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北京大峪中学初二(上)期中生物含答案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20北京大峪中学初二(上)期中生 物(满分:70分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分,每道题1分1.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完成手腕屈
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
成D.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2.老年人不适宜进行登山等剧烈运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骨中有机物减少,摔倒后易骨折B
.韧带及关节囊松弛,关节易错位C.骨骼肌耗氧量减少,收缩力增加D.关节中滑液减少,润滑作用减弱3.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动
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活动范围B.所有动物运动都依赖肌肉和骨骼C.动物运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D.动
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4.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鹦鹉学舌B.喜鹊筑巢C.孔雀开屏D.雄鸡报晓5.乌鸦会衔住
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食。这种行为属于( )A. 先天性行
为B. 领域行为C.社会行为D. 学习行为6.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B. 猩猩
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C. 失去雏鸟的红雀给池塘里浮到水面上求食的金鱼喂食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
吃奶7.缉毒犬经过专门训练,可在各种场所对不同的行李物品进行搜索,查缉隐藏的毒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缉毒犬拥有查
缉毒品的能力,是通过长期学习和训练获得的B.缉毒犬学习查毒的行为,是建立在其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C. 缉毒犬查缉毒品主要依赖嗅觉,
形成嗅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缉毒犬一旦学会了缉毒的技能,就会形成终生不忘的记忆8.人体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叙
述是( )①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②关节囊里面有坚韧的韧带③关节腔内有滑液④关节囊外面有坚韧的韧带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④9.藜麦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健康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藜麦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藜科,是一种双
子叶植物。其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A.胚B.胚乳C.子叶D.胚芽10.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踏出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登
陆探测的第一步,探测器上搭载了棉花种子。为使这些种子在登陆后萌发,地面控制中心首先需要发送的指令是( )A.给予水分B.给子
光照C.添加激素D.添加肥料11.下表是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装置场所温度棉花状态现象甲光照23
℃潮湿全部发芽乙光照23℃干燥没有发芽丙黑暗23℃潮湿全部发芽丁黑暗23℃干燥没有发芽A.选择一定数量、完整有活力的种子进行实验B
.该实验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甲组与丁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光照和潮湿D.该实验说明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12
.玉米籽粒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和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依次是( )A.子叶、胚芽B.子叶、胚根C.胚乳、胚根D.胚乳
、胚芽13.如图展示了菜豆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的不同生命阶段。对各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阶段依赖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
质B.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菜豆茎叶C.菜豆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D.气孔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14.我国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诗云:“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描写了柳絮漫天飘散,沾满了门帘的画面。柳絮是柳树的种子,下列结构能
发育成柳絮的是( )A.胚珠B.子房C.受精卵D.雄蕊15.对家蚕的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受精卵、幼虫、家蚕、
蛹B.受精卵、幼虫、蛹、家蚕C.家蚕、幼虫、受精卵、蛹D.蛹、幼虫、受精卵、家蚕16.下图为鸟卵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卵壳,能控制物质的进出B.⑤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受精后,③将发育成胚胎D.⑦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17.下列不
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与黄果B.机器人的高矮C.人的ABO血型D.孔雀开屏18.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B.狗的长毛和黑毛C.人的身高和体重D.马的白毛和鼠的黑毛19.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子代
豌豆的性状及基因组成为( )A.高茎(Dd)B.高茎(DD)C.矮茎(Dd)D.矮茎(dd)20.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
皮为隐性性状,则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生出双眼皮子女的机率为()A.25%B.50%C.0%D.75%21.关于人类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和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2对+XXB.人体卵细胞中染色体是22条+XC.人体精子中染色体是22条
+YD.人体精子中染色体是22条+XY22.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A.细胞核B.基因C.细胞质D.细胞膜23.下图为研究皱叶
醉鱼草种子萌发条件得到的实验数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探究了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B. 皱叶醉鱼草种子萌发的最
适温度是30℃C.各组应挑选粒大饱满的2粒种子较适宜D.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保持适宜并相同24.小麦是常见粮食作物,如图是麦粒的结
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颗麦粒是一个果实,里面包含一粒小麦种子B.供人类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小麦粒中的胚乳C
.相比较于菜豆种子的结构,小麦粒与玉米粒的结构相似度更高D. 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叶,胚轴发育成茎25.马铃薯既能
用块茎繁殖,也能用种子繁殖。这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 )A.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B. 变异类型多少C. 能否保持母体优
良性状D. 繁殖速度快慢二、非选择题:共45分26.(9分)“引体向上”是北京市中考体育项目之一,用哑铃锻炼上肢是一种有效的练习途
径。刚开始时上肢的肌肉非常容易累,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情况会明显好转,肌肉的力量也会显著加强。请根据下面的模式图分析回答问题。(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屈肘时,下图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而另一块肌肉处于舒
张状态。(2)关节是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如图所示,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其中[]_____和[]_____构成了关节面,使
