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北京延庆初二(下)期末语文(教师版)
2023-05-27 | 阅:  转:  |  分享 
  
2021北京延庆初二(下)期末语 文一、基础·运用(共16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唱红歌,知党史”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
阅读同学们查找的《长征组歌》背景材料,完成任务。1934年8月至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征。红军以超乎寻常
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目的地( )陕西省
北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作曲家
晨耕、生茂、唐轲、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描绘了《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
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每一首歌曲的演唱形式都不相同,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
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 【甲róng】合在一起,创作个性突出,艺术特色鲜明,【乙huì】成了一部 ① 、 ② 、 ③ 、 ④ 的大
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1)请你选择对文中字音、字形和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史无前例”“例”读作“lì”;“曲调
”的“曲”读作“qǔ”。B.在【甲】处填写的汉字是“融”,意思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在【乙】处填写的汉字是“汇”,是聚集,聚合
的意思。C.“寻常”的“寻”,是古代的八尺,倍寻为“常”,“寻”和“常”都是平常的长度,这里用超乎寻常,形容红军的毅力平凡。D.“
真挚”是说肖华将军创作长征史诗的感情真诚恳切。(2)请你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 B.—— 。C.
—— , D.: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主题鲜明 ②内容丰富 ③形式新颖 ④风格独特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2. 下面是同学们参演歌曲的歌词,请你完成下列任务。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
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
于天。(1)结合背景材料和歌词内容,说说同学们选唱的是组歌中的《_________》。(2)部分同学分享了阅读歌词体会,你认为不准
确的一项是( )A.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两大困难“饥”和“寒”。B.“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运用比喻
修辞方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C.“雪山低头迎远客”,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突出红军不畏艰难、英勇豪迈的战斗精神;“
毯”“毡”两个字说明长征虽然困难重重,但红军还有御寒物品抵御恶劣环境。D.演唱“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唱到“更”和“越
”字要坚定,把红军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无畏精神表现出来。3. 宣传委员选用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做大屏幕背景,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
《长征》诗歌内容和演唱曲目都是讲述红军长征的动人故事,内容一致,所以做背景合适。B.整幅作品布局工整,端庄大气。线条奔放呈左斜势,
动感强烈。C.这幅作品有张旭之狂韵,怀素之放纵之风,任意挥洒,汪洋恣肆D.毛泽东史诗般地再现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历程,《长征》赞扬了红
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所以采用行草字体比较恰当。4. 演唱之前的朗诵词中想加入一副对联,你会选用哪幅,请结合展演歌曲
内容说明理由。【甲】上联:过草地红军历尽千苦 下联:翻雪山将士阅遍万难【乙】上联: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志壮千山 下联:强渡金沙飞夺泸定
功盖万年【丙】上联:排除万难举旗抗日写成一段英雄史 下联:召唤三军鼓气为民唱起千声壮志歌5. 请根据上边材料内容,运用排比句,说说
你理解的“长征精神”。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默写。(共4分,每空1分)6. (1)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3)陆
游借梅言志,表达虽处境不幸,但依然在悲忧中透出坚贞自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
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
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表格。场景狂风袭屋,茅草翻飞群童抱茅,倚杖叹息①广厦千万,不动如
山情感痛惜、焦急②愁苦、忧思坚定、悲壮8. 杜甫胸怀国家,心系苍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请你结合他的诗句谈一谈,是怎样体现这
一特点的。(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
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
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①,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
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兼爱》)注:①篡:掠夺。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不
独子其子 矜寡孤独B. 故虽有名马 故外户而不闭C. 兄弟不和调 和风细雨D. 盗窃乱贼而不作 成功之作10. 【甲】【乙】两段文
字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社会理想。【甲】文强调理想社会的核心是①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阐明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必是②____
__。(用原文语句回答)11.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大同”社会有着怎样的特点。三、名著阅读(5分)12. 百年党史书
写红色传奇。“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其厚重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请结合一部“红色经典”具体
内容,谈谈你对“红色经典”现实意义的理解。(15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两
千多年前,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时光流转,2020年4月24日,在“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
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个火星探测器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20
