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北京一六一中学初二(下)期中数学(教师版)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22北京一六一中学初二(下)期中数 学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习题共7页
,练习时间100分钟.习题由主卷和附加卷组成,主卷部分满分100分,附加卷部分满分10分.2.练习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习题
卷上作答无效.3.答题卡上一律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4.练习结束后,将答题卡拍照上传至小管家.第Ⅰ卷(主卷部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6B. 1,1,
C. 6,8,11D. 5,12,232. 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3. 下列条件中,不能
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C.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D.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
一组对边相等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平分交边于点E,则等于( )A. 1B. 2C. 3D. 45. 一次函数y=(k+3
)x+1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k>0B. k<0C. k<﹣3D. k>﹣36. 实数a,b在数轴
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 7. 如图,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若,则的长为( )A. 5B.
8C. 10D. 118. 如图,直线l1:y=ax+b和l2:y=bx﹣a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9. 如图,中,,将折叠,使点C与的中点D重合,折痕交于点M,交于点N,则线段的长为( ).A. B. C. 3D. 10.
如图,一次函数与的图象交于点P.下列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①;②;③当时,;④;⑤.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 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2. 如图,,则在数
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____.13. (1)比较大小:______4;(2)在两个相邻整数______和______
_之间.14. 《九章算术》中有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九尺,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现有竹子高9尺,
折后竹尖抵地与竹子底部的距离为3尺,问折处高几尺?即:如图,AB+AC=9尺,BC=3尺,则AC=_____尺.15. 在直角三角
形中,两边长分别为6、8,则第三条边长________.16. 若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经过点,则b的值为_______
____.17. 已知y与x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当时,;当时,,则当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18. 如图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连接,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匀速运动,回到点A后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线段的长为y,图
2是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9题每小题6分,第20-23
每题7分,第24-26每题8分,共64分)19. 计算:(1);(2).2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1. 已如:如图,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22. 如图,一次函数为与的图象相
交于点A.(1)求点A的坐标;(2)若一次函数与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B,C两点,求的面积;(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当时,x的取值范
围.23. 已知:如图,在中,,D是延长线上一点且,求线段和的长.24. 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边长为1
,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分别按下列要求作图.(1)图①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得,,;(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
出边上的高;(3)在图②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三边长都是无理数.2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y轴交于点A.直线与直
线平行,且与直线交于点,与y轴交于点C.(1)求m的值,以及直线的表达式;(2)点P在直线上,且,求点P坐标;(3)点D在直线上,
且点D的横坐标为a.点E在直线上,且轴.若,求a的值.26.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C=90°,∠ABC=45°,在
射线CB上取一点E,使得BE=2BC=20,当点P从点A匀速运动到点D时,点Q恰好从点C匀速运动到点E. 在线段QC上取点F,使得
QF=2,连结PF,记AP=().(1)①CF= (用含式子表示)②若PF⊥BC,求BQ的长.(2)若以A,B,F,P为顶点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请求出的值.(3)当点P关于直线AF对称点恰好落在直线AB上,请直接写出的值.第Ⅱ卷(附加卷部分,每小题5分,共1
0分)27. 小石根据学习“数与式”积累的经验,想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究下面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下面是小石的探究过程,请补
充完整:(1)具体运算,发现规律.特例1:,特例2:,特例3:,特例4:,特例5:_______________(填写运算结果).
(2)观察、归纳,得出猜想.如果n为正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上述的运算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3)应用运算规
律.①化简___________;②若(a,b均为正整数),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
与,给出如下的定义:将过点的直线记为,若直线与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则称这两个公共点之间的距离为直线与的“穿越距离”,记作.例如,已
知过点的直线与,其中,,,,如图所示,则.请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其中,,,.(1)当时,已知,为过点的直线. ①当时,_____
___________;当时,________________;②若,结合图象,求的值;(2)已知,为过点的直线,若有最大值,且最
大值为,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6B. 1,1,C. 6,8,11D. 5,12,23【答案】B【解析】【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
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解:A、因为42+52≠6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因为12+12=()2,所以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因为62+82≠11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因
为52+122≠23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在应用勾
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2.
