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北京怀柔区初三(二模)化学含答案
2023-05-29 | 阅:  转:  |  分享 
  
2018北京怀柔区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为

A. 生石灰 B. 大理石 C. 石灰石 D. 熟石灰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木炭 B. 镁条 C. 红磷 D. 铁丝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易升华 B. 浓盐酸易挥发

C. 甲烷能燃烧 D.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5.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牛奶 C. 食盐 D. 植物油

6.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取用固体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7.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7 B. 9 C. 10 D. 19

8. 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

A. 分子体积变小 B. 分子质量变小

C. 分子数目减少 D. 分子间隔变小

9. 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烧杯 D. 量筒

10. 如图是氨气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物

B. 化学式为NH3

C.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

11. 下表是小明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用pH试纸检验 加入锌粒 B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盐酸 C 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A. A B. B C. C D. D

1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小

B. t1 ℃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C.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30%

D. 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_________

A 完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 完成示意图与其含义的连线 二氧化碳 食盐 浓硫酸

防腐剂 灭火剂 干燥剂

2个氧分子 2个氧原子 2个水分子 14. 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___。



(2)“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其有效成分之一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_____。

15. 含钙很神奇。

(1)中老年人饮用加钙牛奶进行补钙,有利于防治的疾病是______。

A.骨质疏松 B.贫血 C.厌食症

(2)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6.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_____。

(2)工业上应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铁制品比铜器更容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

【科普阅读理解】

17.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在我们的衣服上,会有汗渍,有时难免沾上墨迹、果汁、机器油、圆珠笔油……。如果不管是什么污迹,统统放进洗衣盆里去洗,有时非但洗不干净,反而会使污迹扩大。

一般情况,因为汗渍导致的脏衣物,洗衣服时先在冷水里浸泡,因为,汗水里含有少量蛋白质,蛋白质在冷水中溶解并成胶体,从衣服上脱离下来。蛋白质在沸水里很快凝固,和纤维纠缠在一起,热水洗,反而会泛起黄色。碘酒、机油和蛋白质不同,没有遇热凝固的问题,倒是热可以帮助它们脱离纤维。

如果是纯蓝墨水、红墨水等溶于水的颜料染污了衣服,立刻先用洗涤剂洗,然后多用清水漂洗几次即可,如果仍有残迹,得用漂白粉才能除去。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它在水里能产生次氯酸(HClO),它能氧化染料,使染料变成没有颜色的化合物,这就是漂白作用。蓝黑墨水、血迹、果汁、铁锈等的污迹漂白粉来氧化就不行了。比如蓝黑墨水是无色的鞣酸亚铁和蓝色染料的水溶液,写出的字迹就逐渐地由蓝变黑,就是被氧化成黑色的鞣酸铁的缘故,所以要去掉这墨水迹,需用草酸,因为鞣酸铁和草酸结合成没有颜色的物质,溶解进水里。血和果汁中都含铁元素,遇空气被氧化形成铁锈斑,洗血迹和果汁的污迹,短时间的要先用凉水浸泡,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陈旧的污迹用草酸洗去。

衣服上沾了墨迹,碳的微粒附着在纤维的缝隙里,它不溶在水里,也不溶在汽油等有机溶剂里,又很稳定,只有采用机械的办法,用米饭粒揉搓,把墨迹从纤维上粘下来。如果污迹是油性的,不沾水,比如圆珠笔油、油漆、沥青,我们就要“以油攻油”。用软布或者棉纱蘸汽油擦拭,让油性的颜色物质溶解在汽油里,再转移到擦布上去。有时汽油溶解不了,换用溶解油脂能力更强的苯、氯仿或四氯化碳等化学药品就行。

污迹的化学成分不同,脾气也就千差万别,去除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

(1)汗渍导致的脏衣物,洗衣服时先在冷水里浸泡的原因是___。

(2)漂白粉加入水后,其溶液pH___7(填“>”或“<”或“=”)

(3)H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用计算式回答)

(4)衣服上的污迹若是油性的,洗去的方法是“以油攻油”,其原理是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汗水湿透的背心,不能用热水洗

