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2022北京初二(下)期中物理汇编: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综合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18-2022北京初二(下)期中物理汇编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2·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八年级期中)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
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C.若把
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则该凸透镜对小灯泡发出的光将不具有会聚
作用2.(2022·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八年级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
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换,在光
屏上不能观察到像C.将蜡烛移动到10 cm刻度处,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D.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处,为使
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3.(2022·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八年级期中)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
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4.(2021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  )A.乙和丙B.乙和丁C.
甲和丁D.甲和丙5.(201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15cm时,
在凸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B.10cmC.15cm
D.20cm6.(201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各种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D.7.(201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变焦照相机可实现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
的景物和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距变小,像距变大B.焦距
变大,像距也变大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8.(2018·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
聚作用的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二、多选题9.(201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
近视眼、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有(  )A.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患有近视的人的眼球,像成在视网膜前B.近视眼患者应配凸透镜矫正C.来自近
处物体的光经患有远视的人的眼球,像成在视网膜前D.远视眼患者应配凸透镜矫正10.(201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一个小组所描绘的v-u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
相对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三、填空题11.(2022·北京市第五
十七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有一个中空的平行玻璃砖,中空部分的形状犹如一个凸透镜。有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
后,是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光束。12.(2022·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八年级期中)小磊用凸透镜观察图中的
蜻蜓标本。(1)小磊所看到的像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图;(选填字母)A.B.C.D.(2)小磊若把蜻蜓标本放在距离凸透镜大于2
倍焦距处,他看到的像可能是(1)题图中的______图(选填字母);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正是应用
这一原理制成。四、实验题13.(2022·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八年级期中)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
cm的凸透镜,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是否有关”。(1)请帮小华
的补充实验步骤:①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
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用刻度尺测出发光物体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③___________,仿照①②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
物体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2)小华继续进行探究实验,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请你根据上述实验
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f甲___________f乙。(选填“=”、“>”或“<”)。14.(2022·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八年级
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东同学选择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1)小东先利用图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
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
们在同一高度上。(2)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由远到近逐渐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某位置,在光屏
上得到清晰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现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仅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不能得到
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作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看作人眼的视网膜,则该成像情况相当于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看物体。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添加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
5.(2021·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
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这个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
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小刚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
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这个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16.(
201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
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此时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需要将光屏向_____(选填“
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_____(选填“立正”或“倒立”)的像A;然后将蜡烛向左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
线处,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B,像B比像A_____(选填“大”或“小”)。应用
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17.(201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实
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证明“凸透镜
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体A、光屏分别放
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②用刻度尺测出发光体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③将发光
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④用刻度尺测出发
光体B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⑤将发光体B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用焦距10cm凸透镜替换焦距5cm的凸透镜,调节发光体B
、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B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以上叙述
,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
______.18.(2018·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在深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
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的情形如图所示,可见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2) 实验中,当蜡烛与该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示,在光屏上
可得到一个清晰_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________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机”或“放大镜”);(3) 若蜡烛逐渐靠近该凸透镜,所成的像
