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北京朝阳初二(下)期末物理(教师版)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22北京朝阳初二(下)期末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 在国际单位制
中,功率的单位是(  )A. 牛顿(N)B. 瓦特(W)C. 焦耳(J)D. 帕斯卡(Pa)2. 在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B. 食品夹C. 瓶起子D. 核桃夹3.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逃生
锤的锤头很尖B.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C. 盲道上有凸起D.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4. 如图所示的物体受力示意图中,属于一对平衡力
的是(  )A. B. C. D. 5. 体育课上,小李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他用力将足球踢出去,如图所示为该足球在空中受力示意图(
忽略空气阻力)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B
. 人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C. 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D. 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7.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从能量转
化的角度来看,该过程是将(  )A.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8
.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 轮船B. 高压锅C 船闸D. 飞艇9. 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发
明的天文观测仪器,它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战国以前的天文学家已能够利用
水面来校正圭的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的竖直,使其与圭相互垂直。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的竖直主要利用了(  )A.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C.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0. 机器人在2022年
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的是一款雾化消毒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一次能装16升消毒水,它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喷洒药剂
,手机APP就可操控机器人。当雾化消毒机器人在同一楼层水平匀速运动进行消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器人的机械能
减小B. 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不变C. 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D. 机器人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1. 工程师利用
风洞实验室对形状不同的飞行器模型进行测试,如图所示。如果各模型的质量相同且空气流动速度相同时,使用下列四种模型,能够使测试仪器所受
压力最大的是(  )A. B. C. D. 12. 如图所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B.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C. 冰壶
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受到惯性D. 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对球杆也有力的作用13
. 在一个轻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悬挂上300N和4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若将两端的重物同时减少100N,则杠杆(  )
A. 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C. 仍然平衡D. 无法确定14. 一芭蕾舞演员表演时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8×10-4m2,此时芭
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接近( )A. 6×105PaB. 6×103PaC. 6×102PaD. 6×104Pa15. 如图所示,将
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会下沉。将橡皮泥从水中捞出,捏成小船的形状,再放入水中,橡皮泥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两次实验中橡皮泥所受的
重力为G甲、G乙,排开水的体积为V甲、V乙,所受的浮力为F甲、F乙,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甲、G排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G甲=F甲,G乙=F乙B. G甲=G乙,F甲=F乙C. G排甲<G排乙,F甲<F乙D. V甲<V乙,F甲=F乙二、多项选择题(下列
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
6. 如图所示事例中,属于大气压应用的是(  )A.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B. 用吸管吸饮料C. 用吸盘式挂钩挂物体D. 用
活塞式抽水机把水抽到高处17. 如图所示,小红和她的爷爷一起从一楼爬到五楼,小红先于爷爷到达五楼,已知爷爷的体重大于小红的体重。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红做的功可能等于爷爷做的功B. 小红做的功一定小于爷爷做的功C. 小红的功率可能等于爷爷的功率D.
