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物理汇编:物质的属性(教师版)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物理汇编:物质的属性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16?北京)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A.
安培B.伏特C.焦耳D.瓦特2.(2015?北京)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
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3.(2012?北京)在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  )A.安培B.伽利略C.牛顿D.
瓦特4.(2011?北京)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B.牛顿C.帕斯卡D.焦耳二.多选题(共3小题)5.(201
7?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液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C.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的受力面积是需要控制的变量D
.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 力是需要控制的变量6.(2017?北京)在测量金属块密度
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
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
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
的是(  )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金属块的质量为74gC.金属块的体积为60cm3D
.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kg/m37.(2017?北京)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用“仰仪”这种天文观
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好处?B.声波的波长越大,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大吗?C.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跟编钟的钟体大小有关吗?D.
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跟哪些因素有关?三.填空题(共4小题)8.(2016?北京)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
质量是   g。9.(2016?北京)为了比较铜和铝的导热性能,小军选取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的U形铜棒和铝棒进行实验。
小军认为导热性能无法直接测量,他首先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可直接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并类比所学知识定义了一个物理量k,来衡量物质的导热性能
。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成功比较出哪种材料导热性能更好。小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他将铜棒的一端放入烧杯内持续沸腾的水中,铜
棒的另一端放入试管内25℃的冷水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①.换成U形铝棒后,小军
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②。根据以上信息,回
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实验中,用来衡量导热性能的物理量k是用   表示的。(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A.时间 B.温
度 C.温度的变化量 D.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2)可推断出此实验中   的导热性能更好。(选填“铜棒”或“铝棒”)10.(20
16?北京)物理学中研究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实验中,需要控制电流不变的是   。(选填选项
前的字母,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A.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的关系B.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的关系C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D.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强弱跟螺线管线圈匝数的关系。11.(2013?北京)
小阳利用刻度尺、塑料碗、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块铁矿石的密度。以下是小阳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
完整。(1)在圆柱形玻璃筒内放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塑料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1,并记录在表格中
;(2)将铁矿石轻轻放入塑料碗中,塑料碗仍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2,并记录在表格中;(3)   (4)已
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铁矿石的密度ρ=   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12.(2
019?北京)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10﹣3cm2,铜的密度ρ=8.9g/cm3,他的主
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请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2)测
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   g,铜线的长度1=   cm。13.(2
018?北京)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
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③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④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油。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画
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2)实验中m1、V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m2=40g;则食用油的体积V=   cm3,食用
油的密度ρ油=   g/cm314.(2016?北京)小曼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石子、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某未知液体的
密度。如图是小曼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g取10N/kg。实验过程如下: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
如图甲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②将拴有石子的物块置于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66cm3。③将待测液体倒
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记录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④将上述石子和物块擦干后,置于量筒内的待测液体中,如图丁所示,量筒中液面所对应
的示数为70cm3。由以上实验可知:(1)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为   N;(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kg/m3。五.解答
题(共14小题)15.(2020?北京)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
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g。(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m3。16.(2018?北京)请阅读《物理实
验中的图象法》回答问题。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象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
随着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
