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2023-05-27 | 阅:  转:  |  分享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此《写经换茶图》卷由明代仇英作画,文徵明写经。画卷内容为元代画家赵孟頫嗜茶,用写心经与老友中峰明本禅师换茶的故事。此书画合
璧卷是应昆山收藏家周于舜,据写《心经》换茶诗的诗意所作。仇英作画,文徵明写《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此卷现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此卷主要有两个部分:仇英的《赵孟頫写经换茶图》与文徵明书写的《心经》。画卷描绘:画面松林、竹篱,赵孟頫据石几作书,中峰明本禅师对坐
,就是写经换茶的故事。图之右前方为赵孟頫在松林树下据石几写字,似乎才将纸摊开,正待作书。石几前坐有一僧,面向画纸,即是题识上所说的
“恭上人”,正是中峰明本禅师。而赵孟頫则侧身看着右前方的侍童,手上捧着一物,似为茶包,正走向赵孟頫。图中间松林较远处有一侍童,正
蹲着煮水。图之左侧更远处有一侍童,手捧着一物正向这里走来,侍童的身后有两只喜鹊正在圆台上觅食。此卷画法用笔细润,晕染淡秀,人物得李
公麟之遗意,设色有赵孟頫影响。文彭题跋、文嘉的识语、王世懋题跋、费念慈跋写经换茶这个典故在元代时候就很有名,有很多人在歌咏。但是,
传到明代以后,人们只能看到歌咏这个故事的元诗,却早就不见了赵孟頫手抄的经文。据作品后面文徵明之子文彭、文嘉的题识我们可以知道此幅作
品是明代收藏家周于舜托仇英依赵孟頫 “写《心经》换茶诗” 的诗意而作,同时并请文徵明在画卷后以小楷书写《心经》以代赵孟頫换茶而作的
《心经》。(介绍参考)《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于金粟笺本上。此卷曾经明周凤来、王世懋、清宋荦、乾隆内府、费念慈及翁万戈递藏。文徵
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
士,世称 “文衡山”。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 “文待诏”、“文贞献”。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杰出画家
、书法家、文学家。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中国吴兴人。元代官员,书画家。其妻为元朝画家、诗人管道昇。元
朝画家王蒙之外祖父。赵孟??为宋室后代,后选择与元朝合作,并受到皇帝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了元代文
人画、书法的领袖人物明本禅师(1263 年-1323 年),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新城(今杭州市富
阳区新登镇)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 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
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 “广慧禅师”,并赐谥 “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仇英,字实父,号十洲,中国明代画家,原籍江苏太仓,
后移居苏州。生年不详,考订约生于弘治甲寅,卒于嘉靖壬子秋冬之际。吴门四家之一。钤印信息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石渠寶笈、乾
隆鑑賞、乾隆御覽之寶、宋犖審定、隴西仲子珍藏、緯蕭草堂畫記、周氏于舜、翁萬戈考藏印题跋信息文彭(文徵明长子)题跋 [1]文嘉(文徵
明次子)识语 [2]王世懋题跋 [3]费念慈跋 [4]收藏来源此卷现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献花(0)
+1
(本文系长风秋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