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023-05-24 | 阅:  转:  |  分享 
  
江西社会科学 !""#$ %!"#$%&" ’()"# ’)"+$)+’ 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杜 超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
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因为无论在政治和社会制度,还是哲学、伦理和艺术层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都富
含着“生态智慧”。而这些生态智慧在思维方式、方法论及其样本意义上客观地构成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培养基。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
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孵化的产物。!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智慧;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杜 超($/.(—),男,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当代马克
思主义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文化学。(河南信阳 (.(’’’)%’ 世纪中后期,特别是进入 %$ 世纪以来
,环境与生态危机的频繁发生引发了全社会对生态问题的关切,对工业化的质疑以及对 “生态文明”的呼唤之声日益高涨。中国共产党积极回应这
些声音,在党的十七大上,历史性、前瞻性地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可以肯定地说,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一、现代语境下的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形态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狩猎文明和农业文明后,以 $+ 世纪英国工业
革命为标志,步入工业文明时期。迄今近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人类在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
的社会和生态危机。诸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枯竭,以及部分地区的贫困、暴力、战争、核威胁、恐怖活动等等。这表
明:工业文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陷入不能自拔的危机中,正在从兴盛走向衰亡。由此,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呼之欲出,历史地、逻
辑地成为未来文明的主导形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构成了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广义上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上的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而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都至少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
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就实
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西方工业文明从产生之时起就因其内源性的弊端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评的对象。卢梭就曾对工业文明过分
膨胀的工具理性发出过警告。恩格斯更是直言不讳:“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 世纪 "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
,就是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下来的。’+# 年,来自 ’" 个国家的 ," 多位专家学者在意大利著名企业
家、经济学家 -$ 佩切伊的倡导和主持下集会罗马,探讨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后来享誉全球、被称为罗马俱乐部的该组织于 ’+.! 年发
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增长的极限》中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概念:一是要把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的限度之内;二是要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这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雏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 ’+#. 年发布的题为 《我们共同
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的独特价值首先在于用 “可持续发展”这一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总结、统一和升
华了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使之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该报告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 !"
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 (和平、发展、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从而为人类指
出了一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而 ’++!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
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
,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 “里约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也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文献,如《
中国 !’ 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等。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四大目标之一,这是对我们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以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则正式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二、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
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主导人类的 “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和实践者。保护生态
平衡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如农业的撂荒、休耕、轮作等,都是用养结合、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中国历朝历
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都注意防止滥捕、滥伐、滥杀。据《礼记· 月令》记载,每年的春季,当草木繁茂生长之时,要求 “祀山林川泽
,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竭川泽,无漉陂地,无焚山林”,以此保护生态环境。在中国的传统中,植树造林,
修桥补路,一向受到人们的赞扬,因而被大力提倡。历代政治家也都注意植树造林。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务农桑;三国时魏郡太守郑浑令百姓
植树为篱;北魏孝文帝 《均田令》中对植树作了具体规定;明初朱元璋则明令屯边军士每人植桑百株。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许并非出于统
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决定和引领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哲学层面来思考人与自然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 “天人合一”这一
古老的命题中。《易传》认为,人和万物一样是秉受了天地之大德而生,因而天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只有做到“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
与四时和其序”,才可以把握天道,达到自由。对这一命题,古代先贤们见仁见智,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诚然,“天”有多种意义规
