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北京丰台初三(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20北京丰台初三(上)期末生 物一、选择题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1.蓝莓果实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花青素,食用时无需去皮去籽,可
食率近100%,营养价值较高,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蓝莓果实属于(  )A.细胞B.组
织C.器官D.系统2.蓝莓果实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花青素,食用时无需去皮去籽,可食率近100%,营养价值较高,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
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花青素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3.(3分)草履虫是直观了解单细胞生物
的常用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小题。下列生物与草履虫细胞结构相同的是(  )A.变形虫B.大肠杆菌C.酵母菌D.水绵4.(3分)草履虫
是直观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常用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小题。生物小组同学对草履虫进行观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
层来吸取制片观察B.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草履虫的内部结构C.放置少许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运动D.染色酵母菌饲喂草履虫利于观察食物泡
5.(3分)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白星花金龟是一种常见昆虫,生长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幼虫可以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排泄物粪
砂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成虫喜食玉米等农作物,喜鹊、乌鸦等可捕食其成虫。白星花金龟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类型是(  )A
.体外受精 完全变态发育B.体外受精 不完全变态发育C.体内受精 完全变态发育D.体内受精 不完全变态发育6.(3分)请阅读下面的
资料,回答下列小题。白星花金龟是一种常见昆虫,生长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幼虫可以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排泄物粪砂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为
农作物提供营养。成虫喜食玉米等农作物,喜鹊、乌鸦等可捕食其成虫。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太阳→玉米→成虫B.玉米→成虫→
喜鹊C.太阳←玉米←喜鹊D.玉米←成虫←喜鹊7.(3分)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白星花金龟是一种常见昆虫,生长发育过程如下
图所示。幼虫可以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排泄物粪砂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成虫喜食玉米等农作物,喜鹊、乌鸦等可捕食其成虫
。根据资料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星花金龟幼虫的营养方式为寄生B.粪砂能直接为农作物提供有机营养C.白星花金龟幼虫、
秸秆、粪砂构成了生态系统D.白星花金龟幼虫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8.(3分)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具有极
高的药用价值及园林应用价值。请回答下列小题。温度处理(昼/夜)萌发率18℃/13℃10.00%23℃/18℃73.33%28℃/2
3℃70.00%据图可知,银杏属于(  )A.裸子植物B.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D.孢子植物9.(3分)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
“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及园林应用价值。请回答下列小题。温度处理(昼/夜)萌发率18℃/13℃10.00%23℃/18℃
73.33%28℃/23℃70.00%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对银杏种子萌发的影响,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范围内,随温
度升高,种子萌发率提高B.当昼夜温度低于18℃/13℃时,种子不能够萌发C.银杏种子萌发较为适宜的昼夜温度为23℃/18℃D.当昼
夜温度为28℃/23℃时,种子萌发速度最快10.(3分)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及园林应用价