B. 弄上了碘酒的衣服,要先在热水里浸泡后再洗。

C. 鞣酸亚铁是绿色的,鞣酸铁是黄色的。

D. 衣服上沾上墨汁,可以用汽油洗去,因为它能溶于汽油。

【生产实际分析】

18. 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SO2、SO3、O2、H2SO4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

(2)在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___ +11O2=2Fe2O3+8SO2

(3)在接触室内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

(4)若有2000kg进入到吸收塔中,且完全被吸收,则所得的硫酸的质量是___。(已知:吸收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SO3+H2O=H2SO4)

【基本实验及原理分析】

19. 下图是用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的主要步骤:



(1)A的实验现象是____。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的原因是_____。

20.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试管1和2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

(2)实验B中的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

(3)实验C中铁丝的被“红热”的目的是____。

(4)实验D 中通过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1. 如图所示,水滴入盛有浓硫酸的锥形瓶中。



(1)98%的硫酸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

(2)此实验可观察到锥形瓶中水浮在液体表面且水沸腾,并出现液体飞溅的现象,U型管中呈现甲低乙高现象的原因是___。

【科学探究】

22.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及快慢的因素,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依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氯化钙可作干燥剂;稀氨水呈碱性)

实验一:探究铁制品生锈的条件



实验二: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稀氨水和稀醋酸的质量分数相同)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温度/℃ 25 25 70 70 试剂 稀氨水 稀醋酸 稀氨水 稀醋酸 出现铁锈

所需时间 1天

未见锈蚀 5分钟 1天

未见锈蚀 1分钟

(1)实验一的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

(2)由实验一探究铁制品生锈结果可知铁锈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

(2)实验②和④可探究_____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欲探究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序号)。

(3)由实验二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怀柔区化学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选择A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

2.

【答案】D

【解析】A. 生石灰 ,是氧化钙的俗称; B. 大理石是碳酸钙的俗称; C.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 熟石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选D

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铁丝,木炭燃烧产生气体、镁条燃烧产生白色固体、红磷燃烧产生白色固体;故答案选择D

考点:物质的燃烧现象

4.

【答案】C

【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 干冰易升华,只发生状态变化,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B. 浓盐酸易挥发,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是物理性质;C. 甲烷能燃烧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 D.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是物理性质。故选C。

5.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B选项牛奶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C选项食盐放入水中形成溶液;D选项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故答案选择C

考点:溶液

6.

【答案】C

【解析】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正确;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放在试管底,然后将试管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正确;C、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正确。故选C。

7.

【答案】B

【解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故选B。

8.

【答案】D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9.

【答案】A

【解析】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要蒸发皿,故选A。

10.

【答案】B

【解析】A、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故氨气不是有机物,错误;B. 由图可知,化学式为NH3,正确;C. 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错误;D. 氨气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7.6%,错误。故选B。

11.

【答案】A

【解析】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A、稀盐酸的pH<7,,氢氧化钠溶液的pH>7, 用pH试纸检验可以鉴别; 加入锌粒,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氢氧化钠和锌粒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能鉴别,正确;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反应无明显现象,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加入足量水中,氢氧化钠溶解放出大量热,氯化钠溶解时,温度无明显变化,能鉴别,错误; C、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是无色溶液,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氢氧化钠不会,能鉴别,错误;D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两种方法均不能鉴别,错误。故选A。

12.

【答案】B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而乙变化小,故不正确;B、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明在此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C、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其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3.1%,故不正确;D、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应升高温度,故不正确。故选B。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在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在曲线下面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在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一定是饱和液体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

【答案】

【解析】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常用于灭火;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食盐即氯化钠是常用的防腐剂;B、表示两个氧原子;表示两个氧分子;表示两个水分子。

14.

【答案】 (1). D (2).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解析】(1)A表示物质为易爆物;B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炸;C表示物质有强腐蚀性;D表示严禁烟火;故选D;(2)“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其有效成分之一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15.

