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olonial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
ing countries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目录CONTENTS世界
殖民体系的崩溃01发展中国家的成就0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03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
成就与问题。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的历史潮流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只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
。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问题思考:世界殖民体系为什么会崩溃和瓦解?史料一 二战使英国损失1500亿美元,德国损失3000亿美元。学者瓦德奈伊说:“大战降低
了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日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总之,无论战败国还是战
胜国,都元气大伤,赤裸裸地武力掠夺已经失效。史料二 西方国家全球殖民的过程,也是主权国家的概念由欧洲向全球扩散的过程。欧洲列强通过
发现、占有和建立殖民地,强化其主权意识和主权地位,这个过程同时也唤醒了亚非拉被掠夺和被剥削地区人民的主权和民族国家意识。二战作为一
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增强了这种意识。史料三 二战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地位下降,后起殖民势力如美国试图建立新的殖民统治,
以瓦解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体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新一轮的关于殖民地的较量,这也为殖民地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史料四 二战后,成立
了联合国。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宣言,谴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自治、民族独立原则,强调立即无条件给予殖民地领土独立,被称为“非
殖民化宣言”。很多国家就是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直接帮助下获得独立的。史料五 二战使传统殖民大国的影响力下降,权势转移到美国和苏联这
两个新兴超级大国身上。而美苏向来有反殖民的传统。《联合国宪章》中“任何民族对外来统治的屈从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法理要求。归纳:世界
殖民体系奔溃的背景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迫使宗主国对殖民政策进行调整。二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进一步觉醒,促进了民族
解放力量的增长。二战及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和组织条件。新老殖
民主义者的矛盾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力量壮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材料: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
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
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
帝国。”——《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0页问题思考:二战后殖民帝国迅速瓦解真如艾德礼所说是英国自愿放弃的结果吗?面对复杂局势变化
,英国现实主义传统往往成为了其解决问题、寻找发展出路的思想基础。某一时期英国的政策及其实施结果充分体现出英国处理政治及外交事务的特
色——尽量避免无谓损害自身利益的暴力斗争,强调制度与状态的平稳过渡。据此推断分析,该政策应是二战后( )A.率先实行的福
利国家 B.实施非殖民化政策 C.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
D.推行“国有化”政策B非殖民化政策:在不放弃帝国的前提下,促进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稳住帝国的阵脚,同时从现实主义出发,对执意要
独立的殖民地并不加以阻拦不是,艾德礼的讲演实际上是在为英国被迫放弃殖民统治进行辩解。知识深化:二战后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二战后,亚洲
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首领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民族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
涌。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一直采取对英不合作态度,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甘地成为国大党和印度民族独立
运动的著名领袖。二战后,国大党继续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甘地、尼赫鲁是国大党的主要领袖。国大党主要代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
表了以印度教为宗教信仰的印度人民的要求。穆斯林联盟成立于1906年,也是一个在印度民族独立中涌现出的民族主义政党。穆斯林联盟的主要
领袖是真纳,代表了英属印度以伊斯兰教为宗教信仰的穆斯林群众的要求,真纳主张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团结,但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挑拨离间,国大
党与穆斯林之间的分歧也是存在的。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称为独立的自治领。
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知识扩展:巴基斯坦在1947年8月14日宣布独立,印度则在1947年8月15日宣布独
立。真纳成为巴基斯坦总督,尼赫鲁则成为新生独立印度的总理。然而,实现独立的过程,以及独立后两国的历史都并不平坦。许多宗教移民在来到
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后都面临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和种族清洗仍有发生。印度的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徒难民,以及逃往巴基斯
坦的伊斯兰教徒难民大多集中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拉合尔、达卡等两国的大都市。在这些大都市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贫民窟,两国产生
了巨大的都市贫困阶级,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互不信任,可说是对提倡两者之间融合的甘地的一个反弹。民族义勇
团等印度民族主义者认为甘地对伊斯兰教徒和巴基斯坦太过让步。终于在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狂热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在德里暗杀,提倡非
暴力的甘地因而自己也在暴力中牺牲。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苏加诺印
度尼西亚国父罗哈斯菲律宾第一任总统昂山缅甸国父李光耀新加坡国父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然而两国的对立直至今日都在继续
。因两国战争而流离失所者达一千二百五十万,伤亡估计达数十万到一百万不等(大多数人估计于1947年间越过印巴边境的人数约有一千万到一
千二百万不等)。1.美国的《新闻周刊》曾生动地描述了“新殖民者”的形象,他们手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的服装而不是战
斗服装,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殖民者”形象的转变是由于( )A.旧国际秩序的长期存在
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C.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欧美国家实力普遍衰落2.1956年10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对埃
及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11月,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向与会各国强调埃及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正在受到武装的强邻和强大国家们的霸占,“印度视此
为联合国宪章制造的一个笑柄”。同月,联合国紧急会议以59:5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亚非19国的提案,要求立即停火,英法被迫接受。这表明
( )A.不结盟运动取得了较大成果 B.美苏两国冷战对抗态势加剧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D.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CD20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次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
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1954年10月19日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规定英军在签约后2
0个月内分批撤出埃及领土。1956年6月12日在夕阳残照下,最后一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撤离了占领达74年之久的运河区。——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法国付出了沉重的人力物力代价,国内反战运动高涨,政局不稳。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长达7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是战后
非洲规模最大的一场反殖民主义武装斗争,它为所有的被压迫民族树立了一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旗帜。在战争开始后的四年内,阿尔及利亚的死
亡人数达50万,还有10万多人被关进集中营,1000多个村庄被毁灭。殖民者还使用毒气、细菌弹屠杀人民。——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
史·现代史》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从西非、中非向东非、南非扩展,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
,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
的88%。非洲的政治面貌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