定,有所谓的自然之天、神性之天、义理之天的区分,所以 “天人合一”也并非只以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简单的概括即可获得圆满的解读。但是,
“天人合一”的确表达了一种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其中包容了许多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而且由此可延伸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概言之
,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
,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换句话说,“天人合一”这一命题主要的内涵包括:人与万物同源;天道与人道相通;和谐是至高的价值目标等等。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还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精神,这种艺术精神的产生常常源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远取诸于物,近取诸于
身”。就是说,对美的审视“从来不把自然看作是存在于人之外而与人疏离的对立物”,而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
相互联系,有同构性、同型性,因而确信自然景物能够给予人的心性情感,能够在自然中发现人本身”。!"#($%&’ ( %&%)不仅以形
神模拟为特色的汉字 “肇始于自然”,以至于 “山” 如峰峦,“水”似流波,而且以汉字为核心要素的书法艺术更是充溢着生动活泼的自然神
韵。李斯用笔“鹰望鹏视”,钟繇其字“云鹄游天”,张旭草书则“笔走龙蛇,一派飞动,迅疾骇人,自然成趣”。在文学作品里,对人与自然和谐
的向往更是举不胜举。特别是中国古代山水诗,它以 “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通过对古道西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风
、长河落日、烟雨苍凉、青山依旧、鱼跃鸢飞、寒来暑往等主题的吟咏,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皈依、向往或对现实无奈的逃避。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
源已经溶入中国人的精神谱系,成为后世文人挥之不去的梦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知让多少人魂牵梦绕。宦海沉浮,名利得失,世事荣
辱,人情悲欢,原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在山林的啸声中,疲惫的心灵才得以慰藉;只有在田园的翠色里,紧张的精神才可能松弛。于是,范蠡功成
后即归隐山林,泛舟于西湖;王维位居右丞,还是常常“怅然吟式微”;文坛泰斗苏轼,官至翰林,却也时时想“江海寄余生”。也正是基于此,我
们有理由认为,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世代传诵,关键在于它很容易让人从中体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趣和氛围。宗教是人类历史上独特
的文化景观。而中国宗教文化朴素的自然崇拜和共生意识,使得这道景观更加多姿多彩。道教作为中国的原生宗教,它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表现
出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和对生命永恒的强烈期盼。道教认为,之所以要重视生命或尊重生命,是因为生命乃宇宙之精华,它体现着天地共同的造
化。因此,道教以自然大化为旨趣,践行道法自然、仙道贵生、慈爱和同、济世利物等教义要旨,在理想仙境的美好启迪下,致力于人间仙境的营造
。而佛教作为异域宗教,从公元 ’ 世纪传入,到最终在中国生根流播,实质上是完成了中国化的改造,使其所反映的生命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所
包容的生命意识实现了契合,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概括地说,中国佛教的生态理念主要表现在它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三个方面。
佛教徒将自然看做是佛性的显现,所谓万物都有佛性,都有自己的价值。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禅宗的生存智慧就是保持
一颗 “平常心”,如马祖道一禅师所言,“平常心是道”。而在禅宗经典《六祖坛经》里,六祖慧能倡导的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修禅的方法同样是让人消除一切欲念和执著,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平常心表现为:“于相而无相”、“于念而无念”;“于一切境上不染”、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于一切法无有执著”;“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于六尘之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不染万境,
而常自在”等等,由此,可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从容镇定和自由自在。这种智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它能淡化和消解不良情绪 ,增强人的
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人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同时,它又是一种人生观和人生哲学,教人如何摆脱生存困境、摆脱生活烦恼,使人生活得自
由自在、无拘无束、轻松快活。一句话,对 “平常心”的追求能使人成为自由、自主、自在、自觉的人,成为应物而无累于物、做事而不滞于事、
入世而不泥于世的人。不仅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佛教提炼出一系列独特的生活方式,诸如素食、放生、美化寺庙等行为,具有很高的生态价
值。三、以传统生态智慧孵化现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认识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关系,恰恰在此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生态智慧构成了弥足珍贵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以天人合一、天
人和谐、天人相通为特点的整体思维方式,已穿透历史的重重帷幕,跨过时空局限,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对现代科学产生重大影响,并由此引发
了一场旨在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关于自然价值观或宇宙观的革命。!" 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在考察了中西文化之后,提出了
一个著名论断:中国文化的自然价值取向,对当代的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适应的,因而是合理的。&’(()"%)同样是 !" 世纪初,以
柏格森、奥伊肯等为代表人物的生命哲!"#学,第一次提出了自然宇宙是生命的有机体的观念。及至 !" 年代,阿尔贝特· 史怀泽提出“敬
畏生命”的哲学观念,突破了“人类中心论”的局限,给地球上一切生灵以平等的生存地位。’" 年代,莱奥波尔德又提出了“大地伦理”思想,
对人类给地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提出了警告。而 +## 年,当 ,% 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时,他们形成的共识更是明明白白地写在 “
宣言”里: “如果人类要在 !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智慧”的现代价
值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借鉴及其样本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哲学、伦理、宗教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思维模式,特别是系统思维
和类比推理。先贤们大都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二者不可分离。《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天、地、人乃至整个
宇宙的生命规律概括得生动而精辟。“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
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属性完整地予以表现。这就是说,由于道是人存在的原因,必然要求以自然为原则,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所谓“观天之
道,执天之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通过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通过家庭、社会进
一步将伦理原则扩展到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
