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物理汇编:汽化和液化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20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物理汇编汽化和液化一、单选题1.(2020·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
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
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
”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液化生成的小水珠2.(2020·北京
·北师大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是研究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形,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和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同的
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酒
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3.(20
20·北京八中八年级期中)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C.把蔬菜放入塑料
袋内保存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4.(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观察图所示水沸腾前后的照片,得到关于气泡的说法正
确的是A.沸腾前没有气泡B.沸腾前后气泡没有变化C.沸腾后的气泡比沸腾前的大D.沸腾后的气泡只出现在水面处5.(2020·北京四中
八年级期中)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
的水滴向周围摊开6.(2020·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
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使
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二、填空题7.(2020·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二)阅读《干湿球湿度计》回答问题。干湿球
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由两只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一支称为干球温度,其测温玻璃泡暴露在空气中,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另一只称为湿球温度
,其测温玻璃泡用特制的纱布包裹起来,并设法使纱布保持湿润。当湿球周围的空气处于不饱和状态时,湿球纱布套上的水分就会不断蒸发,从而使
湿球的温度下降。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值取决于环境温度和湿度,还与大气压以及风速有关。如果大气压和风速不变,则环境相对湿度越高,潮
湿物体表面水分蒸发强度就越小,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之差就越小;反之干湿球温度差就越大。因此只要测量出干湿球的温度差,找到相对湿度与温
差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出相对湿度。下图所示是的市面上一种干湿球湿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介绍。使用方法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干湿球湿度计利用了液体蒸发时需要______的原理;(2)根据文中信息可知,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差越小,表明环境相对湿度越_
_____;(填“大”或“小”)。(3)若人为向湿度计扇风,会造成湿度计显示的环境相对湿度______(填“偏大”、“偏小”)。8
.(2020·北京八中八年级期中)风寒温度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
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体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简单来说,风寒温度就是用数字来
概括我们皮肤所感觉到有多冷,而不是皮肤实际有多冷。不妨做一个实验来说明:将两个温度计放置在室外,一个放置在有风处,一个放置在避风处
。收回时,你会读到同样的温度。也就是说,尽管风寒效应会让人感觉有风时比无风时更冷,但对于没有生命的物体,风寒温度是没有意义的。人体
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的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其中冷热空气对流散热的速度取决于物体表面
和环境差异及相对速度。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
,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
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风速/km·h?10101520304
0风寒温度/℃5321-1-3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用扇子对一只干燥的温度计扇风,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降
低(选填“会”或“不会”)。(2)利用上表给出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风寒温度随风速变化的图线。( )(3)请你根据上表给
出的数据,推测在气温为5℃、风寒温度为0℃时,风速为__________km/h。(4)当气温为5℃、风速为10km/h时,水池中
的水_____________结冰(选填“会”或“不会”)。三、实验题9.(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小亮用图所示的装
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t/min012345678910温度℃9293949596979898
989898(1)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______;(2)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3)实验中通过_____
_现象识别水是否沸腾;(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水沸腾时温度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5)停止用酒精灯加热后,
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可能是______。10.(2020·北京八中八年级期中)实验桌上有玻璃片2个(用铁架台固定)、酒精滴瓶
、酒精灯、火柴、停表。小志想利用这些器材证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1)实验步骤___________(2)现象与结论
______________11.(2020·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小文和小斌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的
特点”。(1)按照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要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2)实验中小文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过程水中气泡上升过
程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_____(选填“乙”或“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
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两位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规范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如图丁所示
的A、B两条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都是_____℃。从图像中可知两次实验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__
___。12.(2020·北京八中八年级期中)小文用图所示的器材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5057647178859196999999(1)小文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__℃;这是由于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
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实验完成后,烧杯内水面高度与实验前相比___________。(选填“变高”
“不变”或“变低”)13.(2020·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某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时间/mi
n0510152025303540温度/℃807264595551484645(1)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选择
图中______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2)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线。________参考答案1.D【详解】雪糕周围冒“冷气”是雪糕周围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所以,“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
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D【详解】A.温度不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
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研究酒精蒸发快慢和温度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
慢不同,研究酒精蒸发快慢与表面空气流动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口径不同,放在不同处,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要求,无法得出结论,
故C不符合题意;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研究酒精蒸发快慢和表面积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3.B【详解】ACD.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等都是减缓水分蒸发的方法
,故ACD不符合题意;B.能使蒸发变快的方法有:提高液体温度、增加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和增加液体表面积等等,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能
够使水分蒸发加快,故B符合题意。故选B。4.C【分析】沸腾时的现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沸腾前的现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
逐渐减小【详解】观察沸腾前沸腾后的图像可知:沸腾前后从杯底到水面均有气泡,并且沸腾后的气泡明显比沸腾前的要大,故只有C选项的描述符
合题意;【点睛】注意观察图片中的具体情境,对选项中的描述进行辨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观察能力;5.C【详解】A.给湿头发吹热风,既提
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了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液体温度、加快了空气
流动,所以加快了衣服上水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上方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C符合题
意为答案.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D不符合.6.C【详解】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
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
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故选C。7.