小红的功率一定大于爷爷的功率18. 如图所示,小阳分别用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桶沙子从一楼地面匀速提到二楼,若绳重与滑轮的摩擦均可
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 乙图中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功C. 用甲图中的滑轮所
做的总功大于用乙图中的滑轮所做的总功D. 甲图中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滑轮的机械效率19.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
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时,橡皮膜的形状如选项图所
示,能够判断隔板左侧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右侧液体的密度大的是(  )A. B. C. D. 20. 某种深海固体浮力材料制成的浮力球,
可为深海作业的工程器械提供浮力。已知该浮力球的质量为60kg,体积为0.1m3,某工程器械的质量为1400kg,体积为1m3。海水
密度近似为1.0×103kg/m3且视为不变,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浮力球浸没海水中会下沉B. 该
浮力球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增大C. 该浮力球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00ND. 若要使该工程器械悬停在海水中,则需要在工程
器械的外部安装4个这种浮力球三、实验解答题(共48分,21~23题各2分,27、32题各3分,24、25、29、31、33题各4分
,28、30题各5分,26题6分)21. 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力推门,感受到手推门的难易程度不同,这说明力产生的
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有关。2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 N。23. 小
阳站在地面上,要利用两个滑轮组装成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楼上.请在图中画出省力的滑轮组绕绳方法.( )24. 如图所示,为了探究阻力
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
下,测量并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1)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是_____,确定该控制变量的理由是_____。(2)通过实验得出的
结论是_____。25. 某同学为了测出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他用弹
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________直线运动.(2)请你画出(1)中木块A的受力示意图,( )并分析说明
这种运动状态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依据______.26. 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小阳取一块轻质硬纸板
在相对顶点附近各开一个小孔,用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50g的钩码,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小阳通过观察纸板
是否处于 _____状态来判断它受到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此时纸板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_____,方向关系是 _____;(2)
接下来,小阳把纸板扭转一下,松手后,如图乙所示,此时纸板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该操作是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 __
___对小车平衡的影响;(3)上述实验中选用轻质硬纸板做实验的主要原因是 _____。27. 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小桌、钩码和海绵等器
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甲、乙、丙图所示。(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 _____显示的。(2)由上述
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28. 水平桌面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微小压强计和盛有水的烧杯,小阳利用上述器材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是
否有关。(1)小阳将已调好的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浸没到水中某一深度,如图甲所示,此时探头上的橡皮膜会发生_____,通过观察_____
可以判断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2)接下来小阳改变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如图乙所示,根据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
结论是_____,理由是_____。29. 小阳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
3和F4。某次实验时,测得F1=3N,F2=2.4N,F3=0.6N,F4=1.2N。(1)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等于 _____
N。(2)物体浸入水中之后所受的浮力等于 _____N。(3)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等于 _____N。(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物体
所受浮力的大小 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30. 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和 _____;(2)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所提升钩码的重力、钩码被提升的高度
、_____和 _____;(3)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该竖直向上 _____拉动绳子自由端。31. 在学习杠杆这部分内
容时,老师利用铁架台、钩码和带有刻度的杠杆等器材做了如下的实验。(1)首先老师利用如图1所示的杠杆进行实验,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节平
衡,在杠杆支点O的右侧10cm位置处挂4个钩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A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甲所示,读出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接下来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次实验中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_____(选填“是”或“不是”
)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AB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2)接下来老师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继续做实验,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在杠杆支点
O的右侧10cm位置处挂5个钩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接下来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杠杆上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理由是 _____。32. 如图,在铁桶内放少量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移离
火源后立即浇上冷水,发现铁桶变瘪了。请分析说明铁桶变瘪的原因。33. 为了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是否有关,小阳利
用如图所示的圆柱体A(已知ρA>ρ水,每格体积为20cm3)、符合实验要求的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请你写出
实验步骤______(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34. 请阅读《冰上“国际象棋
”——冰壶》并回答问题。冰上的“国际象棋”——冰壶冰壶(Curling)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
赛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考验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玩冰壶,首先要有“三大件”:冰壶、冰壶鞋
和冰壶刷。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要坚硬,其次是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被撞裂了,也就是抗冲击强度大。人们发现当花岗岩中的石英含量
较低时,壶体在低温的环境下撞击时才不会破裂。冰壶运动员穿的鞋底很独特。两个鞋底质地不同,蹬起蹬器的那只脚的鞋底由橡胶制成,而滑行的
那只脚的鞋底由塑料制成。冰壶比赛时用的冰壶刷通常是用合成鬃或者马鬃制成,用冰壶刷擦冰时可以使冰层表面熔化,从而使冰变成薄薄的一层水
。比赛前,向比较平整的冰面上均匀的喷洒细小的水滴,冰面上就有了一个一个小冰珠。比赛时,投掷队员用力蹬起蹬器,手推着冰壶在冰面上滑行
,如图1所示,在投掷线前必须将冰壶掷出。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时,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冰面,如图2所示,从而调整冰壶的方
向和速度。比赛时,队长通过大声喊叫来提示擦冰的队友,以确保冰壶以预定的方向和路径运动,所以冰壶比赛也是“大声喊叫”的比赛。投掷的冰
壶在冰面上移动时的轨迹,实际是一条孤线,这就是冰壶的英文名Curling——卷曲的由来。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冰壶对
于材料有特殊要求,主要依据其材料的_____物理属性(写出一种即可)。(2)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
冰面的过程中,冰壶的动能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请分别举出文中一个增大摩擦的例子和一个减小摩擦的例子