会逐渐变______ (选填“大”或“小”).参考答案1.C【详解】A.由图可知,O点为该凸透镜的光心,故A错误;B.任意一束平行
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才会聚于F点,故B错误;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变,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
故C正确;D.凸透镜对光始终有会聚作用,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根据光的可逆性,对小灯泡发出的光仍具有会聚作用,故D错误。故选
C。2.C【详解】A.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即2f=20cm得f=10
cm,故A错误;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换,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光屏上能观察到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1
0 cm刻度处,此时物距为50cm-10cm=40cm>2f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
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处,物距减小,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增大像距,应向右移动光屏,故D错误。故选
C。3.A【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来分析解答此题。【
详解】由冰透镜对着太阳却能聚光,使艾绒着火,由此可知冰透镜是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且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会聚成一点,故选A。4.D【详解】晶状体太厚,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之后形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
体,形成近视眼,如图甲;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
选D。5.B【详解】因为当f<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2f<v, 所以,f<15cm<
2f,2f<30cm,解得7.5cm<f<15cm;四个选项中在7.5cm到15cm之间的只有10cm。故选B。6.A【详解】A.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A正确;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B错误;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
散作用,因此从虚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应发散,但图中折射光线会聚了,故C错误;D.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错误。故选A。7.B【分析】变焦的照相机,当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虽然物距基本不变,但是由于照相机的焦
距变大,物距相对减小,所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也变大,像也变大.【详解】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保持不变时,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物距
相对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会变大;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要减小,像会变小.故选B.8.D【详解】A.平面镜能改变光的
传播路线,平行光入射、反射的也是平行光,对光没有会聚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凸面镜是利用了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作用,对光线有
发散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9.AD【
详解】AB.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前,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
的物体,近视眼患者应配戴凹透镜矫正,故A正确,B错误;CD.由于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弱,因此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过晶
状体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后方,所以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患者应配戴凸透镜矫正,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0.ABD【详解
】A.由图象知,,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符合题意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
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物距大
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BD。11.发散【详解】由图和题知,中空部分的形
状犹如一个凸透镜,不是玻璃元件,故玻璃元件不是凸透镜。这是一块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凹透镜,对平
行光有发散作用;有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后,是发散光束。12. D???? C照相机【详解】(1)[1]凸透
镜成像规律是: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 虚像。没有正立、缩小的像,故不可能的是D图。(2)[2]由成像规律知道,把蜻蜓标本放在距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故C符合题意。 [3]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13. 换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将物体A放在距离凸透镜3
0cm处 >【详解】(1)③[1]要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是否有关”,应改变的凸透镜的焦距而控制物距不变,
所以在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完成一次实验后,应换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将物体A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处,仿照①②移动光屏,在光屏
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2)[2]甲、乙两图中物距相同,像距不同,甲图中比乙图中像距大,说
明甲图的凸透镜比乙中的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弱,即甲图凸透镜焦距大于乙图凸透镜的焦距。14. 10.0放大 幻灯机 近视眼 凹透镜【详解
】(1)[1]由图甲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该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该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会聚焦点到凸透镜
的距离为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2][3]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
刻线处时,即物距即,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4]将蜡烛由35cm移动到25cm
刻度线处,此时物距,根据物远像近像减小可知,在原来位置的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像落在了光屏的前方,如果把凸透镜看作人眼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人眼的视网膜,则相当于像成在了视网膜前,该成像情况相当于近视眼看物体。[5]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
适当位置添加凹透镜,使光线变得发散,光线延迟会聚,像正好成在光屏上。15. A???? D???? B【详解】(1)[1]蜡烛移至
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物距为4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成像原理,故选A。(2)[2]想在光屏上得到
更大的清晰的像,需要右移物体,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右移光屏,故选D。(3)[3]物距15cm,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
,是幻灯机成像原理,故选B。16. 右; 倒立; 左; 小; 照相机。【详解】[1][2][3][4][5]已知凸透镜的焦f=15
cm,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此时u=50cm-20cm=30cm即物距等于2倍焦距(u=2f),成倒立、等大的
实像,像距应等于2f;所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到80cm处,将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像;然后将蜡烛向左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物
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应减小,像变小,即将光屏向左移动;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B,像B比像A 小一些。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17. 改变了发光体的高度(未控制发光体的高度) 在第④步中,用刻度尺测出发光体B的高度,没有必要,应去掉,且仍使用发光体A再次进行实验【详解】(1)本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实验中应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保持物体的高度不变,华的探究过程中改变了发光体的高度.(2). 实验中只需按去掉步骤④,将步骤⑤中的B换成A,保持物体的高度不变.18. 10倒立 缩小 照相机 大【详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由图知道,该凸透镜的焦距是:f=25cm-15cm=10cm;(2)由图知道,此时的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工作的;(3)若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即物距减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第1页/共1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