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北京延庆初二(下)期末物理(教师版)
2023-05-27 | 阅:  转:  |  分享 
  
2021北京延庆初二(下)期末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1. 如图
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 放大镜把字“放大”D. 笔好
像在水面处“折断”2. 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B. 用水平力推着购物
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C.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 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3. 图示的物态
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B. 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C. 秋天大雾弥漫D. 夏天树叶上的露水4. 如图中能正
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  )A. B. C. D. 5.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
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B. 将热牛奶倒入杯子里,杯子的温度升高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
铁丝的温度升高6.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
7.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 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 柳絮漫天飞舞C. 有阳光照射时,
打扫房间看到空中灰尘飞舞D. 风的形成8. 如图,分别用F1、F2、F3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A
. F1=F2=F3B. F1=F2>F3C. F3> F1= F2D. F2>F1>F3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升高B.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
时存在的D 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0.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水
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 物质的比热容
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D. 质量
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11. 对同一滑轮组,下列各措施中不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 增加提升重物的
重力B. 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C. 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 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12. 甲、乙两人分别提重为60牛、40牛
的货物匀速登楼,他们同时从楼底出发,结果乙 比甲先到达三楼。那么( )A. 甲对货物做功可能快B. 乙对货物做功一定快C. 乙对货
物做功可能多D. 甲、乙对货物做功一样多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B. 物
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它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14. 如图所示的四个热现象
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图乙:厚玻璃筒内的空气
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图丁:其它条件相同,加热其中一块
玻璃板,能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15. 如图所示滚摆实验中,关于滚摆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滚摆上升时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滚摆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滚摆运动过程中,滚摆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D. 滚摆运动过程中,其它
形式的能转化为滚摆的机械能三、填空题(按要求做答或做图。共10分,5小题,每题2分)16. 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
、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__光组成的。17.
小王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甲、乙两图装置相同,分别是同一小球先后从A、B两处由静止滚下,钻入并推动纸
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1)实验中用___________表示小球的动能大小。(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小球的动能与____
_______有关。18. 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一根玻璃管一端敞口,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经过一定的操作后,把敞口
端竖直插入液体槽中,在玻璃泡里封闭一定的质量气体,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如图所示。A处是第一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B
处为第二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假设大气压不变,两次温度比较,温度计___________处时温度比较高。(选填“A”或“B”)1
9. 小李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______ cm。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______。 20. 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在杠杆上的适当位置挂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使杠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用示意图画出所挂钩码的位置。(已知杠杆的刻度均匀,钩码可用“ ”表示)四、实验解答题(共28分,22、23、2
5、27题各2分, 24、26题各4分,21、28题各6分)21. (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2)在图中,根
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_____(3)根据如图所示光传播路径,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透镜类型。_
_____22. 小军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
0蜂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1)根据表
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_____。(选填 “升高”、“不变”或“降低”)(2)根据实验
数据分析可知:蜂蜡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3. 小刚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
,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
是__℃,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24.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平行
光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他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再在光具座的左端0刻度
处安装上平行光源,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时,看到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
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2)取下平行光源,换上蜡烛,将蜡烛移到光具座图示的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
上呈现清晰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实
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25. 小红设计了一个“比较不同物质吸热
的情况”的实验,其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1)要完成该实验还
需要补充实验器材有秒表和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保证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大致相同。26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桌上备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为平面镜),还有相同大小的红色和绿色中国象棋棋子若干
个;直角三角板、刻度尺各一把。(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2)所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的作用是
便于测量___________;(3)实验时小华进行下列操作: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A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在玻璃板后面改
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A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将三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B放
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保持物体B到玻璃板的距离与A到玻璃板的距离相同,在玻璃板后面改变三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
三个绿棋子与物体B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可知,小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
_______的关系。(4)在(3)中,若小华移去玻璃板后面的三个绿棋子,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接
收到物体B的像(填“能”或“不能”)。27. 闷热的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
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小明认为这是瓶内的水往外渗出后,附着在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28.