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托举着“天问一号”探测器从文昌出征,奔向火星。我国要在此次任务中一次
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将是人类火星探测史无前例的一次壮举,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材料二】从1960年人类第一次尝试发射火星探测器至今,共有15个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大气
层,8个探测器成功着陆,但 。近一半的失败率让这颗红色星球至今还保有“探测器坟场”的称号。着陆火星的探测器需要经历上千个步骤。任何
一个操作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探测器无法成功着陆。“天问一号”巡火星是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面临巨大的挑战。2021年5月1
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带着“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标志着中国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材料三】
由于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可能有朝一日我们会将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所以科学家们致力于发现地外星球,寻找一些和地球相似的星球,探索是否
适合人类居住。如果条件许可,火星也许会发展成为人类生存的另一个基地。宇宙发展的奥秘,依托现在的科技还不能够完全解答,但人类始终走在
探索前进的路上。13. 结合【材料二】图片内容得出结论,填写在文中横线处。14. 结合【材料三】说说人类为什么要探测火星?15.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一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的意义。(二)阅读《长城秋雨夕》,完成下面小题。长城秋雨夕贾宝泉
①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②雨是今天的雨,长城是昨日的长城。③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子黄时雨。雨
催开伞的花,红的,绿的,黄的,叫不上颜色的,八达岭的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便蔚成伞的花圃;伞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
棕色皮肤的,都来了,都来到这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一起笑着,嚷着,用手指点着,谁也不肯让心神稍歇。【甲】十月的潇潇雨不曾邀来雷声,人
们的笑语便是轻奏的雷鸣。④长城又称紫塞,长城外又称塞外。幼时夜读古典诗词,“塞外”的字眼时常让我触目惊心,拖两行细长的清泪,点点滴
滴,点点滴滴,落在线装书上,浸湿一片宣纸的黄土地,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倒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⑤不再是“风萧萧兮易水
寒”,不再是“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再是“胡儿眼泪双双落”。远近的烽火台还在,东一座西一座结成抗风林。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将,头戴金盔
身着铠甲,不过并不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⑥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密似珠帘了,而游人反倒越来越多了。⑦一朵又一朵的浓云
依恋在长城垛口上,随着长城飘游到目力不到的远处。雨中看不远,但我推断得出,浓云下面一定是人;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⑧长城外,【乙】
高挑的白桦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淋湿了头发,依旧练着舞功。柿树和枫分别着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岁月年年云鬓
样,秋雨不改旧时妆,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消雾散它是深红,自甘寂寞地守在立着长城的山上,年年的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
⑨树间安谧的饮食的牛羊,有牧童吹着竹笛来往。他不用鞭,笛声依约是他流动的鞭。【丙】牛蹄下的草,绿得深,绿得重,发射翡翠的冷光,俯俯
仰仰迎送旅人;草间的野花,虞美人们,波斯菊们,蓝鸽子花们,静静地编织一片云,翌晨挂在天上就是朝霞了;花下的蘑菇一柄柄都是白绸伞,我
想,伞下一定有许多小甲虫躲雨,那些年长的甲虫们,一定会展开薄翼遮在小儿女们头上的。⑩往往,举世瞩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的苦难中建造的
。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要倒下。往往,古迹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只是
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秋雨渐渐停了,云隙间透出蔚蓝的天光,湿重的云团躲进山
谷里养神,轻纱似的云缕还留在长城上擦试游人的履痕。夕阳已走到山村,它的光芒并不离开,依旧穿过云阵照着八达岭的群山,以及我足下、头上
的长城。长城两侧的山峦上,最美的是枫,是柿树,一株枫树就是一个红火把,一株柿树就是一个黄火把,这千千万万的火把,把八达岭内外的长城
烧得黄中透紫,有如一簇簇温度不等的火焰。长城是伸向云天的旗,枫是它的红缨;长城是万里关山上的万里路,云是它的驿站。?游人前方是云朵
,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云下,又是人……?长城望不断,
长城的前方是长城。?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16. 本篇游记,结构严谨。既突出雨中登长城的时间变化,从①_____
_写到②_______;又突出观察视角的空间变化,从长城之上远眺长城之外,游目骋怀,从③_______的苦难写到现实的④_____
。17. 文章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从【甲】【乙】【丙】三处划线句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18. 文章第一段写到,“雨
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无限意”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意?(三)阅读《精彩》,完成下面小题。精彩①精彩,是我特
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但,我们要追求人生的精彩。②什么是精彩?精彩
,就是优美、出色。倘若具体一点说,精彩,就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精彩,就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演讲;精彩,就
是刘翔在奥运会上率先撞线的那一瞬;精彩,就是飞人乔丹投篮时那美丽的弧线……③那么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精彩呢?④精彩的人生缘于奋斗。命
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战马与枪林弹雨中。十六岁时,右眼失明;二十岁时,病卧不起。面对命运的严峻挑战
,他深切感到:“在生活中没有什么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疾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
人民伸手。他自学完成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世界文学著作。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⑤精彩的人生最需付出。演员