。______、______五、计算题(共8分,每题4分)35. 某种型号的潜水艇,其体积为5×103m3,下潜到水下200m深处
执行任务。若海水密度近似为1.0×103kg/m3且视为不变,g取10N/kg。求:(1)面积为1.2m2的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强和
压力;(2)潜水艇受到的浮力。36. 建筑工地的运料装置可以简化为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工作时先将建筑材料装入运料车,再将运料车装
入升降机,最后由卷扬机拉动钢索,将升降机提升到指定位置。若卷扬机将建筑材料以0.1m/s的速度运送到10m高的楼层,运料车的总重力
为103N,升降机箱的重力为104N,运送的建筑材料的总重力为104N,卷扬机对钢索的拉力为1.5×104N,求:(1)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2)卷扬机的输出功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A. 牛顿(N)B. 瓦特(W)C. 焦耳(J)D. 帕斯卡(Pa)【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A.牛顿(N)是力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瓦特(W)是功率的单位,故B符合题意;C.焦耳(J)是能量和功的单位,故C不符
合题意;D.帕斯卡(Pa)是压强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 在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B. 食品夹C. 瓶起子D. 核桃夹【答案】B【解析】【详解】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羊角
锤、瓶起子和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食品夹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逃生锤的锤头很尖B.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C. 盲道上有凸起D. 吸管的一端剪成
斜口【答案】B【解析】【详解】A.逃生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载重车装有很多
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
不符合题意;D.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 如图所示的物体受力示
意图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A不符合题意
;B.两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B不符合题意;C.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故C
符合题意;D.两力大小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 体育课上,小李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他用力将足球踢出去,如图所示为该足球在
空中受力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
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B. 人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C. 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D. 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B【解析】【详解】A.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有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B.人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
处,对物体有向上的拉力,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拉力对物体做了功,符合题意;C.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有力,但物体没有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D.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人给箱子一个向上的力,箱子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箱
子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故选B。7.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该过程是将(  )A.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弹
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答案】B【解析】【详解】拉弯的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将
箭射出去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箭由静止变为运动,动能增大,因此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CD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B。8.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 轮船B. 高压锅C. 船闸D. 飞艇【答案】C【解析】【
详解】A.轮船是利用浮力漂浮在水面的,与连通器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来煮熟食物的
,与连通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船闸在工作时,船闸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属于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D.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飞上天
空的,与连通器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 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它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正南
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战国以前的天文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的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的竖直
,使其与圭相互垂直。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的竖直主要利用了(  )A.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B.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C. 重力的作用
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答案】A【解析】【详解】ABCD.用水面来矫正圭,使其水平,利用铅垂
线来矫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这是因为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的竖直向下作用的,竖直向下与水平面互相垂直,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
意。故选A。10. 机器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的是一款雾化消毒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一次能装16升
消毒水,它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喷洒药剂,手机APP就可操控机器人。当雾化消毒机器人在同一楼层水平匀速运动进行消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机器人的机械能减小B. 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不变C. 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D. 机器人受到重力和它对地面
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详解】A.机器人进行消杀的过程中,质量减少,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少,所以机
械能减少,故A正确;B.机器人进行消杀的过程中,质量减少,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所以对地面的压强减小,故B错误;CD.雾
化消毒机器人在同一楼层水平匀速运动,机器人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和推力这对平衡力作用,在竖直方向,机器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
对机器人的支持力一对平衡力,故CD错误。故选A。11. 工程师利用风洞实验室对形状不同的飞行器模型进行测试,如图所示。如果各模型的
质量相同且空气流动速度相同时,使用下列四种模型,能够使测试仪器所受压力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
详解】A.由于空气流过时,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上凸下平的结构能使空气流过上表面时流速较大,压强较小,流过下表面的流速小,压
强大,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A中的模型会给测试仪器产生向上的拉力,使模型对测试仪器的压力小
于重力,故A不符合题意;B.上平下凸的结构能使空气流过下表面时流速较大,压强较大,流过下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小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从而产生向下的压力,使模型对测试仪器的压力大于重力,故B符合题意;CD.模型上下表面形状相同时,上下表面的空
气流动速度相同,压强相等,产生的压强相互抵消,压强差为零,因此模型给测试仪器的压力等于重力,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 如图
所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
运动状态不变B.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C. 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受到惯性D.