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
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
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
地画出对应的点。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
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倒如
,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1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
图1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
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所示的图象,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   m。(2)
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温度/℃807264595551474
645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选择图2中   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
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7.(2017?北京)实验桌上有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以及如
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烧瓶。烧瓶内装有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阻值相等且不变的电阻丝R,甲烧瓶内装有水,乙烧瓶内装有煤油,水和煤油的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如表所示。以上器材均能满足实验要求,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液体
的比热容有关。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水和煤油的比热容/[J?(kg?℃) ﹣1]水4.2×103煤
油2.1×10318.(2017?北京)为了比较活性炭和石英砂对泥水的过滤效果,小东选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相同的下端带有漏水小孔的
透明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活性炭、锰砂、石英砂、鹅卵石四种过滤材料。在甲容器里依次装入活性炭、石英砂、锰砂、鹅卵石四种过滤材料,每种材
料的厚度均为3cm,如图甲所示。在乙容器里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三种过滤材料,每种材料的厚度均为3cm,如图乙所示。把摇晃均
匀的一瓶泥水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缓慢全部倒入甲、乙两容器中,发现经甲容器过滤后的泥水比经乙容器过滤后的泥水透明程度高。于是小东得出
了结论:活性炭对泥水的过滤效果比石英砂对泥水的过滤效果好。(1)请写出小东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请你针对小东实验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步骤:   。19.(2015?北京)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同学们在“探索与发现A厅”里面看到一个十
分有趣的“物体上滚?”的实验。实验时,将双圆锥体轻轻放在倾斜轨道的最低端,看到双圆锥体从静止向轨道高处滚去。实验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
,小军认为“双圆锥体上滚”是真的,眼见为实;小乐认为“双圆锥体上滚”是错觉,双圆锥体不可能自动由低处向高处运动。小乐和小军为证明各
自的观点,取了两根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木条左端垫高,做成一个倾斜轨道,将双圆锥体放在轨道右端,如图甲所示,由静止释放后双圆锥体向
轨道高处滚去,双圆锥体最终停在轨道左端,如图乙所示。这个实验成功再现了在科技馆看到的现象。请你根据图甲、乙所示的实验,选择适当的器
材,通过测量判断小军和小乐谁的观点正确,写出你的测量方法并简要说明。20.(2015?北京)(一)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4
1题。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
、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
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
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
?”,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
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
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
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
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科学探究的过
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问
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C.
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吗?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2)请根据“两个
同学走在沙滩上,一个同学的脚印深,另一个同学的脚印浅”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21.(2015?北京)小林做
“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
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
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试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
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22.(2015?北京)有甲
、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
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
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
.水的温度(2)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
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3)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23.(2015?北京)小京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
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小京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0、v1、v2、v3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
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图中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小蜡块的密度,写出小蜡块密度的表达式:ρ蜡=   。24.(201
5?北京)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量筒放在   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
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
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   g。(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再用
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25.(2014?北京)小欣
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
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
A的体积为   cm3。(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
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   g。(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根据上述实验数
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   kg/m3。26.(2013?北京)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橡皮筋一根、弹簧测力计(量程0﹣﹣5N)一个