探究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绕绳方式有关。小宇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忽然想到:同一个滑轮组有两种不同的绕绳方式,不
同的方式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不会不同呢?他做了初步的设想,同一个滑轮组,使用不同的绕绳方式,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测量机械效率。他已经
将滑轮组绕好绳子,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了刻度尺和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1)小宇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2)写
出机械效率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___________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29. 请阅读
《塔式光热发电》。塔式光热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
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按太阳能采集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塔式、槽式、碟式、线性菲涅尔式四种。其中,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在规模化、
光电转化效率以及投资成本等多方面具有槽式、蝶式以及线性菲涅耳式等难以媲美的综合优势,而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国都越来越关注塔式
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塔式光热发电系统由聚光子系统,集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辅助能源子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其中,聚
光子系统与集热子系统为其组成核心技术。太阳能接收器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光热转换的关键部分。与另外三种光热发
电方式相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通过熔盐储热,且具有聚光比和工作温度高、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少、系统综合效率高等特点,可实现高精
度、大容量、连续发电,是最为理想的发电方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已成为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开发应用的热点。我国是继美国、西班牙、以色列之
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中科院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于2012年建成,如图,是我国、也是亚洲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
发电站。实验电站包括一个高119米的集热塔,100面共1万平方米的定日镜。100面巨伞般的定日镜追着太阳转,把阳光反射到119米高
的集热塔上,安装在塔顶的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再用这些热能加热水,通过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整个发电过程不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没有污染,
绿色可持续。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未来的研发和应用,将朝着“高参数、大容量、连续发电”这三个技术方面发展。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可以采用熔
岩储热,可以实现随时取用的功能,并且随着电站规模的扩大,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是大型太阳能发电中前景最好的发电形式。总的来说,太阳能
热发电技术将会向着低成本、大规模的塔式光热发电方向快速发展,将在人类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1)四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式中,最理想的发电方式是___________发电。(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定日镜采集太阳能利用
了光的___________原理。(3)太阳能热电站可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存储起来,实现随时取用。(4)结合你的
生活经历,列举出太阳能的一项应用___________。六、计算题(共8分,30题3分,31题5分)30. 搬运砖头的独轮车,推车
时人手在A点对独轮车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3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车轮的轴O是支点。(1)在图中画出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
的力臂L;(2)求出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大小。31.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平台上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卷
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400N,物体A在10s内上升的高度h为1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1)拉力F做功的
功率P;(2)物体A所受的重力GA;(3)滑轮组提升物体A所做的额外功W额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1.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 放大镜把字“放大”D.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答案】A【解析】【详解】A.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
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符合题意;B.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把字“放大”属于凸透
镜应用,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成像的,故C不符合题意;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笔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发生折射形成的
,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 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B. 用水平力
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C.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 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有力,且水桶沿提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故提水桶的力对物体做了功,故A错
误;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有力作用在车上且车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推车的力做了功,故B正确;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书受到的支持力由于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由于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拉力没有
做功,故D错误。故选B。3. 图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B. 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C. 秋天大雾弥
漫D. 夏天树叶上的露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玻璃上
出现冰花,是水蒸气变为了固体,故是凝华,故B符合题意;C.秋天大雾弥漫,大雾是小水珠,故是水蒸气变为了液态的小水珠,故是液化,C不
符合题意;D.夏天树叶上的露水,露水是小水珠,故是水蒸气变为了液态的小水珠,故是液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B。4.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
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B. 将热牛奶倒入杯子里,杯子的温度升高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
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用砂轮磨菜刀,克服摩擦力做功,故菜刀的温度升高,涉及了能量转化,故通过做
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将热牛奶倒入杯子里,热牛奶将热量传递给杯子,杯子的温度升高,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
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答案】B【解
析】【详解】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B.7.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组成物
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 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 柳絮漫天飞舞C. 有阳光照射时,打扫房间看到空中灰尘飞舞D.