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对球杆也有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A.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
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B.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
故B错误;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
的作用,故C错误;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冰球对球杆也有力的作用,故D正
确。故选D。13. 在一个轻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悬挂上300N和4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若将两端的重物同时减少100N
,则杠杆(  )A. 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C. 仍然平衡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设杠杆左端力臂是L左,右边力臂是
L右,左边重物300N,右边重物400N,开始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所以将两边重物同时减小100N时,此时左边重物200N,右边重
物300N,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由此可见,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右端下沉。故ACD不符合题
意,B符合题意。故选B。14. 一芭蕾舞演员表演时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8×10-4m2,此时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接近( )A
. 6×105PaB. 6×103PaC. 6×102PaD. 6×104Pa【答案】A【解析】【详解】芭蕾舞演员的质量m=48k
g,芭蕾舞演员的重G=mg=48kg×10N/kg=480N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力F=G=480N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故选A。1
5. 如图所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会下沉。将橡皮泥从水中捞出,捏成小船的形状,再放入水中,橡皮泥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两次
实验中橡皮泥所受的重力为G甲、G乙,排开水的体积为V甲、V乙,所受的浮力为F甲、F乙,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甲、G排乙。下列判断中正确
的是(  )A. G甲=F甲,G乙=F乙B. G甲=G乙,F甲=F乙C. G排甲<G排乙,F甲<F乙D. V甲<V乙,F甲=F乙【
答案】C【解析】【详解】A.甲图中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会下沉,说明橡皮泥受到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即G甲>F甲;乙图中橡皮泥在水
面上漂浮,说明橡皮泥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即G乙=F乙;故A错误;B.橡皮泥捏成小船形状,质量不会改变,由G=mg可得,二者所
受的重力相等,即G甲=G乙;甲图中的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小于受到的重力,乙图中的橡皮泥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所以F甲 误;C.甲图中的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小于受到的重力,乙图中的橡皮泥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所以F甲 的重力G排甲<G排乙,故C正确;D.由于甲乙两图中橡皮泥G排甲<G排乙,所以由可知,排开水的体积V甲<V乙;甲图中的橡皮泥受到的浮
力小于受到的重力,乙图中的橡皮泥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所以F甲 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 如图所示事例
中,属于大气压应用的是(  )A.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B. 用吸管吸饮料C. 用吸盘式挂钩挂物体D. 用活塞式抽水机把水抽
到高处【答案】BCD【解析】【详解】A.用回水管“水封”阻隔臭氧是利用连通器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
”,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B符合题意;C.用力挤压,排出吸盘内的空气
,使里面接近真空,内部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吸盘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紧贴在墙面上,故C符合题意;D.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通过活
塞上移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17. 如图所示,小红和她的爷爷一
起从一楼爬到五楼,小红先于爷爷到达五楼,已知爷爷的体重大于小红的体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红做的功可能等于爷爷做的功
B. 小红做的功一定小于爷爷做的功C. 小红的功率可能等于爷爷的功率D. 小红的功率一定大于爷爷的功率【答案】BC【解析】【详解】
AB.由题知,小红的体重比爷爷的体重小,两人都爬到五楼时,上升的高度相同,所以,由可知,小红做的功一定小于爷爷做的功,故A错误,B
正确。CD.因为小红做的功较小,且小红用的时间较短,所以由可知,小红的功率可能等于爷爷的功率,也可能大于爷爷的功率,故C正确,D错
误。故选BC。18. 如图所示,小阳分别用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桶沙子从一楼地面匀速提到二楼,若绳重与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 乙图中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功C. 用甲图中的滑轮所做的总功大于用乙
图中的滑轮所做的总功D. 甲图中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滑轮的机械效率【答案】AD【解析】【详解】A.甲图中是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
一个等臂杠杆,使用时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A正确;B.乙图中是动滑轮,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
,但得费2倍的距离,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B错误;CD.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因物
重和提升高度都相同,则根据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则使用定滑轮不做额外功,而使用动滑轮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由可知
,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即;因有用功相同,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根据可知使用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小,使用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大,即,故C错
误,D正确。故选AD。19.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
生改变。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时,橡皮膜的形状如选项图所示,能够判断隔板左侧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右侧液体的密度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AC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橡皮膜平着,没有凸起,说明左、右两边液体压强相等,而左边的液面
