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脐疗治疗脾肾亏虚夹瘀浊型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2023-05-25 | 阅:  转:  |  分享 
  

上海针灸杂志 2021 年 6 月第 40 卷第 6 期 ·681·
文章编号:1005-0957(2021)06-0681-05 ·临床研究·
脐疗治疗脾肾亏虚夹瘀浊型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
临床观察

1 2 2
马源 ,费佳 ,朱辟疆
(1.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镇江 212000;2.镇江市中医院,镇江 212000)

【摘要】 目的 观察脐疗治疗脾肾亏虚夹瘀浊型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 64 例
脾肾亏虚夹瘀浊型慢性肾脏病(3~5期)合并有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组 32 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脐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
和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各单项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恶心呕吐、肢体困重、脘腹胀满、
大便干结或溏泄、脉沉细涩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食少纳呆、夜尿频数、
面浮肢肿、口中黏腻、舌苔有瘀点瘀斑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疗联合
西医治疗可提高脾肾亏虚夹瘀浊型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缓肾功能
的损伤。
【关键词】 穴位疗法;灸法;艾炷灸;隔药饼灸;穴位贴敷法;敷脐;肾脏病;胃肠功能紊乱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21.06.0681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Umbilical Therapy in Treating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1 2
Kidney Disease Differentiated as Spleen-kidney Deficiency with Stagnation and Turbidity MA Yuan , FEI Jia ,
2
ZHU Pi-jiang . 1.Zhenjiang Hospit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Zhenjiang 212000, China;
2.Zh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jiang 2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mbilical therapy in treating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differentiated as spleen-kidney deficiency with stagnation and turbidity.
Method Sixty-four CKD patients (in stages 3-5) differentiated as spleen-kidney deficiency with stagnation and
turbidity coupl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were recruited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
trol group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basic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umbilical therap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mptoms score and kidney function parameters [serum creatinine (Scr)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and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ng the TCM symptoms
基金项目:镇江市社会发展指导性项目(FZ2019033);江苏省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朱辟疆江苏省名中
医传承工作室)[苏中医科教(2016)6 号];江苏省镇江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镇卫中医
(2018)10号]
作者简介:马源(1988—),男,主治医师,Email:mayuan19880108@126.com
通信作者:朱辟疆(1942—),男,主任医师,Email:673182602@qq.com
·682· Shanghai J Acu-mox, Jun 2021, Vol 40, No 6
scor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Scr and BUN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P<0.05) and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more notable efficac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improving TCM
symptom component scores, of whic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for nausea and vomiting, body heaviness, abdominal
bloating, dry or loose stool and sunken thin unsmooth pulse were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for poor appetite and
decrease in food intake, frequent urination at night, puffy face and swelling limbs, slimy feeling in the mouth and
spotted tongue coating were also obvious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Umbilical therapy plus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an enhance
the clinical efficacy for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KD differentiated as spleen-kidney deficiency
with stagnation and turbidity;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low down the damage to kidney
function.