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A. =3,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B. =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D. 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字母,因式是
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不能含有分母.3.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C.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D.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答案】D【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A不符合题意;B、两组对
角分别相等,可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B不符合题意;C、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C不符合题意;B、一组对
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不能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等腰梯形,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
判定的掌握情况.对于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应用时要注意必须是“一组”,而“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
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平分交边于点E,则等于( )A. 1B. 2C. 3D. 4【答
案】D【解析】【分析】因为是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能知道AB=BE,又因为AD=BC=7cm,A
B=BE=3cm,所以EC可求.【详解】解:∵AD∥BC,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BAE=∠DAE,∠BEA=∠DAE
,∴∠BAE=∠BEA,∴BE=AB=3cm.∵BC=AD=7cm,∴EC=7-3=4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
性质及角平分线的计算、等角对等边,关键知道平行四边形中对边平行、对边相等从而可求出结果.5. 一次函数y=(k+3)x+1中,y随
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k>0B. k<0C. k<﹣3D. k>﹣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
y=(k+3)x+1中,y随x增大而减小,推出k+3<0即可找到k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y=(k+3)x+1中,y随x
的增大而减小,∴k+3<0,解得:k<-3.故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的解法,熟练掌握一
次函数的性质特点,准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b<0<1<a,进而化简求出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得:b<0<1<a,则原式=a-b.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得出a,b的符号是解题关键.7. 如图,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若,则的长为
( )A. 5B. 8C. 10D. 11【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 ,,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的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是解本题
的关键.8. 如图,直线l1:y=ax+b和l2:y=bx﹣a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各选项中函数图象可知直线l1:y=a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从而判断出a、b的符号,然后根据a、b的符号确
定出l2:y=bx﹣a的图象经过的象限,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详解】解:∵直线l1:经过第一、三象限,∴a>0,∴﹣a<0.又∵该直
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b>0.∴直线l2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中直线l2符合,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
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kx+b(k≠0),k>0时,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时,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b>0时与
y轴正半轴相交,b<0时与y轴负半轴相交.9. 如图,中,,将折叠,使点C与的中点D重合,折痕交于点M,交于点N,则线段的长为(
).A. B. C. 3D. 【答案】D【解析】【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CN,根据勾股定理可求DN的长,即可得出结果.【详解
】解:∵D是AB中点,AB=4,∴AD=BD=2,∵将△ABC折叠,使点C与AB的中点D重合,∴DN=CN,∴BN=BC-CN=6
-DN,在Rt△DBN中,DN2=BN2+DB2,∴DN2=(6-DN)2+4,∴DN=,∴CN=DN=,故选:D.【点睛】本题考
查了翻折变换、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运用折叠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10. 如图,一次函数与的图象交于点P.下列结论中,所有正确结
论的个数是( )①;②;③当时,;④;⑤.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象:①根据一
次函数y=ax+b图象从左向右变化趋势及与y轴交点即可判断a、b的正负;②根据一次函数y=cx+d图象从左向右变化趋势及与y轴交点
可判断c、d的正负,即可得出结论;③以两条直线的交点为分界,哪个函数图象在上面,则哪个函数值大;④由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横
