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题09 丰满内容,引人入胜-2023中考语文考场作文增分策略
2023-05-25 | 阅:  转:  |  分享 
  
专题九:丰满内容,引人入胜一棵树如果只有树干不见枝叶,就会给人以干枯、单调、乏味的感觉。同样,一篇作文如果内容空洞,题材虚假,感情做作,也会
给人以干瘪、生涩、呆板的感觉。前人评价一篇好的文章为:凤头,猪肚,豹尾,即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
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可见作文的内容,只有生动丰满,才能引人入胜。这里的“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
物事件和数据资料等。内容充实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有较高的质量,内容丰富,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记叙
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常见失误】考场作文,在
内容方面存在如下失误:1. 积累不足,空洞无物中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能干的女子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写文章亦如此,
如果考生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积累,或手中材料过于陈旧贫乏,写作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拼凑出来,作文内容也是平淡、枯燥
,满篇假、大、空。2.选材不善,主次不分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充实,文章自然生动丰满。但我们所说的材料充实不是堆砌材料,多多益
善,而很多考生恰恰犯了这个毛病:写记叙文时,由于叙述多件事且无主次详略之分,导致所有内容都不具体充实:议论则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
典型事例和精确的理论依据,或者只是论据的简单罗列。3.雕琢不够,枯躁无昧简单叙事,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没有中心,东拉西扯,使得
故事不完整;议论空泛,只罗列名人名言或事例,缺少自己的见解;列举或编造虚假事例,缺乏典型性。这些都是内容充实的死敌,是写作中的硬伤
。【增分技法】一、内容充实的标准1.丰富性就是材料本身有丰富的意蕴。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意。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
些启示。一则材料有无意蕴,要先以读者的眼光来看,要用心去感受它,你果真动了情,那就是有意蕴。这种鉴别方法很有效,不妨一试。2.现实
感这是针对材料陈旧而言的,中考作文要求考生立足于现实,从现实中取材。考生要在平时养成关心社会的习惯,积累丰富的素材,一旦需要就能源
源不断地拿出来。当然,不是说写文章不能用历史材料,即使是写记叙文也可以写历史故事,关键是历史材料中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章才能有新
意。3.新颖度这是针对人云亦云而言的。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其强度往往与材料的新颖度成正比,所以考生必须在平时积累一些新的材料,随
时记下来备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新鲜的可写的人、事、物,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感受,就能找到内涵丰富,具有现实
感、新颖度的材料。二、内容充实的方法(一)树立三种观念1.要确立正确的写作观中学阶段的写作往往是被动的过程,同学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指
令,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思考问题、感受生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学们思想感情的自由发挥。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中考题不可能等你来
了真情实感才给你出,并且出的题目正好符合你此时此地的真情实感。所以,同学们应该学会在特定的情境下,调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我们写文章
时也可以这样:我们平时忙于学习,很少有时间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回忆亲情,感受友谊;借作文之机,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认真地想一想那些
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觉醒的生活片段,这本身就是提高我们生命质量的一个过程,我们要珍惜这一次一次的写作机会。2.要重视平时的积累中考作
文尽管范围很广,但从大处来说,无非是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然等几个方面的话题,如果在平时阅读时就这些方面多思考,积
累一些有用的材料,考场上就不愁没有东西可写了。平时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归纳知识材料,构筑自己的知识仓库。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
六个方面加以积累,即“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教育” “我与历史” “我与自然”“我与社会”。3. 要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最简
单的,可以先从正面,再从反面;或先说必要性,再说可行性,最后说效果;还可以从结构、功能、过程的角度分层思考,也可以从个人、集体、社
会这样的角度分层思考。平时要多进行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的练习,扩展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比如关于“快乐”的话题,如果从多个角
度思考,“快乐”的原因是很多的。战胜自己是不是快乐?拥有平静安宁的心境是不是快乐?坦然地面对苦难是不是快乐?坦然地面对荣誉是不是快
乐?……如果能多想几个角度,再从这些思考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这样文章的内容就非常丰富了。(二)分文体掌握技巧1.记叙文内容充实
的方法记叙文内容充实,主要指写人状物,要做到形象丰满,写意抒情,要实现意境深远。①内容情节“不喜平”文似看山不喜平,跌宕起伏的故事
情节,一波三折的事件经过,文章的节奏时缓时急,错落有致,会吸引读者。其手法技巧有设置悬念、巧设伏笔、欲扬先抑、双线结构、插叙倒叙等
