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北京师达中学初二(上)期中物理(教师版)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22北京师达中学初二(上)期中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A. kg/m3B. gC. kgD. m2. 疫情防控期间,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呼吸时,镜片常
会蒙上一层“水雾”。与镜片上“水雾”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A. 霜打枝头B. 冰雪消融C. 草叶露珠D. 滴水成冰3.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向阳处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 将雨后地面的积水扫开D. 夏天出汗
以后用扇子扇风4.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mB.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C. 一名初中学生
的质量约为500kg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5.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  )春天冰雪消融A夏天的早晨花
草上有露水B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C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D6.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 B. C. D. 7. 一根
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A. 质量B. 体积C. 长度D. 密度8.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
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
球内气体密度变小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 “油比水轻”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9
.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和测量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 采用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10. 下列诗句中描述画线物体在运动,所选择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岸D
. 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11. 关于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公式可知ρ与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
由公式可知ρ与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与质量和体积无关D.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
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2. 在常温条件下,对于用同种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饭锅、饭碗和小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饭锅的质量大,所以饭锅的密度大B. 因为小勺的体积小,所以小勺的密度大C. 因为饭碗的体积比小勺大,所以饭碗密度
比小勺的小D. 饭锅、饭碗和小勺的体积与质量都不同,但它们的密度相同13. 某同学将一塑料瓶装的矿泉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第二天取出
来时,发现瓶中的水全部结冰了,且瓶被胀的鼓起来了,就连瓶底都向外凸出了,如图所示。关于瓶内的水结冰前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B.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D.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14.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相
同体积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已知ρ铅>ρ铁>ρ铝,对于
这三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放铅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B. 放铝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C. 放
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D. 三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高度相同15.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甲物质密度比水小B. 体积为6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48gC. 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D.
装满1kg甲液体的容器同样也能装下1kg乙液体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
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静
止的物体才可以被选为参照物B.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被选为参照物C.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D. 对同一物体,选用
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不同17. 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
物体熔化时间是15minB. 该物质为晶体,因为该物质在5~15min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C. 在0~5min内该物质吸热,但仍然
是固态D. 48℃时,该物质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18.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调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便停止了调节B. 没有调游码到“0”刻度线上,就开始调天平横梁平衡C.
使用粘有脏东西的砝码D. 称量时所用的砝码已磨损19. 某同学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在常温常压下
物质密度/()物质密度/()铁 水银 铝 纯水 冰 酒精 在大气压下物质熔点/℃物质熔点/℃钨3410锡232铁1515海波48铝
660固态水银-38.8A. 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块B. 质量相等的纯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较大C. 25℃时水银为液态,海波为固态D
. 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20. 质量、外形和体积完全相同的铁球、木球、铅球和铝球(ρ木<ρ铝<ρ铁<ρ铅),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4个球可能都是实心的B. 4个球可能都是空心的C. 木球一定是实心的D. 铅球一定是空心的三、实验解答题(共44分
)21. (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22. 如图所示,
小涵和小铭坐在火车车厢内,通过观察窗外的景物判断火车是否运动的情景。小涵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发现火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她判
断火车是________的;此时小铭以窗外驶过的动车为参照物,则他会判断火车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静止”)23
. 小赫同学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石蜡
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1)根据
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海波在加热2min
时处于______态,在加热8min时处于______态;(3)加热石蜡开始计时,石蜡是固体,到第11min时石蜡已全部熔化为液体
,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石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24. 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沸
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5057647178859196989
898(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以上数据说明此处液体表面的气压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25.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金属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
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有关;(2)通过________两图
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26
. 某同学为测量酱油的密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表格中已经记录了最初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图甲所示为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