坐标为1可得出结论;⑤由一次函数y=cx+d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可得>-1,解此不等式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①由图
象可得:一次函数y=ax+b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a<0,b>0,故①错误;②由图象可得:一次函数y=cx+d图象经过一、二、
三象限,∴c>0,d>0,∴ac<0,故②正确;③由图象可得:当x>1时,一次函数y=ax+b图象在y=cx+d的图象下方,∴ax
+b<cx+d,故③错误;④∵一次函数y=ax+b与y=cx+d的图象的交点P的横坐标为1,∴a+b=c+d,故④正确;⑤∵一次函
数y=cx+d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且>-1,∵c>0,∴-d>-c,∴c>d.故⑤正确.正确的有②④⑤,故选:C.【点
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 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x≥1##1≤x【解析】【分析
】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函数自变
量的取值范围,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2. 如图,,则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____.【答案】【解
析】【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再结合点A的位置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可得: 所以A点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实数与数轴,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本题的关键.13. (1)比较大小:______4;(2)在两个相邻整
数______和_______之间.【答案】 ①. < ②. 4③. 5【解析】【分析】(1)先将两数变换成统一的形式,进而即可比
较大小;(2)先对无理数进行估算,进而即可确定在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详解】(1)∵,,又,∴,故答案为:<;(2)∵,∴,∴在两
个相邻整数4和5之间,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及实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估算的方法和实数比
较大小的方法.14. 《九章算术》中有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九尺,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现有竹子高
9尺,折后竹尖抵地与竹子底部的距离为3尺,问折处高几尺?即:如图,AB+AC=9尺,BC=3尺,则AC=_____尺.【答案】4【
解析】【分析】竹子折断后刚好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斜边为(9﹣x)尺,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
】解: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斜边为(9﹣x)尺,根据勾股定理得:x2+32=(9﹣x)2解得:x=4,答: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4尺.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依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是解题关键.15. 在直角三角
形中,两边长分别为6、8,则第三条边长________.【答案】或【解析】【分析】应分两种情况:①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时,利用勾
股定理求解;②当斜边的长是时,利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的长.【详解】解:应分两种情况: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时,则第三边的长;斜边的长
是时,第三边的长综上第三边的长为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6. 若一次函数的
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经过点,则b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5【解析】【分析】设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解析
式为,然后把点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设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把点代入得:,解得:;故答案为:5.【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是解题的关键.17. 已知y与x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当时,
;当时,,则当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把y=3分别代入y=x和y=-2x+1中,
求得对应的x的值,结合图象即可求得.【详解】解:把y=3代入y=x,则x=3,把y=3代入y=-2x+1得,3=-2x+1,解得x
=-1,∴直线y=3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为(3,3),(-1,3),观察图象,当函数值y>3时,x的取值范围为x<-1或x>3,故答
案:x<-1或x>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18. 如图1,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连接,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匀速运动,回到点A后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线段的长为y,图2是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
图象,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作BE⊥AD,垂足为E,在下图中标注点M、N,且M(6,6),
N(12,10),结合运动轨迹及运动图象得出AB=6,BD=6,AD=AP=10,然后利用等腰三角的性质得出AE=DE=5,结合勾
股定理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即可求解面积.【详解】解:如图所示,作BE⊥AD,垂足为E,在下图中标注点M、N,且M(6,6),N(1
2,10),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对应于OM线段,∴AB=x=6,当点P从点B运动到点D时,对应于曲线MN,∴AB+BD=x=
