保护自己的身体,是不能被忽略的。主题二:自我安全的保护
亲子舞蹈《我不上你的当》(适合2-3岁)[设计意图]:家长要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危险,让幼儿知道在
外面别人给的食物是不可以吃的。同时让幼儿懂得幼儿拒绝陌生人给的食物。[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2.幼儿能够拒绝陌生人给的食物。[活动准备]:歌曲《我不上你的当》[活动步骤]: 一、欣赏歌曲《我不
上你的当》 幼儿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歌曲《我不上你的当》。听完歌曲后,幼儿家长问:“陌生的叔叔给你糖吃,你能
吃吗?”幼儿答:“不能吃”。 二、听歌曲《我不上你的当》并进行亲子舞蹈 听歌曲《我不上你的当》,让幼儿跟随家长
跳亲子舞蹈。在听歌词“我不上你的当”时,进行摆手的动作强调幼儿拒绝陌生人给的食物。[活动延伸]:请隔壁的叔叔扮演“坏叔叔”,让“坏
叔叔”给幼儿爱吃的食物,根据结果进行鼓励或教育。[活动指导]:在跳舞蹈《我不上你的当》时,要进行互动,让幼儿感受这个歌曲的内容和涵
义。附:《我不上你的当》歌手:小斯韵我不上不上我不上你的当,我不上不上我不上你的当。星期天的早上我陪妈妈买菜,妈妈说我真听话我越来
越乖。妈妈有事儿离开,叫我在原地等待。过了一会一个叔叔向我走来,(叔叔)小朋友叔叔给你糖吃。你跟叔叔去玩好不,我不上不上我不上你的
当。我们之间没有什么话好讲,我不上不上我不上你的当,我看你就是传说中的大灰狼。主题三:自我情绪的保护
《我不怕》(适合2-3岁)[设计意图]:当幼儿走丢的时候或者当幼儿遇到危险的时候,告诉幼儿不要害怕,让幼
儿冷静的处理遇见的问题。[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遇到危险需要不要害怕。 2.让幼儿知道危险的时候拨打110
,并能够记住家长的电话。[活动准备]:电话本[活动步骤]: 一、我不哭 模拟现场:当幼儿在商场走丢的时候,告诉幼儿不要
哭。家长告诉幼儿在走丢的时候可以求助别人帮忙,或者找警察叔叔。告诉警察叔叔自己家长的电话,联系到家长,就可以找到家长了。如果一直哭
,不仅会拖延找到家长的时间,别人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而帮不上忙。 二、记电话号码 幼儿家长告诉幼儿哪些电话需要记住,
并且知道在遇到什么问题时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例如:遇到危险,拨打110。[活动延伸]:制作紧急电话本。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紧急电
话本,把遇到危险需要拨打的电话制作成电话本,并且能够记住电话号码。[活动指导]:很多幼儿遇到危险的时候只会一直哭,如果有好心人帮忙
的话,也不说话。幼儿家长让幼儿学会不哭的同时,幼儿家长应该加强对幼儿的保护,尽全力不让幼儿遇到危险之中。第二节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设
计与指导一、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概述 二、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设计 (一)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1.规律性2.游戏性。3.安全
性。4.全面性。5.科学性生活中充满动作,充满教育,一定要将动作发展融于日常生活。(二)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1.动作发展融于
日常生活。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动作技能,例如婴儿一岁前可以做婴儿操,加强幼儿的活动量,增强体质。一岁以后
,可为幼儿设计复杂的游戏,如跳跃游戏、分类游戏等,练习全身动作的灵活协调。(二)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 2.动作发展融于游戏
(体操和体育游戏)。对于婴幼儿的训练要考虑动作的适宜性、训练量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要做到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不
可急于求成。儿童每个动作的发展都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的过程,因此动作训练需要反复和坚持,做到持之以恒。3.坚持循序
渐进和持之以恒。(二)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4.操作材料的丰富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离不开各种材料的操作,尤其是精细动作
的发展。丰富的操作材料包括生活材料和玩具材料,婴幼儿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使手部动作更加灵活,动作更加精细。如:宝宝和妈妈一起摘芹菜
叶。(二)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活动目标] 训练婴儿的颈部活动力量,学会头向两侧转动,为俯卧抬头奠定基础。[活动准备]红色玩
具一个、摇铃[活动过程] 1.让婴儿仰卧,家长拿一红色玩具在离婴儿10-20厘米距离慢慢移动玩具,吸引婴儿注意,婴儿会用眼睛跟
随移动的物体而转动头部。 2.婴幼儿仰卧,家长摇动玩具吸引婴儿注意,把玩具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让婴幼儿的视线从左右或上下慢慢
移动。[案例分析]转头动作的婴儿最初的自主动作,为了让婴幼儿更多观察周围的环境,发展颈部的力量,家长通过手中物体的吸引,帮助婴幼儿
进行头颈的训练。每次训练可从30秒逐渐延长,每次训练3-4次。 三、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一) 0-1岁婴幼儿动作发展
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 1.0-1岁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特点:亲子活动一:快来抓我呀[活动目标]:训练婴儿伸手够物的能力,发展婴儿的
注意力,培养准确的抓握能力。[活动准备]:毛绒玩具[活动过程]:将毛绒玩具放在桌子上,家长抱婴儿在桌边,用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边说
边吸。引幼儿:快来抓我呀。引导宝宝伸手够物。[案例分析]3个月是宝宝手部动作发展的分水岭,宝宝本能的握持会消失,开始出现无意识抓握
,标志着手的动作真正开始发育。此游戏采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来刺激宝宝追视,从而培养宝宝的空间距离感,提升宝宝对空间距离变化的感知能力。
三、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一) 0-1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 2. 0-1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
:亲子活动一:捡海洋球[活动目标]:训练幼儿弯腰捡物站起的动作。 培养幼儿收拾玩具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海洋球、
小筐[活动过程]:妈妈对宝宝说:海洋球不小心撒到了地面上,我们一起给它送回家吧!妈妈拿起小筐,将地上的海洋球捡起放入小筐内,妈妈引
导宝宝观察、模仿捡、放的动作。[案例分析]此游戏弯腰捡物的动作可以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及小手的灵活性,帮助海洋球回家,宝宝会很有成就
感,培养宝宝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三、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一) 1-2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 1.