[Key words] Acupoint therapy; Moxibustion; Moxa cone moxibustion; 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Umbilical application; Kidney diseases;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各 疗脾肾亏虚夹瘀浊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
种病因导致慢性肾功能进行性障碍,临床以肾单位损 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害、肾小球滤过功能退化、肾间质纤维化及各种代谢
[1]
产物潴留,造成多脏器多系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 。 1 临床资料
CKD 患者由于体内毒素排泄障碍,导致胃肠代谢功能 1.1 一般资料
紊乱,这对维生素 B 族营养物质吸收造成影响,进一步 本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镇江市中
引起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炎症反应等,甚至出现局 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病房收治的 64 例脾肾亏虚夹瘀
[2]
部溃疡、出血甚至坏死 。研究表明尿毒症毒素是导 浊型慢性肾脏病(3~5 期)患者合并有胃肠功能紊乱。
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消化系统症状的主要因素,随 由 SPSS22.0 统计软件计算得出随机数字,将患者按
着慢性肾脏病病情逐渐恶化,患者的肠道症状也不断 1:1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2 例。两组患者
[3]
加重 。朱辟疆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程较长,病情缠 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
绵难愈,病机不外乎脾肾虚损为本,瘀血、痰浊、热毒 可比性,详见表 1。
等病理物质蕴积为标。本研究采用大黄贴敷的脐疗治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性别(例) 平均年龄 平均中医证候评分 病程(年)
组别 例数
男 女 ( x ±s,岁) ( x ±s,分) <10 10~20 >20
观察组 32 18 14 68±16 20.53±5.96 12 12 8
对照组 32 19 13 65±15 18.66±6.68 14 11 7
1.2 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7]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和《中药新药
[4] [5]
参照《肾脏病学》 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中脾肾亏虚夹瘀浊型的
[5]
原则(试行)》 中慢性肾脏病的相关诊断标准。血肌 诊断标准。主症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恶心
酐超过 133 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 80 mL/min 呕吐,肢体困重,腰痛,夜尿频数。次症为面色萎黄,面
可确诊为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参照 浮肢肿,脘腹胀满,大便干结或溏泄,口淡不渴,口中黏
[6]
罗马Ⅲ中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 ,腹胀、恶心呕 腻。舌淡有齿痕,舌苔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脉细涩。
吐、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可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 凡具备脾肾亏虚夹瘀浊型主症不少于 3 项,或主症 2
上海针灸杂志 2021 年 6 月第 40 卷第 6 期 ·683·
项、次症 3 项及以上者,并结合舌脉,均可确诊为脾肾 者脐部中央,用面团进行围绕固定,再将艾炷置于药饼
亏虚夹瘀浊型。 上方,最后点燃艾炷,连续施灸 3~4 壮,每次治疗时间
1.3 纳入标准 约 2 h,脐疗结束后使用无菌贴敷进行局部药饼固定,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 18~70 岁;③基础 保留8 h,隔日治疗1次。
病仅限于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高 两组均治疗8周。
尿酸性肾病者;④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失衡、
心功能不全及感染等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者;⑤病情属 3 治疗效果
于慢性肾衰代偿期、失代偿期或衰竭期者,即内生肌酐 3.1 观察指标
清除率≥15 mL/min 且<80 mL/min,血肌酐> 3.1.1 中医证候评分
[5]
133 μmol/L 且≤707 μmol/L;⑥充分了解本研究的目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中
的及治疗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脾肾亏虚夹瘀浊型的主症和次症各项目进行评分。主
1.4 排除标准 症包括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恶心呕吐、
①已开始替代治疗者;②合并严重心脏、肝脏、脑 肢体困重、腰痛、夜尿频数。次症包括面色萎黄、面
血管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严重水、电解质、酸碱 浮肢肿、脘腹胀满、大便干结或溏泄、口淡不渴、口
平衡紊乱者;④有精神类疾病或不能配合完成试验者; 中黏腻、舌淡有齿痕、舌苔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涩。
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主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评为0分、3 分、6
分、9 分,次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评为0分、
2 治疗方法 1 分、2 分、3 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2.1 对照组 3.1.2 肾功能指标检测
予西医基础治疗。优质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 分别于治疗前后早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约 4 mL,
质摄入量 0.6~0.8 g/kg,每日热量摄入量 30~ 进行离心后提取上层血清,在-20 ℃冰箱内保存,使
35 kcal/kg,每日磷摄入量 800 mg 水平;及时纠正存在 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器分析血肌酐、尿素氮,试剂盒依
的水、电解质紊乱或代谢性酸中毒,可予口服碳酸氢钠 据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片,每日 3 次,每次 1 g;若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低于 3.2 中医证候单项疗效标准
