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北京重点区初二(上)期末生物汇编传染病和免疫一、单选题1.(2019·北京东城·九年级期末)婴儿出生后,要按照科学的免疫程 序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种的疫苗以及接种疫苗的目的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抗体、保护易感人 群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2.(2019·北京东城·九年级期末)传染病的特点是(?????)A.只由病毒引起B.只有青少年会患病C. 都有传染性和流行性D.只通过呼吸道传播3.(2019·北京西城·九年级期末)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被猫 、狗咬伤后,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B.患狂犬病的猫和狗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C. 狂犬病能通过唾液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D.从预防角度看,注射狂犬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4.(2020·北京西城·九年级期末)免疫是人体的一 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 体吞噬5.(2020·北京西城·九年级期末)去某些热带国家旅游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等传染病疫苗获得“国际预防接种证明 书”。黄热病是 由黄热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下列关于黄热病的说法 正确的是()A.黄热病毒是黄热病的传染源B.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C.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D.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 机体产生抗原二、综合题6.(2019·北京西城·九年级期末)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 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癌细胞可产生某种物质与免疫细胞表面的CTLA-4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对其 查杀和清除作用。詹姆斯·艾利森所研究的药物能作用于CTLA-4蛋白,避免癌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结合,为治愈癌症带来新的希望。请回答下列 问题。(1)癌细胞又被称为“脱缰的野马”,它们的_________过程失去控制,细胞无限增殖,形成肿瘤。肿瘤细胞可通过______ ___系统进入其他部位的组织和器官,导致扩散和转移。(2)口服抗癌药物是一种传统的化疗方法,药物主要在下图中的[???]_____ ____被吸收进入癌症患者的血液。药物代谢后的物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作用形成原尿,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化疗 具有较大的副作用。(3)免疫疗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了研究CTLA-4蛋白抑制药物A对于黑色素瘤的治疗是否有效,科研人员在保留常 规化疗药物B的基础上对黑色素瘤患者进行了临床实验,记录不同临床处理方式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如下表。组别人数临床处理方式患者的生存率 (%)1年2年I251使用药物A+B47.328.5II251使用药物B36.317.9由上述临床研究结果可知,无论是临床实验的第 1年还是第2年,都是I组生存率_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Ⅱ组,该结果说明_________。(4)除了治疗,人们 一直在努力预防癌症的发生。目前宫颈癌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大多数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导致的,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____ _____,提高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免疫。7.(2020·北京海淀·九年级期末)流行性腮腺炎是 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侵犯多种器官,常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某地一所小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在流 行发病期间对该校六个年级30个班级,共1471人,发病情况、处置措施等情况进行记录统计,结果如下。(1)腮腺炎病毒的生活方式是__ _____在腮腺、睾丸和卵巢等腺器官的组织细胞中。当腮腺炎发生时,腮腺导管部分阻塞使唾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唾液潴留引起剧烈胀痛。据 此判断,腮腺属于_________(选填“内分泌”或“外分泌”)腺。(2)对该小学疫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 ____。据统计,首发病例发生在9月6日,截至到9月21日,累计发病人数达________人。(3)造成了疫情扩大的原因是,一方面 初期没有对患者及时隔离,另一方面,从腮腺炎病毒侵染人体到发病时间较长,约12~25天。其中携带病毒的儿童属于__________, 可以散播病原体。(4)疫情发生后,除了停课处理,还有很多孩子应急接种了腮腺炎疫苗。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疫 苗注射进入人体,可引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______。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控制了疫情。三、资料分析题8. (2019·北京朝阳·九年级期末)预防和监控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为北京市朝阳区保健所对2013~2016学年度 传染病发生情况的统计。资料1 :位于学生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前4位的依次为水痘、猩红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引起,可以经由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猩红热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经由空气飞沫传播或皮肤伤口感染传播;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 ,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资料2:表1北京市朝阳区2013 ~2016学年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率统计学年人数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率(%)其他(%)合计(%)2013~201 41768713.440.030.053.532014~20152106342.700.040.022.762015~201618 56972.460.030.012.49合计5732022.850.030.032.91(1)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引起我区学生患传染 病的生物类群主要有________,我们称之为________。(2)比较不同学段群体患病情况,对________学段传染病防控工 作要重点关注;比较不同传染病类型,可知________类型的传染病发病率高, 这类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3)各学 年不同学段学生水痘发病率均占传染病发病率首位。对于水痘这种传染病,同学们有不同认识:a.“我得过水痘,肯定不会再感染水痘,原因是_ ______。”b.“水痘疫苗没列入计划免疫,可能很多人不注射水痘疫苗。”c.“学校人很多,具备传播途径。”d.“水痘病毒潜伏期长 ,传染性极强。”