得关节牢固,而关节牢固的特性也与[]_______有关,它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此外灵活
性还与[]_________有关。(3)科学测试表明,人的肱骨能承受174~276kg的压力,这与骨的成分有密切关系。骨坚硬的特性
与骨中的_______有关,而骨韧性的特性又与骨中的_____有关。少年和儿童的骨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所以要特别注意坐、立、
行的姿势。(4)除运动系统以外,做一项运动往往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和_________系统等的配合。2
7.(7分)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甲是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乙是萌发的大豆幼苗
、丙是玉米籽粒,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______________(填序号)组成的,它的外边有种皮保护。
(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____,乙图中的A部分是由甲图种子的__________发育成的;C部分是由甲
图中的___________,之后会萎缩脱落。丙图中6是种皮和果皮,所以在结构层次上玉米籽粒属于___________(3)玉米籽
粒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贮存在玉米籽粒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在丙的切面地滴加碘液,它会变成蓝色。(4)菜豆种子
和玉米籽粒子叶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8分)某生物兴趣小
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籽粒饱满的玉米籽粒放在
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玉米籽粒所处的条件实验结果棉花放置环境甲干燥的棉花
置于25℃不萌发乙潮湿的棉花置于25℃萌发丙棉花和玉米籽粒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不萌发丁潮湿的棉花冰箱冷藏室(4℃)不萌发(1)
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
环境条件。(2)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B.虫蛀空
了的水稻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D.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3)如果只是为了证明“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
____________。(4)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请你帮助
完成以下探究实验:实验步骤:①将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浸泡在2%的_____________中,乙组浸泡在___
_____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②将浸泡后的两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放置在同一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③随时观察并记
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预测实验结果: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___
______,(填“甲>Z”或“甲=乙”或“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反之则反。29.(10分)图1为
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桃子(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桃花的主要结构为_________和_________,由此判
断它是__________性花.(2)花粉粒位于_________(填写序号)中,成熟的花粉粒经传粉落到_______上,萌发出花
粉管.花粉管伸入到结构5中的内部后,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_________结
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就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_____________现象.(3)受精后图1中的_________发育成整个图2
所示的结构,其中图1中的③发育成图2中的______(填写字母).30.(6分)水稻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据考证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
少有七千年。科研人员偶然在田间发现一株叶片为白色的水稻植株(白化植株),并利用该植株和正常植株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父本母本F1F2
绿色白色全部绿色绿色890;白色306白色绿色全部绿色绿色949;白色285(1)根据实验推测,水稻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
(有性/无性)生殖。(2)遗传学上,水稻叶片的绿色和白色是一对__________性状。依据实验结果分析,叶片颜色中的______
_(绿色/白色)为显性性状。(3)F2中绿色植株与白色植株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____,若用D、d表示控制水稻叶色的相关基因
,则F1中绿色植株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4)上述杂交实验结果证明该水稻植株产生的白色性状属于__________
________(可遗传/不可遗传)变异。31.(5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人们在对动物的观察过程中发现,不同动物的捕食行为各
具特色。蛇的种类繁多,分布于世界各地,但绝大多数蛇只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食物种类也比较单一,蛇的捕食策略大体分为三类:无毒蛇多以“
绞杀”模式制服猎物,即用细长的身体卷住猎物,体侧肌肉持续收缩,导致猎物昏厥或死亡后再将其吞噬。观察红纹滞卵蛇(无毒蛇)捕食时发现,
无论是成年蛇还是初生幼蛇,都采用的是“绞杀”模式。毒蛇大多不“绞杀”猎物。紫砂蛇(轻毒蛇)一般会咬住猎物不放,被称为“噬咬”模式,
长时间的“噬咬”以保证足够的毒液进入猎物伤口,导致猎物活动能力减弱或丧失后将其吞噬。大多数剧毒蛇则采用“击杀”模式对付猎物。如响尾
蛇(剧毒蛇)捕食老鼠时,先静静地潜伏,等待猎物进入攻击范围后突然发动袭击,在极短的时间里将致命的毒液注入猎物体内,继而将猎物放开任
其逃跑(当然,猎物大多因为中毒而不能跑远就失去运动能力),再依靠敏锐的嗅觉循着气味找到濒死的猎物,将其吞噬。豹属的大型猫科动物都善
于捕猎,但策略有所不同。虎一般会咬断猎物颈椎,损毁对方脊髓。狮会使猎物窒息而死,但不同狮群的具体做法又有不同,有的靠紧咬住猎物的喉
部导致其窒息,有的靠咬住口鼻部不放导致猎物室息。幼年虎或狮会观察成年个体的捕猎过程,并在与同伴的“打闹”中锻炼“埋伏”、“扑咬”等
技巧。成年个体也会将击伤的猎物交给幼体处理,锻炼它们控制和杀死猎物的能力。一些捕猎技巧代代相传,形成了一定的“捕猎文化”。(1)蛇
属于爬行纲动物,多数种类没有孵卵、育幼等行为。红纹滞卵蛇中,无论成年蛇还是出生幼蛇,都采用“绞杀”模式捕食猎物,说明该行为属于__
_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2)根据文中信息推测,黑眉锦蛇(无毒蛇)的捕食策略可能是“________”模式,铅色水蛇(
轻毒蛇)的捕食策略可能是“_______”模式。(3)狮和虎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具有的胎生和哺乳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幼年
个体通过观察、练习而获得捕猎技巧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这类行为有利于它们更好地_________复杂的
环境。2020北京大峪中学初二(上)期中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当控制
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身体的这部分就可能会瘫痪,并且可能导致骨骼肌的萎缩,A正确;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共同完成的,B错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
生了运动,C正确;在运动中,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包括着,密闭的关节腔内有滑液,保证了关节既牢固、又灵活,D正确。2. 【答案】C【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老年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生理特点。【详解】骨中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弹性小,摔倒后
易骨折,A正确;老年人的韧带及关节囊松弛,关节易错位,B正确; 骨骼肌耗氧量减少的话,线粒体释放的能量就会减少,骨骼肌的收缩力应该
下降,C错误; 老年人的关节中滑液分泌量减少,润滑作用减弱,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解释实际问题。3. 【答案】B【解析】【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