值。请回答下列小题。温度处理(昼/夜)萌发率18℃/13℃10.00%23℃/18℃73.33%28℃/23℃70.00%银杏种子
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芽B.胚根C.胚轴D.子叶11.(3分)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金鱼藻是多年生草本沉
水植物,将其植株剪切成段,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就能长成新植株,可用作饲料及水族箱布景。下列植物产生新植株的方式与资料中金鱼藻繁殖不同
的是(  )A.玉米种子繁殖B.苹果嫁接繁殖C.红薯块根繁殖D.月季扦插繁殖12.(3分)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金鱼藻是
多年生草本沉水植物,将其植株剪切成段,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就能长成新植株,可用作饲料及水族箱布景。生物小组同学探究环境因素对金鱼藻光
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以研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B.碳酸氢钠溶液可以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C.收集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相同时间内,LED灯管调至第3级时产生气泡最多13.(3分)请阅读
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金鱼藻是多年生草本沉水植物,将其植株剪切成段,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就能长成新植株,可用作饲料及水族箱布景。
水族箱内放置金鱼藻,同时给予充足的光照,其目的不包括(  )A.可用作鱼的食物B.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氧气C.可以美化水族箱
D.有利于呼吸作用,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14.(3分)鲸类是哺乳动物中高度特化的类群,现存约98种。其陆生祖先约在5300万年前由陆
地重返海洋,在此过程中其形态结构、行为及生理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改变。请回答下列小题。据图分析,与座头鲸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蓝鲸B.灰鲸C.长须鲸D.小须鲸15.(3分)鲸类是哺乳动物中高度特化的类群,现存约98种。其陆生祖先约在5300万年前
由陆地重返海洋,在此过程中其形态结构、行为及生理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改变。请回答下列小题。关于鲸类的演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A.化石是研究鲸类演化的最直接证据B.鲸类生理功能改变是定向变异的结果C.鲸类形态的改变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D.鲸类能够重
返海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16.大枣根系发达,耐旱、耐涝,是发展节水型林业的首选树种。(1)大枣根尖成熟区外侧有根毛,内部
细胞   (填“分裂”或“分化”)形成导管,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水和无机盐在枣树中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作用。(2)科研人
员为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大枣的影响,设计了三组实验。Ⅰ组 无人工灌溉+无遮阴:保持枣园自然状态;Ⅱ组 有人工灌溉+无遮阴:每天人工灌
溉1次;Ⅲ组 无人工灌溉+有遮阴:选择透光度60%的黑色纱网进行遮阴处理。实验结果如下:表1 不同栽培方法下枣的光合速率时间组别
光合速率(μmol?m﹣2?s﹣1)7:009:0011:0013:00Ⅰ4.7311.6810.215.31Ⅱ5.8213.57
15.307.92Ⅲ6.2113.7214.529.60表2 不同栽培方法下枣的品质指标品质指标组别硬度(kg/cm2)总糖(%
)Ⅰ4.7311.68Ⅱ5.8213.57Ⅲ6.2113.72(1)大枣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利于
大枣积累更多的   。(2)根据表1实验结果分析,可有效提高大枣光合速率的措施是   。a.遮阴 b.松土 c.施肥 d.人工灌溉
(3)根据表2实验结果分析,大枣果实中总糖含量最高的是第   组(填序号)。(4)综合表格数据分析,请提出一种可能进一步提高大枣光
合速率的措施   。17.目前我国大枣种植中果实开裂问题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1)如图所示,科研人
员制作装片,对枣果皮结构进行显微观察。①大枣果实主要是由   (填“子房”或“胚珠”)发育而来的。②图   (填“A”或“B”)为
开裂枣果皮细胞显微图,此开裂部分属于   组织。③开裂枣果皮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层数多 b.细胞层数少 c.细胞排列整齐
d.细胞排列散乱(2)研究发现果皮细胞吸水,果肉膨胀是导致裂果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员观测并记录了不同降雨量及降雨天数对枣裂果率的影响
