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石景山初二(上)9月月考生 物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注意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 .(1分)草履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细胞核C.食物泡D.器官2.(1分)鲑居尾孢虫是寄生在鲑鱼体内,由不到1 0个细胞构成的寄生虫。乐乐要观察鲑居尾孢虫的细胞结构,主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试剂不包括( )A.显微镜B.载玻片C.石灰水D.生理 盐水3.(1分)下列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无密切关系的是( )A.种子萌发长成幼苗B.根毛细胞液泡由小变大C.受精卵发育成胎 儿D.红骨髓制造血细胞2020年1月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了20℃,皑皑白雪中出现了大片腥红色。其原因是南极雪藻解除休眠而大量繁殖造成 的。请回答第4~5题。4.南极雪藻属于单细胞藻类。下面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雪藻细胞内有叶绿体没有线粒体B.雪藻细胞没有成形 的细胞核C.细胞膜位于雪藻细胞的最外层D.雪藻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5.导致南极雪藻大量繁殖的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B.水分C .温度D.阳光6.(1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中缺少非生物因素B.该食 物网中猫头鹰与蛇之间只有捕食关系C.阳光→草→鼠→猫头鹰→细菌是一条食物链D.草固定的全部能量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7.(1分) 西瓜花完成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成( )A.种皮B.种子C.果实D.果皮8.(1分)下列实验中,乐乐无法用豆角作为实验材料完成的 实验是( )A.观察果实由不同组织构成B.观察果肉细胞的结构C.观察种子的结构D.检验胚乳中储存有淀粉9.(1分)下列生产实践中 的做法和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水不能没过玉米籽粒﹣﹣提供充足氧气,促进种子发芽B.将新鲜的果蔬放在冰箱中﹣﹣保持果蔬呼吸作 用不降低C.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降低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10.(1分)老北京名小吃“驴打滚”,深 受人们喜爱。它是用江米或黄米为原料制成的,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11.(1分)如图为消 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关于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肝脏,是体积最大的消化腺B.②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C. 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D.④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12.(1分)老李因咳嗽、发热入院就医,医生依据血常规化验单,并综 合其他症状,诊断依据是血液中的( )A.红细胞数量B.白细胞数量C.血小板数量D.血糖浓度13.(1分)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 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 )A.咽、食管、气管B.咽、食管、气管、支气 管C.咽、喉、气管D.咽、喉、气管、支气管14.(1分)肺泡可以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下列结构特点与此功能无关的是( )A.肺泡数 量众多B.肺泡为单层细胞构成C.肺泡外有毛细血管网D.肺分左、右两部分15.(1分)乐乐看到武汉人民沿街欢送援鄂医疗队凯旋回家的场 景,激动得热泪盈眶。下列有关这种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非条件反射B.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C.视网膜是感受器D.泪腺是效 应器16.(1分)下列关于人体激素、来源和作用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激素内分泌腺作用A性激素性腺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B生长激素下 丘脑促进机体生长C胰岛素胰岛调节血糖浓度D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A.AB.BC.CD.D17.(1分)如图表示生物的生殖和发 育过程,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图中①过程发生在子房B.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图中甲为子宫C.在蚕的发育过程中 ,图中②过程与蝗虫相同D.在鸟的生殖过程中,图中形成丙的场所与蛙相同18.(1分)下列关于人类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成年人可以产生含X染色体的生殖细胞B.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C.精子中染色体组成只含有22条+YD.女儿的X染 色体只能来自母亲19.(1分)下列动物与其主要运动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猎豹﹣﹣奔跑B.麻雀﹣﹣飞翔C.青蛙﹣﹣行走D.蜥 蜴﹣﹣爬行20.(1分)划船时需要双手紧握插入水中的船桨做屈肘和伸肘运动使船前行。下列对划船动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完成划船 动作需要多块骨的参与B.划船时需要手臂上的肌肉同时收缩或舒张C.骨骼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D.肘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在该动作中起着 重要作用21.(1分)我国科研人员对古代脊椎动物的研究发现,鸟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腕掌骨不断愈合(如图),这是飞行结构优化的体现。该 研究结果是通过比较( )A.古代鸟类腕掌骨化石得出的B.现代鸟类的腕掌骨得出的C.现代鸟类的胚胎发育过程得出的D.多种现代脊椎动 物的腕掌骨得出的22.(1分)201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某地发现2例鼠疫病例。鼠疫杆菌是引发鼠疫的( )A.病原体B.传染源C. 抗原D.抗体23.(1分)科学家在研究新冠病毒时,发现一名患者体内出现两种新冠病毒,其中一种发生了变异。下列关于病毒变异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新冠病毒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病毒变异B.新冠病毒变异不一定使患者致死率增强C.若变异后新冠病毒传染性增强,属于有利 变异D.使用抗生素会使病毒产生抗药性的变异24.(1分)中国是世界第一个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生产疫苗的大致流程如下,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胚给病毒的复制提供了条件B.培养毒株的蛋壳不可随意处置C.病毒疫苗已经失去感染能力D.此疫苗也可以防 治脊髓灰质炎25.(1分)科研人员将三色堇的蓝色基因转入月季中,得到开蓝色花的月季,该技术属于( )A.克隆技术B.发酵技术C. 转基因技术D.杂交育种二、非选择题(共45分)26.(6分)生姜是姜的新鲜根状茎,它既可作为调料食用也可药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生姜具有的独特辣味成为烹饪食物时不可或缺的调味料。依据所学知识,辣味物质主要储存在生姜细胞的 中。