就在台上精彩那么一阵子,不知需要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员在赛场上那精彩的一跳、一跑、一掷,背后则
是无数次的挥汗如雨,苦练不辍。曹雪芹为了《红楼梦》的精彩,不仅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仅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最后,竟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就好比传说中的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但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
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但为了这一次的短暂精彩,它不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心血,而且,它将曲终而命竭。⑥精彩的人生当趁年少。虽
说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 :青年人的精彩,大红大紫,锋芒毕露,像赤壁之畔的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滕王阁前的王勃
,技压群雄,文盖四座,“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老年人的精彩,不动声色,沉稳自信,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庾信“凌云健笔
意纵横”。不过,还得讲句实话,精彩要趁早,因为精彩更需要强健的身体,敏捷的思路,充沛的精力,大胆的创新精神,而这些大都是青年人的专
利。⑦人这一辈子,不论干什么,总得精彩他几回,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仅自己有成就感,也让众人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
都觉得很自豪,没白来这世界上走一回。我们当珍惜当下,追求人生的精彩。19. 全文围绕“精彩”一词展开。请简要写出全文的论证思路。开
篇表明看法①______,接着告诉我们②________,然后进一步指出③________,最后发出号召:我们当珍惜当下,追求人生
的精彩。20. 依据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21. 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精彩,请结合自己经历,简要论述。五、写作
(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22. 学校组织“庆祝建党100年”演讲比赛。请你从下面四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
演讲稿。“我的梦想”“让爱永驻心中”“书香,伴我成长”“感谢您,亲爱的党”。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
之间。(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23. 外出旅行,我们不仅能够欣赏自然风光,还可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同时在旅行
的过程中也会看到或经历很多事情……请以“最美旅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2)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6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唱红歌,知党史”活动,请你
完成下面任务。1. 阅读同学们查找的《长征组歌》背景材料,完成任务。1934年8月至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
长征。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
达目的地( )陕西省北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
诗( )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描绘了《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
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每一首歌曲的演唱形式都不相同
,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 【甲róng】合在一起,创作个性突出,艺术特色鲜明,【乙huì】成了一部 ① 、 ②
、 ③ 、 ④ 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1)请你选择对文中字音、字形和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史无前例”的“例
”读作“lì”;“曲调”的“曲”读作“qǔ”。B.在【甲】处填写的汉字是“融”,意思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在【乙】处填写的汉字
是“汇”,是聚集,聚合的意思。C.“寻常”的“寻”,是古代的八尺,倍寻为“常”,“寻”和“常”都是平常的长度,这里用超乎寻常,形容
红军的毅力平凡。D.“真挚”是说肖华将军创作长征史诗的感情真诚恳切。(2)请你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 B.—— 。C.—— , D.: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主题鲜明 ②内容丰富 ③形式新颖 ④
风格独特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2. 下面是同学们参演歌曲的歌词,请你完成下列任务。雪
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
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1)结合背景材料和歌词内容,说说同学们选唱的是组歌中的《_________》。(2)部分同学分享了阅
读歌词体会,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两大困难“饥”和“寒”。B.“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
百炼不怕难”,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C.“雪山低头迎远客”,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突出红军不畏艰难
、英勇豪迈的战斗精神;“毯”“毡”两个字说明长征虽然困难重重,但红军还有御寒物品抵御恶劣环境。D.演唱“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
越坚”,唱到“更”和“越”字要坚定,把红军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无畏精神表现出来。3. 宣传委员选用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做大屏幕背景,下列
说法不恰当的是( )A.《长征》诗歌内容和演唱曲目都是讲述红军长征的动人故事,内容一致,所以做背景合适。B.整幅作品布局工整,端庄
大气。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C.这幅作品有张旭之狂韵,怀素之放纵之风,任意挥洒,汪洋恣肆。D.毛泽东史诗般地再现了万里长征的
艰难历程,《长征》赞扬了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所以采用行草字体比较恰当。4. 演唱之前的朗诵词中想加入一副对联,你
会选用哪幅,请结合展演歌曲内容说明理由。【甲】上联:过草地红军历尽千苦 下联:翻雪山将士阅遍万难【乙】上联: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志壮千
山 下联:强渡金沙飞夺泸定功盖万年【丙】上联:排除万难举旗抗日写成一段英雄史 下联:召唤三军鼓气为民唱起千声壮志歌5. 请根据上边
材料内容,运用排比句,说说你理解的“长征精神”。【答案】1. ①. C ②. B ③. A2. ①.
