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北京市丰台长辛店第一中学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版)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18北京市丰台长辛店第一中学初二(上)期中

道德与法治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龙龙读了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名言。从中明白了( )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②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生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龙龙在家是妈妈的孩子;在学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在社区是小区业主;在社会是合格公民……这说明了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一样的③社会关系只由血缘关系确定④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龙龙读闽西日报得知:俄罗斯发现一位7岁”鸟孩”。他住家中被母亲当鸟儿一样饲养,母亲从不与他说话,使得这位男孩和小鸟一样只会唧唧喳喳地说话。这一事例告诉龙龙( )

①人的成长可以脱离社会的②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③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④“鸟孩”虽然只会说鸟语,但他仍然是一个社会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2017年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龙龙与全国大部分大、中学生一样都关注了这件时事。关心时事有利于( )

①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②哗从取宠,沽名钓誉

③我们亲近社会,融入社会④我们积累个人物质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龙龙同学在乘公交车上下学路上,经常主动给年迈和需要帮助的人让座。虽然背着沉重的书包很累,但是龙龙觉得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龙龙的行为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

A.谦让 B.分享 C.帮助他人 D.关心社会发展

6、龙龙看到上杭电视台强势推出的一档节目《直接民生》,其主要特点是展示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民生故事,反映百姓心声,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节目开播几年来深受群众的喜爱。这启发龙龙( )

①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关注社会是亲社会行为的唯一方式 ③关注社会能让我们赚大钱 ④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龙龙心中记起了以下名言警句。体会出这四句中有一句没有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你认为龙龙体会出来的是哪句(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龙龙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初中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了( )

A.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B.网络交往是双刃剑

C.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D.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

9、2017年3月10日,龙龙的网友发消息称,“水滴直播”平台的“教育”分类里,都是不同学校的教室内画面,“这些或午睡、或发呆、或看书的学生们知道自己在被直播吗?”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的质疑。这表明( )

①“水滴直播”平台展现了学生的个人形象 ②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③侵犯他人隐私会给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④这是对学生严格监管的表现,不是侵犯个人隐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龙龙在与同学的聊天中有人感叹“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同学的感叹说明了

A.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B.虚拟交往能取代现实的人际交往

C.人们不应该进行虚拟的网络交往

D.现实的交往应该取代虚拟的交往

11、龙龙认为: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龙龙发现同学有以下情形,龙龙认为正确做法的同学是(  )

A.小王应朋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B.小谭上网查阅资料时,弹出一个黄色网页,小谭好奇地打开了这个网页

C.小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D.小云在网上用同学小华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12、龙龙对于“网络信任与安全”这一栏目时,给同学一些建议,你认为恰当的有

①小红:“对网络上的信息我们要注意辨别,不信谣、不传谣。”

②小宇:“我们可以发布一些虚假的、不良的网络信息。”

③小龙:“所有的网友应该彼此坦诚,应该告诉对方真实信息。”

④小静:“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提高媒介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互联网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龙龙认为青少年在对待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 )

①要在网上传播各种信息,要信息共享 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浏览色情、暴力、迷信等网络信息时,要有所节制,不可沉迷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龙龙参与对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龙龙参与的这项结果提醒人们要( )

行为 乱扔垃圾 闯红灯 围观并起哄 插队 小孩随地大小便 践踏花草 抢座 其他 比例 23% 17% 16% 12% 10% 9% 9% 4% A.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15.龙龙读漫画《大家都走斑马线》,他理解最准确的是



A.生活中人人都要懂规则、守规则 B.规则是人制定的,是否遵守因人而异

C.大家都走斑马线,会造成交通堵塞 D.有了交通规则,社会就会井然有序

16、2017年4月20日中国网消息:近日,武汉金银潭大道上的一个路口人行横道线旁,安装了人行道闸机通道,闸机会随红绿灯切换来打开或关闭,防止行人闯红灯。红灯时关闭,绿灯时打开,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材料警示我们要

①自觉破坏规则 ②坚定维护规则

③积极改进规则 ④敢于对抗规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7、龙龙有个好同学小海勤奋好学,但个性很强,爱耍小性子,与同学相处斤斤计较,总是不肯“吃亏”,说话做事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没有几个同学愿意与他交往,更没有知心朋友。为此,小海内心很苦恼。为了帮助小海走出苦恼,龙龙给他的建议不包括( )

A.宽以待人,学会欣赏他人 B.保持个性,一切顺其自然

C.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D.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感受

18、龙龙读完孟子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明白了这句话告诫我们( )