(如图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科研人员发现在枣果发育不同时期,喷洒相应试剂,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试剂A能
保持果肉的硬度;试剂B使果皮细胞排列紧密;试剂C在果面上形成薄膜,透光透气不透水。为减少降雨对枣裂果的影响,最佳选择是喷洒三种试剂
中的   。18.大枣成熟采摘后,需保鲜运输供给市场。气调包装(根据食物的种类采用不同的气体比例进行包装,一般采用的气体有氮气、氧
气以及二氧化碳)是目前先进、有效的果蔬保鲜方法之一。科研人员为找到保存大枣保鲜的最佳混合气体比例,做了以下实验:步骤1:选取刚采摘
的脆熟期无损伤、无病虫害的新鲜大枣,清洗后擦干水渍。每盒中放入200克(约14颗)大枣和1包干燥保鲜剂,抽真空。步骤2:按照下表比
例依次充入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其中第4组充入普通空气。每组各24盒。步骤3:将处理后的材料置于6~8℃的环境中储存,每隔5天从4
组中各随机取出3盒,检测其硬度,结果见下图。表 各组别气体比例(单位:%)组别气体1234氧气555普通空气二氧化碳012氮气95
9493说明:空气中氮气的比例约为78%,氧气的比例约为21%,二氧化碳的比例约为0.04%(1)本实验中设置第4组的目的是   
。(2)检测大枣硬度所得数据,应计算其   ,以减小误差。(3)实验结果显示,大枣硬度随储存时间的增加,均有   趋势。第   组
硬度下降最为缓慢,能有效延长大枣的鲜脆时间。(4)大枣表面的微生物会引起大枣腐烂变质,适宜的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气体混合能够有效
的   (填“促进”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降低大枣的   作用,从而延长鲜枣的储存时间。(5)请找出实验步骤中除气调包
装外,有利于大枣保鲜的其它方法,并说明理由   。19.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
点,具有丰富的营养。如图所示,海水稻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
规律,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1)海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差异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2)海水稻有芒和无芒是一对 
 性状。根据以上实验可判断无芒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   上。(3)已知有芒和无芒是
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A、a表示),实验二有芒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4)若将实验一中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则子二代中
无芒海水稻所占的比例为   。20.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问题。绿孔雀,今夕何栖 绿孔雀是中国原生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与蓝孔
雀头顶扇形羽冠不同,绿孔雀头顶耸立簇状羽冠。雄性体羽为翠蓝绿色,颈部鳞片状,尾上覆羽形成华丽的尾屏。雌性不及雄性艳丽,无尾屏。在繁
殖季节,几只雄鸟围绕1只雌鸟,展开尾屏炫耀,有时甚至发生格斗。雌鸟每窝产卵5~6枚,雏鸟孵出后即可跟随雌鸟觅食,感觉有危险时躲于雌
鸟翅下。繁殖期间,野生绿孔雀用于搜寻食物、取食和警戒行为占去多数时间,而笼养绿孔雀的主要行为是休息行为,其次是取食、警戒等行为。
绿孔雀曾在中国南部很多省区有分布,包括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及云南等,但20世纪初,其他省区和云南东北部已绝迹,仅在云南中部
、南部和西部,距离水源近,没有人类干扰或隐蔽条件好的地区发现野生绿孔雀,数量不足300只。 野生绿孔雀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
类不断开发破坏其栖息地,并在周边定居,建造农场、养殖场等,甚至阻断了绿孔雀到达水源的路径。绿孔雀的羽毛是珍贵的野生动物产品,乱捕滥
猎情况非常严重。绿孔雀会误食喷洒了农药或老鼠药的庄稼而死亡,农户饲养动物的流行病也会传染给绿孔雀。此外,绿孔雀性成熟时间长,繁殖率
低,产卵量少,保护区内栖息地碎片化导致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使得遗传多样性下降。近年来,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野生绿
孔雀得到了大力保护,野外栖息地被破坏的趋势已被有效遏制。绿孔雀正在唤起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关心才会行动,行动才有希望。你,愿意成为
绿孔雀的守护使者吗?(1)根据文中信息判断,绿孔雀是图   (填“甲”或“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类(纲)。(2)要知道我国
野生绿孔雀的数量及亲缘关系,应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3)繁殖过程中,雄性绿孔雀开屏炫耀属于   (填“先天”或“学习”)行为。
(4)在繁殖期间,笼养绿孔雀休息行为比野生绿孔雀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5)绿孔雀保护区内栖息地碎片化,导致其近亲繁殖,遗传
多样性下降。请就此提出一条保护措施   。2020北京丰台初三(上)期末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1.