《过雪山草地》 ②. C3. B 4. 两个答案,任选其一。选【甲】。展演曲目中“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描绘红
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战斗生活场面,对联【甲】和展演内容一致,故选【甲】。选【丙】。对联【丙】的内容,概括红军战士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
展演曲目描绘红军爬学山过草地的战斗生活场面,能够体现对联【甲】的精神,所以可以选择【丙】。 5. 示例:长征精神是乐观主义精神,是
同甘共苦精神,是舍生忘死精神。长征精神是面对困难的勇往直前,是愈挫愈坚的百折不挠,是千锤百炼的革命乐观。长征精神是救国救民的崇高信
念,是视死如归的无畏牺牲,是团结友爱的无私奉献。长征精神是金沙泸定阻挡不了的奋勇向前,是雪山草地阻隔不断的钢铁信念,是万水千山等闲
视之的革命乐观。【解析】【分析】【1题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词语理解。常,读作cháng,本义是穿在下身的衣服,也泛指衣
服。引申为恒久、经常之义,还用来指法典、伦常等;超乎寻常,是超乎一般的意思,这里形容红军的毅力非凡。故选C。(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从“终于到达目的地( )陕西省北部”这个句子后半部分看,是对“目的地”解释,而不是总分解说或提示下文,此处应用破折号。从“196
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看,表示一个完整意
思的终了,“随后”另提一事,此处应用句号。故选B。(3)本题考查排序与衔接。从整体逻辑关系上看,应先内容,后形式,再风格;从局部内
容看,应先主题后内容。故选A。【2题详解】(1)本题考查歌词题目理解。从背景材料看有“《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
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从歌词“高原寒”
“雪山”“草毯泥毡”“野菜充饥”等看出是《过雪山草地》的内容。(2)本题考查歌词内容理解。“草毯泥毡”是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意思,表
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非“有御寒物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书法鉴赏。毛泽东一生书体、书风、书貌多变,其书法成就
在于草书,这也是他对中国书法艺术最卓越的贡献。毛泽东的草书艺术出于张旭、怀素,采千古遗韵,融百家精神。尤其是中年之后,形成了独到的
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法度严谨,结字神奇,俏俊飘逸,行笔如神,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可以说,毛泽东书法
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才气、豪气、灵气、霸气、神气,可谓一气呵成,气贯长虹,令人叹为观止,敬之仰之。欣赏毛泽东书法,我们能感受到龙蛇飞舞
、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之美,更能感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风范。“线条奔放呈左斜势”理解有误,故选
B。【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理解。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理由得当即可。从歌词内容看,表现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表现了红
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甲联与歌词中“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对应,具体展现了当时的战斗生活场面。可选。丙联侧重
表现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歌词主旨一致,也可选。乙联虽为长征内容,但从“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强渡金沙飞夺泸定”来看,
不属于爬雪山、过草地的内容,故不可选。【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表达。首先,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长征精神”,从材料一“红军以超
乎寻常的毅力”,可提炼信念坚定、百折不挠;从材料二“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可提炼面对困难的勇往直前,千锤百炼的革命乐观
精神;从“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可提炼志向坚定,富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可提炼理想崇高,同甘共苦。然后,用排比的方式表达出来。示例:长征精神是理想崇高,是信念坚定,是同甘共苦,是勇往
直前,是积极乐观。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默写。(共4分,每空1分)6. (1)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3)陆游借
梅言志,表达虽处境不幸,但依然在悲忧中透出坚贞自信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山光悦鸟性
②.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④. 只有香如故【解析】【分析】【详解】“悦”“抟”“零”“碾”“作”是此题中的
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二)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
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
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
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表格。场景狂风袭
屋,茅草翻飞群童抱茅,倚杖叹息①广厦千万,不动如山情感痛惜、焦急②愁苦、忧思坚定、悲壮8. 杜甫胸怀国家,心系苍生,是我国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请你结合他的诗句谈一谈,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答案】7. ①布衾冷裂,雨脚如麻 ②愤懑无奈 8. “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这句话的意思是贵族人家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却冻死在街头。杜甫将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和老百姓的悲惨命运对比揭露了社会的悲惨现状
,表达了对国家的忧患,对老百姓的同情。【解析】【分析】7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展现场景的描述和诗歌情感的把握。解答时,要按照表格示例总
结概括作答,注意字数相同,句式一致。由“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可以概括出第三个场景为“布
衾冷裂,雨脚如麻”。“群童抱茅,倚杖叹息”则表达出了作者气愤无奈的情感。据此作答即可。【8题详解】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解答时,根
据对具体表现出诗人胸怀国家,心系苍生诗句的理解掌握做出分析即可。示例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本句意思是:怎么才
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示
例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
崇高理想表露无遗。(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
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①,人之与人之相贼,
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兼爱》)注:①篡:掠夺。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独子其子 矜寡孤独B. 故虽有名马 故外户而不闭C. 兄弟不和调 和风细雨D. 盗窃乱贼而不作 成功之作10. 【甲】【
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社会理想。【甲】文强调理想社会的核心是①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阐明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必是
②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11.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大同”社会有着怎样的特点。【答案】9. B 10
. ①. ①天下为公。 ②. ②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11. ①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
尽其力④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等。【解析】【分析】【9题详解】A.单独/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B.都解释为“因此”;C.和睦/和煦
;D.兴起/作品;故选B。【10题详解】甲文中的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都是
在述说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所以理想社会的核心是:“天下为公”。乙文中“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
者也”的意思是: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因此②空填“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11题详解
】甲文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故外户而不闭”即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和平
、安定的局面;乙文中说天下的害是:“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可见作者理
想中的大同社会应该是: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能和睦相处,君臣、父子、兄弟之间能相互融洽、协调,根据以上分析作答。【点睛】参考译
文: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
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
