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北京十三中学分校初二(下)期中物理含答案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19北京十三中学分校初二(下)期中物 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共 4 页,第Ⅱ卷共 6 页。2.本试卷满分 1
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3.在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4.考试结束,将试卷、
机读卡及答题纸一并交回监考老师。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下列
单位中,压强的单位是 A.千克(kg) B.帕斯卡(Pa) C.牛(N) D.米/秒(m/s)2.图1所示的措施中,
为了减小摩擦的是3. 图2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4.图3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5.图4所示的实例中,主要
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6.图5所示的物体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一个苹果A一张课桌B一枚别针C一辆汽车D图5倒霉熊托着物体沿水平
路面匀速直线前行倒霉熊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倒霉熊将静止地面上的石块捡起来倒霉熊举着石头不动展现大力士风采ABCD图67.如图6所示为
动画片《倒霉熊》中的四幅情景,根据图片和下方文字表述,可以确定下列过程中倒霉熊手中的石块处于非平衡态的是8.如图7所示的L形容器中
装有适量的水,塞子S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A.p=?水gh1 B.p=?水g(h1-h2)C.p=?水g(h1+h2)D.p=?水g
h2 侧放平放图8①③图9④②9.如图8所示,一块砖先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后侧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10.图9所示为在一块倾角不
变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木板自由滚下。则小球离开木板后,其运动的轨迹可能是 A.沿曲线① B.沿直线②
C.沿曲线③ D.沿直线④11.在图10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随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是图1012.图
11中的物体A重5N,物体B重4N。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物体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重和滑轮
轴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拉力大小为5NB.物体A受到桌面给它的摩擦力大小为5NC.物体A受到桌面给它的支持力大小为
5ND.细绳断开时,B自由下落,A会立刻静止图11图12甲乙13.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12所示。两容器底 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桌面受到
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1<p2 F甲=F乙 B. p1=p 2 F甲>F乙  C
. p1<p2 F甲>F乙 D. p1>p2 F甲=F乙14.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三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和丙。它们对地面
的压强相等;它们对地 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且F甲<F乙<F丙。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甲、?乙和?丙, 则密度的大小
关系为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不能确定C图13DAA76cmB15.图13所示的
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A.托里拆利实验。将玻璃管倾斜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会变大B.将两个挂
毛巾用的吸盘挂钩密压到一起。用约1N的力向两侧拉,就可以拉开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
不会掉落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
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图14所示的事例
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用木棒拍打脚垫掸掉上面的灰尘AA汽车驾驶员系好安全带D运动员跳远时要快速助跑C图14汽车转弯时减速慢行B17.
图15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5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跳
台滑雪短道速滑冰壶冰球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不平衡力作用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冰
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对球杆也有力的作用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变的力F竖直加速拉起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钩码,F一定大于mg B.用3N的力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NC.体育课抛掷实心球时,球被抛出人未动,此时:手对球的推力等于球对手的推力D.手提水桶时手上出
现压痕,是由于水桶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手上图16乙甲ab19.用同一台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竖直下落的某段过程,得
到两张频闪照片,如图16所示。已知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s。甲、乙两球均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下列根据照片所做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球下落时,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B.乙球下落时,它受到的力的合力方向向下 C.乙球在位置b时的速度大于甲球在相同位置时的
速度 D.甲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小于乙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20.圆柱体A的底面积是50cm2,圆柱体B的底面积是30cm2,圆柱体B的
重力是60N。把它们如图17所示放置时,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为1×104Pa。下列正确的是图17 A.圆柱体A对B的压力为30
N B.圆柱体A受到的重力为50NC.圆柱体A和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110ND.圆柱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104Pa第Ⅱ卷三、实
验探究题(32题4分,33题6分;其他每图、每空1分,共40分)21.如图18所示, “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
选填“GA”“GB”“GC”)22.图19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图18GCGAoGB图193N4N卡片磁性黑板图2023.在探究
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20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
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这两个力还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才能彼此平衡”,则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手扶卡片, ,之
后松手。24.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
么关系?”小明猜想:“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他们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器材:一条橡皮筋、
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刻度尺、细线等。 (2)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拉力F/N 00.51.01.5 2.0 2.5 橡皮筋的
总长度L/cm 4.55.15.76.3 6.9 7.5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0.61.2 2.4 3.0 ①没有挂
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o= cm;②表格中第3行缺少的数据应为 cm;③根据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
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成 ,比例系数为 cm/N。25.小明用矿泉水瓶做实验:(1)如图21-甲,他用水平力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的
移动;他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瓶子翻了,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2)他用力捏空矿泉水瓶,发现瓶子变瘪了,如图21-乙
所示,说明了 。图2226.用如图22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三种不同木板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 ___;(2)下图是对在水平
面上运动小车进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3)小易按照“毛巾一棉布一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接触面小车受到摩擦力
的大小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s/cm毛巾大23.1棉布较大37.5木板小85.6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摩
擦力越小,运动距离 ;由此推论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27.同学们作了如下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
跟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23甲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M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沿着 方向拉动M,M
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木块M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图23甲、乙所示的实验情景,其目的是在保证接触面粗糙程度
不变的条件下,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 有关。木块运动状态…静止静止加速匀速减速弹簧测力计示数F/N…0.40.50.70.
