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22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地 理一、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我国是位于
世界东方的大国。如图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读图,完成1~3题。1.图中显示(  )A.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C.西半球所有的大洲分布状况D.南半球所有的大洋分布状况2.我国(  )①西临太平洋②亚洲东部③北临北冰洋④海陆兼备A.①②B.①
③C.②④D.③④3.图中甲点位于(  )A.23°26′N,90°EB.23°26′N,90°WC.23°26′S,90°ED.
23°26′S,90°W“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朱子语类》卷
九十四)据此,完成第4~5题。4.据文推测,该地(  )①山中有螺蚌壳②螺蚌活在土壤中③高山不断漂移④曾是海洋环境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5.用文中现象的成因,可解释(  )A.撒哈拉沙漠面积广大B.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C.热带草原动物大迁徙D.荷
兰人民填海扩大陆地面积北极燕鸥是动物界的“迁徙之王”。北半球夏季时,北极燕鸥在北极圈附近繁殖后代,随着气温降低,它们开始长途迁徙到
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如图为北极燕鸥迁徙路线示意。读图,完成6~8题。6.北极燕鸥一次往返迁徙的路程约(  )A.63
71千米B.小于两万千米C.超过四万千米D.赤道周长一半7.北极燕鸥的繁殖地与越冬地(  )A.东西距离遥远B.同现极昼现象C.四
季分明D.季节相反8.北极燕鸥某年10月末迁徙到甲地附近时,北京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象(  )A.清明时节雨纷纷B.小荷才露尖尖角C.
霜叶红于二月花D.北风吹雁雪纷纷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峰长高了”!图1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图2为
珠峰两次高度测量值。读图,完成9~11题。9.珠峰“长高”是指(  )A.峰顶与山脚相对高度持续变大B.珠穆朗玛峰海拔增加C.喜马
拉雅山脉位置向北移动D.珠峰的位置不断变化10.珠峰“新身高”反映了该地区(  )A.气候逐渐变冷B.海平面缓慢下降C.降水量逐渐
增多D.地壳继续抬升11.珠峰“长高”的原因主要是(  )A.亚欧板块向南运动B.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
压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印度洋板块北冰洋是世界上温度最低的大洋,大部分洋面上常年覆盖着3~4米厚的坚实冰层。北极熊是北极地区代
表性动物,随着环境变化,北极熊的生存面临困境,有人把它画成漫画,图1所示。图2为北极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12~14题。12.白令
海峡(  )A.位于中纬度B.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C.位于东半球D.是欧洲和北美洲分界13.北冰洋洋面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  )
A.海拔高、缺氧B.淡水资源丰富C.纬度高、严寒D.年降水量丰富14.漫画显示北极熊面临的生存困境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缩小
B.当地人口密度加大C.世界的能源消耗增加D.冰层融化速度加快“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四处
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田地)稻谷香……”。据此,完成15~17题。15.据歌词中描绘的景象判断,该聚落以(  )A.渔业和种植业为
主B.畜牧业为主C.出海捕鱼为主D.果树种植为主16.与该生产方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A.草场广阔B.河湖密布C.水运便
利D.人口稠密17.该聚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柴达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如图为
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8~19题。18.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  )A.甲地﹣6℃B.乙地﹣2℃~﹣4℃C.大
部分地区在0℃以上D.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19.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
.河流如图为世界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20~22题。20.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21
.乙地(  )A.比丙地年降水量多B.比丙地气温年较差小C.最热月比丁地更炎热D.最冷月比丁地更寒冷22.与丁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
居可能是(  )A.B.C.D.人类大陆图是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区的地图,可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图1为人类大陆图,图2
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23~25题。23.从纬度范围看,世界主要人口分布在(  )A.北半球高纬地区B.南半球低纬地
区C.南半球中高纬地区D.北半球中低纬地区24.从大洲范围看,人口稠密区位于(  )A.欧洲的西部沿海和平原地区B.亚洲中部的内陆
地区C.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D.北美洲高于1500米的山区25.图中四地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  )①甲地﹣﹣过于湿热②乙地﹣﹣极
端干旱③丙地﹣﹣地势高峻④丁地﹣﹣终年严寒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本部分共4题,共45分。26.(10分)运用地理图像
,认识地理要素分布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甲地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图1中,①地降水量    (大于/小于)②地。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以上,在③地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观是    。(
单选)A.B.C.D.(2)图2所示的甲地年降水量约    ,降水季节变化    (大/小),其对应图中的    地。(填数字序号
)(3)④、⑤、⑥三地相比,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    ,影响因素是    。(单选)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人类活动印
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图3为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示意图。(4)请先阅读“学习小贴士”,然后简要分析乞拉朋齐成为世界“
雨极”的原因    。27.(13分)“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2021年11月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
上海如期举办。如图1为参展国家数量统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进博会”参展国中,来自    洲和    洲的国家数量
最多。肯尼亚某茶厂携带“世界最好的茶叶”参展“进博会”(见照片)。图2为肯尼亚地形图,图3为内罗毕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肯
尼亚位于非洲    部,东南濒临    洋,首都    ,属于    (发达/发展中)国家。观察照片,茶厂销售人员属于    人种