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图乙所示为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请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数据表格的填写。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g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m1/g倒出酱油的质量m2/g倒出酱油的体积V/cm3酱油的密度ρ/(g·cm-3)
160( )( )( )( )27. 一位学生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的密度。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A的质量。(1)将天平放在水
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
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2)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A的
质量为_________g;(3)她将金属块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A的体积为_
________cm3;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A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28. 小强同学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
的器材欲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
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 “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3)将小石块
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5)上述实验过
程可简化为图,小石块的质量m石=_______;(6)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V石=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
字母表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7)如步骤(3)中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小强
所测的小石块质量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石块的真实质量。29. 如图所示是盐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内盐水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盐水凝固过程持续了__________。30.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甲、乙、丙、丁四个试管中的物质的熔
化过程进行研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四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试管______
_中的物质是非晶体;试管___和___中的物质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均选填“甲”“乙”“丙”或“丁”)。31. 小明想测酱油的密度,但
家中只有天平、小空瓶,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1)请按照甲的顺序将相应的实验
步骤补充完整:第一步:测出小空瓶的质量m1;第二步:_____;第三步:装满酱油时测得酱油和瓶的总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
果m3=_____g;(2)请根据小明的实验步骤及数据帮他写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小明第三次测量时,酱油未完全装
满,由此测出的密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四、科普阅读题(共7分)32.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雪的形成雪是从云中降
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
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
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降雪要满足三个
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
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
象学里叫“雨夹雪”。2020年12月超强寒流来袭,我国很多地区迎来大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
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
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2)下列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_(可多选
)A.云层水气充足B.云层下气温较高C.云层中气温较低D.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
______(选填“低”或“高”)。33. 阅读《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回答问题。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201
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压在花蕊上,
花蕊几乎不会变形,如图乙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氦
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如图甲所示,把花朵隔着一层气凝胶放在3000℃的火焰上,几分钟后依然芬芳如故,保护它的
神奇材料就是气凝胶。“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
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
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
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___;A.质量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2)图甲中“碳
海绵”的质量是_________g;(3)氢气密度是_________kg/m3;(4)请你展开想象,根据气凝胶的保温隔热特性,举
例说明它的应用_________。五、计算题(共9分,34题4分,35题5分)34. 一瓶矿泉水瓶中装有360cm3的水,请通过计
算回答:(1)水的质量是多少g?(2)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为多少cm3?(已知ρ冰=0.9g/cm3)35. 市场上出售一种桶装食
用油的密度为0.9×103kg/m3,桶和油的总质量为5kg,桶的质量为0.5kg。(1)求桶内所装食用油的质量m;(2)求桶内所
装食用油的体积V;(3)若用容积为600mL的小瓶对一整桶食用油进行分装,则至少需要分装在多少个小瓶内。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答
案】A【解析】【详解】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g、kg为质量单位,m为长度单位,故A符合题
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答案】C【解析】【详解】镜片上蒙上一层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A.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冰雪消融,固态冰变为液态水,是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草叶上形成的“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水凝固形成固态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答案】
B【解析】【详解】A.将湿衣服晾在向阳处,衣服上水的温度升高,蒸发会加快,故A不符合题意;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减缓了蒸发
,故B符合题意;C.将雨后地面的积水扫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出汗以后用扇子扇风,加快了液体表
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D不符合题意。故选B。4.【答案】D【解析】【详解】A.人的身高在1.6m左右,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人身
高的一半,即80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10cm, 故B不符合题意;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
C不符合题意;D.根据生活常数,大约10个鸡蛋一斤,即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A
【解析】【详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A符合题意;B.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
象,液化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霜是水蒸气遇冷
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答案】A【解析】【分析】晶体熔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熔点,
在图象中反映出来就是有一段时间它的温度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对照各图加以分析即可.【详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
