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北京六十六中初二(上)期中物理(教师版)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20北京六十六中初二(上)期中物 理2020.11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五 道大题,共 8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
间 6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A.小时
B.秒 C.毫秒 D.年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
发 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3.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王小朵骑着自行车行驶在上学路上,她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
择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建筑 B.她骑的自行车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她身边飞驰而过的汽车4.下列操作符合实际要求和实验规范的是A
.用体温计测量开水的温度B.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先按复位钮清零C.裁切窗玻璃前,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卷尺测量窗户的宽度 D.实
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甩一甩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传递能量?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
到声音?C.离音箱近时听到的声音更大,是因为声源振动的更快?D.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6.图1所示
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雾凇的形成A露珠的形成D河水成冰B樟脑丸逐渐变小C图1 7.下列对时间、长度和温度的估测,其中最接
近实际的是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3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 8.图2中的四个选项的图像中,代表晶体凝固图像的是ABCD 图29.一
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
的平均速度是A. 7?m/s?? ? B.9?m/s?? ?? C. 10?m/s??? D.11
?m/s10.图 3 所示的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 A.用力敲击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我们能听到悠扬的琴声,说明固
体可以传播声音 C.宇航员在太空交流,说明真空可以传播声音D.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的音调相同 11.下列实例中说明声可以传
递信息的是A.利用超声波洗牙 B.利用超声波碎石C.声控灯听到声音变亮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12.加热一块-5℃的冰,则最
先出现的现象是A.冰块熔化,温度上升 B.冰块熔化,温度不变 C.冰块温度上升 D.不发生变化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速度是表示
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当温度改变时,物质可能会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C.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由v=s/t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大14.小林根据图4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图4A.100℃的碘不
会升华B.零下10℃的酒精也能汽化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气温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15.两物体分别以速度υ1、υ
2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 、s2, 所用时间为t1和t2,那么( )A.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
t2 B.若s1<s2,t1>t2,则一定有υ1>υ2C.若υ1>υ2,t1=t2,则一定有s1>s2 D.若s1=s2,υ1>υ
2,则一定有t1>t2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C.误差不可避免,测量中的错误可以避免 D.选用精密
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7.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 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C.寒冬窗户上出现冰花 D.冬天说话
时嘴边有“白气”18.以下措施中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在别人学习时唱歌 D.
在街头安装噪声监测仪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物体放热,温度一定降低C.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20.图5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图55s/mt/s101
5202510203040500甲车乙车A.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B.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0~15
s,甲、乙两车路程不相等 D.10~20s,乙车处于静止状态三、实验与探究(第22题各小题2分,第35题各3分,其余每空1分,共4
8分)21.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cm=________m(2)30min=________ h(3)36km/h=____
_____ m/s; (4)50 m = __________ nm 22.(1)图6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2
)图6乙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3)图6丙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乙图6丙甲cm012323. 如图7
所示实验中,敲击音叉,小球弹开的同时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24. 如图8用纸锅烧水的实验中,水烧干
之前纸锅没被火烧着,这主要是因为水沸腾时________ (选填“吸”或“放”)热,温度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
“不变”),使纸锅的温度不能达到纸的燃点。BADC图7 图 8 图9 25.如图9所示,下列对于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操
作正确的是________26.两位同学用纸杯和棉线制成了如图10所示的“土电话”。他们站在相距较远的地方,在不使用“土电话”时,
其中一位同学小声讲话,另一位同学听不见;使用“土电话”时保持声音大小和距离与上次________进行通话,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这说明
了____________(选填“固体”或“气体”)能传播声音。图1027.如图11所示,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
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随即音调也会改变,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28.如图12所
示,在注射器内吸入少许酒精,并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伸,然后堵住针筒前方的孔,用力向里推压,发现在此过程中筒内出现“白雾”,这说明用_
_______方式可以使酒精气体液化;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利用________方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图12图11图1329.