12,∴BD=6,当点P到点D时,对应于图中的点N,∴AD=AP=y=10,在?ABD中,AB=BD=6,AD=10,BE⊥AD,
∴AE=DE=5,在Rt?ABE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点的移动距离及函数图象的关系,理解题
意,确定关键点的对应关系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9题每小题6分,第20-23每题7分,第24-26每题8分,共
64分)19. 计算:(1);(2).【答案】(1); (2)【解析】【分析】(1)先将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再进行除法运算即可.【小问1详解】解:;【小问2详解】===.【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
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
行四边形.【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证明,得到,再证明,得到,即可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
行四边形.【详解】证明:∵ABCD为平行四边形,∴,,,,∴,在和中,∴,∴,同理:∵,∴,在和中,∴,∴,∴四边形AECF是平行
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21. 已如:如图,四边形中,,求四边
形的面积.【答案】【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先求解 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AC, ,
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本题的关
键.22. 如图,一次函数为与的图象相交于点A.(1)求点A的坐标;(2)若一次函数与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B,C两点,求的面积;(
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当时,x的取值范围.【答案】(1)(2,-1); (2)1.5; (3).【解析】【分析】(1)解两函数的解
析式组成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答案;(2)求出B、C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3)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交点
A的坐标得出即可.【小问1详解】由题意联立方程组得,,解得:,所以A点的坐标是(2,-1);【小问2详解】解:函数y=-x+1中,
当y=0时,x=1,函数y=x-2中,当y=0时,x=4,即OB=1,OC=4,所以BC=4-1=3,∵A(2,-1),∴△ABC
的面积是×3×1=1.5;【小问3详解】解:根据图象可得,当y1=y2时,x=2,当y1≤y2时,x≥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
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知识点,能求出A、B、C的坐标是解此题的关键.23. 已知:如图,在中,,D是延长线上
一点且,求线段和的长.【答案】【解析】【分析】如图,过作于先求解 再证明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利用线段的和差求解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过作于 ∵,∴ 而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含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
解本题的关键.24. 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边长为1,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分别按下列要求
作图.(1)在图①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得,,;(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出边上的高;(3)在图②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
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答案】(1)见解析;(2)2;(3)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2)利用面
积法求解即可;(3)根据要求作出图形.【详解】(1)如图,即为所求;;(2)AC边上的高:;(3)如图,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
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与y轴交于点A.直线与直线平行,且与直线交于点,与y轴交于点C.(1)求m的值,以及直线的表达式;(2)点P在直线上,且,求点
P的坐标;(3)点D在直线上,且点D的横坐标为a.点E在直线上,且轴.若,求a的值.【答案】(1) (2) (3)或.【解析】【分
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2)首先推出点P的纵坐标为3,再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3)由题意D(a,3a+
1),E(a,-a+5),由题意可得|3a+1-(-a+5)|=6,解方程即可;【小问1详解】解:把B(1,m)代入y=3x+1中
,得到m=3+1=4, ∴B(1,4),∵y=kx+b与直线y=-x平行, ∴k=-1, 把B(1,4),代入直线y=-x+b中,
得到4=-1+b,b=5, ∴直线的解析式为y=-x+5;【小问2详解】∵与y轴交于点A, 与y轴交于点C, C(0,5), PA
=PC, ∴点P的纵坐标为, ∴3=-x+5, 则x=2, ∴P(2,3).【小问3详解】设D(a,3a+1),而轴,则E(a,-
a+5), ∵DE=6, ∴|3a+1-(-a+5)|=6, 解得或.【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等知识,解
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6.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C=90°,∠ABC=45°,在射线C
B上取一点E,使得BE=2BC=20,当点P从点A匀速运动到点D时,点Q恰好从点C匀速运动到点E. 在线段QC上取点F,使得QF=
2,连结PF,记AP=().(1)①CF= (用含的式子表示)②若PF⊥BC,求BQ的长.(2)若以A,B,F,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请求出的值.(3)当点P关于直线AF对称的点恰好落在直线AB上,请直接写出的值.【答案】(1);(2);(3)3或6;