(2)切开生姜后会发现有许 多细丝状结构,将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推测该结构可能属于 组织。(3)将碘液滴在刚切开的生姜片上,发现姜片呈现蓝 色,说明生姜中含有 ,该物质主要是姜叶通过 制造的,并经 (筛管/导管)运输至此。(4)乐乐居家学习期间,利用生姜成功 培育出生姜植株,如图2所示。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27.(6分)我国是养猪大国,猪及猪肉产品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然而随之产生的猪 粪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猪粪水中含丰富的氮、磷等元素和大量的有机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猪粪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再利 用,科研人员采用多级生物净化方法净化猪粪水(见如图)(1)每一级净化池塘都可看作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在浑浊的一级净化池中,水芹作为 生态系统的 ,制造的有机物可供猪食用。水芹的根不仅能快速地吸收猪粪水中丰富的 ,还能吸附大量的悬浮物,使水体透光度增大。池 底部的螺蛳能消化掉猪粪里残留的有机质,最终分解为 归还于非生物环境,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循环。(2)科研人员投放黑鱼和鲫鱼可 以有效抑制一级和二级净化池中滋生的红线虫、土鳖虫、水虿等害虫,为三级池塘养殖黄鳝、泥鳅、虾、蟹等水产品提供适宜环境,这种防治害虫方 法利用了生物间的 关系。(3)经过多级生物净化作用,浑浊的猪粪水被还以清澈的面貌。与化学净化方法相比,生物净化的优势是 。 28.(6分)龙眼也称桂圆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品,其地域性和季节性十分明显,除去鲜售之外,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测定了龙眼不同温度下的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温度(℃)3571025呼吸作用速率(CO2mg/Kg? hr)7.98.512.454.386.1由表可知,低温对龙眼的呼吸作用有 ,且在实验范围内,温度越低,效果越好。但为了达到既 保鲜又节省能源减少投入成分的目的 ℃。(2)将等量的龙眼分别放入A、B两个规格大小相同的塑料袋封装。打开塑料袋上的通气阀通入氮 气,使袋内氧气浓度降低,目的是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龙眼的保存方法,结果见下表:项目冷藏(0天)A 袋(放入氢氧化钙颗粒)B袋(_____)冷藏17天冷藏40天冷藏17天冷藏40天好果率(%)1001009810095失重(%)0 00.100.2糖度(%)14.713.813.013.612.0VC(mg/100g)70.6865.3260.7161.895 0.58注:氢氧化钙颗粒作为CO2吸收剂①该实验设置了 个变量,其中B袋的处理措施是 。②实验结果显示,贮藏效果最好的是 。由此可知,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食用贮藏时间较短的新鲜的水果。29.(7分)维生素D3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图表示维生 素D3的转化及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3大部分是由皮肤中的 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为维生素D3 前体,再经转化形成的;少部分来自食物 被直接吸收。(2)维生素D3在人体中并没有调节作用,而是它的代谢产物﹣﹣1,25﹣双羟维 生素D。①1,25﹣双羟维生素D作用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促进其对 的吸收,还可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促进对这种物质的 。②1,25﹣双羟维生素D还会作用于骨。若1,25﹣双羟维生素D缺乏 。(3)为促进青少年骨骼的正常发育,在适当补充维生素 D的同时,更应该 。30.(7分)医生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来确诊冠心病。手术中,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对患者手腕深处的血管进 行穿刺,使导管逆着血流方向前行至主动脉根部,然后注入造影剂,将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显示在连接的影像设备上(1)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在冠 心病患者手腕深处的 (动脉/静脉)血管进行穿刺,这类血管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2)由结果显示,患者左前降支血管狭窄,供血不 足 ,从而影响 循环。(3)注入的造影剂随血液的流动,通过冠状动脉的逐级分支,经 血管汇集到静脉,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 的 。(4)冠心病是由于动脉内膜中沉积有脂类等物质,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的扩大和增多,造成心肌缺血。若你是医生,对冠心病患者 出院后生活上的建议是 。(至少答出两点)31.(6分)科研人员采用对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40%的酒精,测定小鼠走迷宫找到出 口的准确率和热感疼痛时间,用以探究酒精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痛阈(感到疼痛的时间),实验结果见下表。组别对照组实验组找到迷宫出口的准 确率78.1%67.9%感觉到疼痛的时间3.6秒5.5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走迷宫”实验中,两组小鼠均能在50次尝试后熟 练地找到迷宫的出口,表明其建立了 行为。而实验组找到迷宫出口的准确率较低,说明 。(2)在热感痛觉实验中,以60℃热辐射小 鼠尾巴,测定其因疼痛引起甩尾的反应时间。实验组感到疼痛的时间高于对照组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 了机体的反应速 度。(3)小鼠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4)结合本实验,你认为饮酒的危害是: 。32.(7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875年有动物学家对树林中飞舞的小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仔细研究捕捉到的小虫标本,发现它们体型偏小,长有两对翅膀,呈圆球形,胸部 所占比例较大,成群地飞舞。十几年后,这种小虫被命名为球虻,属于双翅目舞虻科这个大家族。雄性球虻为什么要带着一个丝质的小球飞舞呢?原 来这些小球是雄虫献给雌虫的“彩礼”,雌虫才不会把雄虫吃掉,而是与之交配。今天,是因为动物学家们观察了大量舞虻科不同物种的求偶过程, 相互比较后,才得知了这种奇特的习性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最初,舞虻科雄虫与雌虫交配是不献礼的,求爱的雄虫偶尔会成为饥饿雌虫的盘中餐( 见图中A),某些种类的舞虻雄虫找到了保护自己的策略﹣﹣求爱时给雌虫送去捕捉的猎物,在雌虫享用时(如图中B)。送礼的作用是为了吸引雌 虫的注意力,成了求爱的信号。有的舞虻物种的雄虫在捕捉到猎物后,把猎物包在里面,以免猎物挣扎(如图中C),先把猎物的汁液吸干,再把干 瘪的猎物包进球中。在这种情况下,而仅仅剩下了用来刺激交配的功能。显然,此时猎物已变得可有可无,完全由那个白色丝质小球取代了(如图中 D)。今天所见的抱着小球飞舞的球虻(1)球虻属于 纲动物,其形态特征有 (至少两点)。(2)球虻的生长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 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发育。(3)从行为形成过程看,交配前雄球虻为雌虻送礼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这是由 决定的。(4)雄球虻的求偶行为经历从“无猎物”→ →献空壳的过程,这是经过长期的 演化形成的。2020北京石景山初二(上 )9月月考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注意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分析】生 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系统、生物体.