1-2岁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特点:亲子活动一:盖高楼[活动目标]:通过搭叠积木,锻炼幼儿的手指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空间认知
能力。[活动准备]:积木[活动过程]:家长出示各种积木,示范一块积木叠在另一块积木上面,引导幼儿观察模仿
,家长和宝宝一起盖起大高楼。[案例分析]训练五指分化协作会使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手部动作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复杂
的变化过程,家长要给予婴幼儿充分的锻炼。 三、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一) 1-2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
析 2. 1-2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亲子活动一小熊猫打滚[活动目标]:让宝宝在滚动中运动身体,训练身体的灵活性,感受与妈妈
一起活动的愉快。[活动准备]:地垫、舒缓的音乐[活动过程]:播放舒缓的音乐,创设情境,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一起来到草地上,要看一看美
丽的天空和爱的小草。(妈妈引导宝宝躺到地垫上),鼓励宝宝在地垫上随意滚 动身体(妈妈说:让我们在草地上打个滚吧,真好玩!)[案例分
析]2-3岁的婴幼儿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翻滚动作是婴幼儿掌握的运动技能之一,通过与妈妈的互动,增进亲子感情,训练身体的灵活和协
调性。 三、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一) 2-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 1. 2-3岁婴幼儿大动作发展
特点:亲子活动一 淘气的笔宝宝[活动目标]:会用油画棒随意的涂鸦[活动准备]:油画棒、白纸[活动过程]:妈妈讲述油画棒的故事(有一
只淘气的笔宝宝,喜欢到处跑,一会去小河边, 一会爬上树,一会吃大西瓜,你想让笔宝宝去哪玩呢?)
妈妈引导宝宝在纸上随意涂鸦。[案例分析]涂鸦绘画对宝宝来说,重要是创作的过程,2岁的宝宝可以画一些简单的线条,父母要引导孩子
画出内心的感受,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一) 2-3岁婴幼儿
动作发展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 2. 2-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 第三节 人际交往主题活动指导与设计[知识目标]1. 了
解人际交往的内涵,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意义2. 掌握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设计人际交往主题活动
[技能目标]内容结构图人际交往主题活动原理内容与途径内涵意义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0-1岁婴幼儿活动设计1-2岁幼儿活动设计2-3
岁幼儿活动设计内容人际交往的内涵 人际来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一、人际交往主题活动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内涵能
满足幼儿交往的基本需要1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3有利于孩子的智能发展2(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意义养成正面的情绪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培
养纪律与规则意识当幼儿有正面的情绪时,就会乐于学习,对事都保持好奇心,也能够专心完成学习任务。人际交往主题活动中成人必须使用正确和
清晰的发音以及正确的语法与孩子交流,要经常和婴幼儿进行互动,比如告诉婴幼儿当下所处的环境以及正在进行的事情,鼓励婴幼儿表现与表达。
在人际交往主题活动中,给婴幼儿建立一些纪律,培养因幼儿的规则意识,促进幼儿社会化行为发展。(三)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内容 指
导性 原则适宜性原则互动性原则 延伸性原则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设计 (一)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 二、人际交往
主题活动设计(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 1.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法是通过婴幼儿现实生活事件或故事、情景表演
等手段,引导婴幼儿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宝宝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情感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并做出反应的方法。二、人际
交往主题活动设计(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创设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婴
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从而掌握自己承担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的方法。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设计(二)人际交往主题活
动的设计方法 3.观察学习法 观察学习法是指婴幼儿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相应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的方法。观察的主要对象是现实的
社会生活事件、影视作品、儿童的表演等。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设计(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4.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利
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及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进行积极感化、熏陶,发挥潜移默化影响作用的方法。环境陶冶法和艺术感染法是两种常用的陶冶
教育法。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设计(二)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 5.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 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是指教
师创设能够诱发社会认知冲突的客观情境,不急于向幼儿陈述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让幼儿在争论、辩解和表演中主动探索,并寻求解决办法,经