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1.1960年,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时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
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下列各项中,不能验证这一说法的史实( )
A.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 B.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C.埃塞俄比亚恢复了国家的独立 D.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
独立2.非洲加纳、坦桑尼亚等一些国家独立后,它们借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某些具有科学和技术价值的因素”,将其“像嫁接嫩枝一样,移
植到黑人特性的粗大树干上”。结果,这种选择不尽人意,甚至出现混乱现象”。材料说明这些非洲国家(???)A.原宗主国主导现代化进程
B.发展道路受制于国际局势C.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速 D.传统与现代文明融合艰难C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
争迅速发展。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
国家。古巴距美国只有90海里,长期受美国的控制和剥削。美军一直占领着古巴的关塔纳摩海军基地,古巴出口的2/3输往美国,全部进口的
3/4来自美国。殖民主义统治使古巴形成以生产糖为主的单一经济。——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人物小传:卡斯特罗,
又称老卡斯特罗,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是古巴第一任最高领导人。1945年卡斯
特罗考入哈瓦那大学法律系;1959年2月16日出任政府总理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61年4月成立古巴共产党,担任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6年取消总统制后任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兼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2011年4月正式隐退。2016年11月25日,
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终于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斗争
196419591903197119991977美国获得运河建造权,1914年通航。巴拿马两次爆发大规模示威运动一名巴拿马学生遭美
军枪杀,十余万巴拿马人民为死者送行巴拿马再次爆发群众性反美运动双方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营运条约》收回
主权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过程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多少年来,帝国主义一直试图控制拉美国家,包括这些国家的主权领土、能源、交通等等一系列经
济来源。处在这一地区的巴拿马共和国曾经就是一个受到扩张、侵占的国家,巴拿马人民在历史上总是陷入复杂的国际角逐,巴拿马运河就是最好的
见证!1945—1991年全世界9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1.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官艾伦·
杜勒斯曾说,“通过影视节目、连环漫画和杂志广告,美国公司对墨西哥底层百姓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教育制度的影响更为
持久。”艾伦·杜勒斯所述的美国做法旨在( ?)A.丰富墨西哥民众文化生活 B.对墨西哥渗透文化价值观C.扩大对墨西哥的军事侵
略 D.加强与墨西哥的友好关系2.1952年,第七届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族的自决权的决议》,明确指出:人民与民族应先享有自决权
。1960年,第十五届联大又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声明: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定了基本人权
,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这( )A.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加速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C.改变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结构 D.
形成了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BC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且向纵深发展,在维护国家主权的
同时,着重发展本民族经济。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
事联系。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知识归纳: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实现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改
变世界政治版图。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国际关
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新兴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知识归纳: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发展中国家,又
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概念分解】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
征从历史上看从经济上看从政治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
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大多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
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韩国、新加坡海湾产油国20世纪
60—80年代,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实现了经济高度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腾飞。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
1960—1975年年,非洲工农业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
开始增长。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发展中国家的建设成就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发展中
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它们受到巨大打
击,促使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知识扩展—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
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
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
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香港地区也被波及,中国大
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几乎不受影响。拉丁美洲各国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
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
同谋求发展。20世纪70年代,为支持经济发展,主要的拉丁美洲政府从西方(主要是美国)银行和国际信贷机构大举借债,从而成为世界上负债
最严重的地区,很多国家的外债翻了四倍……很多政府只是简单的增发货币从而导致货币贬值,促使物价飞涨……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减缓到1%以
下,甚至有时出现负增长。——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非洲联盟”徽标“东非共同体”徽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徽标发展中
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
益。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自身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
腐败等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享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
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
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王慧
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1.根据如表,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BA.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绝对收益下降 B.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C.经济全球化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利益 D.区域集团化面临严重挑战2.20世纪60年代起,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策略,大举外债发展国内工业,外债总额在80年代初便超过3000亿美元。1982年,墨西哥率先宣布无力偿还外债,导致在墨西哥的全球资本外逃,触发了震动全球的债务危机。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下(?? ?)A.发展中国家挑战美元霸权 B.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风险加大C.国际经济秩序日渐公正化 D.社会信息化导致各国利益交融3.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以自然资源、农业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工业部门的技术和装备依靠初级产品出口取得的外汇收入购买,因此,国际收支的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改变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 )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发挥联合国的协调作用C.加快推动全球化进程 D.发展中国家建立联合体BATHE END感谢聆听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