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精品)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说课稿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以“我”和爸爸、妈妈看新房,计算各房间面积等一系列活动为
素材,将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有关的知识巧妙地串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 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 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结合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我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发现
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四、说教具学具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演示的材料上,我选用了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使学生更直观易懂,另外
,我还准备了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10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1个;同时,我还为学生准备了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长5厘
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12个。五、说教法与学法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所以
,在教学中我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并借助直观的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
生通过观察、动手拼摆、动脑思考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抽象的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及发展,使数学
知识在充满探索中得到升华。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
节:复习巩固,情境导入首先我出示课件:1、填空:(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2)边长是1(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边长是1(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然后我就以豆豆家买了一套新房,最近准备装修,父子已经画好了新房的平面图来创设情境,教师边说边出示信息窗二。教师接着说这是新房子
的平面图纸,你从图纸上都发现了什么?能不能提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如:厨房的面积有多少?客厅的面积有多大?
挂毯的面积是多少?他们家整个有多大?房间都是什么形状的?等等。然后我就顺势把问题锁定在帮父子俩算一算厨房和餐厅的面积是多少?板书课
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借助教材中豆豆买新房装修的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课所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
积极性。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二环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一)解决“厨房的面积有多大?”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我再次点击课件,
屏幕上只出现了厨房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要求厨房的面积,实际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那么如何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我顺势把问题抛给学生,
然后让四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有序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2.反馈交流,交流发现小组合作后是交流的环节,在每组的代表交
流前,我提示他们要说清组内的思考过程。我事先预设学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摆一摆,有多少个这样的
面积单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其二:沿着长摆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2个小正方形,也就是每行摆5个正方形,可以摆2行,5×2=
10(个)面积就是10平方厘米。由此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初步得出长与宽的乘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3. 动手实验、验证结论在长方形面
积的计算中是否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引导学生再借助纸片摆一摆,两个卧室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通过动手拼摆,推导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4
、课件演示,及时小结教师利用课件演示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摆的过程。总结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教师板书)〔设计意图〕本
环节教学一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拼摆、动脑思考以及交流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摆一摆、
数一数,初步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再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明确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使学生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
具有普遍性的。(二)解决“餐厅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出示餐厅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餐厅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不能像刚才一样,自己试着计算出
这个餐厅的面积呢?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正方形动手拼摆,也可能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直接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总
结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教师板书)〔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所以在本环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同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对学生探索出现的多种情况,我给予学生积
极的评价,从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第三环节:灵活应用,深化新知1、判断:(1)学生课桌面长10分米,宽4分米,面积是40
平方分米。( )(2)黑板长3米,宽1米,它的周长是3米 。( )(3)一张正方形邮票边长5厘米,面积是25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这组判断题主要是让学生在复习新知的同时注意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和单位名称的区别。2、做课本48页自主练习1:计算下
面各图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本题是让学生复习巩固本节所学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计算后标明单位名称。3、做课本48页自主练习2:请学生估
一估每个图片的面积。〔设计意图〕本题是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标牌,进行估测并记录下来。4、做课本49页自主练习3.〔设计意图〕通
过本题实际应用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 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第四环节:回顾整理,拓展应用通过以上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谈收获,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七、说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
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这节课的两个重点内容,在揭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直接板书
公式,让学生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起到突出重点的目的。总之,本课教学我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实验发现,自己去求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推行,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