[5]
14 mmol/L 水平,应及时给与 5%碳酸氢钠注射液 100~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中
150 mL 静脉滴注;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降压药物方 相关标准。
案以钙离子通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降
为主;控制感染,选用肾毒性较低的抗菌药物;用药过 低率≥95%。
程中须检测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积极治疗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中医证候评分降
合并症,纠正低钙、高磷,治疗肾性贫血。 低率≥70%且<95%。
2.2 观察组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较前改善,中医证候评分降
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脐疗。药物成分为生 低率≥30%且<70%。
大黄、生黄芪、制附子和肉桂,将上述药物按照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至恶化,中医证
1:2:1:2 打粉备用,使用密封罐保存。取药粉 12 g 加 候评分降低率<30%。
入食醋中调匀并搅拌成糊状,压制成直径 3 cm、厚度 中医证候评分降低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
0.6 cm 的圆形药饼。将面粉和温开水充分混合并调成 分)/治疗前评分]×100%。
面团,取适量面团制成周长 10 cm、高度 1.5 cm 的面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圈。将洁净的艾绒丝放置在桌面,用手轻柔搓捏成直径 总例数]×100%。
2.5 cm,高 2 cm 的圆锥形艾炷。脐疗操作由镇江市中 3.3 统计学方法
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中经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患者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符合正态
取仰卧位,暴露腹部,脐部常规消毒,将药饼放置在患 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 t 检
·684· Shanghai J Acu-mox, Jun 2021, Vol 40, No 6
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若样本数未超过 40 照组,其中观察组恶心呕吐、肢体困重、脘腹胀满、大
例,不符合卡方检验标准,则采用 Fisher 确切概率检 便干结或溏泄、脉沉细涩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
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食少纳呆、夜尿频数、
3.4 治疗结果 面浮肢肿、口中黏腻、舌苔有瘀点瘀斑的总有效率优
3.4.1 两组中医证候各单项的疗效比较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各单项的疗效均优于对
表2 两组中医证候各单项的疗效比较 (例)
观察组(32例) 对照组(32例)
项目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神疲乏力 14 2 4 6 2 85.7 19 1 6 5 7 63.2
气短懒言 25 5 9 8 3 88.0 24 4 8 6 6 75.0
2)
食少纳呆 15 3 5 6 1 93.3 15 2 2 4 7 53.3
1)
恶心呕吐 19 4 7 8 0 100.0 16 2 2 2 10 37.5
1)
肢体困重 14 3 4 6 1 92.9 11 2 1 1 7 36.4
腰痛 15 1 6 6 2 86.7 16 1 4 5 6 62.5
2)
夜尿频数 13 1 5 5 2 84.6 11 0 2 2 7 36.4
面色萎黄 18 2 6 6 4 77.8 18 1 4 5 8 55.6
2)
面浮肢肿 20 5 8 6 1 95.0 17 2 3 6 6 64.7
1)
脘腹胀满 16 2 6 7 1 93.8 17 1 2 4 10 41.2
1)
大便干结或溏泄 18 5 4 8 1 94.4 15 1 2 3 9 40.0
口淡不渴 16 2 5 4 5 68.8 13 2 3 2 6 53.8
2)
口中黏腻 17 2 6 8 1 94.1 16 1 3 6 6 62.5
舌淡有齿痕 15 1 5 4 5 66.7 14 1 3 3 7 50.0
2)
舌苔有瘀点瘀斑 14 1 5 6 2 85.7 17 2 3 2 10 41.2
1)
脉沉细涩 18 5 7 5 1 94.4 19 1 1 6 11 42.1
1) 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P<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
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s,分)
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 x
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1)2)
详见表3。
观察组 32 38.63±8.72 26.84±8.02
1)
3.4.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对照组 32 37.81±7.95 35.76±7.50
1) 2)
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 x ±s)
血肌酐(μmol/L) 尿素氮(mmol/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1)2) 1)2)
观察组 32 498.60±92.30 306.25±62.27 16.81±4.58 9.10±2.71
1) 1)
对照组 32 457.20±94.60 412.40±87.30 15.70±4.02 13.05±2.90
1) 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上海针灸杂志 2021 年 6 月第 40 卷第 6 期 ·685·
4 讨论 对脾肾亏虚夹瘀浊型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
慢性肾脏病属中医学“虚劳” “腰痛” “关格” “溺 疗效确切,并有效降低药物代谢对肾功能造成的损伤。
毒”范畴,涉及多个脏腑,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以本虚标 综上所述,脐疗联合西医治疗可提高脾肾亏虚夹
实为基本病理特征,疾病各阶段和脾肾两脏关系密 瘀浊型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能
[8]
切 。慢性肾衰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经历多个病理阶 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缓肾功能的损伤。
段,随着病情进展,消化道症状尤为突出,常出现食少

纳呆、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状,上述症状看似浊邪、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瘀毒内积,其病变根本在脾肾亏耗,脾虚则运化失权、
清浊失司、升降失调,肾虚则温煦失养、水湿泛滥、浊 1929-1930.