同学们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学校水痘防控的具体应急措施及理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9.(2020·北京东城·九年级期末)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每年12月~1月是我国北方地区流感高发 季节,为控制流感传播,人们通常会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预防。鼻内接种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抗呼吸道感染免疫途径。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表示,我国研制的一种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如图)预计很快会上市。我国常见的流感疫苗几乎都是流感病毒灭活疫苗(IIV),这种疫苗 内含有裂解且已死亡的病毒,这些病毒已失去致病力但是保留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カ。IIV的安全性已经非常高了,科研人员为什么还要研制 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呢?主要是由于IIV只能引起短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且对于变异产生的新流感病毒无中和作用。而LAIV属 于减毒活疫苗,疫苗内含有活的已减毒的流感病毒。这种病毒能在人鼻腔温度(约32℃)下繁殖,但不能在肺部等内脏器官温度(>37℃)下繁 殖。当人们通过喷鼻免疫接种LAIV时,如同模仿自然感染过程,可引起机体产生持久的特异性免疫。同时,LAIV还有一些优于IIV的特点 。首先,LAIV通过鼻腔喷入方式接种,无需疫反应打针,有助于提高儿童等目标人群的接种意愿。其次,LAIV不仅能刺激机体在体内产生抗 体,同时还能够在鼻黏膜等处产生分泌型抗体,这些抗体能在鼻腔黏膜提供一层保护,从而增强了鼻腔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三,从临床角度看,有数 据表明LAIV比IIV提供了更好的“群体免疫”(由于部分人群打了疫苗,其他未打疫苗的人群所获得的保护)第四,LAIV对变异流感病毒 的抵抗力好于IIV。疫苗上市除了关注有效性,还要关注安全性。俄罗斯科学家对约13万名3~15岁儿童的接种研究表明,除小于1%的暂时 性发热外,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LAIV最普遍的不良反应是短暂的流鼻涕、鼻塞及低热,无严重副作用,且对 照组也有相近的同样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科学家研究认为6~23月龄婴儿接种LAIV后,哮喘的发生率增加,但在2~5岁婴幼儿中未见增 加。从全球来看,LAIV的使用仍需一段时间的观察。(1)在流感到来前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_____。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_____,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____ _,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病毒清除。(2)流感病毒较易发生变异,导致后代的“外貌”发生改变。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病毒的_______ __容易发生改变。(3)LAIV是通过鼻内接种的疫苗,结合文章中的信息和流感病毒传播的途径,分析LAIV能引起“群体免疫”的原因是 :由于部分人群接种了LAIV,减毒的病毒可以在人体的_____黏膜细胞内繁殖,以_____作为传播途径,传播给其他未打疫苗的人群, 使得这些人群也相当于接种了疫苗,从而获得保护。由此可见,“群体免疫”对于学校群体抵御流感病毒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4)结合文中信 息,若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在中国上市,在不考虑“群体免疫”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接种这种疫苗来代替传统流感疫苗吗?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理由即可)10.(2020·北京朝阳·九年级期末)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患有肺结核的人咳嗽、打喷嚏或吐痰时,会把结核杆菌喷到空气中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据最新数据统计,全球 70 亿人群中约有 20 亿人携带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内会先处于休眠状态,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能引起咳嗽、淋巴结肿大、脑膜炎等症状。20 世纪 40 年代,人类研制出对肺结核有效的多种抗生素,提高了肺结核的治愈率,病人持续服药六个月后可恢复健康。用药一两个月后,有些病人会因为身体 发痒、肠胃不适等副作用很难坚持服药,这就导致新的问题——耐药结核病出现。在中国,每 10 个结核病人里就有一个耐药结核病人。一个未 经治疗的病人一年内大约可以传染 15 个人。肺结核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传染病之一。每年 3 月 24 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我国政府决定加大投资强化研究和创新,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和预防,逐步完善相应政策及支持性系统。(1)结核杆菌是引发肺结核的_ _________。肺结核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是_____。(2)结核病有多种类型,卡介苗在预防肺结核方面效果显著。 新生儿通过接种卡介苗,体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_____,使得机体获得_____免疫。(3)“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发现肺结核病人 ,并给予最好的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4)根据资料内容对“肺结核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传染病之一”做出 解释:_____。(5)2019 年我国防治肺结核病日的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_____ A.研发结核杆菌快速诊断工具,缩短确诊结核病的时间B.研发新型抗结核病药品,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治愈率C.研发电子设备提醒病人服药 ,控制耐药结核病的发生D.感冒时大量服用抗生素,以免因为免疫力低下而更容易感染肺结核(6)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提出青少年预防结核病的 具体措施_____。参考答案1.B【分析】考点:疫苗的概念及原理.【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 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解: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 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由于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并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进行预防接种的 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故选B.【点评】掌握接种疫苗产生免疫力的原理是解答题目 的关键.2.C【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 染性和流行性。【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 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 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由于病原体的分布比较广和散播能力比较强,所以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流行也很难治愈。因此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 性特点。