(4)【解析】【分析】(1)①由已知可得点P与点Q的速度比为1:3,则得CQ=3AP,由于CF=CQ-QF,结论可得;②过点A作A
M⊥BC于点M,由已知可得△APG和△FCG和△AB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P=PG=x,FC=FG=3x-2,AM=BM=BC=
5;由四边形AMFP为矩形得到AM=PF,列出方程求出x,则CQ可求;(2)分两种情形解答:①当点Q,F在线段BC上时;②当点Q,
F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利用AP=BF,列出方程即可求解;(3)分两种情形解答:点P的对称点在线段AB上或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
利用AB=BF,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1)①∵BE=2BC=20,∴BC=10,EC=30.∵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10.∵当点P从点A匀速运动到点D时,点Q恰好从点C匀速运动到点E,∴点P与点Q的速度比为1:3,∵AP=x,∴C
Q=3x,∴CF=CQ-QF=3x-2.故答案为:3x-2;②过点A作AM⊥BC于点M,设PF交AC于点G,如下图,∵∠ABC=4
5°,∠BAC=90°,AM⊥BC,∴△ABC,△AMB,△AM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M=BC=5,∠ACB=45°.∵四边形A
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DAC=∠ACB=45°.∵PF⊥BC,∴FP⊥AD.∴△APG和△FG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G=AP=x,FG=FC=3x-2.∴PF=PG+GF=4x-2.∵AD∥BC,AM⊥BC,PF⊥BC,∴AM=PF,∴4x-
2=5.解得:x=.∴BQ=BC-CQ=10-3x=10-×3=;(2)①当点Q,F在线段BC上时,如下图,若四边形ABFP为平行
四边形,则AP=BF,∵BF=BC-CF,∴x=10-(3x-2),解得:x=3;②当点Q,F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若四
边形AFBP为平行四边形,则AP=BF,∵BF=CF-BC,∴x=3x-2-10,解得:x=6;综上,当x=3或6时,以A,B,F
,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当点P关于直线AF对称的点恰好落在直线AB上,①点P关于AF的对称点Q在线段AB上,如下图,
∵点P与点Q关于AF对称,∴∠BAF=∠DAF.∵AD∥BC,∴∠DAF=∠AFB,∴∠BAF=∠AFB,∴AB=BF,在Rt△A
BC中,,∴AB=5,∴5=10-(3x-2).解得:;②点P关于AF的对称点Q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点P与点Q关于A
F对称,∴∠QAH=∠DAH=.∵∠ABC=45°,∠ABC=∠AFB+∠FAB,∠FAB=∠QAH=,∴∠AFB==∠FAB,∴
AB=BF.∵BF=CF-BC,∴5=3x-2-10.解得:.综上,当或时,当点P关于直线AF对称的点恰好落在直线AB上.【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充分利用等腰直
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Ⅱ卷(附加卷部分,每小题5分,共10分)27. 小石根据学习“数与式”积累的经验,想通过“由特殊
到一般”的方法探究下面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下面是小石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具体运算,发现规律.特例1:,特例2:,特例3:
,特例4:,特例5:_______________(填写运算结果).(2)观察、归纳,得出猜想.如果n为正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上
述的运算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3)应用运算规律.①化简___________;②若(a,b均为正整数),则
的值为_____________.【答案】(1); (2); (3)①20;②57.【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例子可以写出
例5;(2)根据(1)中特例,可以写出相应的猜想;(3)①②根据(2)中的规律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解:,故答案为:;【小问2详
解】,证明:左边,又右边,左边右边,成立,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①,故答案是:;②,根据,得,解得:,(舍去),,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根据已知等式总结一般规律并应用规律解题.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与,给出如下定义:将过点的直线记为,若直线与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则称这两个公共点之间的距离为直线与的“穿越距离”,记作.例如,已知过点的直线与,其中,,,,如图所示,则.请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其中,,,.(1)当时,已知,为过点的直线. ①当时,________________;当时,________________;②若,结合图象,求的值;(2)已知,为过点的直线,若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答案】(1)①2;;②,;(2)【解析】【分析】(1)①由题意和图像即可得出;②根据题意表示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根据“穿越距离”,的长度列方程求解即可;(2)由一次函数的图像和的最大值求解即可.【详解】(1)当时,,.由图可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又∵点在直线上. 所以将代入得:,即.∴.①当时,∴:.∴.当时,将代入,得出∴:.直线经过和,∴由题意可知:.②如图,.过作于,则.∵,∴.∴.∴.结合图象,由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知,均符合题意.(2)设直线的表达式为,将代入得:,,∴.如图所示,设直线与线段AB交于点,与线段CD交于点.∴将代入得:,解得:,将代入得:,解得:.∵的最大值为,又因为平行线段和之间的距离为2,∴由勾股定理可得PQ之间的水平距离,代入得:,解得:.∴,,此时Q点与B点重合.∴由“穿越距离”得定义和图像可得,若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C点需在P点的右边,即C点的横坐标需大于P点的横坐标,∴;D点需在P点的左边或和P点重合,即D点的横坐标需小于等于P点的横坐标,∴,解得:;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和平行四边形结合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