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右侧液体的密度大,故A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
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无法根据p=ρgh判断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
可知,橡皮膜向右边凸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
密度,故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右边凸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等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
,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D符合题意。故选ACD。20. 某种深海固体浮力材料制成的浮力球,可为深海作业的工程器械提供浮
力。已知该浮力球的质量为60kg,体积为0.1m3,某工程器械的质量为1400kg,体积为1m3。海水密度近似为1.0×103kg
/m3且视为不变,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浮力球浸没在海水中会下沉B. 该浮力球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
压强增大C. 该浮力球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00ND. 若要使该工程器械悬停在海水中,则需要在工程器械的外部安装4个这种浮力
球【答案】BC【解析】【详解】AC.该浮力球的重力为全部浸没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为故该浮力球浸没在海水中会上浮,最终漂浮,故A错误,
C正确;B.该浮力球在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增大,根据可知受到的压强增大,故B正确;D.该工程器械的重力为该工程器械全部浸没在海水中
所受的浮力为4个这种浮力球和所受该工程器械的总重力为4个这种浮力球和所受该工程器械全部浸没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为故该工程器械将下沉,
故D错误。故选BC。三、实验解答题(共48分,21~23题各2分,27、32题各3分,24、25、29、31、33题各4分,28、
30题各5分,26题6分)21. 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到手推门的难易程度不同,这说明力产生的作用效
果与力的_____(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有关。【答案】作用点【解析】【详解】[1]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
,感受到手推门的难易程度不同,这说明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2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 N。【答案】
2【解析】【详解】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由指针位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23. 小阳站在地面上
,要利用两个滑轮组装成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楼上.请在图中画出省力的滑轮组绕绳方法.( )【答案】【解析】【详解】小阳站在地面上,要
利用两个滑轮组装成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楼上,拉力的方向向下,因此先绕过定滑轮,依次绕过动滑轮,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定滑轮上,绕线如下:
24. 如图所示,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
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测量并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1)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是_____,确定该控制变量的理由是_
____。(2)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答案】 ①. 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 ②. 初速度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③. 当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解析】【详解】(1)[1][2]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让
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就会相同,所以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是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由于初速度
会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所以必须在小车到达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比较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2)[3]由图可知
,当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时,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25. 某同学为了测出木块A
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
________直线运动.(2)请你画出(1)中木块A的受力示意图,( )并分析说明这种运动状态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表示木块A所受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依据______.【答案】 ①. 匀速 ②. ③.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是0,故
f=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够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解析】【详解】(1)实验时,应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则滑
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竖直方向
受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依据是:由于木块做匀速直
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是零,故f=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够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26. 为了探究二力平
衡的条件,小阳取一块轻质硬纸板在相对顶点附近各开一个小孔,用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50g的钩码,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小阳通过观察纸板是否处于 _____状态来判断它受到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此时纸板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_____,
方向关系是 _____;(2)接下来,小阳把纸板扭转一下,松手后,如图乙所示,此时纸板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该
操作是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 _____对小车平衡的影响;(3)上述实验中选用轻质硬纸板做实验的主要原因是 _____。【答案】 ①.