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详解】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活动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获取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
会,A正确。B、脊椎动物有骨骼,有的无脊椎动物没有骨骼,如蚯蚓,因此不是所有动物运动都依赖肌肉和骨骼,B错误。C、在氧气的参与下,
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动物运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D、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器官
和运动方式也不同,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因此,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D正确。故选B【点睛】动物的运动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
复杂多变的环境。4. 【答案】A【解析】鹦鹉学舌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属于
学习行为;喜鹊筑巢、孔雀开屏和雄鸡报晓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点睛: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
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
过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5. 【答
案】A【解析】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是在动
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考点定位】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名师
点睛】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
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6. 【答案】B【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
的新的行为。【详解】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失去雏鸟的红雀给池塘里浮到水面上求食的金鱼喂食、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
奶,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C、D不符合题意;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是通过生活经验
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7. 【答案】D【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
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
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
过学习得来的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缉毒犬拥有查缉毒品的能力,是通过长期学习和
训练获得的,故A正确;缉毒犬学习查毒的行为是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其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故B正确;嗅觉的刺激部位位于鼻腔上方的鼻黏膜上,嗅觉是刺激物刺激了嗅觉细胞使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相
应神经中枢,从而产生嗅觉,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嗅觉神经中枢,所以缉毒犬查缉毒品主要依赖嗅觉,形成嗅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
C正确;缉毒犬一旦学会了缉毒的技能,需要不断地强化刺激,否则形成的缉毒技能会消退,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
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嗅觉的形成过程。8. 【答案】B【解析】【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
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详解】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提高关节灵活性,①正确。关节腔内的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③正确。关节囊内的韧带
可以使关节更牢固,故选B。【点睛】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9. 【答案】C【解析】【分析】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比较:比较内容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不同点子叶数目2片1片胚乳大多数没有胚乳绝大多数有胚乳营养物质存储部位子叶胚乳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详解】大多数
双子叶植物种子只由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以外,还含有胚乳,养料储存在胚乳
中;它们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的。选项C符合题意【点睛】熟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一是要知道种子的
结构,二是要知道什么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10. 【答案】A【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必须是完整并且活着的且度过休
眠期;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种子才能够正常萌发。【详解】种子的萌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
是自身条件:胚必须是完整并且活着的且度过休眠期,另一个条件是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种
子才能够正常萌发。因此,为使这些种子在登陆后萌发,地面控制中心首先需要发送的指令是给予水分。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相关
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11. 【答案】A【解析】【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
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
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
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材料要选择完整的活力的种子,并保证一定的数量,正确;B、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
,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甲乙丙丁温度都相同,因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种子萌发与光照水分的关系,而不包括温度,错误;C、甲组与丁组有
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因此甲组与丁组不可以构成对照,也不能说明西瓜子发芽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错误;D、甲乙丙丁温度都相同,因此实验
不能表明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12. 【答
案】C【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
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
与根的部分。【详解】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种子萌发时,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并发育
成根,随后胚轴伸长,把胚芽顶出土壤,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因此,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及最先
突破种皮的结构依次是胚乳、胚根。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13. 【答案】D【解析】【分析】菜豆
是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详解】A、菜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的
结构中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A错误。B、菜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B错误。C、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无机盐等
无机物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维持生存,并不是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C错误。D、气孔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