【答案】C【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果实是由种子和果皮组成。【解答】解:细胞是除病毒以外,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
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由六大器官构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系统是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动物体有系统
,植物体没有系统。蓝莓果实属于六大器官之一。故选:C。【点评】只有理解并掌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才能正确区分它们。2.【
答案】D【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等。据此回答。【解答】解:植物细胞的液泡中溶解着一些
酸甜苦辣的物质及色素。蓝莓果实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花青素,所以花青素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故选:D。【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
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A【分析】除病毒外,生物可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
物,叫做单细胞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等。【解答】解:草履虫和变形虫都是单细胞动物,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细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水绵是单细胞植物,可见A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熟知常见的单
细胞生物。4.【答案】B【分析】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要靠这个细胞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观
察单细胞生物一般用普通显微镜即可。【解答】解: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也需要摄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草履虫通过表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
体内的二氧化碳,培养液表层氧气浓度高,因此草履虫多聚集在这里,A正确。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想要观察到草履虫的内部结构必须借助显
微镜,B错误。C、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
,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C正确。D、染色的酵母菌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的体内形成食物泡,D正确。故选:B。
【点评】草履虫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可结合草履虫的结构图来记忆。5.【答案】C【分析】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
变态两种方式: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
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解答】解:白星花金龟属于昆虫,雌
雄异体,体内受精;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可见白星花金龟是体内受精,发育为完全变态。故选:C。【点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是有无蛹期。6.【答案】B【分析】食物链书
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
指向捕食者。【解答】解:A、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太阳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B、该链状结构正确
的表达了生产者玉米和消费者成虫、喜鹊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B正确;C、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且食物链中不包
括非生物部分;C错误;D、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该链状结构箭头方向不对。D错误。故选:B。【点评】正确的书写食物链是
解题的关键。7.【答案】D【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生态系
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解答】解:A
、白星花金龟幼虫可以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所以其营养方式为异养,而不是寄生在活的动植物上来吸收营养物质。A错误;B、排泄物粪砂经过微
生物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能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B错误;C、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白星花金龟幼虫属于消费者、秸秆属于生产者、粪砂属于非生物部分,还缺少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D、白星花
金龟幼虫属于消费者,直接以植物为食,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
关键。8.【答案】A【分析】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着。【解答】解:由题干图知,银杏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裸子植物。故选:A。【点评】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要好
好掌握,并会灵活运用。9.【答案】C【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
、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解:A、据表中数据可见: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种子萌发率提高,当白天温度高于
23℃后,随温度升高,种子萌发率下降,A错误;B、表中没有数据证明当昼夜温度低于18℃/13℃时,种子不能够萌发,B错误;C、据表
中数据可见:当昼夜温度为23℃/18℃时候,银杏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见银杏种子萌发较为适宜的昼夜温度为23℃/18℃,C正确;D、表
中没有数据证明萌发速度,D错误。故选:C。【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10.【答案】B【分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
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
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解答】解: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
育成根。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11.【答案】A【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
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解答】解:金鱼藻是多年生草本沉水植物,将其植株剪切
成段,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是无性生殖。A、玉米用种子繁
殖,经过了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与资料中金鱼藻繁殖不同,A符合题意;BCD、苹果嫁接繁殖、红薯块根繁殖、月季扦插繁殖都不需要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是无性生殖,与资料中金鱼藻繁殖相同,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植物的有性生殖
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
式叫无性生殖。12.【答案】D【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
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越强,光
合作用越强;若光照过强,气孔会关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3)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如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装满氧气的瓶口,木条
猛烈燃烧,表明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解答】解:A、可升降的LED灯距离不同,表示光照强度不同,所以此实验探究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A正确;B、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碳酸氢钠溶液能够释放二氧化碳,金鱼藻光的光合作用增强,B正确;C、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如图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正确;D、相同时间内,LED灯管调至第3级时,因为烧杯中
的金鱼藻与灯的距离越远,光照越弱,光合作用就弱,此时产生的气泡最少,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
释放氧气,提供学生接收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13.【答案】D【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
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分析答题。【解答】解:A、绿色水草放在金鱼缸里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
圈的氧气的来源,故A正确。B、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氧气,B正确。C、水草不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还可以
美化水族箱,C正确。D、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氧气,延长金鱼的存活时间,不是有利于呼吸作用,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在完成题目的同时,最好还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的我们的生活中。14.【答案】C【分析】生物分