【答案】 (1). A (2). CaO+H2O=Ca(OH)2

【解析】(1)A.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B.缺铁易导致贫血; C.缺锌易患厌食症;中老年人饮用加钙牛奶进行补钙,有利于防治的疾病是骨质疏松,故选A;(2)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其原因是氧化钙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16.

【答案】 (1). 导电性 (2). 3CO+Fe2O3高温2Fe+ 3CO (3). 铁比铜活动性强。

【解析】(1)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2)工业上应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 2Fe+3CO2,铁制品比铜器更容易生锈的原因是铁比铜活动性强。

【科普阅读理解】

17.

【答案】 (1). 汗水里含有少量蛋白质,蛋白质在冷水中溶解并成胶体,从衣服上脱离下来。 (2). < (3). 35.5/52.5100% (4). 油性的颜色物质溶解在汽油里 (5). CD

【解析】(1)汗渍导致的脏衣物,洗衣服时先在冷水里浸泡的原因是汗水里含有少量蛋白质,蛋白质在冷水中溶解并成胶体,从衣服上脱离下来;(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它在水里能产生次氯酸(HClO),故漂白粉加入水后,其溶液pH<7;(3)H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4)衣服上的污迹若是油性的,洗去的方法是“以油攻油”,其原理是油性的颜色物质易溶解在汽油里;(5)A. 汗水里含有少量蛋白质,蛋白质在冷水中溶解并成胶体,从衣服上脱离下来。蛋白质在沸水里很快凝固,和纤维纠缠在一起,热水洗,反而会泛起黄色。 汗水湿透的背心,不能用热水洗,正确;B. 碘酒没有遇热凝固的问题,倒是热可以帮助它们脱离纤维。弄上了碘酒的衣服,要先在热水里浸泡后再洗,正确;C. 蓝黑墨水是无色的鞣酸亚铁和蓝色染料的水溶液,写出的字迹就逐渐地由蓝变黑,就是被氧化成黑色的鞣酸铁的缘故, 故鞣酸亚铁是无色的,鞣酸铁是黑色的,错误;D. 要去掉这墨水迹,需用草酸,因为鞣酸铁和草酸结合成没有颜色的物质,溶解进水里,衣服上沾上墨汁,用汽油洗去,错误。

【生产实际分析】

18.

【答案】 (1). SO2、SO3 (2). FeS2 (3). S和O (4). 2450kg

【解析】(1)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在SO2、SO3、O2、H2SO4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SO2、SO3。(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在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FeS2+11O2=2Fe2O3+8SO2;(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氧的化合价为-2价;三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6价,二氧化硫硫的化合价为+4价,在接触室内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硫和氧;(4)若有2000kg三氧化硫进入到吸收塔中,且完全被吸收,设所得的硫酸的质量是x

SO3 + H2O = H2SO4

80 98

2000kg x

80/2000kg=98/x x=2450kg。

【基本实验及原理分析】

19.

【答案】 (1). 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有水柱上升到一定高度 (2). CaCO3+2HCl=CaCl2+H2O+CO2↑ (3).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解析】(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有水柱上升到一定高度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2) B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0.

【答案】 (1). 2:1 (2). 二氧化碳自下而上逐渐充满烧杯,使蜡烛隔绝了氧气 (3). 使铁丝达到着火点 (4).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解析】(1)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实验A中试管1和2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是2:1;(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实验B中的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自下而上逐渐充满烧杯,使蜡烛隔绝了氧气;(3)实验C中铁丝的被“红热”的目的是使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4)实验D 中水中白磷因水隔绝了氧气;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温度相同,由于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而能燃烧,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21.

【答案】 (1). 49:50 (2).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甲管内部压强大于乙管外部的压强

【解析】(1)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每1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98%的硫酸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98:100=49:50;(2)U型管中呈现甲低乙高现象的原因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甲管内部压强大于乙管外部的压强。

【科学探究】

22.

【答案】 (1). 隔绝氧气 (2). 铁、氧、氢 (3). 温度 (4). ①和②或③和④ (5). 在稀醋酸质量分数相同时,温度越高,铁制品腐蚀越快



















1 / 1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