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综合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17·北京·中考真题)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
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
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若蜡烛放置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若蜡烛
放置在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C.若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
焰清晰放大的实像D.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2.(2017·北京·中考真题)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3.(2015·
北京·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
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4.(2022·北京·中考真题)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
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
的焦点上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5.(2018·北京·
中考真题)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
像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二、填空题6.(2014·北京·
中考真题)矫正近视眼的眼镜片应是______透镜。7.(2015·北京·中考真题)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
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____透镜的眼镜.三、实验题8.(2013·北京·中考真题)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测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
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将
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
)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的像.(选填 “倒立”或“正立”)。9.(
2014·北京·中考真题)小娟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娟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适当位置,把点燃的蜡烛
置于凸透镜的左侧,光屏置于凸透镜的右侧,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高度;(2)将蜡烛移到适当位置,改变光
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0cm且小于____cm,这个实验现象可以
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10.(2015·北京·中考真题)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
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__________ 的成像特点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
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选填选项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
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11.(
2016·北京·中考真题)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
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
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用刻度尺测出发光物体
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③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
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④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
,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
措施:.12.(2019·北京·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
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1)上述光屏上
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
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________(选填“会聚”
或“发散”)作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13.(2021·北京·中考真题)在“重阳节”到来
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放
大的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
,如图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___________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该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14.(2020·北
京·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焦距为y1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1)由图所示
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1的凸透
镜(f1< y1),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侧移动。四、综合题15.(2016·北京·中考真题)阅读《可调式眼
镜》回答问题.可调式眼镜人的眼睛看清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晶状体相当于全自动变焦镜头.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一些,
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扁平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通过这样的调节,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均能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晶状
体调节能力变弱,就会出现看不清远处物体或近处物体的情况,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矫正视力的可调式眼镜,如图所示
,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特殊液体.图是可调式眼镜的结构示意图,镜架上有表示移出和加入液体含量的标尺;移动标尺上的滑块可以定量改变
镜片中的液体含量,从而改变镜片的形状;镜片中液体含量的改变量V可以用滑块在标尺上的位置表示.滑块位于标尺上0刻度线处,表示眼镜的初
始状态,此时,镜片的形状是扁平的,如图甲所示.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镜片中加入一些液体、加满液体,图乙是镜片中
加满液体的示意图.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从镜片中移出一些液体、移出全部液体,图丙是镜片中移出全部液体的示意
图.为探究可调式眼镜的矫正效果,首先要确定以下程序和标准:选定同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选定远、中、近三个观察位置,用S表示观察位置到
树的距离,如图甲所示;用D表示看到树的清晰程度,清晰程度分为清晰、不清晰、模糊三个等级,如图乙所示.小京和小贝视力不同,没有佩戴眼
镜时,小京在近处看树“清晰”,在远处看树“不清晰”;小贝在远处看树“清晰”,但在近处看树“不清晰”.小京和小贝佩戴眼镜后,进行实验
的主要步骤如下:①调节镜片中的液体处于初始状态.②选择不同观察位置,观察树,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③改变镜片中液体的含量,重复步
骤②.小京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部分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两位同学对可调式眼镜有了新的认识.请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选填选项前的字母)(1)调节眼睛晶状体形状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看清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不同亮度的物体?B.不同颜色的物体C.不同距离的物体?D.不同大小的物体(2)为了使小京在远、中、近处看树都“清晰”,调节镜
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A.加满液体?B.加入一些液体?C.移出一些液体?D.移出全部液体(3
)为了使小贝在近处看树“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_________. (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A.加满液体?B.加入一些液
体?C.移出一些液体?D.移出全部液体参考答案1.C【详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A.小杨将
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u=40cm,即物距u>2f,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若蜡烛
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30cm>2f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
此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蜡烛到透镜的距离
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A.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故B错误;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C错误;D.远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故
D正确;故选D。3.C【详解】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论是平行光还是发散光甚至是会聚光,都用会聚作用,不符合题意;B.由光的反
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不符合题意;C.
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所以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色光,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
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D不符合题意;4.C【详解】由图可
知,像是正立的,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
以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5.C【详解】A. 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的像,说明是实
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A错误;B. 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成虚像时是正立的,如图成的是实像,是倒立的,故B错误;C. 由
图知,物距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故C正确;D. 该实验现象能说
明投影机的成像特点,而照相机利用的是成缩小实像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C.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6.凹【详解】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
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是使光线延迟会聚,使像向后移动到视网膜上,需要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实现。7.凹【详解】试题分析:近视
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凸出,对光的会聚能力强,使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一下,而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透
镜为凹透镜,故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考点定位】眼睛的矫正8. 缩小 倒立 正立【详解】(1)[1]蜡烛到凸透镜
距离50.0cm-10.0cm=40.0cm大于二倍焦距30cm,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2]蜡烛到凸透镜距离50.0cm-3
0.0cm=20.0cm大于一倍焦距15cm小于二倍焦距30cm,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3]蜡烛到凸透镜距离50.0cm-4
0.0cm=10.0cm小于一倍焦距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 同一 20幻灯机【详解】(1)[1]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
的中间,应该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2)[2]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应大于一
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因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故可知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0cm且小于20cm。[3]因幻灯机所成的像
也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可知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10. A???? D???? B【详解】(1)[1]由图可知,
物距为已知焦距为10cm,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此实验现象应用于照相机
,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2)[2]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则像距越大,所以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
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远离凸透镜,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3]保持透镜在50c
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则物距为30.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C不符
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1. 见解析 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由题意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
”可知,应控制物距不变,且要改变物体的高度,多次实验后分析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而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却没有改变自变量“物体的
高度”,反而改变了应控制的变量“物距”.故不能达到探究目的;(2)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物距不变,改变发光物体的高度,具体的改正措
施:在第④步中,应当将发光物体B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B清晰的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发光物体
B及其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故答案为(1)没有控制物距不变,并且没有改变物体的高度;(2)在第④步中,应当将发光物体B放在光具
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B清晰的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发光物体B及其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考点:凸
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2. 缩小 发散 近视眼【详解】(1)凸透镜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
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物距为30cm,则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2)只将光屏
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延迟了光线的会聚作用,即透镜B对光
线有发散作用,因此透镜B是凹透镜;透镜B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13. 正立 C 左 不能【详解】[1]小航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
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2][3]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
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C三点,让透镜到蜡烛的距离小于10c
m,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然后再和看放大镜一样,从透镜的左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4]由于放大镜成的是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该
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14. 都变大 左【详解】(1)[1]观察甲、乙、丙三个图的实验现象发现,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靠近凸透镜时,即物距缩短,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像距变大,且光屏上成的像变大。(2)[2]由图乙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即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1的凸透镜(f1< y1),焦距变小了,相当于物距变大,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动。15. CC AB【详解】(1)[1]由表格我们知道:调节的目的是使人眼在近、中、远都能看清物体,故调节眼睛晶状体形状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答案选C;(2)[2]为了使小京在远、中、近处看树都“清晰”,表格中都清晰的时候镜片内液体体积对应数据-1;由短文可知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刻度线处时,表示从镜片中移出一些液体;故答案选C;(3)[3]为了使小贝在近处看树“清晰”,表格中小贝近处清晰时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短文中表述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镜片中加入一些液体、加满液体,故答案选AB.第1页/共1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