、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
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
了,这叫做理想社会。乙: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
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
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三、名著阅读(5分)12. 百年党史书写红色传奇。“红色经典”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其厚重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请结合一部“红色经典”具体内容,谈谈你对“红色经典
”现实意义的理解。(150字左右)【答案】《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坚持写书;他呕心沥血写的手稿丢失后,并
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现实生活中,我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就会想起保尔的这段经历,他的精神鼓舞着
我:所有的困难都会被顽强的毅力所征服。【解析】【分析】【详解】题目要求结合一部“红色经典”具体内容,谈谈对“红色经典”现实意义的理
解,作答时要结合具体的情节内容,不能泛泛而谈,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比较熟悉的“红色经典”作品,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红
色经典”的现实意义则可以从经典人物的榜样作用、他们的事迹传达出的精神力量入手,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这些精神力量对当代青少年所起的思想促
进作用。注意题目字数要求在150字左右。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
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我都
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迎难而上,因为保尔告诉我:经过磨练的人会更加坚强!我想,这就是阅读“红色经典”的意义。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时光流转,2020年
4月24日,在“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个火星探测器被命名为“天问
一号”,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托举着“天问一号”探测器
从文昌出征,奔向火星。我国要在此次任务中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将是人类火星探测史无前例的一次壮举,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
发展,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材料二】从1960年人类第一次尝试发射火星探测
器至今,共有15个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大气层,8个探测器成功着陆,但 。近一半的失败率让这颗红色星球至今还保有“探测器坟场”的称
号。着陆火星的探测器需要经历上千个步骤。任何一个操作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探测器无法成功着陆。“天问一号”巡火星是中国第一次自主火
星探测任务,面临巨大的挑战。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带着“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标志着中国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材料三】由于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可能有朝一日我们会将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所以科学家们致力于发现
地外星球,寻找一些和地球相似的星球,探索是否适合人类居住。如果条件许可,火星也许会发展成为人类生存的另一个基地。宇宙发展的奥秘,依
托现在的科技还不能够完全解答,但人类始终走在探索前进的路上。13. 结合【材料二】图片内容得出结论,填写在文中横线处。14. 结合
【材料三】说说人类为什么要探测火星?15.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一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的意义。【答案】13
. 成功着陆的都是美国探测器。或者近一半的都失败了。 14. 探索火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为了探索宇宙发展的奥秘。 15. ①是人类
火星探测上史无前例的一次壮举,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②中
国自主火星探测科技的重大突破。③将为人类了解火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析】【分析】【13题详解】本题考察图文转换的能力。结合材料二
中的图片,图片中出现的火星着陆点共15个,即共有15个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大气层。根据图片左下方的标注,白色为失败,黑色为成功,
标注为白色的火星探测器共7个,标注为黑色的火星探测器共8个,即登录失败的共7个,成功登陆的共有8个,且都是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再结合
横线前的转折连词“但”,可推测横线处填入的是一种不太好的结果。综上,横线处可填入:成功着陆的都是美国探测器;或者近一半的都失败了。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材料三中的“所以科学家们致力于发现地外星球,寻找一些和地球相似的星球,探索是否适
合人类居住”可知原因一是:探索火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根据“宇宙发展的奥秘,依托现在的科技还不能够完全解答”一句可知原因二是:为了探
索宇宙发展的奥秘。【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①根据材料一的最后一句可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是人类火星探测
上史无前例的一次壮举,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②根据材料二
,从1960年人类第一次尝试发射火星探测器至今,共有15个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大气层,8个探测器成功着陆,但都是美国探测器,“天
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说明中国终于也有了自己的火星探测器,这是中国自主火星探测科技的重大突破。③根据材料三,火星也许会发展成为
人类生存的另一个基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将为人类了解火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阅读《长城秋雨夕》,完成下面小题。长城
秋雨夕贾宝泉①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②雨是今天的雨,长城是昨日的长城。③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
子黄时雨。雨催开伞的花,红的,绿的,黄的,叫不上颜色的,八达岭的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便蔚成伞的花圃;伞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
,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都来了,都来到这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一起笑着,嚷着,用手指点着,谁也不肯让心神稍歇。【甲】十月的潇潇雨不曾
邀来雷声,人们的笑语便是轻奏的雷鸣。④长城又称紫塞,长城外又称塞外。幼时夜读古典诗词,“塞外”的字眼时常让我触目惊心,拖两行细长的
清泪,点点滴滴,点点滴滴,落在线装书上,浸湿一片宣纸的黄土地,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倒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⑤不再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不再是“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再是“胡儿眼泪双双落”。远近的烽火台还在,东一座西一座结成抗风林。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
将,头戴金盔身着铠甲,不过并不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⑥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密似珠帘了,而游人反倒越来越多了。⑦一朵
又一朵的浓云依恋在长城垛口上,随着长城飘游到目力不到的远处。雨中看不远,但我推断得出,浓云下面一定是人;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⑧长
城外,【乙】高挑的白桦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淋湿了头发,依旧练着舞功。柿树和枫分别着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
岁月年年云鬓样,秋雨不改旧时妆,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消雾散它是深红,自甘寂寞地守在立着长城的山上,年年的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
云雾染红了。⑨树间安谧的饮食的牛羊,有牧童吹着竹笛来往。他不用鞭,笛声依约是他流动的鞭。【丙】牛蹄下的草,绿得深,绿得重,发射翡翠
的冷光,俯俯仰仰迎送旅人;草间的野花,虞美人们,波斯菊们,蓝鸽子花们,静静地编织一片云,翌晨挂在天上就是朝霞了;花下的蘑菇一柄柄都
是白绸伞,我想,伞下一定有许多小甲虫躲雨,那些年长的甲虫们,一定会展开薄翼遮在小儿女们头上的。⑩往往,举世瞩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的
苦难中建造的。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要倒下。往往,古迹的设计者
和建造者只是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秋雨渐渐停了,云隙间透出蔚蓝的天光,湿重
的云团躲进山谷里养神,轻纱似的云缕还留在长城上擦试游人的履痕。夕阳已走到山村,它的光芒并不离开,依旧穿过云阵照着八达岭的群山,以及
我足下、头上的长城。长城两侧的山峦上,最美的是枫,是柿树,一株枫树就是一个红火把,一株柿树就是一个黄火把,这千千万万的火把,把八达
岭内外的长城烧得黄中透紫,有如一簇簇温度不等的火焰。长城是伸向云天的旗,枫是它的红缨;长城是万里关山上的万里路,云是它的驿站。?游
人前方是云朵,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云下,又是人……?