邪内积,临床常见纳呆呕恶、肢体困倦、腰背酸痛。中 [2] 郑鑫,陈熠,邓跃毅.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中医研究
医学认为消化道是脾胃所主,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 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2):
天之本,慢性肾衰竭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耗,后 176-177.
[3] 贾佑铎,郭兆安.慢性肾衰竭消化系统症状发病机制及
天脾胃之气失于濡养,脾胃缺乏元阳气化温煦,久之则
治疗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
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乏源,肾元精气日益亏耗,加
之湿浊、瘀血、热毒等病理因素,终致脾肾亏耗之病变。 15(10):936-937.
神阙又称脐中、环谷、维会、命蒂,位于腹中部, [4] 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肚脐中央处。神阙是人体阴阳气血流通之枢纽,汇聚十 1385-1396.
二经脉、奇经八脉之气,是调理体质、防治各类慢性疾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
[9]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
病的常用穴位 。神阙自古只行灸法,而不可进针,故
[6] Stanghellini V, Chan FK, Hasler WL, et al. Gastroduode-
又称为脐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代谢废物排泄
障碍,长期应用内服药物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采取 nal Disorders[J]. Gastroenterology, 2016,150(6):1380-
外治法能够有效减少对于口服药物的依赖,这对于保 1392.
[10]
护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大有裨益 。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脐是胚胎发育生长过程中腹壁组织最终闭合的位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6.
[8] 林雪景.中药高位灌肠对改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研
置,表皮角质层薄弱,屏障防御能力也较弱,外敷药物
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7):638-
成分容易穿透,从而有效提高临床脐疗的疗效。脐下腹
膜组织被交错丰富的动静脉网包裹,而且脐附近基本 639.
没有脂肪组织存在,外敷药物能够从动静脉网顺利进 [9] 黄方良.艾灸神阙穴配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
[11]
入体循环,这对于药物在脐周的吸收十分有利 。外敷 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药物需要经过皮肤吸收起效需要经过以下步骤,药物 36(8):1204-1208.
[10] 米杰,修方睿,苏珊珊,等.脐疗改善慢性肾衰竭湿浊
活性物质释放、药物成分顺利穿透机体皮肤黏膜和药
(热)中阻兼脾肾亏虚型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研究[J].山
物活性物质进入微循环,脐疗中医外治满足以上要求,
[12]
东中医杂志,2019,38(4):320-324.
能够在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 。脐疗常用于胃脘
疼痛、腹胀便秘、腹泻呕吐及胃肠道功能性疾病,通过 [11] 刘佳,管咏梅,陈丽华,等.中药脐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
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使得局部经络气血疏通,最终达 展[J].世界中医药,2019,14(7):1629-1634.
[13]
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 [12] 国海燕,费燕,董银燕.参黄膏脐疗联合耳穴压豆治疗
本研究采用脐疗治疗脾肾亏虚夹瘀浊型慢性肾脏 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 35 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
52(6):422.
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治疗方案简易,能在肾内科普通
[13] 梁冰雪,袁天慧,闫翠,等.浅谈脐疗的中医内涵[J].中
病房大范围开展。本研究显示在改善消化道症状方面
观察组对于食少纳呆、夜尿频数、口中黏腻、口中异 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329-4332.
味、面浮肢肿、舌苔黄腻各项症状均有疗效,说明脐疗 收稿日期 2020-07-19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