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D【解析】【详解】
A.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铅笔芯用去一半后,质量会减小一半;故A错误;B.体积表示物体所占据的空间,铅笔芯用
去一半后,体积会减小一半;故B错误;C.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其长度也减小一半;故C错误;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质量无关;铅笔芯用去一半后,密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8.【答案】D【解析】【详解】A.铁的
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由于铁和棉花的体积不知道,因此无法比较铁和棉花质量的大小,?故A错误;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
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B错误;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D.由于油的密度比水的密
度小,所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水沉在下面,油漂在水面,故D正确。故选D。9.【答案】C【解析】【详解】A.测量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
可避免,A错误;B.测量仪器即使精密,误差还是不可避免,B错误;C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可避免误差,C正
确、D错误。故选C。10.【答案】C【解析】【详解】A.“黄河入海流”中,以海为参照物,黄河水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以岸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
故C错误,符合题意;D.“唯看远树来”中,以行舫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答案】C【解析】【详解
】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答案】D【解析】【详解】在物理学中
,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
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饭锅、饭碗、小勺都是同种物质制成的,所以它们的密度相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13.【答案】A【解析】【详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瓶内的水结冰前后,还含物质的多少不变,那么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而瓶被胀的鼓起来了,就连瓶底都向外凸出了,这说明体积变大,根据可知,密度变小。故选A。14.【答案】B【解析】【详解】由可知,在质
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三种金属中,铝的密度最小,相同质量时,铝的体积就最大,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三种金属都是
沉没,且水都未从杯子中溢出时,装有铝的杯子水面升高的最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像
可知,当V甲=40cm3时,m甲=50g,甲的密度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当V乙=50cm3时,m乙=40g,乙的密度体积为60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m乙′=ρ乙V乙′=08g/cm3×60cm3=48g故B正确;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故C错误;D
.由选项A和B可知甲乙密度关系ρ甲>ρ乙若m甲=m乙,根据可知甲乙的体积关系V甲 故D错误。故选B。多项选择题16.【答案】BC【解析】【详解】AB.在选择参照物时,除了不能选择本身作为参照物外,其他无论运动的还
是静止的都可以选择,故A错误,B正确;C.描述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而言的,所选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一般不同,所以研究和描
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首先选定参照物,故C正确;D.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比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以
地面为参照物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故D错误。故选BC。17.【答案】BC【解析】【详解】A.该物体从第5min
开始熔化,第15min熔化完成,所以熔化时间是10min,故A错误;B.由于该物质在5~15min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即该物质有
固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故B正确;C.该物体从第5min开始熔化,所以在0~5min内该物质吸热,但仍然是固态,故C正确;D
.该物体从第5min开始熔化,第15min熔化完成,所以该物质在第5min到达48℃时,处于固态,该物质在第15min仍在48℃时
,处于液态,故D错误。故选BC。18.【答案】AC【解析】【详解】A.指针偏向右侧,说明一开始右侧的质量就偏大,而这一部分质量是不
能通过砝码和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小,故A符合题意;B.没有调游码到零刻度线上,就开始调天平的横梁平衡,相当于提前在右盘
添加了小砝码,在读数时,加上这部分质量,测量结果会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C.使用粘有脏东西的砝码,砝码的质量比所标的值偏大,物体质
量读数等于砝码的读数,所以,所测结果(就是读数)比实际质量小,故C符合题意;D.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就必须多添加砝码或多移动
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19.【答案】ABC【解析】【详解】A.因为铝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所以
当锡熔化时,铝还不到熔点,可以用铝锅来熔化锡,故A正确;B.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时,酒精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故
B正确;C.由表可知,25°C高于固态水银的熔点,低于海波的熔点,所以25°C时水银为液态,海波为固态,故C正确;D.液体水银的密
度大于很多固体的密度,所以固体的密度不一定都大于液体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ABC。20.【答案】BD【解析】【详解】因为m铅=m铜
=m铁=m铝ρ铅>ρ铜>ρ铁>ρ铝所以公式可知V′铅 一定是空心的,木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实验解答题21.【答案】 ①. 3.80 ②. 3
6.5【解析】【详解】(1)[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A的长度为3.80cm。(2)[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
分度值为0.1℃,则其示数为36.5℃。22.【答案】 ①. 静止 ②. 运动【解析】【详解】[1]被研究的物体是火车,小涵以窗外
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和站台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故以站台为参照物,火车是静止的。[2]被研究的物体是火车,小铭以窗外驶过的动车为
参照物,火车和动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故以驶过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23.【答案】 ①. 不变 ②. 固 ③. 固液共存
④. 非晶体 ⑤. 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在升高【解析】【详解】(1)[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始终保持
48℃不变。(2)[2]第2min时,其温度低于48℃,未到达熔点,海波还未熔化,所以其处于固态;[3]第4min到9min时,海
波处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在加热8min时处于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4][5]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这说
明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所以石蜡是非晶体。24.【答案】 ①. 98 ②. 不变 ③. 小于【解析】【详解】(1)[1
][2]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3
]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当水面上方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就会降低,即沸点低于100℃,所以此处水的沸点为
98℃,则此处液体表面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25.【答案】 ①. 液体的表面积 ②. A、C ③. A、D【解析】【详解】(1)[
1]图A、B相比,水的质量、温度、表面上方空气流速相同但表面积不同,所以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2)[2]研究水蒸发
快慢与温度的关系,保持水的质量、表面上方空气流速和液体表面积相同,温度不同,选择图A、C进行比较。(3)[3]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面
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保持水的质量、温度和液体的表面积相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不同,选择图A、D进行比较。26.【答案】 ①.