。资料卡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产茶国和第一大茶出口国。肯尼亚的荼园主要分布在山区,这里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病虫害少,几乎没有
工业污染,全年都适宜荼树生长。(3)运用地图和资料卡,从位置、地形、气候的角度说明内罗毕附近山区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①   ;
②   ;③   ;④   ;⑤   。举办的“进博会”,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4)举办“进博会”能    。(单选)①促进参
展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②缓解国际紧张局势③消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④提升参展国影响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8.(12分)
2021年10月,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如图为部分首批国家公园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世界珍稀濒
危野生动物——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的定居和繁育区域。(1)该国家公园地处    (山脉名称)腹地,与    和    (国家名称
)接壤。(2)下面能表现该国家公园自然景观的是    。(单选)A.广袤草原B.茂密竹林C.荒凉戈壁D.林海雪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
园是全世界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的栖居家园。(3)该国家公园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岛上河流的流向是    。(
4)长臂猿的栖息家园位于    。(单选)A.半岛中部B.沿海平原C.“海南屋脊”D.河流下游三江源国家公园拥有冰川雪山、高海拔湿
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等高寒生态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5)该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的   (地形区名
称),是长江、黄河和    (河流名称)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6)从“中华水塔”、“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任选其一,从
地理视角进行解释    。29.(10分)北京是我国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1971年1月地铁1号线开通,截止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
出行比例已占公共交通一半以上。如图为2020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表现在运营线路数量    ,运营里程    ,线网密度    。这种发展,得益于    。(单选)①技术的发展②市场的需求③政策的
支持④劳动力的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是    (平
原/山地)。与地面公交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表现在    ,   等方面。地铁11号线西段被称为“冬奥支线”,与6号线和S1线及
规划的R1线联通。首钢站位于首钢老厂区内。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老厂区“蝶变”为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组图1:昔日首钢老厂区内钢铁工业
生产场景组图2:今日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网红打卡地”(3)对比两组照片,首钢老厂区的“蝶变”表现在    。(单选)①工业生产设施的
改造利用②改变了城市人口分布格局③从钢铁工业向服务业转变④扩大了城市居住面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请至少从两个角度
,简要说明地铁11号线西段开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
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我国是位于世界东方的大国。如图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读图,完成1~3题。1.【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
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可知: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A错误。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B正确。图示主
要显示东半球所有的大洲分布状况,C错误。图示主要显示北半球所有的大洋分布状况,D错误。故选:B。【点评】认真审题,把握世界海陆分布
,结合图示信息,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
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
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解答】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不与北冰洋相临。分析可知,②④正确,
①③错误。故选:C。【点评】认真审题,把握我国的海陆位置,理解解答即可。3.【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
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
答】解:读图可知,从纬度看,甲位于北回归线上,纬度为23°26′N;从经度看,甲位于东经90°经线上,经度为90°E;因此,甲点的
经纬度是23°26′N,90°E。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高山有
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据此,完成第4~5题。4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
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解答】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
运动与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高山有螺蚌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即此处从
水域上升为陆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变迁的知识点,理解答题即可。5.【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解答】解:螺蚌生活在河湖中,高山有螺蚌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隆起并抬升
成为高山,即此处从河湖抬升为陆地。题干中描述的是海陆变迁现象。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属于海陆变迁现象,其成因是地壳运动。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海陆变迁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北极燕鸥是动物界的“迁徙之王”。北半球夏季时,北极燕
鸥在北极圈附近繁殖后代,随着气温降低,它们开始长途迁徙到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如图为北极燕鸥迁徙路线示意。读图,完成6
~8题。6.【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解
答】解: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经线是半圆形,其长度略小于2万千米,北极燕鸥一次往返迁徙的路程小于经线的长度,所以北极燕鸥一次往返迁
徙的路程小于2万千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属于中等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赤道的长度与经线的特点。7.【分析】题