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传染病的特点。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狂犬病属于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 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详解】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毒,A正确 ;患狂犬病的猫和狗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B正确;狂犬病能通过唾液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C正确;从预防角度看,注射狂犬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 群,D错误。【点睛】传染病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分析。4.A【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 ,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详解】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 ,抗体具有特异性,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故A符合题意。B、D.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 原体的作用,是先天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D不符合题意。C.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 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免 疫,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类型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免疫的功能、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 点及第三道防线的组成。5.C【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 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 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详解】A.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黄热病毒属于黄热病的病原体,故 A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组成,所以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病毒内,故B错误。C.伊蚊是传播黄热病病毒 的媒介生物,属于传播途径,所以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故C正确。D.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 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所以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 的预防措施,抗体的概念,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6. 细胞分裂(分裂) 循环 ④小肠 过滤(滤过) 高于 (CTLA-4蛋白抑制)药物 A对于黑色素瘤治疗是有效的 抗体 特异性【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点:(1)能够无限增 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增殖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 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详解】(1)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 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循环系统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2)消化和 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所以口服抗癌药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以滤过 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含有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以及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其他没有被重吸收的成分,从肾 小管流出,成为尿液。(3)由表中数据可知,无论是临床实验的第1年还是第2年,都是I组生存率高于Ⅱ组,该结果说明药物(CTLA-4蛋 白抑制)A对于黑色素瘤治疗是有效的。(4)抗体就是病原体侵入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 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宫颈癌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该抗体只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 因此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点睛】关键是把癌细胞的知识与免疫的知识结合起来学习。7. 寄生 外分泌 调查法 13传染源 保 护易感人群 抗体【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一旦离开活体变成结晶体。 (2)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 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4)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 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 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5)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 的内核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一旦离开活体变成结晶体,所以腮腺炎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在腮腺、睾丸和卵巢等腺器官的组织细胞中。当腮 腺炎发生时,腮腺导管部分阻塞使唾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唾液潴留引起剧烈胀痛。据此判断,腮腺属于外分泌腺,因为分泌物需要经过导管运输到 相应的部位,并没有直接进入血液之中。(2)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 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 法进行统计。因此,对该小学疫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据统计,首发病例发生在9月6日,截至到9月21日,累计发 病人数达1+1+4+5+2=13人。(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 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造成了疫情扩大的原因是,一方面初期没有对患者及时隔离,另一方面,从腮腺炎病 毒侵染人体到发病时间较长,约12~25天。其中携带病毒的儿童属于传染源,可以散播病原体。(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 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疫情发生后,除了停课处理,还有很多孩子应急接种了腮腺炎疫苗。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所以疫苗注射进入人 体,可引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控制了疫情。