,巧用这些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厚实,波澜起伏,引人人胜。②叙述具体细描绘无论是叙述故事情节,还是描述人物活动,或是写景状物,都可以综
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使所描写的内容形象、具体、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案例:有一位并不漂亮的女孩,她曾经有
一个梦想: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唱自己的歌。但有一天,在一位著名音乐人的制作室里,一盆冷水向她泼了过来,“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亮,
我看你很难在歌坛有所发展。”听了这话以后,女孩并没有选择离开,反而默默地留了下来,她端茶倒水,她制作演出时间表,替歌手拿演出服装…
…别人问她为什么,她郑重地说;“不为什么,这里是离我的梦想最近的地方。”终于有一天,她微笑着站在了自己的舞台上,用并不惊艳但十分温
暖的嗓音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她就是曾被评为“最具真实感的歌手”刘若英。分析:文段以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对“最具真实感的歌手
”刘若英成名前的一段经历进行了细致描摹。如听了著名音乐制作人泼冷水的话后,刘若英“并没有选择离开,反而默默地留了下来”,主动为大家
做“端茶倒水”之类的事,终于迎来了成功的那一天。考生在对比叙写中,生动地诠释了一个人经历挫折、绽放美丽之花的具体过程,给人以人生启
示。③详略得当,精心剪裁写人记事的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没有详略,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哪些事件、哪些情节应详写,哪些事件、哪些情节该
略写呢?这就要根据文章中心内容的需求:能够突出中心的事件、情节要详写,甚至精雕细刻;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件或情节要少写,甚至不
写。这些问题在下笔之前,就应该考虑清楚。④添枝加叶,丰满人事记叙文中的人物只有形象丰满,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吸引读者,所以写记叙文
就不能只满足于把材料叙述清楚,而应该通过联想、想象,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将材料进行扩展,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不仅要反映人物做什
么,还要反映他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等。⑤升华素材,精选巧置有的同学喜欢写人物思想的发展、变化,但只描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如何感人
?其实,如果在促其发展、变化的人或事上多思考,多琢磨,寻找到真正打动人的转折点,那么,即使平淡无奇的材料也能让文章升华。⑥抒情表意
,营造意蕴记叙文中能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追求人物形象、事件发展、情感抒发、哲理挖掘相得益彰的境界,会使文章丰富
多彩、摇曳多姿,主题鲜明,感人至深。案例:踮起脚尖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
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我们虽然穷,却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父母没有钱让我去上条件好的
学校。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已是初三了,中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
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回来。我多想我们一家三口能够在周末去公园游玩;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
要求,上天也不能满足我。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
毕竟我还有明天。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未了一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突然消失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一
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我能感觉到母亲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没有声音,我却
能感受得到,那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被子了!”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自始
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上。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泪水却一
行一行地滑落。那天晚上,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被子湿了一大片。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
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移动,我还有什么可生气的呢?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
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父母是平凡的,但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分
析:这篇描写家庭生活场景的记叙文,在剪裁用墨方面处理得很巧妙,在展示故事画面的过程中,将“踮起脚尖,父母的爱”这一主旨的内容进行了
浓墨重彩的描绘,详略得当。文中细节描写十分感人,诸如对脚步声的描写,“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突然消失
了”;对母亲动作的细腻描摹,“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这些细节描摹,对刻画人物、表达主题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借鉴。2.议论文内容充实的方法议论文内容充实,指的是能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论据,为中心论点服务,进而达到丰富文章
内容的目的。①选择与使用材料的维度中考作文中“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维度”具有以下含义:一是时空维度跨度大,从古到今,由中国到世界,任何