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佛教是原创于印度的宗教,但在中国得到了光大。佛教缘起论认为,整个世界万物处在 “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的彼此互为因缘条件的情况中,离开了任何一个条件,就不能成其为万物,所以万物是一体不二的。中国佛教主张众生
成佛,认为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而众生包含了所有有生命的物质。天台宗就坚称,像山川草木这样没有情识的生命,也充满了佛性,同样也可
以成佛。禅宗则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看做是生命的存在,并将他们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肯定他们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因此也就具有生命
的真正价值。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性进行类比象征
,以达到由引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易经》的“观物取像,取像类比”无疑是这种思维方式标志性的成果。类比推理的意义在于,
以“类”为基础,先贤们认识到物有 “同类相动”的特征:“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由此决定了事物的
“类聚”与“群分”。“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
河海之于行潦,类也”,而 “圣人之于民,亦类也”。那么,“同类”何以“相动”?换句话说,“同类相动”的基础或媒介是什么呢?是 “声
”或“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气同则从,声比则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万物中以气、声相动或相应的例子在古代典籍中可以找到很多,如 “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的表述,分别在 《易传》之 《中孚》和 《系
辞上》中各有出现。鉴于此,孔子疾呼“君子讳伤其类”,要人类以“仁人”之心对待动物,以度人之心度万物。这些认识,既源于实践的观察,更
是思维推理的结果。海外汉学家狄百瑞就曾指出:“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儒家文化是关于栖息于土地上的人群的,他们在土地上繁衍、生息,并滋养着
这片土地。正是在这个自然的、有机的过程中,儒家的自我修养产生出了它的所有类比和隐喻。”!"#以同类中的某一事物去观察、理解事物,甚
至设身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处地地体谅他物,为之着想,像对待自己的同类那样去善待万物,于是 “同类相动”的原则将人与动
物等生物联系起来,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主张推广、应用到一切生物。正因为此,当代西方环保学者
万达生在其搜集、汇编世界各地著名学者有关环境保护言论而成的 《扩展的生命圈》一书中,就曾将孔子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句视为环保
名言而加以收存。 !$#(%&"’)这种类比思维方法,又被有的学者称为 “旁通统贯”之理。所谓 “旁通”,最先见于 《易传· 乾》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扼要来说,儒家以同情交感看待万物,也就是一种 ‘旁通统贯’的道理。‘旁通’在英文里面叫做 ‘()(+
,-.( /0+1 +(/-0+’,也就是说人们只要能大其心,把心灵拓展出去,充分同情体贴万物,就可以感受到,不但人人彼此相通,
连物物也都是彼此相关。”!$#(%&23)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推理,不仅具有认识论上的价值,而且对当前环境保护实践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泛爱众生是人的一种同情心理,是人将自爱意识向外延伸,以至推到爱护众物。这种由类推产生的同情心理,常常以潜意识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
心中,儒家将它们阐扬出来,并作为自己的旗帜,这是人类征服自然取得重大胜利后在情感意念上的一种积极表现,归根到底反映了人的自觉水平的
提高。”!3#(%334)传统文化中用类比思维建构生态理论体系的方法与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者架构其生态伦理学大厦的手段具有相当的一致
性。生态伦理学是生态学、生物学和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分支学科。法国施韦兹在 &535 年首先提出了 “尊重生命的
伦理学”,把尊重生命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项基本准则,为生态伦理学奠定了基础。美国学者莱奥波尔在 &5"5 年提出的“大地伦理”
思想,标志着生态伦理学正式诞生。而生态伦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恰恰是类比法、移植法等。美国学者哈丁著名的 “公共地资源的灾难”学说就是
直接通过运用类比方法构建的。这表明运用类比思维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特征和意义。在方法论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所
倡导的整体主义原则也正是现代生态环境学所主张的原则或原理。这在巴里· 康芒纳总结的四条生态学法则中可以管窥一斑:第一,生态关联原则
,即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第二,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 (这是物质不灭定律的另一种表述,自然界没有绝对的 “废物”);第三
,生态智慧原则,即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过分的人为干涉是有害的;第四,生态代价原则,即 “没有免费的午餐”,人类的每一次 “作为
”都是有代价的。 &’((!% ) +)众所周知,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是在当代世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改变
当前人类生活方式中不合理的一面。虽然这种活动是人们在惨痛的教训之后才得出的认识,但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在中国传统
文化里,对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儒家和道家都把爱的伦理原则,推广到生物界和自然界。先哲们把生物和非生物作为两个范畴
提出,其中非生物主要是指现代生态学中的环境。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生态的本意,只是用中国古代特有的语言表达生态含义。例如
,把 “混沌”世界尚未被认知的规律称作 “道”。这里的 “混沌”是指生命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这样对生态概念的表达,较之 !""" 年
后的西方自然观,更加富有理性。道家提出 “爱人利物之谓人”,把“爱人”和“利物”作为道德要求,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用现代生态学语言表
达,就是:人!""类既要利用生态资源,又要保持生态,更新自然资源,达到永续利用目标,这才是有道德的。儒家提出 “爱人及物”,“仁者
,爱人之及物也”。 “仁”是爱人,但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故 “爱”育之。这是“仁民爱物”。可见,儒家、道家对待包括人在内的自
然界的基本态度是:爱万物,永续利用万物,人天地万物是一个有序的整体。这和现代的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有极为相似之处。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不
仅要求人与自然处在和谐一体的过程,同时也要求去改变那些不和谐的环境,让生态与环境成为一体。同时,这种智慧不仅在理念和方法上为我们现今的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提供了理解问题的视野和途径,还在保护环境的生态建设的实践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示范工程”,如李冰设计修建都江堰、苏东坡治理和美化西湖等,不失为这方面的杰作。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当今重建生态家园有着同样重要的启示与榜样的作用,值得我们珍视。&参考文献(&,( 恩格斯 $ 自然辩证法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0+,$&!( 刘长林 $ 中国系统思维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0"$&( 1德2 马克斯· 韦伯 $ 儒教与道教 &-( $ 洪天富,译 $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3( 杜维明 $ 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4($ 中国哲学史/ !""!/ 1!2$&%( 冯沪祥 $ 人、自然与文化:中西环保哲学比较研究&-($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00’$&’( 1美2 巴里· 康芒纳 $ 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 侯文惠,译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00+$ 【责任编辑:俞 晖】江西社会科学 !""#$ %!"#$%" !"#!"#$%"!"#$%" !"#
献花(0)
+1
(本文系汀澜书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