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
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解答】解:分类单位越大,共同
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图分析长须鲸与
座头鲸同属一支,亲缘关系最近。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仔细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结合题意
解答。15.【答案】B【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
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生物进化在比较解剖学上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
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解答】解:A、化石是研究
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B、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进行定向选择。B错误;C、鲸类的形态改变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正确D、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鲸类能够重返海洋。D正确故选:B。【点评】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注意灵活答题。二、非选择题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
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解答】解:(1)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
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细胞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成熟区细胞的形态不尽相同,并且
在功能上也有分工。因此,大枣根尖成熟区外侧有根毛,内部细胞分化形成导管,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
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水和无机盐在枣树中运输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2)(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大枣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利于大枣积累更多的有机物;(2)通过分表1实验结果可知,I组和
Ⅱ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每天人工灌溉1次,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结果I组光合作用速度较高,说明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I 组和Ⅲ组形成﹣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否遮阴,结果Ⅲ组遮在4个时间点时光合作用速率高于I组,说明遮阴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分析可知
,根据表1实验结果分析,可有效提高大枣光合速率的措施是遮阴和人工灌溉。故选a d;(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析
表2,I组含糖量最低,III组含糖量最高是13.72,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因此,根据表2实验结果分析,大枣果实中总糖含量
最高的是第III组;(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空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因此,综合表格数据分析,提出一种可能进一步提
高大枣光合速率的措施遮阴同时人工灌溉。故答案为:(1)分化;蒸腾;(2)(1)叶绿体;有机物;(2)ad;(3)III;(4)遮阴
同时人工灌溉。【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根尖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的意义。17.【答案】见试
题解答内容【分析】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解答】
解:(1)①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因此,大枣果实主要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胚珠发育为种子。②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图B的表皮细胞有开裂,因此为开裂枣果皮细胞显微图,此开裂部分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③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整齐,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但是开裂枣果皮发生的变化是细胞层数
少,细胞排列散乱。故选bd。(2)分析图可知,降雨量越高,枣裂果较多,越降雨天的增加,时间的延长,裂果率更高。因此,分析数据可以得
出的结论是随降雨量及降雨天数的增加,枣裂果率增加。(3)枣果出现裂果引起果皮中的细胞排列散乱,细胞层数少。因此,科研人员发现在枣果
发育不同时期,喷洒相应试剂,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最佳选择是喷洒三种试剂中的C,试剂C在果面上形成薄膜,透光透气不透水,解决了A
和B试剂的两者作用,而试剂A和B是只在某一方面防止枣裂果。故答案为:(1)①子房;②B;保护;③bd;(2)随降雨量及降雨天数的增
加,枣裂果率增加;(3)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
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气调包装(根据食物的
种类采用不同的气体比例进行包装,一般采用的气体有氮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是目前先进、有效的果蔬保鲜方法之一。表中的第4组起对照作用
。(2)统计时应计算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3)(4)据图可见:大枣硬度随储存时间的增加,均有下降趋势。第2组硬度下降最为缓
慢,说明适宜的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气体混合能够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降低大枣的呼吸作用,能有效延长大枣的鲜脆时间。(5
)保鲜大枣除气调包装外,还可以低温冷藏。因为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故答案为:(1)对照(2)平均值;(3)下降;2(4)抑制;呼
吸(5)低温冷藏,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点评】“对照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遗
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
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
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解答
】解:(1)海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差异的过程,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2)在遗传学上,把同
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因此海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
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
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从实验一中可以看出,无芒是新出现的性状,可判断有芒是显性性状,无芒是隐性性状。生物体的各种性
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3)已知有芒和无芒是由一对
基因控制的(用字母A、a表示),有芒是显性性状,无芒是隐性性状,实验二控制亲代和子代无芒的基因是aa,子代无芒的基因是aa分别由亲
代各提供一个基因a,因此控制亲代有芒的基因是Aa。(4)实验一中控制子一代有芒的基因分别由亲代各提供一个,因此控制子一代有芒的基因
是Aa,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遗传图解如图所示: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则子二代中无芒海水稻所占的比例为25%。故答案为:(1)变异(2)相对;隐性;染色体(3)Aa(4)25%【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解答】解:(1)绿孔雀是中国原生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与蓝孔雀头顶扇形羽冠不同,绿孔雀头顶耸立簇状羽冠。雄性体羽为翠蓝绿色,颈部鳞片状,尾上覆羽形成华丽的尾屏。雌性不及雄性艳丽,无尾屏。可见图甲表示绿孔雀。绿孔雀属于鸟类。(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所以要知道我国野生绿孔雀的数量及亲缘关系,应采取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生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生殖行为,是生来就用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由雄孔雀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4)笼养的绿孔雀习惯于饭来张口,而野生的绿孔雀为了维持生活,必须积极主动的觅食,所以笼养绿孔雀休息行为比野生绿孔雀多。(5)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防止栖息地碎片化。把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使不同区域的孔雀进行基因交流;引进外来绿孔雀。故答案为:(1)甲;鸟(2)调查法(3)先天性(4)绿孔雀习惯于饭来张口,而野生的绿孔雀为了维持生活,必须积极主动的觅食(5)把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使不同区域的孔雀进行基因交流;引进外来绿孔雀。【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威胁蛙类生存的原因。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