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每一个细胞具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一般细胞间具有相似的结构体系.3.细胞一般具有一套完整 的遗传物质,单个细胞具有全能性,有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可能.4.即使是复杂的生命,其发育过程都是由一个单细胞发育而成的.发育的方式 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解答】解:细胞学说认为: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草履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选:A。【点评】 这是关于细胞学说的一个基础题,要正确理解该学说,学会举一反三。2.【分析】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用以观察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细结构, 如细胞等。据此解答。【解答】解:要观察观察鲑居尾孢虫的细胞结构,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因此需要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盖玻片等器材,在制 作玻片标本时。故选项ABD器材都能用得上;而观察时,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 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解答】解:A CD、种子的萌发长成幼苗、红骨髓制造血细胞都需要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根毛细胞液泡由小变大,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无密切关系。故选:B 。【点评】正确地理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20年1月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了20℃,皑皑白雪中出现了大片腥红色。 其原因是南极雪藻解除休眠而大量繁殖造成的。请回答第4~5题。4.【分析】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有单细胞的 ,也有多细胞的,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属于自养。【解答】解:ABC、雪藻属于藻类植物,其细胞 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壁位于最外层,故ABC错误;D、雪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可以独立完 成生命活动,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5.【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解:根据题 意可知“南极雪藻解除休眠而大量繁殖造成出现了大片腥红色”,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2020年1月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了20℃,皑皑白 雪中出现了大片腥红色,造成这一现象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6.【分析】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3、在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解答】解:A、非生物部分有阳光、水、温度。该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中太阳属于非生物因素;B、 该食物网中猫头鹰捕食蛇,因此猫头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C、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链状结构中,细菌属于分解者;D、在生 态系统中。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流经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解题的关键。7.【分析】当 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解答】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完成受精作用后。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握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8.【分析】菜豆种子的结构如图 :【解答】解:A、豆角是果实,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A正确;B、观察果肉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B 正确;C、观察种子的结构,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D、豆角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 点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1)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 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 进行。(2)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 的营养物质。【解答】解:A、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水不能没过玉米籽粒,促进种子发芽;B、将新鲜的水果,低温环境抑制水果 ,B错误;C、适时给农作物中耕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降低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 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10.【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 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解答】解: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主要成分是淀粉 。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11.【分析】观图可知:①是肝脏、②是胆囊、③是胰腺、④是十二指肠 ,解答即可。【解答】解:A、①是肝脏,A正确;B、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B正确;C、③是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 分泌部是胰岛,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D、④是小肠,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主要消 化器官和消化腺及其功能.12.【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组成。【解答】解: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因此细菌性肺炎。故选:B。【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血细胞的功 能,了解血常规化验单的知识,即可解答本题。13.【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 和支气管,【解答】解: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喉、气管, 所以插管到气管就可以。