国家或民族的材料都可以使用;二是人物维度范围广,政要首脑、作家学者、娛乐偶像、体坛明星、平民百姓等,都可以入文;三是内容维度要广博
,新闻时政、寓言故事、人物经历、奇闻逸事、名言警句等都可以拿来为文章中心服务。②披沙拣金,指向观点考生对于现成的材料,尤其是叙事性
材料,一定要根据观点的需要,提取出有用的关键点,其他的文字则可以略去不用。也就是说,叙述事例一定要有指向性,一切为了观点的需要。有
时同一则材料可以证明不同的论点,但在证明不同的论点时,叙述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案例:丹麦人钓鱼会拿把尺子量量钓到的鱼,将尺寸不够的
鱼放回河中。有人或许会对这一做法生疑,辛苦钓到的鱼为何还要放回去,多可惜啊。但这却显示了丹麦人的智慧,让小鱼继续生长,日后才钓得到
更多的大鱼。我想,这就是“舍小利以谋远”的体现吧。不局限于眼前的“所得”,而是思虑日后的保障,这才能得到日后的丰收。就像孟子说的“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一味去捕捉小鱼,以后就无鱼可捕。唯有放弃眼前的小利,方能获得今后的满载而归。分析:作者紧扣原题现成
的材料内容,先简要引用,然后精要评议,而叙、议皆为观点“这就是‘舍小利以谋远’的体现吧”而服务。接着再引用课本文句“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也同样是为了观点的需要而为。③概括精当,凸现关键与记叙文的叙事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是作为论据来使用的,一般说来,
只要表述出同作者提出的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因此,议论文中的叙例应该简短,论据力求精简。案例:l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
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內,甚至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当天,他还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难以置信的
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画完成。而一旦要发电
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他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就赢得了
至高无上的荣誉。分析:为证明“放弃也是一种智慧”这一中心论点,考生于此段安排了一个典型的叙例。文段中的叙事既简明扼要,又能够充分论
证作者的观点,可见其概括十分精当,恰到好处。④精选材料,丰富多彩文章选用材料不是随意的,而要经过缜密的思考,一般来说,所选用材料的
角度不应该是单一的:或物,或人;或正面,或反面;或个人,或集体;或古代,或现代;或中国,或外国;或政治家,或科学家;或经济学家,或
富豪。唯有丰富多彩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证明观点。案例:展开历史的画卷,我真切地看到:梵·高在幽暗的画室里,对着失败的人物肖像垂泪;卢
梭在空旷的原野上,手捧《博物学》悲观失望;奥尔科特茕茕孑立,被幻想小说的圣殿拒之门外。但他们并未被弱点束缚住,而是潜心发展特长,付
出了双倍的努力。于是,梵·高在大自然神奇的光与影中发现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呕心沥血,终让《星夜》永恒地闪耀在艺术的原野上;卢梭在激荡
的社会进步思潮中抓住自己敏锐的思想,全力奋斗,终让《社会契约论》成为启蒙运动中光辉的太阳;奥尔科特在白雪飘飞的圣诞之夜感受到自己对
生活的崇敬,潜心写作,终让《小妇人》成为每代人拜读的巨著。正因为打破了弱点的束缚,努力发展特长,这些杰出人物的成功才幻作动人的乐曲
,在历史的殿堂中绕梁不绝,余音袅袅。我愿借高渐离之筑,涉三千里为之长击!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缚住人的羽翼的往往是对弱点的顾虑和对优
点的忽视。”若不能发展特长又难以逃脱弱点的束缚,就会坠入可悲的深渊。李煜虽有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诗才,却被政治上的无能束缚,终
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遗恨;秦观虽有吟风弄月的雅趣,却被仕途的失意束缚,抑郁地了结余生,郭沫若虽有“凤兮归来”的豪气,却被治国之路
上的坎坷束缚,留 下遗憾的一笔。分析:为阐释“努力发展特长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的观点,考生列举了大量的名人事例:一类是用梵·高、卢
梭、奥尔科特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打破了弱点的束缚,努力发展特长,这些杰出人物的成功才如动人的乐曲”的观点;另一类则是用苏格拉底、
李煜、秦观、郭沫若的言行,有力地证明了“若不能发展特长又难以逃脱弱点的束缚,就会坠入可悲的深渊”的观点。两类典例,都证明了“让特长
开拓新天地”的中心论点。这些叙例,材料翔实,论据丰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⑤巧妙组合,灵活运用论据材料要丰富,涵盖面要宽,又不能简
单罗列,这就需要从“巧妙组合,灵活运用”上动脑筋。A.点面组合交代材料。点上详细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一般来说是由“点”
到“面”。作“点”的论据避免了材料的空泛,具有典型可感性;作“面”的材料扩充了论据的容量,浓缩了文章的篇幅。如果将面上的一系列材料
用一个排比句表达,那效果会更好。B.采用假设方法补充所需材料。有时会碰上这种情况,在阐述事理过程中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论据,这时借助
假设方式可以信手拈来。有了正面事例,借助假设可以找到反面事实;只有现在的事例,借助假设方式可以推知未来可能产生的事实。假设的空间不
受任何限制,这样补充所需的材料,不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吗?C.对比论证明事理。写议论文,要把两种事物进行比照,找出差异点,在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对比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论述角度多了,文章内容就丰富了,观点自然就有说服力了。案例:时代发展,物欲横流,有时会伴随着功利的心态。但请学会“舍小利以谋远”,宁得此时的一份释然与平衡,为今后人生蓝图插上腾飞的双翅。阅读过绿林大学书籍的英雄好汉们,信奉只进不出的道理。孟子却不然,他不愿去捕捉正在成长中的小鱼,因为他知道,一擒一纵才能长久持续地有所收获。鼠目寸光的大英雄们,口必称拿来主义,孰不知拿来主义并非统统拿来照单全收,真正的智者不会使没有退路的情况出现,要学会舍弃一部分,并坚信那飞走的终究会被擒回。分析:作者紧紧抓住本文题旨,借“绿林好汉们”与孟子的不同做法的对比、鼠目寸光者与真正的智者的不同认识的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述了“善擒者亦善纵”的观点,论点突出,态度鲜明,令人信服。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