风的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是酒精分子运动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B.柳絮漫天飞舞是物体的机
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灰尘飞舞,是指固体颗粒尘土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一
般由太阳辐射热引起,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 如图,分别用F1、F2、F3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
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A. F1=F2=F3B. F1=F2>F3C. F3> F1= F2D. F2>F1>F3【答
案】B【解析】【分析】【详解】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a、b是定滑轮,故拉力等于重力,故F1=F2,在c图,是动滑轮,故拉力F
等于物重的二分之一,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
而升高B.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 液体吸收热量,温
度一定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随着液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组成物质
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
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 下表是一些物质
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
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
的两倍C.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A.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无关,100g水与50g水的比热容相同。故B错误;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
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C错误;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铜的比热容较小,由公式Δt=可知,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故
D正确。故选D。11. 对同一滑轮组,下列各措施中不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 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B. 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C.
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 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答案】C【解析】【详解】A.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可以提高有用功,这样有用
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增大,即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减少,机
械效率提高,故B不符合题意;C.由可知,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不能改变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故C符合题意;
D.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可以减少所做的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甲、乙两人分别提重为60牛
、40牛的货物匀速登楼,他们同时从楼底出发,结果乙 比甲先到达三楼。那么( )A. 甲对货物做功可能快B. 乙对货物做功一定快C.
乙对货物做功可能多D. 甲、乙对货物做功一样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因两人提着货物的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可得因由知,
当两个对货物做功的功率相等时则有即当甲、乙两人做功时间之比为3∶2时,甲、乙两人对货物做功一样快;当甲、乙两人做功时间之比小于3∶
2时,甲对货物做功比乙快;当甲、乙两人做功时间之比大于3∶2时,甲对货物做功比乙慢。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B.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它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故A错误;B.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
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它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B错误;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D.近视眼睛形成是晶状体折光能力比
较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故需要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镜片,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故D正确。故选CD。14. 如图所示的四个热现象实验,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图乙: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
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图丁:其它条件相同,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能
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答案】ACD【解析】【详解】A.图甲中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图乙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B错
误;C.图丙中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故C正确;D.图丁中水的表面积和水的表面空气流速相
同,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水的温度不同,所以能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故D正确。故选ACD。15. 如图所示的滚摆实验中,关于
滚摆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滚摆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滚摆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滚摆运动过程
中,滚摆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D. 滚摆运动过程中,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滚摆的机械能【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滚摆
上升时,越滚越慢,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正确;B.滚摆下降时,越
滚越快,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CD.滚摆运动过程中,与空气
摩擦,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三、填空题(按要求做答或做图。共10分,5小题,每题2分)16. 白光
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
________光组成的。【答案】 ①. 色散或折射 ②. 色【解析】【分析】【详解】[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
、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7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17. 小
王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甲、乙两图装置相同,分别是同一小球先后从A、B两处由静止滚下,钻入并推动纸盒
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1)实验中用___________表示小球的动能大小。(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小球的动能与_____
______有关。【答案】 ①. 纸盒运动的距离 ②. 速度【解析】【分析】【详解】(1)[1]由甲乙两图可知,甲图中小球推动纸盒
移动的距离远,说明小对纸盒做功多,动能大。故实验中通过纸盒被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2)[2]如图甲、乙所示,同一小球
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达到水平面的速度不同,高度越高,达到水平面的速度越大,纸盒被推得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是探究动能大小
与速度的关系,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18. 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一根玻璃管一端敞口,另一端带有
核桃大的玻璃泡,经过一定的操作后,把敞口端竖直插入液体槽中,在玻璃泡里封闭一定的质量气体,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如图所