历冲突和解决冲突后,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概括。0-1岁婴幼儿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2-3岁婴幼儿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指导
与案例分析1-2岁婴幼儿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三、人际交往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三、人际交往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主题一
:亲亲的爸爸妈妈主题由来:爸爸妈妈是宝宝最亲近的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宝宝安全感的形成,对宝宝的人格和人际关系都有直接影响。
爸爸妈妈应多利用时间陪伴宝宝,多与宝宝进行交流,训练宝宝发音,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和交际技巧,让宝宝在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宝
宝的爱。主题目标:1.学习运用语音和表情与家人进行交流2.感受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爱,增进亲子感情。3.体验快乐的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人际交往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活动开展活动一:喊爸妈活动目标:模仿发出“Ma--Ma”“Ba--Ba”的音,学习运用语音和表
情与家人交流。活动准备:在宝宝精神状态好的时候,让宝宝坐在家长的大腿上,面对面,视线相对。指导要点:1.双手扶住宝宝的腰,双腿上下
抖动,并有节奏地念“小娃娃,甜嘴巴。”2.念“喊爸爸”,稍慢并停顿,让宝宝寻找爸爸,并引导宝宝练习“Ba—Ba,Ba--Ba”的音
,爸爸听到喊声后拍拍宝宝,亲亲宝宝。3.念“喊妈妈,”放慢速度,与宝宝眼睛对视,大声说“Ma—Ma,Ma—Ma,妈妈在这呢”后抱紧
宝宝,亲亲宝宝。4.念到“喊得奶奶笑掉牙”时,抱紧宝宝左右摇晃一下,然后让宝宝平躺在大腿上。温馨提示:家长在发“Ma--Ma”“B
a--Ba”的字音时要指向具体的人,亲切并加重语气,让宝宝模仿。 第四节 自主探究主题活动指导与设计[知识目标]1. 了解自主探索
的含义,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意义及内容2. 掌握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及方法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设计自主探究主题活动 [技
能目标]内容结构图自主探究主题活动原理内容与途径内涵意义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0-1岁婴幼儿活动设计1-2岁幼儿活动设计2-3岁幼儿活
动设计内容自主探究的含义引发、支持和引导婴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一、自主探究主题活动概述 (一)自主探究的含义(二)自
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意义(三)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内容二、自主探究主题活动设计 (一)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 (二)自主探究主题活动
的设计方法 1.自然情境法 给婴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可提供其自主进行探究。探究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才
能进行。(二)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 2.意识引导法 给婴幼儿适当的指导并培养婴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观察
、分析婴幼儿的表现和情绪,倾听婴幼儿的内心想法,尽可能了解婴幼儿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支持婴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操作,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法 3.自我体验法 给婴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可供其进行自主选择。婴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离
不开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0-1岁婴幼儿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2-3岁婴幼儿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1-2岁婴幼儿
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三、自主探究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三、自主探究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一)0-1岁婴幼儿自主探究主题活动的指导与案例分析主题由来: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主题目标: 1、给宝宝提供感官刺激 2、给宝宝提供动感刺激 3、给宝宝开拓视野三、自由探究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案例: 春天来了美丽的春天来了,公园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都开了。豆豆妈妈推上豆豆小车去了小区附近的公园遛弯去了。她推着豆豆来到了一篇桃花盛开的地方,抱起豆豆,告诉豆豆,这是桃花,漂亮吗?让豆豆看看美丽的桃花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呢?让豆豆的小手摸一摸桃花的树枝和桃花的花瓣,虽然豆豆这时候还不会说话,但是豆豆看到美丽的桃花后笑的非常开心,小手紧紧的抓住桃花不放手。妈妈明白豆豆是喜欢这样的景色,于是妈妈继续带着豆豆去看了迎春花等等春天里典型的花朵,还有可以看到蝴蝶多了,燕子飞来了,还有枯黄了一个冬天的草地上有嫩嫩的小草冒出来了,柳树的枝条上,也长出了小小的叶子……让豆豆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特有的事物来理解大自然的春天。三、自由探究主题活动指导与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豆豆妈妈在天气很好的时候,带领着豆豆去附近的公园,感受一下户外的新鲜空气,让豆豆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豆豆妈妈给豆豆提供了很好的感官刺激,豆豆看到美丽的春天觉得非常的开心,妈妈让豆豆触摸一下桃花的树枝和桃花,这不仅锻炼了豆豆伸手抓握东西的能力,同时也让豆豆真切地感受到桃花的形态。豆豆妈妈带豆豆来到了美丽的公园,开拓了豆豆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了豆豆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习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婴幼儿自主探究方面的活动有哪些?如何支持幼儿自主探究?Thank You!谢谢观赏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