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年重庆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全省(市)统考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21年重庆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全省(市)统考

一、选择题

1.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初步断定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

更换目镜转动目镜

转换物镜调节反光镜

【答案】B

2.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球,让人们再次认识到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B.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C. 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D. 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

【答案】A

3. 在播种季节,将颗粒饱满同一植物的种子分为等量的甲、乙两组,在25的环境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肥沃性土壤里,乙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贫瘠沙性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

A. 乙组先发芽 B. 甲组先发芽 C. 两组都不发芽 D. 两组同时发芽

【答案】D

4. 人们恐惧艾滋病,往往“谈艾色变”,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B.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和孩子

C. HIV没有细胞结构 D. 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答案】B

5.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女性的子宫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

B. 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 卵黄的营养能供胚胎发育全过程利用

D. 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

【答案】B

6. 为预防流感,可以注射流感疫苗。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A.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 抗体,控制传染源 D. 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

7. 做泡菜时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醋酸菌的发酵

D.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答案】D

8. 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可以尝试这样自制酸奶:将新鲜的牛奶加人适量的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内,再将适量的酸奶倒人其中.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 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封存

B. 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封存

C. 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封存

D. 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封存

【答案】B

9.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馒头的制作——酵母菌 B. 沼气的产生——甲烷细菌

C. 污水的处理——真菌 D. 酸奶的制作——乳酸细菌

【答案】C

10. 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

A. 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 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C. 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D. 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答案】D

11. 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包括①和③两部分

B. ①②③④组成最简单的反射弧

C. ③外表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D.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答案】A

12. 图是某人被玫瑰的毛刺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B. 这个人被玫瑰毛刺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C. 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D. 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

【答案】B

13. “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以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听觉形成在耳蜗中

B. 路人听到倒车提示音进行躲遍,属于非条件反射

C.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 这种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答案】D

14. 图是某昆虫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完全变态

B. 此昆虫的发育与青蛙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

C. 如若此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

D. 此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

【答案】A

15. 某实验小组将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分别加入20毫升、30毫升、40毫升、50毫升的蒸馏水浸泡1天,用浸出液做“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果表明适量吸烟对健康有利

B. 清水中不含烟草浸出液,该组没有必要设置

C. 同一组水蚤可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重复使用

D.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

【答案】D

16. 下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图中1、2、3、4依次表示( )

A. 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B. 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

C.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D. 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

【答案】A

17. 图7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的数目与基因的数目相同 B.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由②构成的

C. ①在人的肝脏细胞中存单存在 D. 人的神经细胞中46条①包含46个②

【答案】D

18. 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a、b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相同 B. 过程④产生的新细胞功能相同

C. 过程②③示细胞分裂,过程④示细胞分化 D. 在①②③④过程中,细胞需要营养物质

【答案】B

19. 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B. 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C可能为下腔静脉

C. 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可能是肺部毛细血管网

D.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答案】C

20. 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的结构(或生理作用)分别是( )



A. 动脉、过滤作用、重吸收作用 B. 静脉、过滤作用、重吸收作用

C. 静脉、重吸收作用、过滤作用 D. 动脉、重吸收作用、过滤作用

【答案】A

21. 生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下列对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乙的细胞结构和甲是相同的

B. 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

C. 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叶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

D. 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作用的上皮组织

【答案】C

22.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实质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C.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答案】A

23. 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预防细菌感染,每天餐后服用抗生素

B. 阅读药品使用说明,只需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

C. 为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消费者可擅自加大用药剂量

D. 非处方药简称OTC,适于消费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答案】D

24. 小邱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节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视野最暗的是②

B. 正确观察顺序是③②①

C. 观察图③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 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将显微镜移至明亮处

【答案】C

25.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图中的“3”

B. 晕车与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神经过于敏感有关

C. 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糖果可以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D. 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

【答案】A

26. 图中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②④

B. 图乙中⑦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 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③

D. 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⑥

【答案】B

27. 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丁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B. 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

C. 乙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b

D. 甲图中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答案】D

28. 若把一个成年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图示意一段小肠、皱襞及小肠绒毛结构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肠内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B. 小肠的蠕动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

C. 小肠绒毛壁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D. 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显著增大了面积

【答案】A

29. 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模拟呼气,膈肌收缩 B. 乙图模拟吸气,膈肌舒张

C. 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D. 该模型能模拟胸廓前后径变化

【答案】C

30. 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血管①是小动脉 B.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以避免损伤鱼

C. 血管③是小静脉 D. 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31. 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

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效,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处理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第一次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5.48% 7.5% 4.92% 第二次实验分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7.17% 8.85% 4.50% 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

(1)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_____;第二组与第三组对照,变量是_____。

(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使蚕宝宝的月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如_____、_____等)相同,目的是_____。

(3)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这有什么意义?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弱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 (2). 光照的均匀程度 (3). 光照强度 (4). 温度 (5). 湿度 (6). 保持变量唯一 (7). 为了减少误差 (8). 将蚕茧放在光线暗而均匀的环境中饲养

32. 图所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请分析回答:



(1)腺体[]_________________合成激素时要以碘为原料,若幼年时它分泌的激素不足,所患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_____;能分泌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腺体是[]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是由图[]_______________中的胰岛分泌的,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那么,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量/定时喂与甲鼠等量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尿液,检验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①该探究方案中,应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起对照组作用的小鼠是___________。

③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干扰实验。

④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⑤实验过程中,每组分别各取了1只小鼠,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大量胰岛素,此基因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的这种变异_______________(“能”或者“不能”)传给后代。

【答案】 (1). [b]甲状腺 (2). 呆小症 (3). [a]垂体 (4). [e]胰腺 (5). 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6). 甲组 (7). 胰岛素 (8).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9). 不合理,因为小鼠数量太少,受偶然因素影响大,结果不准确 (10). 能

33. 为帮助农户提高农某经济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科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a、b、c分别表示该经济作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20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移栽时,往往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__________(填代号“a”“b”或“c”)生理活动。

(2)图(甲)中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填“I”或“II”),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_________(填代号“a”“b”或“c”)相对应。

(4)图(乙)中曲线II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较高。

(5)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叶绿体 (3). II (4). a (5). 温度 (6). 6-18

34. 某科学家在进行豚鼠体毛长度遗传研究时,设计了四组豚鼠交配实验。令豚鼠体毛长度由一对基因E、e控制,且豚鼠交配实验亲、子代的性状及数目如下表所示:

组次 亲代(性状) 子代(只) 雌 雄 短毛 长毛 甲 短毛 短毛 34 11 乙 长毛 长毛 0 42 丙 长毛 短毛 26 24 丁 短毛 长毛 51 0 若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_____组实验,可以判断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请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甲、丁两组实验中雌性个体基因组成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

(3)假设丙组亲代产生了100只子代豚鼠,请从理论上推测其中短毛雄性豚鼠有___________只。

(4)某同学买了一只雌性短毛豚鼠,但不知道该豚鼠的基因组成。为确定该豚鼠的基因组成是EE还是Ee,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该雌性短毛豚鼠与一只___________豚鼠交配,若后代豚鼠的毛___________,则其基因组成为EE;若后代___________,则其基因组成为Ee。

【答案】 (1). 甲 (2). 短毛 (3). Ee和EE (4). 25 (5). 长毛雄豚鼠 (6). 全为短毛 (7). 既有短毛又有长毛(或出现了长毛)

















献花(0)
+1
(本文系真题汇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