D正确。故选D【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菜豆种子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14. 【答案】A【解析】【分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
构,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包括花药 和花丝两部分。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详解】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子房发育过程如下:柳絮是柳树的种子,能发育成柳絮的
是胚珠。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15.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昆虫的发育方式解答。【详解】家
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若虫和成虫差别不
明显,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蚱蜢、蝼蛄等。家蚕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受精卵是
由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结构受精作用融合成的,即家蚕的生殖过程出现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家蚕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
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故选B。【点睛】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包括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16. 【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①卵壳,②卵黄膜,③胚盘,④系带,⑤卵黄,⑥卵白,⑦气室,⑧⑨
卵壳膜,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①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错误。B、⑤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正确。C、
③胚盘,内含细胞核,受精后,将来发育成胚胎,正确。D、⑦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鸟卵的结
构。17. 【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详
解】番茄红果与黄果、人的ABO血型、孔雀开屏分别属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均属于性状。而机器人不属于生物,
所以机器人的高矮不属于生物性状,B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状的概念。18. 【答案】A【解析】【分析】性状
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详解】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
相对性状,A正确;狗的长毛和黑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马的白毛和鼠
的黑毛是两种生物,因此马的白毛和鼠的黑毛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点睛】解答该题要正确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19. 【答案】A
【解析】【分析】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
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高茎豌豆(DD)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矮茎豌豆(dd)
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一对基因Dd控制的性状是高茎豌豆。控制豌豆高茎和矮茎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如图: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
关键是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20. 【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
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
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详解】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因此夫妇双方都是单眼皮,其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都是隐性如dd,
其子女的控制眼皮的基因来自于父母双方,因此其子女的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也都是隐性dd,性状表现都是单眼皮;因此这对夫妇不可能生出双眼
皮的孩子。假设双眼皮有显性基因D控制,单眼皮有隐性基因d控制,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故选C。【点睛】掌握基因的显
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1. 【答案】B【解析】【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
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
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A.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即男性为22对+XY;女性为22对+XX,A
错误。B.卵细胞有一种,染色体是22条+X,B正确。CD.男性体细胞染色体为22对+XY,精子有两种22条+X或22条+Y,CD错
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半。22. 【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
染色体、DNA和基因四者的大小关系如图:【详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主要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主要存在于
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可以分成许多小段,其中每一份就称为一个基因,所以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
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控制性状。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
四者的大小关系。23. 【答案】D【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详解】A.该实验数据反映的是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因此,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故A错误。B.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皱叶醉鱼草的种子在20℃是发芽率最高,几乎为100%,30℃是发芽率只有大约20%,故B错误。C.实验过程中,
种子的数量不能太少,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故C错误。D.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除了温度外,其他条件应保持适宜并相同,故D正确。
故选D。【点睛】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解题关键。24. 【答案】D【解析】【分析】(1)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的
,而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的,营养植物储存在胚乳里面。(2)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
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所以植物体是由植物的种子的胚发育成的。【详解】小麦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实一粒小麦就是
一个果实,里面包含一粒小麦种子,A正确;小麦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因此供人类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小麦粒中的胚乳,B
正确;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而小麦和玉米均属于单子叶植物,所以相比较于菜豆种子的结构,小麦粒与玉米粒的结构相似度更高,C正确;种
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
部分,D错误。【点睛】掌握小麦种子的结构和种子的萌发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5. 【答案】A【解析】【分析】花粉落到柱头上后,长出花粉