【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流行和 预防,免疫的功能,病毒的生活方式,调查法的注意事项,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8. 病毒、细菌等 病原体 小学 呼吸道 空气、飞沫 身体内能够快速产生大量水痘抗体 开窗通风,切断传播途径【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这章的知识,我们可以从传染病的环节和措施入手,并 结合资料分析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引起北京朝阳区学生患传染病的生物类群主要有病毒、细菌等,病毒、细菌是病原体。(2 )比较不同学段群体患病情况,由资料2可知对小学学段传染病防控工作要重点关注;由表1比较不同传染病类型,可知呼吸道类型的传染病发病率 高,高达2.85, 这类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3)各学年不同学段学生水痘发病率均占传染病发病率首位。对于水痘这种传染病 ,同学们有不同认识:a.“我得过水痘,肯定不会再感染水痘,原因是身体内能够快速产生大量水痘抗体。”b.“水痘疫苗没列入计划免疫,可 能很多人不注射水痘疫苗。”c.“学校人很多,具备传播途径。”d.“水痘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极强。”以上同学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对此 我们可以从传播途径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开窗通风,切断传播途径。【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和相应措施。9. 保护易 感人群 抗原 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 遗传物质 鼻腔 空气(飞沫) 会,因为鼻喷流感疫苗通过鼻腔接种,减少了注射时的疼痛和注射器不 洁净带来的安全隐患。或因为鼻喷流感疫苗能够产生分泌型抗体,在鼻腔就能提供保护。或因为LAIV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特异性免疫等。不会 ,因为目前仅有俄罗斯有3~15岁儿童的安全性实验检测数据,不具有全球性,对中国人的安全性上是否可靠还不确定。或因为科学家提供数据表 明在6~23月龄型婴儿接种LAIV,哮喘的发生率增加,2~5岁不明显,但没有其他年龄段的安全性数据等。【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 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赫尔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 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 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详解】(1)预防传染病 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 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因此,在流感到来前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 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 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病毒清除。(2)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异差,包括可遗传的变 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能够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外界环境引起,并不能遗传给后代。因 此,流感病毒较易发生变异,导致后代的“外貌”发生改变。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容易发生改变。(3)文中表示这种病毒能 在人鼻腔温度(约32℃)下繁殖,但不能在肺部等内脏器官温度(>37℃)下繁殖。首先,LAIV通过鼻腔喷入方式接种,无需免疫反应打针 ,有助于提高儿童等目标人群的接种意愿。其次,LAIV不仅能刺激机体在体内产生抗体,同时还能够在鼻黏膜等处产生分泌型抗体,这些抗体能 在鼻腔黏膜提供一层保护,从而增强了鼻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因此,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姐在人鼻腔内繁殖,入侵鼻黏膜后刺激机体产 生抗体。流感为呼吸道染病,以空气、飞沫为传播途径。因此,LAIV是通过鼻内接种的疫苗,结合文章中的信息和流感病毒传播的途径,分析L AIV能引起“群体免疫”的原因是:由于部分人群接种了LAIV,减毒的病毒可以在人体的鼻腔黏膜细胞内繁殖,以空气(飞沫)作为传播途径 ,传播给其他未打疫苗的人群,使得这些人群也相当于接种了疫苗,从而获得保护。由此可见,“群体免疫”对于学校群体抵御流感病毒可发挥至关 重要的作用(4)结合文中信息,若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在中国上市,在不考虑“群体免疫”的情况下,会选择接种这种疫苗来代替传 统流感疫苗。理由是因为鼻喷流感疫苗通过鼻腔接种,减少了注射时的疼痛和注射器不洁净带来的安全隐患。或因为鼻喷流感疫苗能够产生分泌型抗 体,在鼻腔就能提供保护。或因为LAIV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特异性免疫等。不会选择接种这种疫苗来代替传统流感疫苗。理由是目前仅有俄罗 斯有3~15岁儿童的安全性实验检测数据,不具有全球性,对中国人的安全性上是否可靠还不确定。或因为科学家提供数据表明在6~23月龄型 婴儿接种LAIV,哮喘的发生率增加,2~5岁不明显,但没有其他年龄段的安全性数据等。【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原 和抗体的特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10. 病原体 空气、飞沫 抗体 特异性 控制传染源 肺结核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有强 烈的传染性;进入身体后会先处于休眠状态;容易产生耐药性 D不随地吐痰(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 罩等【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又叫先天性免疫;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又叫后天性免疫。【详解】(1)病原体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所以结核杆菌属于病原体。由文章第一段可知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为空气和飞沫。(2) 给儿童接种卡介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结核杆菌有免疫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所以新生儿通过接种卡介苗,体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使得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3)对于肺结核病人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4)由文章可知“肺结核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传染病之一”原因是肺结核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有强烈的传染性;进入身体后会先处于休眠状态;容易产生耐药性 。(5)感冒时不可大量服用抗生素,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的细菌,D建议不正确。故选D。(6)由文章可知青少年预防结核病应不随地吐痰;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等,合理即可【点睛】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接种疫苗产生免疫力的原理、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1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