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顺序,是基础题。要求熟记。14.【分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解答】解:A、肺泡数量多,不符合题意; B、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不符合题意;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D、肺分左,与气体交换功能无关;故选:D。【点评】回 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15.【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 成。【解答】解:A、乐乐看到武汉人民沿街欢送援鄂医疗队凯旋回家的场景,错误。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C、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 线、房水,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是感受器。D、反射 弧包括感受器、神经中枢,泪腺是效应器。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反射的类型以及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6.【分析】性 腺分泌的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胰岛分泌的胰 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 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A 正确;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B错误;C、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C正确;D、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人体内各种激 素的来源以及作用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能力,难度适中。17.【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 :受精卵、若虫、成虫。图中①是受精过程,②是发育过程。【解答】解:A、豌豆的花粉受到粘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释放出一个精子,这个 过程叫做受精,A正确;B、精子是由睾丸产生的,图中甲为睾丸;C、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在蚕的发育过程中,C错误;D、鸟属 于体内受精,属于体外受精,D错误。故选:A。【点评】熟练把握基础知识,灵活解答是关键。18.【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 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 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A、正常成年男性可 以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B、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22对+XY,B错误;C、男性生殖细 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染色体或者是22条+X染色体;D、女儿的性染色体为XX,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父亲。故选:A。【点评】解答 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过程以及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19.【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 动方式也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爬行、行走、奔跑等,分析作答。【解答】解:A、猎豹属于哺乳动物,运动方式是奔跑。B、 麻雀属于鸟类,运动方式是飞行。C、青蛙的后肢发达,也可在水中游泳。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正确。故选:C。【点评】明确各种动物的运动 方式即能正确答题。20.【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 成的。【解答】解: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划船动作需要多块骨的参与;B、划船时需要双手紧握插入 水中的船桨做屈肘和伸肘运动使船前行,肱二头肌收缩。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C、运动要消耗能量.C正确;D、肘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在该动作 中起着支点的作用。故选:B。【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 成。21.【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 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答】解:在 古椎动物的研究中发现,鸟类在进化过程中腕骨不断愈合(如图),该研究结果属于古生物化石证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 知识,重点考查生物进化的依据,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正确答题,所以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字习过程中注意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牢固的掌握基 础知识。22.【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解答】解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所以鼠疫杆菌属于鼠疫的病原体。故选:A。【点评】鼠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病原体 是鼠疫杆菌,要注意其预防,防止传播。23.【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 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新冠病毒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正确;B、变异是不定向的,正确;C、若变异后新冠病毒传染性增强,因此属于有利 变异;D、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故选:D。【点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理论联系实 际.24.【分析】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 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解答】解: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 .在该实验中,A正确;B、培养毒株的蛋壳不可随意处置,B正确;C、疫苗是灭活或活性减半的病毒,C正确;D、注射疫苗产生抗体,所以此 疫苗只能预防甲型H1N1,D错误。故选:D。【点评】熟记计划免疫及其意义即可.可以从计划免疫的概念、特点和目的方面来切入.25.【 分析】本题考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和转基因动植物的概念.【解答】解: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 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培育新品种,用于医药。