示。A处是第一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B处为第二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假设大气压不变,两次温度比较,温度计___________
处时温度比较高。(选填“A”或“B”)【答案】B【解析】【详解】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温度越高,气压越大;当温度升高时,玻璃泡中的气
体压强增大,体积膨胀,玻璃管中液面下降,所以当液面在B处时,温度比较高。19. 小李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
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______ cm。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______。 【答案】
①. 170②. 7:20【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和像大小相等;小李同学的身高是170cm,则他
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70cm。[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挂钟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挂钟
的实际时间是7:20。20. 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在杠杆上的适当位置挂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用示意
图画出所挂钩码的位置。(已知杠杆的刻度均匀,钩码可用“ ”表示)【答案】【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杠杆原理 可知因此应该在杠杆的
右边4格的位置挂一个钩码,如图四、实验解答题(共28分,22、23、25、27题各2分, 24、26题各4分,21、28题各6分)
21. (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2)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
_____(3)根据如图所示光的传播路径,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透镜类型。______【答案】 ①. 36.7②. ③. 【解析】【
分析】【详解】(1)[1]图中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它的分度值是0.1℃,因此它的读数
为36℃+0.7℃=36.7℃(2)[2]由图可知,入射角等于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等于60°;图中法线已画出,由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3)[3] 由图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所
以是凸透镜,如图所示22. 小军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012345
678910蜂蜡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海波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1)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_____。(选填 “升高”、“不变”或“降低”)(2)根
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蜂蜡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答案】 ①. 不变 ②. 非晶体【解析】【详解】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保持在48℃不变。[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蜂蜡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是非
晶体。23. 小刚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
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
或“等于”)标准大气压。【答案】 ①. 98②. 低于【解析】【详解】[1]由图像可知,水温升高到98℃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说明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即水的沸点,故水的沸点是98℃。[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沸点为9
8℃,说明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24.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平行光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于
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他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再在光具座的左端0刻度处安装上平行光源,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
移动光屏,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时,看到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取下平行光源,换上蜡烛,将蜡烛移到光具座图示的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
大”、“等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选填“照相
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答案】 ①. 10cm②. 缩小 ③. 实像 ④. 照相机【解析】【分析】【详解】(1
)[1]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时,看到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
光心到焦点的距离为10cm,故焦距为10cm。(2)[2][3][4]蜡烛此时两倍的焦距外,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像;由于是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能用光屏上成像,故是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5. 小红设计了一个“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其部分装
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1)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补充实验器材有秒表和
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保证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大致相同。【答案】 ①. 温度计 ②.
加热相同的时间【解析】【分析】【详解】(1)[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需要用秒表测量加热时间,间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用
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变化。(2)[2]相同的时间内酒精灯释放的热量相同,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热量也相同,故可以通过加热相同时间来保
证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26.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桌上备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为平面镜),还有相同
大小的红色和绿色中国象棋棋子若干个;直角三角板、刻度尺各一把。(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2
)所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___________;(3)实验时小华进行下列操作: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A放在玻
璃板前面的白纸上,在玻璃板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A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将三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B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保持物体B到玻璃板的距离与A到玻璃板的距离相同,在玻璃板后面改变三个叠放的绿
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三个绿棋子与物体B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可知,小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4)在(3)中,若小华移去玻璃板后面的三个绿棋子,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___________接收到物体B的像(填“能”或“不能”)。【答案】 ①.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②.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 物体的大小 ④. 不能【解析】【详解】(1)[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可以起到平面镜的作用,还可以看到玻璃
板后的物体,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2]所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寻找规律。(3)[