127 ②. 33 ③. 30 ④. 1.1【解析】【详解】[1]为天平平衡时将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
就是所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所以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为m1=100g+20g+5g+2g=127g[2]因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160g
,所以量筒内酱油的质量为m2=m总-m1=160g-127g=33g[3]根据酱油在量筒中的位置可以得出酱油的体积为V=30cm3
[4]利用密度公式得27.【答案】 ①. 左 ②. 27 ③. 10 ④. 【解析】【详解】(1)[1]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
,为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2)[2]图中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刻度,则金属块的质量m=20g+5
g+2g=27g(3)[3]金属块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60mL,则金属块的体积V=60mL?50mL=
10mL=10cm3[4]金属块A的密度28.【答案】 ①. 右 ②. m1-m2 ③. ④. ⑤. 大于【解析】【详解】(1
)[1]由题可知,横梁静止时,横梁右端高,所以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5)[2]由题知,水和烧杯和
石子总质量为m1,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小石子的质量m石= m1- m2(6)[3]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所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小石子体积,则所加水的质量为所加水的体积为则小石子的体积为[4]小石子的密度为(7)[5]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即m2偏小,则
通过计算m石= m1- m2计算得出m石偏大。29.【答案】 ①. 放热 ②. 不变 ③. 【解析】【详解】(1)[1]由图像可知
,15~20min内盐水处于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2)[2]盐水凝固过程持续了30.【答案】 ①. 甲 ②. 乙 ③. 丙【解
析】【详解】[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是变化的,观察图中图线,可知甲试管物质的温度在不断变化,可知甲中的物质是
非晶体。[2][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同种晶体,熔点不变,即熔化时温度是相同的,观察图中,可知乙和丙试管中物质熔化时,温度是相同的
,那么乙和丙中的物质可能是同一种物质。31.【答案】 ①. 将小瓶装满水测得总质量m2 ②. 47.4 ③. ④. 小【解析】【
详解】(1)[1][2]根据图示的步骤可知:第一步: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第二步:用天平测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第三步:用
天平测出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3;图乙中天平盘中砝码的质量是20g+20g+5g=45g标尺分度值是0.2g,游码所对的质量为2.
4g,因此m3=45g+2.4g=47.4g(2)[3]水的体积酱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为[4]由于无法把水倒干净
,使测得液体质量偏小了,这样测出酱油的密度将偏小了。四、科普阅读题32.【答案】 ①. 凝华 ②. 放热 ③. ACD ④. 低【
解析】【详解】(1)[1][2]由题意可知,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直接变成固态雪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凝华过程中水蒸气需要放热。(2)[3]阅读材料可知,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而云层中气温较低是形成晶核的条件,故选ACD符合题意。(3)[4]由于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水的凝固点,且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所以,向路面撒盐可以让雪在低温下熔化以达到除雪的目的。33.【答案】 ①. C ②. 0.00128 ③. 0.08 ④. 储能保温材料【解析】【详解】(1)[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质量最小的物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密度小,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选C。(2)[2]由题知,“碳海绵”,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所以8立方厘米“碳海绵”的质量(3)[3]因为每立方厘米“碳海绵”的质量只有0.16mg,所以“碳海绵”的密度为0.16mg/cm3,因为“碳海绵”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所以氢气的密度是“碳海绵”的,为(4)[4]由于气凝胶保温隔热性能好,可以用来制作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五、计算题34.【答案】(1)360g;(2)400cm3【解析】【详解】解:(1)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360cm3=360g(2)水结成冰,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则冰的质量m冰=m水=360g所以冰的体积答:(1)水的质量是360g;(2)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为400cm3。35.【答案】(1)4.5kg;(2)5×10-3m3;(3)9【解析】【详解】(1)桶内所装食用油的质量m=m1- m2=5kg-0.5kg=4.5kg(2)由可得食用油的体积(3)至少需要分装的小瓶所以至少需要9个小瓶。答:(1)桶内所装食用油的质量是4.5kg;(2)桶内所装食用油的体积是5×10-3m3;(3)若用容积为600mL的小瓶对一整桶食用油进行分装,至少需要分装在9个小瓶内。第1页/共1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