静止 ②. 相等 ③. 相反 ④. 不能 ⑤. 在同一条直线上 ⑥. 见详解【解析】【详解】(1)[1][2][3]实验中观察纸
板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判断是否平衡,当纸板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4][5]将纸板转过一个角度,细线对纸板的拉力不
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6]纸板的重力较小,可忽略它对纸板运动
状态的影响。27. 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小桌、钩码和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甲、乙、丙图所示。(1)实
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 _____显示的。(2)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答案】 ①. 海绵凹陷程度 ②. 见解
析【解析】【详解】(1)[1]实验中用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2)[2]比较甲、乙、丙图,受力面积相同,
丙中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比较甲、乙、丙图的实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
果与压力大小有关。28. 水平桌面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微小压强计和盛有水的烧杯,小阳利用上述器材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是否有关。(1)小
阳将已调好的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浸没到水中某一深度,如图甲所示,此时探头上的橡皮膜会发生_____,通过观察_____可以判断橡皮膜受
到压强的大小。(2)接下来小阳改变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如图乙所示,根据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理由是_____。【答案】 ①. 形变 ②.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③.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④. 见详解【解析】【详解】(1
)[1][2]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浸没到水中某一深度,此时探头上的橡皮膜会受到水的压力,使橡皮膜会发生形变,橡皮膜挤压橡皮管内的空气,
空气再挤压U形管左端的液面,使左端的液面下降,右端的液面上升,两侧液面形成高度差,橡皮膜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力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
度差就会越大,故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2)[3][4]小阳将探头放入水中,并逐渐增大探头在
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逐渐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故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因为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也随之改变,液体内部的压强也在改变。29. 小阳探究浮力大小与
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某次实验时,测得F1=3N,F2=2.4N,F3=0
.6N,F4=1.2N。(1)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等于 _____N。(2)物体浸入水中之后所受的浮力等于 _____N。(3)
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等于 _____N。(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答案】 ①. 3②. 0.6③. 0.6④. 等于【解析】【详解】(1)[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
静止在空中,则物体的重力(2)[2]如图甲、乙,根据称重法,则物体受到的浮力(3)[3]如图丙、丁,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4)[4
]通过以上实验可得30. 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和 _____;(2
)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所提升钩码的重力、钩码被提升的高度、_____和 _____;(3)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该
竖直向上 _____拉动绳子自由端。【答案】 ①. 弹簧测力计 ②. 刻度尺 ③.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④.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
距离 ⑤. 匀速【解析】【详解】(1)[1] [2]实验需测出钩码与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所以需要刻度尺,还需要测量钩码的重力及绳
子自由端的拉力,所以需要弹簧测力计。(2)[3][4]根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公式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重力G,钩码被提升的
高度h,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5]实验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该竖直
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31. 在学习杠杆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利用铁架台、钩码和带有刻度的杠杆等器材做了如下的实验。(1)首先老师利
用如图1所示的杠杆进行实验,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在杠杆支点O的右侧10cm位置处挂4个钩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
的A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下来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1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
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_____(选填“是”或“不是”)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AB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2)接下来老师利用图2所示的装
置继续做实验,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在杠杆支点O的右侧10cm位置处挂5个钩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C点,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下来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杠杆上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乙所示,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理由是 _____。【答案】 ①. 相
等 ②. 不是 ③. 不相等 ④. 见解析【解析】【详解】(1)[1][2]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AB的连线与水平面垂
直,因此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A点到拉B点,拉力力臂没有变化。阻力及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大小会