、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一盒、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细线若干。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如果同一直线
上的两个力F1与F2的方向相反,且F1大于F2,则F1与F2的合力F=F1﹣F2.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可画出示意图辅助说明),画出实
验数据记录表格。27.(2012?北京)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
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2)将盛有
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5g.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
的体积为   cm3。(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与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有
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将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k
g/m3。28.(2011?北京)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
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物理汇编:
物质的属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小题)1.【分析】首先对选项中的单位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对应的物理量,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
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安培是电流的主单位。符合题意;B、伏特是电压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C、焦耳是功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D
、瓦特是电功率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对应单位的掌握,属于识记性知识,难度较小,容
易解答。2.【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
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
不符合实际;B、普通家庭房间的高度在3m左右,门的高度在2.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步幅在60=0.6m左右,日光灯
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2倍,在1.2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
的时间约为50s。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
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3.【分析】(1)物理学上的很多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例
如安培、牛顿、瓦特、库仑、欧姆等;(2)为了纪念年顿在物理学上的突出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力的单位。【解答】解:以牛顿的名字命名了
力的单位。故选:C。【点评】在国际单位制中,为了纪念科学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好多单位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的,例如:电压﹣﹣伏
特、电流﹣﹣安培、电阻﹣﹣欧姆、功和能量﹣﹣焦耳、功率﹣﹣瓦特、力﹣﹣牛顿、压强﹣﹣帕斯卡等。4.【分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力的单
位是牛顿;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能量的单位是焦耳。【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而牛顿是力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
;焦耳是能量的单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量单位的熟悉程度,其中牛顿、帕斯卡、焦耳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在科学方
面的某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他们的名字命名为某个物理量的单位。二.多选题(共3小题)5.【分析】物理学中
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
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解答】解:A.探究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改变物体的质量,测出对应重力,找出规律即可,不需要控制物体密度不变,故A错误;B.液体内部压
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都有关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故B正确;C.探究物体所
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改变物体的重力,利用测量工具(如压力传感器等)测量出压力的大小,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需要
控制物体的受力面积不变,若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重力的关系时,需要保证受力面积一定,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都有关系,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D正确。故选:B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控制变量法的含义,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或识别。6.【分析】(1)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
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2)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金属块的体积应用图中量筒内的示数减去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
;根据ρ=计算金属的密度,【解答】解: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故A正确;B、由图乙,金属
块的质量:m=50g+20g+4g=74g;故B正确;C、金属块的体积:V=60cm3﹣50cm3=10cm3,故C错误;D、金属
块的密度:ρ===7.4g/cm3=7.4×103kg/m3.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实验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筒
的读数和密度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7.【分析】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
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用“仰仪”这种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的好处只有一个,那就是方便测量,没有可探究的问题,故A
错误;B、声波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声速和频率,故可以探究波长与速度的关系,故B正确;C、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还可能与
编钟的钟体大小有关,故可以探究,故C正确;D、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是固定的,不适合探究,故D错误。故选:BC。【点评】从实际的角度
能选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三.填空题(共4小题)8.【分析】天平的测量结果=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示数。注意游码应读其
左侧的刻度。【解答】解:该天平的分度是0.2g,砝码总质量等于50g+20g=70g,游码示数为2g。所以物体质量m=70g+2g
=72g。故答案为:72。【点评】本题的在于考查考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使用要求,读数方法。属于基础技能考查
试题。9.【分析】(1)根据题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确定K的物理意义。(2)