管,再通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具有精子,胚珠内有卵细胞,花粉管进入胚珠后,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这个过程叫受精,像这样,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
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详解】据分析可知,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而马铃薯用种子繁殖,有生殖细胞参与,属于有性
生殖;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点睛】无性生殖是植物常见的生殖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最本质区别是无生殖
细胞参与。二、非选择题26. 【答案】 (1). A (2). ①关节头 (3). ④关节窝 (4). ②关节囊 (5). ⑤关
节软骨 (6). 无机物 (7). 有机物 (8). 神经 (9). 呼吸【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②关节
囊、③关节腔、⑤关节软骨、①关节头、④关节窝。【详解】(1)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
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屈肘时B肱三头肌舒张,A肱二头肌收缩。伸肘时B肱三头肌收缩,A肱二头肌舒张。(2)关节的结构
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结构中,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骨
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关节的牢固性。(3)骨成
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
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点睛】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骨的成分等是本题解题关键。27. 【答案】 (
1). 1245(2). 胚根 (3). 胚芽 (4). 胚根 (5). 器官 (6). 胚乳 (7). 菜豆子叶两片,玉米子叶一
片【解析】【分析】图中1胚轴,2胚根,3种皮,4胚芽,5子叶,6种皮和果皮,7胚芽,8胚轴,9胚根,10胚乳,11子叶,A是叶,B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C根。【详解】(1)大豆种子包括3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质地坚硬,具有保护作用,胚包括2胚根、1胚轴、4胚芽和5子
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2)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并发育成植物的C根
,胚芽发育成植物的A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B,子叶为此过程提供营养物质。玉米有果皮和种皮,因而准确地说,玉米的籽粒是果
实,属于器官。(3)(4)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点睛】掌握种
子的结构和萌发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8. 【答案】 (1). 适宜的温度 (2). 一定的水分 (3). 充足的空气 (4). D
(5). 甲和乙 (6). 盐水 (7). 清水 (8). 甲>乙【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
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置了三
组对照实验,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本实验可形成甲与乙;乙与丙;乙与丁3组对照实验。对比甲与乙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一
定的水分;对比乙与丙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对比乙与丁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2)我们知道种
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
,种子要选择籽粒饱满的。故选D。(3)实验中乙组为对照组,可以形成三组对照。乙和甲对照变量是水分,乙组种子萌发,甲组由于缺少适量的
水分没有萌发,因此选用甲和乙两个装置,证明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4)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用低浓
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探究实验:实验步骤:①“将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对照试验所要探
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低浓度盐水,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
“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乙组浸泡在清水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③“随时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
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预测实验结果:“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甲<乙(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
“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反之亦反”。【点睛】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
键问题。29. 【答案】 (1). 雄蕊 (2). 雌蕊 (3). 两 (4). 2 (5). 柱头 (6). 卵细胞 (7).
极核 (8). 双受精 (9). 子房 (10). B【解析】【分析】图中: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
胚珠;A是果肉,B是种子。【详解】(1)花的结构中雄蕊和雌蕊是主要部分,因为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根据花蕊的着生
情况,花可分为单性花和两性花,只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的花是雌花,如图中的桃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因此是两性花。(2)花粉是在花
药里产生的,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中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后,花粉在雌蕊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并穿过花柱,直达
子房内的胚珠,这时花粉管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的极核结合形成受精
极核,完成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双受精现象。(3)受精完成后,只有子房部分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
乳;左图中的⑤子房发育成整个右图:果实;左图中的⑥胚珠发育成右图中的B种子。【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花的结构和发育成为果实的过程。30. 【答案】 (1). 有性 (2). 相对 (3). 绿色 (4). 3:1 (5). Dd (6). 可遗传【解析】【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详解】(1)水稻靠种子繁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水稻叶片的绿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据表中F2既有绿色又有白色。表明绿色是显性性状,白化是隐性性状。(3)据表中数据可见:F2中绿色与白色之比约是3:1,若用D、d表示控制水稻叶色的相关基因,则亲代绿色的基因是DD,白色的基因是dd,遗传图解:则F1中绿色植株的基因组成为Dd。(4)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水稻植株产生的白化性状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31. 【答案】 (1). 先天性 (2). 绞杀 (3). 噬咬 (4). 学习 (5). 适应【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详解】(1)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外具有坚韧的卵壳,所以属于爬行动物。红纹滞卵蛇中,无论成年蛇还是出生幼蛇,都采用“绞杀”模式捕食猎物,说明该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2)根据文中信息推测,黑眉锦蛇(无毒蛇)的捕食策略可能是“绞杀”模式,铅色水蛇(轻毒蛇)的捕食策略可能是“噬咬”模式。(3)幼年个体通过观察、练习而获得捕猎技巧的过程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类行为有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点睛】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