3]改变玻璃板后物体的大小与像的大小进行比较,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4)[4]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光屏上不能接收到物体B的像。27. 闷热的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
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小明认为这是瓶内的水往外渗出后,附着在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
论是错误的。【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方法一:把这瓶矿泉水取出放置足够长时间,用毛巾擦净瓶外壁的水珠,发现瓶外壁不再出
现水珠,所以不是瓶内水渗到外壁。方法二:两个相同的矿水瓶,一个不装水,另一个装满水,把它们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过一会发现两个
矿泉水瓶外壁都出现水珠,所以不是瓶内水渗到外壁。28. 探究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绕绳方式有关。小宇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实验中忽然想到:同一个滑轮组有两种不同的绕绳方式,不同的方式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不会不同呢?他做了初步的设想,同一个滑轮组,
使用不同的绕绳方式,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测量机械效率。他已经将滑轮组绕好绳子,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了刻度尺和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1
)小宇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2)写出机械效率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__
_________【答案】 ①. 滑轮组的绕绳方式 ②. 见解析 ③. 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1)[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是否与绕绳方式有关,应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改变滑轮组的绕绳方式,故自变量是滑轮组的绕绳方式。(2)[2] 机械效率的测量方法如下
: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G;②把物体挂在动滑轮下面,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的自由端把物体提起,读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量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③根据物体重力G、物体上升的高度h可以求出有用功W有,根据绳子自
由端的拉力F和通过的距离s可以求出总功W总,根据计算机械效率。(3)[3]记录数据的表格绕绳方式物体重力G/N物体上升高度h/m匀
速提升物体测力计的读数F/N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29. 请阅读《塔式光热发电》。塔式光热发电太
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按太阳
能采集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塔式、槽式、碟式、线性菲涅尔式四种。其中,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在规模化、光电转化效率以及投资成本等多方面
具有槽式、蝶式以及线性菲涅耳式等难以媲美的综合优势,而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国都越来越关注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塔式光
热发电系统由聚光子系统,集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辅助能源子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其中,聚光子系统与集热子系统为其组成核心
技术。太阳能接收器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光热转换的关键部分。与另外三种光热发电方式相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可通过熔盐储热,且具有聚光比和工作温度高、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少、系统综合效率高等特点,可实现高精度、大容量、连续发电,是最为理想
的发电方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已成为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开发应用的热点。我国是继美国、西班牙、以色列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
家。中科院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于2012年建成,如图,是我国、也是亚洲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实验电站包括一个高119
米的集热塔,100面共1万平方米的定日镜。100面巨伞般的定日镜追着太阳转,把阳光反射到119米高的集热塔上,安装在塔顶的集热器吸
收太阳能,再用这些热能加热水,通过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整个发电过程不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没有污染,绿色可持续。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
未来的研发和应用,将朝着“高参数、大容量、连续发电”这三个技术方面发展。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可以采用熔岩储热,可以实现随时取用的功能,
并且随着电站规模的扩大,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是大型太阳能发电中前景最好的发电形式。总的来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将会向着低成本、大规模
的塔式光热发电方向快速发展,将在人类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式
中,最理想的发电方式是___________发电。(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定日镜采集太阳能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原理。(3)太阳能热电站可把太阳能转化___________能存储起来,实现随时取用。(4)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列举出太阳能的一项应用___________。【答案】 ①. 塔式 ②. 反射 ③. 内能 ④.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等【解析】【分析】【详解】(1)[1]与另外三种光热发电方式相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通过熔盐储热,且具有聚光比和工作温度高、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少、系统综合效率高等特点,可实现高精度、大容量、连续发电,是最为理想的发电方式,故最理想的是塔式太阳能。(2)[2] 100面巨伞般的定日镜追着太阳转,把阳光反射到119米高的集热塔上,故是利用光的反射。(3)[3]太阳能热电站把阳光反射到119米高的集热塔上,安装在塔顶的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再用这些热能加热水,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4)[4]利用太阳能的应用有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等。六、计算题(共8分,30题3分,31题5分)30. 搬运砖头的独轮车,推车时人手在A点对独轮车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3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车轮的轴O是支点。(1)在图中画出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的力臂L;(2)求出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大小。【答案】(1);(2)1000N【解析】【分析】【详解】解:(1)从支点O作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该垂线段即为重力G的力臂L,如图所示(2)由图知,重力G的力臂L=0.3m,力F的力臂L1=1m,由杠杆的平衡条件G×L=F×L1可得答:(1)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的力臂L如图;(2)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为1000N。31.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平台上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400N,物体A在10s内上升的高度h为1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1)拉力F做功的功率P;(2)物体A所受的重力GA;(3)滑轮组提升物体A所做的额外功W额 。【答案】(1)80W;(2)640N;(3)160J【解析】【分析】【详解】解:(1)拉力做的总功拉力F做功的功率(2)有用功为W有=ηW总=80%×800J=640J物体A所受的重力(3)滑轮组提升物体A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 W有=800J-640J=160J答:(1)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80W;(2)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640N;(3)滑轮组提升物体A所做的额外功为160J 。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