A.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要自尊自爱

C .要自立自强 D. 要遵守规则

19、国庆时龙龙到古田会议会址旅游,发现在纪念馆的道路旁有一个售水摊摆下“无人售矿泉水”,一扎一扎的水摆放着却不见卖水人。标价一元、自己找零。拿到矿泉水后,只需要把钱放入一旁的爱心钱盒中就可以离开。无独有偶,郑州老太张大娘坚持五年“无人售馍”、广州欧婆婆“无人售报”……如果给上述新闻添加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

A.诚信社会,你我共建 B.践行诺言,一诺千金

C.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D.做老实人,问心无愧

龙龙学习了八年级有关法律知识明白了以下法律知识

20、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违纪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1、关于法律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C、诉讼是应对和处理纠纷的唯一手段

D、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2、关于刑罚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②只对犯罪分子适用③由审判机关依法执行④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主要内容

A、 1 B 、2 C、 3 D、 4

23、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是( )



A B





C D







龙龙学完上期知识,明白了不少道理。

24、明白了劝诫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谚语是( )

A.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5、明白了以下朋友圈的信息,可以转发的有( )

①“测测你还能活多久,特别准” ②“八旬老人走失,朋友圈寻人爱心大接力” ③“快快转移呀,出大事了,上杭县城将有大地震发生” ④“花海胜景现上杭紫金公园,八方宾朋齐点赞(航拍视频)”

情景是李铭同学在2017年暑假期间某一天的生活片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部分(三道大题,共40分)[来源:Z,xx,k.Com]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属于亲社会行为吗?1分 请举出你曾生活中做过的二种亲社会行为。4分

(2)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3分

(3)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3分



27、材料一:据相关报道,在2017年国庆游期间,很多美丽的景点、文物上被个别游客用刀刻上了“某某到此一游”“某某我爱你”等字眼。随地吐痰、随意拍照、乱刻乱画、不修边幅、不讲秩序等等旅游中现象。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群体的日益扩大,这些行为已成为反映国人道德素质的一面镜子,加之部分西方国家对该问题的聚焦与放大,“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消损殆尽。

材料二:某小区一楼的商铺为了招揽顾客,以扩音器为“杀手锏”不论清晨还是夜晚“大促销”“大甩卖”“跳楼价 ”叫卖声不绝于耳此种情况是否扰民商家说“高声叫卖理所当然他人感受无须管” ,居民说“噪音扰民成污染公德法规记心间。”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越来越多。请你从公民的角度为解决材料一的问题出谋划策。6分(温馨提示:运用公民该怎样做知识来回答)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商家与居民的观点。9分“

28、材料一: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16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 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结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殴斗,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

材料二:周一下午,学生王刚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发现几个神色异常的陌生人在家中翻东西,他马上意识到出了问题,故意敲了敲门问:“王刚在家吗?我找他有点事。”陌生人回答说:“不在!”王刚趁机离开,到邻居家拨打“110”报警,警察及时赶到,抓获了窃贼。

(1)材料一中小李、小谢二人前后的表现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 6分(温馨提示:写出犯罪三个基本特征来说明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从法律的角度对你的健康成长的启示是什么?7分(温馨提示:须回归课本知识来答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BBC 6—10 DBABA 11—15 CBCDA 16—20 DBAAA

21—25 CDBAD

二、非选择题

26、(1)属于亲社会行为。2分 如:义务植树,环境卫生打扫,防空防灾宣传等。2分

(2)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分

(3)①要在身边找到学习模仿亲社会行为的榜样。②要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中学习模仿,并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③要在观察、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亲社会行为。等等。3分

27、(1)部分中国人缺乏道德修养,对人没有礼貌,对别人不尊重2分

(2)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6分

(3)商家的说法是错误的,居民的说法是正确的1分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商家叫卖是他的权利,但以干扰他人,不侵犯他人权利为前提的,高声叫卖违反了社会公德,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影响正常生活,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妨碍他人的休息。居民观点是合乎我国法律的规定的。我们都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共同促进社会和谐。8分

28、(1)二人小时候打架、骂人的行为属于一般的不良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一定危害,但不够刑事处罚。

二人现在作为年满16岁的中学生“约架”斗殴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直接违反刑法规定,要受刑法处罚。6分

(2)材料一角度:①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发展为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②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材料二角度:①要勇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②生命最宝贵,要注意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③要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最起码从中各选写一点,再任一角度就可给满分)7分

















1 / 6





犯罪



犯罪



违法



违法



违法



犯罪



违法



犯罪



不,她是青年志愿者!



她是你女儿?



26、观察右边 漫画,运用第一单元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