干中描述:北半球夏季时,北极燕鸥在北极圈附近繁殖后代,随着气温降低,它们开始长途迁徙到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解答】解
: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北极燕鸥的繁殖地与越冬地南北距离遥远,极昼极夜交替出现,季节相反,终年寒冷。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北极燕
鸥的繁殖地与越冬地的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8.【分析】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
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解答】解:10月是我国的秋季,此时北京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选项A
是春季景观,B是夏季景观,D是冬季景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城市不同季节的景观,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
答。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峰长高了”!图1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图2为珠峰两次高度测量值。读图,完
成9~11题。9.【分析】珠峰的最新高程是8848.86米,属于海拔高度,即珠峰峰顶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解答】解:受板块运动的影
响,珠峰的海拔高度在不断的“长高”。珠峰“长高”是指珠穆朗玛峰海拔增大。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题目描述解答
即可,属于基础题。10.【分析】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
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解答】解:读图可知,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的碰撞
挤压,地壳继续抬升,使得该山峰还在逐年增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即可,属于常见的选择题。11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有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解:喜马拉雅山
及珠穆朗玛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形成的,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明确考查板块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及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记忆解答此题即可。北冰洋是世界上温度最低的
大洋,大部分洋面上常年覆盖着3~4米厚的坚实冰层。北极熊是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随着环境变化,北极熊的生存面临困境,有人把它画成漫画
,图1所示。图2为北极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12~14题。12.【分析】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包括: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俄罗斯与
美国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解答】解:读图可知,白令海峡位于高纬度,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位于西半球,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白令海峡的位置特点,读图解答即可。13.【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
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由于北极地区地处极地,纬度高,气温低,气候严寒,大部分的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该区域的纬度位置特点牢记即可。14.【分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
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极地动物生存空间变小。【解答】解:漫画显示北极熊面临的
生存困境是冰层融化速度加快、生存空间缩小。故选:D。【点评】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地图解答即可。“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
。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田地)稻谷香……”。据此,完成15~17题。15.【分析】聚落是人们集
中的居住在一起所形成的,其规模有大有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一般来说,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也
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据题干中信息解答。【解答】解:据歌词中描绘的景象可得,该聚落以渔业和种植业为主,属于乡村聚落。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聚落的类型及景观特点,据题干中的信息和自己的生活常识牢记解答即可。16.【分析】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
件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在高山、荒漠地区没有聚落;聚落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
类应该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聚落的发展导致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据题干中的信息解答。【解答】解:据题干中的信息可得,该地以种植业和渔业为主,属于乡村聚落,与该生产方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河湖
密布。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牢记即可。17.【分析】地形、气候、
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在高山、荒漠地区没有聚落;聚落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
用的产物,人类应该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聚落的发展导致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
好的居住环境。据题干中信息解答。【解答】解:题干中描述:“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四处野鸭和
菱藕,秋收满畈(田地)稻谷香……”。题干中描述的是乡村景观,其农业以种植业和渔业为主,该聚落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景观特点,结合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如图为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
图,完成第18~19题。18.【分析】把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由多条等温线组成的地图较等温线图。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
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1月平均气温为﹣6℃~﹣8℃之间,故A错误;乙地﹣2℃~﹣4℃,故B正确;大
部分地区在0℃以下,故C错误;自北向南气温逐渐升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温线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此题。19.