60.4M甲:M在木板面上乙:M在木板面上M100g砝码图23(2)小华将图23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
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3)系列实验
后,同学们讨论了拔河比赛的一些事宜:如果要取得拔河比赛的胜利,组队时应选体重 (选填“大”或“小”)的;同时在比赛中选用图24
中 (选填“a”、“b”或“c”)类型的鞋。图24(a)鞋底花纹较深 (b)鞋底花纹较浅 (c)旱冰鞋28.同学们用身边的
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1) 小亮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
用效果。(2)如图25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倒立和正立放在海绵上,目的是控制 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实
验示意图中可得结论: 。(3)小亮还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主要操作是 。图26图27甲
乙图25图25图2529.如图26所示是小娟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她将气压计从楼的1层带到5层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管内与瓶内水面的
高度差如下表。楼层12345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55.35.766.3小娟所研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由表中数据可得:楼层越
高,管内与瓶内水面高度差越(选填“大”或“小”)。由此可知:高度越高,瓶外大气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30.为探究液体的
某些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27所示的玻璃装置.首先向水槽里灌满水,松开铁夹后,水流入a、b两管,待稳定后,a、b两管中水面高度ha_
_____hb,(填“>”、“<”或“=”),其原因是______;随后拔去右端的软木塞,装置中的水立即向外涌出,此时a、b两管中
水面高度haˊ______hbˊ,(填“>”、“<”或“=”),其原因是______。31.同学们使用图28所示的微小压强计和水进
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图28(1)小明用如图28所示的微小压强计探究水的内部压强与探头的方位是否有关。在此实验中每次将
探头放入水中同一深度,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A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用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等效替代另外两个力的作用效果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大小相
同C.研究光现象时,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图29(2)善于画画的小惠根据记忆画出实验情景如图29所示。其中符合液体压强
特点的是 (填字母符号)。32.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烧杯和水。小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水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
到容器底的距离是否有关。小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烧杯的水中,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探头到水
面的距离H1,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将相关数据记录 在表格中。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
到烧杯底的距离仍为L,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到水面的距离H2,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以上叙
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阳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 。A图3
033. 实验桌上备有如下器材:如图30所示的金属圆柱体A(其侧面带有间距均匀的刻线),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
足量的盐水、水和酒精(已知:?盐水>?水>?酒精)。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科普阅读题(共8分) 阅读“流体阻力”,回答
第34题。流体阻力中国科技馆二层的50号展台,有一个有趣的“流体阻力”的实验:A、B、C是三个形状不同的物体;D、E是两个形状相同
的物体,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如图31所示。用相同大小的力拉它们,让它们一起从起点向终点运动,哪个物体跑得更快呢?小明通过实验,发现:
A、B、C三个物体中,A物体运动的快;D、E两个物体中,D物体运动的快。为什么呢?小明在展台旁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物体在流体中运动
时会受到流体的阻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阻力有摩擦阻力和由于前后压强不一致引起的压差阻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压差阻力。”图31ABCDE
起点终点34.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此实验中,D、E两个物体在相同拉力作用下,D物体受到的压差阻力___E物体受到的压差
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明想起来,他看到公路自行车锦标赛时,选手戴的帽子也是类似的形状,选手 戴帽
子时,图32中帽子的尖端应该朝__ _。(选填“前”或“后”)阅读“RO反渗透膜原理”,回答第35题。RO反渗透膜原理反渗透,英文
为Reverse Osmosis,它所描绘的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分自然渗透过程的反向过程。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
rajan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他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
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那为什么海鸥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http://baike.baid
u.com/view/15894.htm海鸥嗉囊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精密。海鸥正是利用了这层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的淡水
,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被从口中吐出。这就是以后http://baike.baidu.com/view/386434.ht