根据图乙中①铜棒,②铝棒温度变化情况确定导热性能。【解答】解;(1)根据题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
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观察图象横轴和纵轴可以确定K是用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量表示。(2)根据图乙中①铜棒,②铝棒温度变化情况,发现相同
时间铜棒升温快,说明铜棒导热性能好。故答案为:(1)D;(2)铜棒。【点评】本题是利用新情景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方法应用能力
,此题需要学生对实验探究方法有深刻理解。10.【分析】理解常见的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只让研究的量发生改变
。【解答】解:A、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的关系,通过多次实验的电压,总结出并联电压实验规律,与电流没有任何关系
,故A错误。B、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由于电流通过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研究与电阻
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通电时间相同,故B正确。C、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通过多次试验的电压,总结
出串联电压实验规律,与电流没有任何关系,故C错误。D、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强弱跟螺线管线圈匝数的关系,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强弱与电
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研究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应控制电流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把四个电学实验一起呈现,考查学生对控
制变量法的理解水平。所选择的实验都是课标中的重点实验,学生在学习和实验中要积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11.【分析】(1)测量物体密度,
一般应用的原理都是ρ=,如何得到铁矿石的质量和体积是实验的关键。①在玻璃筒内放入适量水,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
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1;将铁矿石放在塑料碗中,装有铁矿石的塑料碗仍在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2,设玻璃筒的底
面积为S,两次深度之差与底面积的乘积就是铁矿石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已知水的密度和铁矿石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可以得到铁矿石漂浮排开水
的质量,也就是铁矿石的质量;②铁矿石的质量已经得到,测量体积的方法:将塑料碗中的铁矿石放入玻璃筒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
度为h3,h3与h1之差与玻璃筒底面积的乘积就是铁矿石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铁矿石的体积。(2)已知铁矿石的质量和体积,利用ρ
=得到其密度。【解答】解:设玻璃筒的底面积为S,由(1)(2)两步可得铁矿石的质量m=ρ水S(h2﹣h1)(3)应为:将塑料碗中的
铁矿石放入玻璃筒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3,并记录在表格中,则铁矿石的体积V=S(h3﹣h1)。根据公式ρ===。
故答案为:(3)将塑料碗中的铁矿石放入玻璃筒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3,则铁矿石的体积V=S(h3﹣h1),并记录
在表格中;(4)。【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利用现有的器材求出铁矿石的质量,这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充分利用了漂浮的知识,是我
们要重点学习的方法。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12.【分析】(1)根据实验步骤确定测量的物理量,然后设计记录表格。(2)物体的质量
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示数;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体积,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然后利用V=Sl可求得卷铜线的长度。【解答】解:
(1)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已知铜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体积,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然后利用V=Sl可求得卷铜线的长
度l;故设计表格如下:铜线的质量m/g铜线的长度l/cm(2)该卷铜线的质量m=100g+50g+20g+5g+3g=178g;由
ρ=可得,该卷铜线的体积V===20cm3,铜线的长度1===4×103cm。故答案为:(1)见上表;(2)178;4×103。【
点评】此题考查质量的测量和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难度不是很大,但设计表格给此题增加了难度。13.【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测
得的量和所求的量设计表格;(2)利用ρ=计算食用油的密度。【解答】解:实验的表格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质量m1/g量筒中油的体积V/
cm3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总质量m2/g量筒中油的质量m/g油的密度ρ/g/cm3 如图甲、乙所示,m1=50g+20g+20
g+4g=94g;量筒中油的体积V=60ml=60cm3;量筒中油的质量m=m1﹣m2=94g﹣40g=54g;食用油的密度ρ油=
==0.9g/cm3;故答案为:(1)见上图;(2)60;0.9【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设计实验的表格是解题的难点,在实
验过程中,有时要注意误差较大的原因。14.【分析】(1)根据图乙和图甲可知石子和物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利用F浮=G排可求得石子和物
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2)已知石子和物块在液体中漂浮,根据F浮=G排=G可求得待测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由图甲所示,量筒
中水的体积V1=50cm3,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66cm3。因为则石子和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V2﹣V1=66c
m3﹣50cm3=16cm3=1.6×10﹣5m3,由ρ=可得,排开水的质量m排=ρ水V=1.0×103kg/m3×1.6×10﹣
5m3=1.6×10﹣2kg;则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F浮=G排=m排g=1.6×10﹣2kg×10N/k=0.16N;(2
)由图丙所示,未知液体的体积V1液=50cm3,如图丁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液=70cm3。石子和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液
=V2液﹣V1液=70cm3﹣50cm3=20cm3=2×10﹣5m3,已知石子和物块在液体中漂浮,根据F浮=G排=G=0.16N
,可得:ρ液gV液=G=0.16N,即ρ液===0.8×103kg/m3。故答案为:(1)0.16;(2)0.8×103。【点评】
多种方法测密度是一道综合题,既考查了测量工具的读数,又考查了密度的测量。测量过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简洁明了,降低了理解难度,适
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五.解答题(共14小题)15.【分析】(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看
清标尺分度值,求出质量;(2)看清量筒的分度值读出体积;(4)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解答】解:(1)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
和液体的总质量m1=100g+20g+2g=122g;(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60mL=60cm3;量筒
内液体的质量m=122g﹣74g=48g,(4)液体的密度为:ρ===0.8g/cm3。故答案为:(1)122;(2)60;(4)
0.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天平的调节、量筒的读数、天平的读数、密度的计算等,属于常规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6.【分析】(1)