长城望不断,长城的前方是长城。?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16. 本篇游记,结构严谨。既突出雨中登长城的时间变化,从
①______写到②_______;又突出观察视角的空间变化,从长城之上远眺长城之外,游目骋怀,从③_______的苦难写到现实的
④_____。17. 文章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从【甲】【乙】【丙】三处划线句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18. 文章第一
段写到,“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无限意”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意?【答案】16. ①. ①雨中 ②
. ②雨后 ③. ③历史 ④. ④美好 17. 【乙】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挺起胸脯”“雨中浴”“湿头发”“练舞功”写出了雨中白桦
的挺拔高耸,美人松的姿态优美。表达了作者登长城的喜悦及对自然景物赞美与热爱之情。 18. 雨中登临长城,引发对了长城有关历史的感怀
,抒发了对修筑长城而失去生命百姓和戍守长城将士的同情;感悟到长城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图腾,抒发了对长城设计者,建造者的崇敬之情;欣赏到
长城内外的美景,抒发了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把长城作为历史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象征,表现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解析】【分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结构的梳理。由第1段“雨中登长城”,第2段“雨是今天的雨”和第6段“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
密似珠帘了”可知,答题空一是“雨中”;由第11段“秋雨渐渐停了,云隙间透出蔚蓝的天光”可知,答题空二是“雨后”;由第10段“举世瞩
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的苦难中建造的。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可知,这句话写下了“筑长城
的历史的苦难”,即答题空三是“历史”;由第5段“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将,头戴金盔身着铠甲,不过并不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
”,第6段“游人反倒越来越多了”和第12段“游人前方是云朵,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
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云下,又是人……”分析,这几处写的是“作者看到不同肤色的人们浏览长城,感受到了现实的美好”,即答题空四
是“美好”。【1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乙句:高挑的白桦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淋湿了头发,依旧练着舞功。使
用“挺起胸脯”“雨中浴”“湿头发”“练舞功”等词语,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挺起胸脯”“雨中浴”写出了白桦的挺拔高耸;“
湿头发”“练舞功”写出美人松的姿态优美;由此可看出作者登长城的喜悦及对自然景物赞美与热爱之情。示例(甲句):本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
修辞手法,将“人们的欢声笑语”比作“雷鸣”,写出了雨中游长城的人之多,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们游长城的欢乐场面。示例(丙句):本句运用了
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草的颜色比作“翡翠的冷光”,“俯俯仰仰”赋予了草谦和的态度,这句话写出了长城周围安宁、平静的氛围。【18题
详解】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由第2段“雨是今天的雨,长城是昨日的长城”分析,作者雨中登临长城,引发对了长城有关历史的感怀;由第
4段“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倒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和第10段“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
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要倒下”分析,这两处抒发了作者对修筑长城而失去生命百姓和戍守长城将士的同情;由第10段“往往,
古迹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只是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分析,作者感悟到长城是中华民族
不朽的图腾,抒发了对长城设计者,建造者的崇敬之情;第3段“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子黄时雨”和第8、9
、11、12段的景物描写,表明作者欣赏到长城内外的美景,抒发了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由第2段“长城是昨日的长城”分析,作者把
长城作为历史的象征;第14段“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作者把长城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中国人的民
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三)阅读《精彩》,完成下面小题。精彩①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
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但,我们要追求人生的精彩。②什么是精彩?精彩,就是优美、出色。倘若具体一点说,精彩,就是陈胜“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的宣言;精彩,就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演讲;精彩,就是刘翔在奥运会上率先撞线的那一瞬;精彩,就是飞人乔丹投篮时
那美丽的弧线……③那么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精彩呢?④精彩的人生缘于奋斗。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战马
与枪林弹雨中。十六岁时,右眼失明;二十岁时,病卧不起。面对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感到:“在生活中没有什么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
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疾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自学完成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世界