不变,即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也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是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2)[3][4]弹簧
测力计斜拉时,阻力及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改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会改变,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32. 如图,在铁桶内放
少量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移离火源后立即浇上冷水,发现铁桶变瘪了。请分析说明铁桶变瘪的原因。【答案】见解析【解析】【
分析】【详解】加热水,桶内水吸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把桶内部分空气挤出。将桶口堵住,移离火源后立即浇上冷水,桶内气体温度迅速降低,
桶内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桶内气体压强变小,小于桶外大气压,大气压将铁桶压瘪。33. 为了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
体积是否有关,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圆柱体A(已知ρA>ρ水,每格体积为20cm3)、符合实验要求的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
杯进行实验。请你写出实验步骤______(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答案】 ①. 见解析 ②. 见解
析【解析】【详解】[1]实验步骤:①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A所受的重力G,并把G的值记录在表格中;②将圆柱体A最下面一格浸没
在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记录在表格中;③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圆柱体A的下面两
格浸在水中,且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排开水的体积V排′记录在表格中;④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圆柱体A浸没在水
中,且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排开水的体积V排′''记录在表格中;⑤利用F浮=G-F计算出F浮,并将F浮的值
记录在表格中;⑥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2]根据实验步骤所记录的数据,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表。物体排开水
的体积V排/cm3204060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F浮/N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34. 请阅读《冰上的“国际象棋”——冰
壶》并回答问题。冰上的“国际象棋”——冰壶冰壶(Curling)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
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考验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玩冰壶,首先要有“三大件”:冰壶、冰壶鞋和冰壶刷
。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要坚硬,其次是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被撞裂了,也就是抗冲击强度大。人们发现当花岗岩中的石英含量较低时,
壶体在低温的环境下撞击时才不会破裂。冰壶运动员穿的鞋底很独特。两个鞋底质地不同,蹬起蹬器的那只脚的鞋底由橡胶制成,而滑行的那只脚的
鞋底由塑料制成。冰壶比赛时用的冰壶刷通常是用合成鬃或者马鬃制成,用冰壶刷擦冰时可以使冰层表面熔化,从而使冰变成薄薄的一层水。比赛前
,向比较平整的冰面上均匀的喷洒细小的水滴,冰面上就有了一个一个小冰珠。比赛时,投掷队员用力蹬起蹬器,手推着冰壶在冰面上滑行,如图1
所示,在投掷线前必须将冰壶掷出。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时,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冰面,如图2所示,从而调整冰壶的方向和速度
。比赛时,队长通过大声喊叫来提示擦冰的队友,以确保冰壶以预定的方向和路径运动,所以冰壶比赛也是“大声喊叫”的比赛。投掷的冰壶在冰面
上移动时的轨迹,实际是一条孤线,这就是冰壶的英文名Curling——卷曲的由来。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要求,主要依据其材料的_____物理属性(写出一种即可)。(2)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冰面的过程中,冰壶的动能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请分别举出文中一个增大摩擦的例子和一个减小摩擦的例子。______、______【答案】 ①. 硬度 ②. 变小 ③. 一只鞋底由橡胶制成 ④. 用冰壶刷擦冰【解析】【详解】(1)[1]根据题干信息“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要坚硬,其次是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被撞裂了,也就是抗冲击强度大”可知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要求,主要依据其材料的硬度和抗冲击强度。(2)[2]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冰面的过程中,冰壶的质量不变,因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故动能变小。(3)[3][4]蹬起蹬器的那只脚的鞋底由橡胶制成,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而滑行的那只脚的鞋底由塑料制成,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用冰壶刷擦冰时可以使冰层表面熔化,从而使冰变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五、计算题(共8分,每题4分)35. 某种型号的潜水艇,其体积为5×103m3,下潜到水下200m深处执行任务。若海水密度近似为1.0×103kg/m3且视为不变,g取10N/kg。求:(1)面积为1.2m2的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强和压力;(2)潜水艇受到的浮力。【答案】(1)2×106Pa,2.4×106N;(2)5×107N【解析】【详解】解:(1)海水对潜水艇舱盖的压强p=ρ液gh=1.0×103kg/m3×10N/kg×200m=2×106Pa由压强公式可得海水对舱盖的压力F=pS=2×106Pa×1.2m2=2.4×106N(2)潜水艇浸没海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V=5×103m3潜水艇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5×103m3=5×107N答:(1)面积为1.2m2的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2×106Pa及2.4×106N;(2)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为5×107N。36. 建筑工地的运料装置可以简化为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工作时先将建筑材料装入运料车,再将运料车装入升降机,最后由卷扬机拉动钢索,将升降机提升到指定位置。若卷扬机将建筑材料以0.1m/s的速度运送到10m高的楼层,运料车的总重力为103N,升降机箱的重力为104N,运送的建筑材料的总重力为104N,卷扬机对钢索的拉力为1.5×104N,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卷扬机的输出功率。【答案】(1)33.3%;(2)3000W【解析】【详解】解:(1)有用功为从图中可知总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所用时间卷扬机的输出功率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33.3%。(2)卷扬机的输出功率为3000W。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