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动植物在媒体上常被称为“转基因动植物、B、D选项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范围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45分)26.【分析】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 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解答】解:(1)液泡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辣味物质主要储存在生姜细胞的液泡中。(2)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 (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其中输导组织具有输导作用,这属于输导组织。(3)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将碘液滴在刚切开的生姜片 上,说明生姜中含有淀粉,并经筛管运输至此。(4)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利 用生姜成功培育出生姜植株。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故答案为:(1)液泡(2)输导(3)淀粉;光合作用(4)无性生殖 /营养生殖【点评】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27.【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 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生物与生物之间 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是生 产者,在浑浊的一级净化池中,制造的有机物可供猪食用、磷等元素和大量的有机质、磷等元素,使水体透光度增大,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促进了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土鳖虫,这种防治害虫方法利用了生物间的捕食关 系。(3)与化学净化方法相比,生物净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答案为:(1)生产者;氮、磷等元素; 物质(2)捕食(3)减少污染,实现 资源再利用【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8.【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 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 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解答】解:(1)由表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因此低温对龙眼的呼吸作用有抑制作用,龙眼最佳冷藏温 度是5℃。(2)打开塑料袋上的通气阀通入氮气,使袋内氧气浓度降低(3)①该实验设置了2个变量:温度和是否放入氢氧化钙颗粒,其中B袋 的处理措施是无氢氧化钙颗粒。②放入氢氧化钙颗粒能够吸收CO8,冷藏17天,A袋好果率、糖度,因此有益于贮藏时间较短的新鲜的水果。故 答案为:,(1)抑制作用;5(2)降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3)①2;无氢氧化钙颗粒,冷藏17天【点评】此题综合性强,只有全面掌握基 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29.【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 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解答即可.【解答】解:(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 甚至患病3大部分是由皮肤中的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为维生素D3前体,再经转化形成的,不经过消化被直接吸收;(2)①小肠是消化和 吸收的主要场所,3,25﹣双羟维生素D作用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还可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促进对这种物质的重吸收作用;②1,2 5﹣双羟维生素D还会作用于骨,25﹣双羟维生素D缺乏,成年人易患骨质疏松;(3)为促进青少年骨骼的正常发育,在适当补充维生素D的同 时,坚持户外运动。故答案为:(1)胆固醇;消化(2)①小肠; 钙;②佝偻病或骨质疏松;(3)晒太阳,坚持户外运动。【点评】仔细审图 是解题的关键。30.【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 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 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解答】解:(1)医生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来确诊冠心病 。手术中,使导管逆着血流方向前行至主动脉根部,然后注入造影剂。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弹性大。(2)(3)营养心脏 本身的血液循环是冠脉循环。冠脉系统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和静脉以后返回右心房,供血不足,从而影响血液循环。(4)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适当运动。故答案为:(1)动脉;管壁厚(2)氧气和养料;血液(3)毛细;右心房(4)饮食低盐低脂,适当运动。【点评】牢记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理解掌握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及特点.31.【分析】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1)小鼠走迷宫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属于学习行为,由此可见:酒精降低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据表中数据可见:注射酒精的小鼠感到疼痛的时间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酒精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3)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鼠的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4)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会造成神经系统伤害,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故答案为:(1)学习;酒精降低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延长;降低(3)大脑皮层(4)酒精会造成神经系统伤害,使机体反应迟钝。【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32.【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1)球虻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胸、腹三部分。(2)球虻的生长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完全变态发育。(3)从行为形成过程看,交配前雄球虻为雌虻送礼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4)雄球虻的求偶行为经历从“无猎物”→献猎物→献包裹猎物→献空壳的过程,这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演化形成的。故答案为:(1)昆虫;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2)完全变态(3)先天性;遗传物质(4)献猎物→献包裹猎物;自然选择【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