???? 吸热???? 大???? 偏小【详解】(1)[1]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2)[2]如果大气压和风速不变,则环境相对湿度越
高,潮湿物体表面水分蒸发强度就越小,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之差就越小;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差越小,表明环境相对湿度越大。(3)[3]若
人为向湿度计扇风,会加快蒸发,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之差变大,环境相对湿度偏小。8.???? 不会???? 见解析???? 25???
? 不会【详解】(1)[1]将两个温度计放置在室外,一个放置在有风处,一个放置在避风处,收回时,你会读到同样的温度。因此有风无风,
温度计的实际温度时一样的,所以用扇子对一只干燥的温度计扇风,温度计的示数并不会变化。(2)[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点,
然后作出图像,如图所示。(3)[3]由上表给出的数据得出,气温为5℃、寒风温度为5℃时,风速为0km·h?1,且寒风温度每降低1℃
,风速增加5km·h?1,因此当风寒温度为0℃时,风速为25km·h?1。(4)[4]当风速为10km/h时,寒风温度为3℃时,气
温为5℃,因此水池中的水不会结冰。9.???? 时间???? 88???? 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不变???? 石棉
网的余热【详解】(1)[1]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加热时间。(2)[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
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为88℃。(3)[3]由于此时有大量的气泡生成,并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
渐变大,到水面破裂,所以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实验中可通过观察气泡是否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识别水是否沸腾。(4)[4]水沸腾时要不
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第6分钟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水已沸腾,故其温度为98℃,温度不变。(
5)[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后,由于水能从石棉网(烧杯)上继续吸热,所以烧杯里的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10.???? 见解析?
??? 见解析【详解】(1)[1]实验步骤:(1)在玻璃板一和玻璃板二上各滴等量的酒精,并将两块玻璃板分别固定在铁架台上;(2)用
酒精灯加热玻璃板一,用停表测量玻璃板一上酒精从开始到蒸发完的时间t1,并记录。(3)保持玻璃板二上的酒精与玻璃板一上的空气流速、表
面积相同,不加热,用停表测量玻璃板二上酒精从开始到蒸发完的时间t2,并记录。(2)[2]现象与结论:t2>t1,所以蒸发快慢与液体
温度有关。11.???? 停表???? 乙???? 不变???? 99???? 两次实验水的质量不同【详解】(1)[1]探究水沸腾
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停表测量时间,故缺少的测量工具是停表。(2)[2]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变
大,故乙图是沸腾时的现象。(3)[3]根据丁图可知,水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4]由丁图可知,不变的温度是99
℃,即水的沸点是99℃。[5]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两次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不同。12.???? 99???? 低于???? 不变???? 变低【详解】(1)[1][2]由数据记录表得知,当水的温度到达99℃时,水沸腾,达到沸点,温度不再升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因此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2)[3]水沸腾后,继续吸收热量,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3)[4]水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态的水减少,因此实验完成后,烧杯内水面高度与实验前相比会变低。13.???? 乙【详解】(1)[1]由表格数据知温度的最高温度为80℃,最低温度为45℃,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纵坐标需要从低于最低温度的40℃开始即可,故图乙更合理。(2)[2]由表格数据知第20min时的温度为55℃,描出该点,连接图象,如下图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