【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
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的海陆位置、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河流沿岸;甲地比乙地
纬度高,1月平均气温低,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及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读图理解解答。如图为世界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20~22题。20.【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
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解:结合图示来看,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其中甲和丙都是1月气温最高,位
于南半球,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断,结合图中气温的分布情况解答即可。21.【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
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
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解:结合图示来看,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丙地年降水量相差不大;
比丙地气温年较差大;最热月比丁地最热月气温低;最冷月比丁地更寒冷。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气候资料图解答即可。2
2.【分析】聚落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者都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依据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解答此题。【解答】解:由
图可知,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选项中A所示的是高脚屋,适应热带季风气候的湿热环境。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
查了对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认识民居,并了解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人类大陆图是取消陆地
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区的地图,可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图1为人类大陆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23~25题。2
3.【分析】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综合分析解答。【解
答】解: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人口更为稠密。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
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4.【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
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解答】解
:世界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印度半岛),欧洲的西部沿海和平原地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亚洲的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
中部气候干旱,人烟稀少;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人烟稀少;北美洲高于1500米的山区,人烟稀少。故选:A。【点评】考查了对世界人口
的分布特点的认识,识记回答即可。25.【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
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解答】解: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根据图中所示
,甲地是极端干旱的撒哈拉沙漠,乙地是气候过于湿热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丙地是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丁地是终年严寒的北极地区,人
口稀疏。故选:C。【点评】考查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解答即可。二、本部分共4题,共45分。26.【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
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降水量,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降水
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少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图1中,①地降水量
小于②地,①地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③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在③地可能
见到的自然景观是C图所示的热带雨林。(2)图2所示的甲地年降水量约400毫米,降水季节变化大,其对应图中的⑤地,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
气候。(3)④、⑤、⑥三地相比,⑥地降水最少,所以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
4)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是: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故答案为:(1)小于;2000毫米;C;(2)40
0毫米;大;⑤;(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B;(4)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点评】本题考查世
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27.【分析】(1)“进博会”参展国中,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数
量最多。(2)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东南濒临印度洋,首都是内罗毕,属于发展国家。肯尼亚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3)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
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肯尼亚地形以高原为主。(4)举办“进博会”能促进参展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和提升参展国影响力。【解答】解:(1)读图
可得,“进博会”参展国中,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数量最多。(2)读图可得,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东南濒临印度洋,首都是内罗毕,属于发展
国家。肯尼亚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所以说茶厂销售人员属于黑色人种。(3)读图可得,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该国家全年气温在15﹣
20℃之间,年温差小,其降水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肯尼亚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位于东非高原上。(4)举办“进博会”能促进参展
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和提升参展国影响力,不能缓解国际紧张局势,也不能消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故答案为:(1)欧;亚;(2)东;印度
;内罗毕;发展中;黑色;(3)赤道;15﹣20;干;湿;高原;(4)B。【点评】本题考查肯尼亚的位置、气候及举办“进博会”的意义,
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28.【分析】(1)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其东部、东南部
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豹地国家公园接壤,东南部区域隔图们江及沿江带与朝鲜相望,是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连接地带。(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位于海南岛中南部,涉及海南省9个市县,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拥有中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
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也是极度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在全球的唯一分布地。(3)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
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
统最敏感的地区。【解答】解:读图可知,(1)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处长白山腹地,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2)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位置—
—我国东北地区,自然景观应是林海雪原,故选D。(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所在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简称琼。海南岛地势中间高,
四周低,河流所以岛上河流的流向是呈放射状由中心流向周围,属于放射状水系。 (4)长臂猿的栖息家园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区霸王
岭片区,位于海南省中部山区,故选C。(5)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
塔”。(6)“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从地理视角说明了: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同时生活中众多的高寒特有物种,且这里生态环境
脆弱,极易遭受破坏。故答案为:(1)长白山;俄罗斯;朝鲜;(2)D;(3)琼;呈放射状由中心流向周围;(4)C;(5)一;青藏高原;澜沧江;(6)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同时生活中众多的高寒特有物种,且这里生态环境脆弱,极易遭受破坏。【点评】本题考查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及位置,知识点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理解解答即可。29.【分析】1.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时性。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不产生线路堵塞现象并且不受气候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能按运行图运行,具有可信赖的准时性。2.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低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电气牵引,与公共汽车相比不产生废气污染。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还能减少公共汽车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了汽车的废气污染。由于在线路和车辆上采用了各种降噪措施,一般不会对城市环境产生污染。【解答】解:(1)读“2020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可以看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表现在运营线路数量变多,运营里程变长,线网密度变大。这种发展,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故选A。(2)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是平原。与地面公交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表现在准时性,低污染等方面。(3)对比两组照片,可以看出首钢老厂区的“蝶变”表现在工业生产设施的改造利用、从钢铁工业向服务业转变,故选B。(4)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开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①将有效加强首钢冬奥园区与北京轨道交通线网的联系,市民出地铁后步行约800米就可到达首钢滑雪大跳台。②会对当地周边的基础服务设施产生一些直接有效的刺激。故答案为:(1)变多;变长;变大;A;(2)平原;准时性;低污染;(3)B;(4)①将有效加强首钢冬奥园区与北京轨道交通线网的联系,市民出地铁后步行约800米就可到达首钢滑雪大跳台。②会对当地周边的基础服务设施产生一些直接有效的刺激。【点评】考查了首都北京轨道交通的相关情况,结合提供的图例和图片作答较好。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