m逆渗透法(Reverse Osmosis 简称 R.O)的基本理论架构。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
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
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一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
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
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
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
,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反渗透膜的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比反渗透膜孔径大的溶解盐类、重金属离子、有机
物、胶体、细菌、病毒等。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水提纯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反渗透膜能截留直径大于0
.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以获得高质
量的纯净水。35.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要将自来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阻隔,并使之
无法通过反渗透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反渗透膜的孔径要达到 以下。甲乙图33h2=20cm纯水盐水
半透膜半透膜纯水盐水h1=10cm(2)图33甲中容器两侧液面在自然状态下液体的流动方向是 (选填“从纯水到盐水”或“从盐水到纯水
”)。(3)图33乙中两侧液体静止达到液透平衡。如果左右两容器横截面积均为100cm2,要实现反渗透,需要在图31甲中 液面(选填
“纯水”或“盐水”)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至少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g=10N/kg,ρ盐水=1.03×103kg/m3)(
4)RO反渗透是当前最先进的净水分离技术,请举出一个它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五、计算题(35题3分,36
题4分,37题各5分,共12分)36.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物体重力为5N,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 请完成:(1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的受力分析图,写出相应的力的平衡方程; (2)求出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37.一辆汽车质量为5000kg,在平
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运动阻力是1000 N。请完成:(1)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写出相应的力的平衡方程; (2)求地面对
汽车的支持力(g=10 N/kg); (3)求汽车受到的的牵引力。图3438.图34所示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5×10-2m2,质
量为1kg。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水桶内水的质量为19kg,放在水平地面上。(g=10 N/kg) 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
(2) 水对桶底的压力; 水桶对地面的压力;(4)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2019北京十三中学分校初二(下)期中物理参考答案12345
678910BACDAADBDC11121314151617181920DCAABACACDACBCAD21. GB22. 3
.623. 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24.(2) ① 4.5;② 1.8;③ 正比, 1.2 25. 作用点;力可以改
变物体形状26.(1)初速度相等; (2)B; (3)远,匀速直线27. (1)水平; 0.6;压力(2)没有控制压力保
持不变(3)大,a28. 海绵的形变程度;压力;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将瓶子中的水逐渐倒出几次,仿照甲图或乙图再做几次实验
,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 29. 楼层(或高度);越大;小30. =; 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液面相平; >; b管下端细,此
处流速大,压强小31 B ;D32. (共4分)(1)没有改变自变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改变了应控制的变量“探头到水面的距离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为H1,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烧杯底部的距离仍为L′,读出压强
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3. (1)实验步骤:(共4分)① 将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用弹簧
测力计测量圆柱体的重力G,并将G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②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浸没在酒精中且不触碰烧杯,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F拉,并将F拉和?酒精记录在表格中。③ 仿照步骤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分别浸没在烧杯的水和盐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圆柱体所受拉力F拉,将?水和?盐水及各次的F拉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利用公式F浮=G - F拉和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3次圆柱体受到浮力F浮,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1分)34. 小于;后35. (1)0.0001(10-4 )微米(μm) --------------------1分(2)从纯水到盐水 -----------------1分(3)盐水 ------------------1分F=ρ盐水gh1S=1.03×103kg/m3×10N/kg×0.1m×10-2m2 =10.3N----------------------2分(4) 海水淡化、净水机、制药等均可------------------1分36. 3N37. 50000N;1000N38. 3000Pa;150N;200N;4000Pa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