根据v=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根据s=vt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2)①根据表格判断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选择合适的图象;②将(
20,55)点在图上描出,画出图象。【解答】解:由图1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当路程s=1m时,时间t=1
s,则 小宇的速度为:v===1m/s;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s′=vt′=1m/s×10s=10m;(2)①由表格数据知温度的
最高温度为80℃,最低温度为45℃,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纵坐标需要从低于最低温度的40℃开始即可,故图2的
乙更合理;②由表格数据知第20min时的温度为55℃,描出该点,连接图象,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10;(2)①乙;②见上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象的画法,读懂题中信息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7.【分析】探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液体的比热容有关时,应控制两种液体
吸收的热量相同,故要用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解答】解:探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液体的比热容有关时,应控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
同,即两个电阻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故要用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读出
甲乙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t0,并记录在表格内;把水的比热容和煤油的比热容也记录在表格内;②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同时读出甲乙烧瓶
中温度计的示数t,并记录在表格中,然后断开开关;③利用△t=t﹣t0计算温度的变化,并将△t的值记录在表格内。实验数据记录表格:C
/J/(kg?℃) t0/℃ t/℃ △t/℃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温度与液体的比热容的探究实验,能明确实验的过程是解题
的关键。18.【分析】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小东实验过程控制的材料不同,即甲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与乙容器
中石英砂上面的过滤材料不同;(2)改正的步骤:将甲乙两容器清空后,在甲容器中依次放入活性炭、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3cm,在乙
容器中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3cm。故答案为:(1)甲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与乙容器中石英砂上面的过滤材料
不同;(2)将甲乙两容器清空后,在甲容器中依次放入活性炭、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3cm,在乙容器中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
,材料厚度均为3cm。【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控制变量法解答问题,难度不大。19.【分析】物体向上运动,其重心升高,物体向下运动,其重
心降低。是否真的是升高,只要测量出重心高的变化即可判断。根据这一思路可设计实验。【解答】解:器材:刻度尺。实验步骤:(1)将双锥体
放在轨道右端,用刻度尺测量出双锥体锥尖到桌面的距离记为h1;(2)将双锥体放在轨道左端,用刻度尺测量出双锥体锥尖到桌面的距离记为h
2;(3)通过测量发现h1>h2;h1、h2为双锥体重心的高度,在左端轨道虽然高,但是双锥体的重心位置其实低,所以双锥体由于受到重
力作用,不能由低处向高处运动。所以小军的观点错误,小乐的观点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应用物理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测量重心
高度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种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道好题。20.【分析】(1)把疑问陈述出来,就
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2)解答此题应该围绕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
因素提出问题;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解答】解:(1)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属于价值选择方面的
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属于科学问题。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属于科学问题。D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吗?属于科学问题。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属于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
属于科学问题。(2)根据一个同学的脚印深,另一个同学的脚印浅,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吗?2、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吗?以上答案任选其一回答即可。故答案为:(1)BCD;(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受力面积有关吗?【点评】(2)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围绕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提出问题,只要合理均是可以的。21.【分析】(1)在
小林的实验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也能是碘熔化后,再汽化形成的;(2)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
沸点,继续吸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来设计实验可以将试管浸入沸水槽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出现的碘
蒸气不会是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华形成的.【解答】解:小林的实验中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在加热过程,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利
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热水,将装有固态碘的碘升华管浸入热水中进行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因为热水的温
度低于碘的熔点,碘在这个过程中不会熔化,所以出现碘蒸气一定是碘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点评】本题考查了碘的升华实验,不仅考查学生对
基本过程的掌握情况,更进一步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2.【分析】(1)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
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2)实验中要保证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是相同的,这样可以直接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来判断保温材料的性能情况;(3)结合图象分析降温规律,当温度不再改变时,即水温降到了室温。【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此实验是为
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而保温效果是通过水冷却的时间体现出来的,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而保温杯的品牌不是探究
的自变量,故B符合题意;(2)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水温下降较慢,甲的水温下降较快,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故B符合题意
;(3)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时,温度不再变化,所以室温为20℃,第5小时室温当然也是20℃。故答案为:(1)B;(2)B;
(3)20。【点评】能正确根据图象,判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而得出相应的规律,并判断出室温的高低,考查了我们读取图象的能力。23.