文学著作。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⑤精彩的人生最需付出。演员就在台上精彩那么一阵子,不知需要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即所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员在赛场上那精彩的一跳、一跑、一掷,背后则是无数次的挥汗如雨,苦练不辍。曹雪芹为了《红楼梦》的精彩,
不仅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仅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竟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就好比传说中的荆棘
鸟,它一生只唱一次,但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但为了这一次的短暂精彩,它不
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心血,而且,它将曲终而命竭。⑥精彩的人生当趁年少。虽说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 :青年人的精彩,大红大紫
,锋芒毕露,像赤壁之畔的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滕王阁前的王勃,技压群雄,文盖四座,“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老年人的
精彩,不动声色,沉稳自信,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庾信“凌云健笔意纵横”。不过,还得讲句实话,精彩要趁早,因为精彩更需要强
健的身体,敏捷的思路,充沛的精力,大胆的创新精神,而这些大都是青年人的专利。⑦人这一辈子,不论干什么,总得精彩他几回,或建功立业,
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仅自己有成就感,也让众人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很自豪,没白来这世界上走一回。我们当珍惜当下,追求人
生的精彩。19. 全文围绕“精彩”一词展开。请简要写出全文的论证思路。开篇表明看法①______,接着告诉我们②________,
然后进一步指出③________,最后发出号召:我们当珍惜当下,追求人生的精彩。20. 依据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21. 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精彩,请结合自己经历,简要论述。【答案】19. ①. ①我们要追求人生的精彩 ②. ②精彩
的内涵 ③. ③让人生变得精彩的做法 20. 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各有各的精彩。 21. 有观点,有事例,有分析。【解析】【分析】
【19题详解】考查对论证思路的理解掌握。通读文章,结合上下文划分层次,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第①段“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是不会轻易达到的。但,我们要追求人生的精彩。”开门见山表明作者观点:“我们要追求人生的精彩。”文章第②段则通过“陈胜、马丁·路德
·金、刘翔、乔丹”的示例具体论述精彩的丰富内涵;第③至⑥段,通过关键语句“那么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精彩呢?” “精彩的人生缘于奋斗”
“精彩的人生最需付出”“精彩的人生当趁年少”可知,作者为我们指出了让人生变得精彩的具体做法。据此作答即可。【20题详解】考查补写句
子的能力。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分析作答。联系上文“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和下文中分别以周瑜、王勃论述青年人的精彩
,以曹操、庾信论述老年人的精彩,可知作者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精彩。据此作答即可。【21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书面
表达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简要论述,有理有据。示例:我们想要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生活变得有意义,一定要学会自律。
有了自律我们才能够坚持,有了自律我们才能够向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居家隔离时,体育老师发来了居家运动建议“有氧运动可以训练体能,提高肌
肉质量。”我下载了一个叫keep的软件,开始了我的自律之旅。“第一个动作,俯卧撑,一组15个,开始!”伴随着系统的提示音,我的卡路
里开始燃烧了!每一天,我都坚持锻炼,渐渐地,连续做20个俯卧撑,我也不会气喘吁吁了,跳绳拿到满分已不是梦想。所以,自律在我们的人生
当中是有着至关作重要的作用的。当我们越来越自律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优点越来越多,人生变得更加精彩了。五、写作(40分)从下面
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22. 学校组织“庆祝建党100年”演讲比赛。请你从下面四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演讲稿。“我的梦
想”“让爱永驻心中”“书香,伴我成长”“感谢您,亲爱的党”。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2)不要
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答案】例文感谢您,亲爱的党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谢您,亲爱
的党》。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们已经携手走过100个充满着艰难险阻而又热烈非凡的春秋冬夏。感谢您,带领我们走出黑暗。忆
往昔峥嵘岁月,鸦片战争的爆发,使我们的祖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在此之际,毛泽东主席领导的中国中
国共产党无畏艰难险阻,在黑夜中举起了明灯,为我们中华儿女指明了方向。直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响彻云霄,世界
再一次听到了中华民族的声音。历经百年搜刮的中国已经千疮百孔,她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努力的为她疗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启了
建设家园的漫长历程。在祖国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拨乱改正,向着我们期待的未来,一步一步的努力着。
感谢您,领导我们走向富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推进改革开放。提出了“三
步走”的战略步骤,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1979年到1989年,我国实现了国内经济总值翻一
番,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二十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又翻了两番,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1989年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