如图13所示,试管内和烧杯内均装有水。此时水的沸点是100℃,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里的水________ (填“能”或
“不能”)达到100℃;持续加热能够沸腾的是________ (填选项)。A.只有烧杯里的水    B.只有试管里的水  C.烧杯
和试管里的水都能沸腾   D.烧杯和试管里的水都不能沸腾30.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跟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________
不变,改变________(填选项),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中被称为________法。A.液体的种类   B.液体的温度  C.液
体的表面积 D.液体上方空气流速31.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0
1234567891011物质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56(1)实验安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
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
晶体”)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加热时间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
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完,共持续了________min,这一过程
是_______热过程(选填“吸”或“放”),该物质熔化特点是 。32.测某同学沿直线跑步的前40m平均速度:从起跑计时,4位计时
员记录了此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计时员位置10m处20m处30m处40m处时间(s)8152328(1
)本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2)根据上面的数据:从10m处到40m处,此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
______m/s;(3)此同学___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依据是 。3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烧杯中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 数如图14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图15(甲)、(乙)所示水中
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小红记录了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
___℃,此沸点不为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图14甲 乙图10图15t/min00.511.522.533.5
4T/℃909294969810010310310334.探究:冬天,在沿海地区,路上已经积了厚厚的冰,往往海水并没有结冰,这是为
什么呢?(1)猜想:水中含盐越多凝固点越________(高/低)。(2)主要器材和装置: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只温度
计(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①在烧杯中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加入质量_________的盐;②将烧杯置于_____________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混合液__________时的温度。(4)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数据:含盐量较少量中等量较多量凝固点/℃-1-3
-6分析上述数据,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现有器材:
钢尺、乒乓球、细线、两个不同的音叉、小锤、纸张、鼓。请你自选器材,设计探究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是否有关的实验。请写出所选的实验器材,实
验步骤。(可以画图辅助说明)四、科普阅读(每空2分,共8分) 36.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人工增(
降)雨“人工增(降)雨”是指运用现代新科技控制气象动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播撒催化剂,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
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人工增雨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可用飞机在高空作业,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
碳)等催化剂,干冰迅速地 吸热,致使高空云层附近的气温骤降,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 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这些小冰粒下落过程中 成
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另外云层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并不断变大,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人工降雨也可以在
地面作业,用高射炮或火箭弹将含有碘化银(冷云催化剂)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m至5000m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为肉眼都
难以分辨的小颗粒(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行云布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五、解答
计算题( 共4分,要求规范做题,写出已知、求、解、答)37.为了测定某处海底深度,船上工作人员从海面处向海底发出声波4s后,接收仪
上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该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米?2020北京六十六中初二(上)期中物
理参考答案—、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BBDADCCADCDBC二、多选题(每
题2分,共10分。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17181920ACCDABABDBD三、实验与探究(第22
题各小题2分,第35题各3分,其余每空1分,共48分)21.(1)O.O5或5×10-2 (2)0.5(3)10(4)5×101
0或50×10922. (1)2.30或2.31cm (2)38.5 (3)99.8s或1.5min9.8s或1min39.8
s23. 振动 24. 吸收 不变 25. D 26. 相同 固体 27. 频率
28. 压缩气体体积 降温 29. 能 A 30. ABD C 控制变量 31. (1)自下而上 (2)受热均匀 熔化缓慢 便于测温 (3)晶体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4)固液共存 (5)4吸热 吸热但温度不变32(1)刻度尺 秒表 (2)1.5(3)不是 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不同33. 99甲 103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34.(1) 低 (3) 不等 冰箱里 凝固 (4)水含盐越多凝固点越低35.略(器材1分,改变自变量1分、控制不变量1分)四、科普阅读(每空2分,共8分) 37.升华 凝华 熔化 液化五、解答计算题(4分,要求规范做题,写出已知、求、解、答)38.已知:v=1500 m/s t=4s/2=28s求:s解:由v=s/t 知s=vt=1500m/s×2s=3000 m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