【分析】根据甲、乙,蜡块漂浮,其重力等于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可知蜡块的质量等于其排开水的质量;根据丙、丁得出蜡块的体积,由密度公
式表示出蜡块的密度。【解答】解:乙图,蜡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G=F浮=G排,可知m=m排=ρ水(V1﹣V0);由丙、丁知,蜡块的体
积V=V2﹣V3;蜡块的密度ρ蜡==。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来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实验中应用了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特点,根据
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同时注意实验中测量蜡块体积的方法。24.【分析】(1)使用天平前要调节天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
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移动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图甲读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等于砝码总质
量加上游码显示数值;(2)根据图乙读出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l,1ml=1cm3;(3)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
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时候,要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100g+50g+10g+1g=161g;
(2)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50ml=50cm3;(3)液体的质量m=m总﹣106g=161g﹣106g=55g,液体的密度:ρ=
==1.1g/cm3=1.1×103kg/m3。故答案为:(1)水平;161;(2)50;(3)1.1×103kg/m3。【点评】
此题是测量液体的密度,主要考查了有关天平及量筒的使用和读数,同时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在此实验中,要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通过量筒中
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进行计算。25.【分析】(1)游码归零后,横梁哪端高平衡螺母向哪端调;(2)看清分度值,读出示数;(3)物体的质
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标尺示数的和,看清标尺的分度值,读出示数加上砝码质量数就为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4)利用密度公式ρ=求出液体密度
。【解答】解:(1)根据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2)如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0.5
mL,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60cm3;(3)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m=150g+2g=152g;(4)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为80g,
则液体的质量为m′=152g﹣80g=72g因此液体的密度为:ρ′===1.2g/cm3=1.2×103kg/m3故答案为:(1)
右; (2)60; (3)152;(4)1.2×103。【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方法,本实验中由于把液体从量筒向烧杯里面倒的时
候,倒不干净,使得质量测量值偏小、从而使得密度的测量值偏小。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读出体积),再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求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解。26.【分析】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拉力或物重的大
小,橡皮筋形变的大小可以使用刻度尺测量,显示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将橡皮筋悬挂在铁架台上,在先后受到两个竖直方向相反的拉力(钩码和弹簧
测力计)和一个拉力向上时,橡皮筋的形变程度相同,分别记录钩码重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改变拉力大小重复实验5次,做好数据记录。【解答】
答:如下图:实验步骤:(1)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小钩码的重力,用字母F2表示。再用细绳做成绳套将橡皮筋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橡
皮筋的另一头挂上一个小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伸橡皮筋端点(挂钩码处)使其伸长到一定长度,待弹簧测力计稳定时,用刻度尺测出此时
的橡皮筋的长度为l,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小钩码的重力F2、l、F1记入表格中。(2)去下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伸橡
皮筋,使其长度依旧为l,待示数稳定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将其记入表格中。(3)在橡皮筋的端点处依旧挂这个小钩码,仿照步骤(1)(2)再重复实验5次,分别记录5次F2、l、F1、F的值并记入表格。实验记录表格:数据/实验次数123456F2(N) l(cm) F1(N) F(N)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利用物理方法设计实验的能力,难度较大,特别是实验步骤的叙述,容易出现丢三落四、语无伦次、叙述啰嗦但没有把握知识点等问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的进行锻炼提高。27.【分析】(1)当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表示横梁平衡;指针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向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调;(2)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液体的体积V要平视量筒内液面直接读出;(3)观察标尺上的分度值,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读数;(4)盐水的密度用ρ=直接算出,注意单位的换算。【解答】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调节横梁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当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平衡。(2)量筒的分度值为1cm3,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60ml=60cm3;(3)图丙中天平标尺上一大格表示1g,里面有5个小格,故其分度值为0.2g,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50g+10g+2g=62g;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125g﹣62g=63g(4)盐水的密度ρ==1.05g/cm3=1.05×103kg/m3故答案为:(1)右;(2)60;(3)62;(4)1.05×103【点评】测液体密度的基本方法是:先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再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为V,并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液体密度表达式ρ=。28.【分析】(1)对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方法为“水平放置游码零,指针居中横梁平(衡);左物右码轻放置,质量等于砝(码)游(码)和”。即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调节横梁平衡,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天平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2)根据题意,读取石块质量m,石块体积V,用密度公式ρ=,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根据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据图知,指针右偏,平衡螺母应向左移;故答案为:左;(2)①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即m=50g+2g=52g;②用排水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读取石块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先测量量筒水的体积V1=20cm3,然后测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40cm3,v石=V2﹣V1=40cm3﹣20cm3=20cm3;③根据密度公式ρ=,ρ石==2.6g∕cm3=2.6×103kg∕m3;故答案为:2.6×103。【点评】测固体的密度首先会使用天平,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再用公式ρ=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