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汇编:运动和力的关系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22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汇编运动和力的关系一、多选题1.(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参加
不同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
B.乙图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从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为零C.丙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仍继续运动是由于冰
壶受到惯性的作用D.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沿曲线滑行,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关于运
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受力的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运动
状态改变了,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3.(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在物理学中,
当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运动,物体竖直方向所受支持力(或拉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运动,物体竖直
方向所受支持力(或拉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如图所示,蹦床运动员从空中落到床面上,运动员从接触床面下降到最低点为第一过程
,从最低点上升到离开床面为第二过程,运动员(  )A.在第一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B.在第二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在第一过程中
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在第二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二、单选题4.(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下列体
育运动的事例中,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投出去的铅球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B.短跑运动员冲刺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
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C.扣球后排球加速下落,是因为排球受到惯性的作用D.射中球门框的足球碰到门框时被反弹回来,说明足球失去了惯
性5.(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搬运重物时,在重物下面垫上圆木B.锤柄撞击木
桩几下,锤头紧套在锤柄上C.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D.树上的苹果下落时,运动得越来越快6.(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B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只受重力作用B.小球在最低点C时,若在此点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只有重力,没有细绳的拉力作用D.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时,此刻速度为零7.(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在
体育课上,小康用胳膊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上升过程中运动得越来越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在脱离胳膊后能继续上升,是由
于排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排球的惯性B.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受到方向向上的力C.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D.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8.(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①苹
果受重力从树上掉下?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
星⑤急行跳远,运动员的助跑⑥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A.②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③④
⑤⑥三、实验题9.(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
和小车。(1)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2)实验通过
观察______来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  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若按照图甲
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10.(2022·北京朝阳
·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同一小车从
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测量并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1)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是_____,确定该控制变量的理
由是_____。(2)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11.(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
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1)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其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____
__;(选填“相同”或“不同”)(2)从实验中可以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运动阻力最______,小车的运动距离最__
____,小车的速度变化最______。(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可推理得出:若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_。12.(2
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如图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情况”的实
验。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三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木板、棉
布、毛巾)(1)实验中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
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四、填空题13.(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为了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刚做了如下实验: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都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车沿斜面滑下并运动到水平面
上。三次实验中,水平面分别为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小车三次从释放至静止的情况如图所示。可知运动的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小车在水
平面上滑行的距离______。请你推理,若运动的小车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状态。参考答案1.BD【详解】A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B.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从空中下落的过
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故B正确;C.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D.花样滑冰运
动员在冰面上沿曲线滑行,运动方向在改变,则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BD。2.CD【详解】A.不受力的物体,可能保持
静止状态,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B.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C正确;D.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不为零,则不能处于平衡
状态,一定是因为运动状态改变了,故D正确。故选CD。3.CD【详解】AC.运动员从接触床面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首先是重力大于支持
力,合力方向向下,运动员做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然后支持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所以在第一过程
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BD.从最低点上升到离开床面的过程中,开始支持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向上
加速,处于超重状态;一段时间后,支持力小于重力,向上减速,处于失重状态,故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CD。4.B【详解】A.铅
球之所以会落在地上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B.运动员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到达终点时还保持着原来的运动
状态,故B正确;C.扣球后排球加速下落,是因为排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
性,只与质量有关,不会随着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D错误。故选B。5.B【详解】A.搬运重物时,在重物下垫上圆木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
以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B.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碰到木桩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紧套在
锤柄上,这是惯性的利用,故B符合题意;C.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下半身随汽车一起停止运动,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故乘客向前倾
倒,会对人会造成伤害,不属于惯性的利用,故C不符合题意;D.苹果从树上落下来,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苹果的
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AD.小球在B点时,此时的速度为0,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小球受力不平衡,故
A错误,D正确;B.小球在最低点C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由于受重力的作用,不处于平衡状态,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小球由A
运动到C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故C错误。故选D。7.D【详解】A.排球在脱离胳膊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排球具有向上
运动的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A错误;B.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排球受到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错误
;C.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位置升高,重力势能逐渐增加,故C错误;D.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受重力作
用,速度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选D。8.A【详解】①苹果受重力从树上掉下,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没有利用惯性;②司机为节
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依靠惯性滑行,故利用了惯性;③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到物体时,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
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利用了惯性;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是利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⑤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
起跳,是利用惯性,这样才能跳得更远一些;⑥公交车司机常提醒乘客扶住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是防止紧急刹车或突然减速时由于惯性造成人身
伤害.综上分析,其中利用惯性的是②③⑤,故A符合题意.9. 速度 A远【详解】(1)[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静止开始
滑下,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的动能相等,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的速度大小相等。(2)[2]本实验中,通
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就可知道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这是转换法的运用。(3)[3]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进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逐渐变小,小车受到的阻力变小,由图可知,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10. 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 初速度影响小车在水平
面上运动的距离 当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详解】(1)[1][2]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就会相同,所以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是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由于初速
度会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所以必须在小车到达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比较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2)[3]由图可
知,当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时,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11. 相同 小 长 慢
匀速直线运动【详解】(1)[1]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其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2)[2][
3][4]由图可知,木板表面的接触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对小车的阻力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最长,小车的速度变化最慢。(3)[5]如果
水平面绝对光滑,阻力完全消失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将不再减小,因此小车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12. 小车运动到斜
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详解】(1)[1]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是为了控制小车运
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2]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不同,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得越远,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3. 越远 匀速直线运动【详解】[1]由实验现象知,小车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远。[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前进得越远,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小车将做一直运动下去,即小车会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1页/共1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