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加,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顺利召开,该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描绘了宏伟蓝图。感谢您,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2021年的我们
,岁月静好,人生满怀期待。无数个平凡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黄继光,在千钧一发之际,用自己的胸膛抵住
了敌人的枪口,保护战友的安全,将21岁如诗如歌的年纪献给了祖国;方志敏同志曾经说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
许多困难的地方。”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守护心底的正义,坚贞不屈,绝不投降;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宁静的苍穹,“国有战,
战必胜,召必回”,一个个医务人员在请愿书上签字,为山河无恙人间常安贡献一己之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他们坚守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却有为人民服务的无数个平凡人。我国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取得的巨大胜利,凸显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勇敢
和毅力。山河无恙,未来可期。展望未来,我们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已经在第一个百年带领人民书写了一副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姿的壮美
诗篇,也必将在未来带领我们创造新的更为伟大奇迹。【解析】【详解】本题为命题作文。第一,审题。“庆祝建党100年”,告诉我们特定的写
作背景,“演讲比赛”,告诉我们作文要写成演讲稿的形式,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及特点。第一个题目,“我的梦想”,中心词“梦想”,限制词“
我”,每个人都有许多梦想,就本次作文来说同学们可以结合中国梦想写自己的小梦想,也可以梦想成为能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人,也可以畅想未
来,在党的领导下梦想实现的美好图景等;第二个题目“让爱永驻心中”,“爱”什么样的爱,谁让爱永驻心中。例如党员对于群众的关爱,扶贫工
作者对贫困百姓的关心与扶持,劳动者对党的感激与热爱等;第三个题目“书香,伴我成长”,结合背景可选择红色书籍,关于党的百年历史的文学作品,比如《长征》《红岩》和英雄人物传记等,写读书带给自己的影响、写自己的感悟,写成长的意义等;第四个题目“感谢您,亲爱的党”,题目明确,抒写对党的感激之情,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写因何而感谢。第二,立意。首先,明确中心,立意正确。作文要写的是正能量的,要体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例如“感谢您,亲爱的党”,表达的是对党的感激与热爱,可以以小见大来写,写家庭的变化;也可用历史大事按时间顺序来写国家的发展,表现我党的丰功伟绩。其次,人无我有,立意新颖。注意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自己的眼见所闻等,并选择恰当的角度来表现。第三,选材。围绕中心选材,紧扣时代脉搏。例如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要有代表性。革命战争时期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和平时期为国家建设呕心沥血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普通岗位上,默默付出为人民的党员,等等。再如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更具真实性。23. 外出旅行,我们不仅能够欣赏自然风光,还可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同时在旅行的过程中也会看到或经历很多事情……请以“最美旅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答案】范文:最美旅程青城山的记忆,是清新的。一进入都江堰,这里湿润的空气、洁净的街道、道路两旁葱茏的树、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其实,青城山并不高,但它的清纯与朝气,却似情窦初开的少女,有些娇羞而又有些热情地欢迎着你。也许已经到了初冬时节,通往青城山门的道路右侧,高大的银杏树上,缀满了金黄的叶片,也有随着山谷里的风吹下来的,地面的草丛上,一片金灿灿的。“青城天下幽”,名不虚传。青城之幽确实是别的山无法比拟的。这里的树太多,林太密,谷太深,草太厚。植被保存之完好,绿色覆盖率之高估计都在全国名山中有一号!沿着木栈道,可以看到山溪潺潺,而密林里,鸟儿啾啾地叫着,偶尔,还能听到雨露滴下来的声音。月城湖,应该是青城山的装饰。一座秀美的山,是离不开水的。月城湖并不大,但湖水却深不可测。而抬眼望去,除了游船,就是对面有些古朴、但错落有致的建筑。它们好像飘在云里、雾里,让人有海市蜃楼的感觉。坐着游船过去,就是青城山门了。拾阶而上,你会发现这里的石阶都是青石做成的,它们虽然大小不一,却都有自己的脉络与纹路。也许登山的人太多了,很多石阶被磨得有了圆圆的凹槽。由此,你可以看出这座山的历史。在继续登峰的路上,云雾愈发大了起来。不知是蒙蒙细雨,还是雾气凝结所致,石板路上湿漉漉的,有些雾岚就悬浮在半山腰和树林中,而摸摸头发,不知何时,已经沾湿。青城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站在山顶,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让人顿有神清气爽之感。这,就是最美旅程。【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没有审题障碍,难度较小。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即“最美”和“旅程”。根据提示可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最美”的内涵,“最美”即文章的主题。如写旅程中最美的风景、最美的人、最美的记忆、最美的一瞬、最美的情感等,表现这次旅行带给自己的不同寻常的体验,给自己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旅程”即旅游的路程,这个词语限定了我们写作的范围。“旅程”可以写家人一起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是学校组织的研学之旅,甚至可以写假日的一次郊游等。我们还可以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立意。如:外出旅行却遇上疫情,亲眼目睹在抗击疫情中冲锋在前,挽救生命的白衣天使的感人壮举,颂扬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自己的敬意以及努力向他们学习的决心,最后总结这就是旅程中最美的感动。总之,要传播正能量,书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感情。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