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化学含答案
2023-05-29 | 阅:  转:  |  分享 
  
2019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化 学2019.1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调研卷共8页,共
39道小题,满分80分。调研时间90分钟。2.在调研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调研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
题纸上,在调研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调研结束,将本调研卷、
答题纸和草稿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1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B.供给呼吸C.制碳酸
饮料D.灭火2.(1分)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3.(1分)下列物质
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A.P2O5B.CO2C.CuSO4D.CH44.(1分)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甲烷C.硫粉D.红磷5.(1分)下列物质不属于可燃物的是(  )A.O2B.COC.H2D.酒精6.(1分)下列
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时,试管口避开自己或他人B.用完酒精灯后,用嘴吹灭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闻药品气味时,
用手扇闻7.(1分)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B.2HC.H2OD.2H28.(1分)氧气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
主要体现了(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9.(1分)下列场所可以使用明火的是(  
)A.加油站B.面粉厂C.烟花销售点D.空旷的露营区10.(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B.倾倒液体C.点燃酒
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11.(1分)下列方法不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A.观察颜色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C.滴加澄清石灰水D.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12.(1分)下列物质不属于碳单质的是(  )A.石墨B.金刚石C.C60D.二氧化碳13.(1分)根据如图所示元
素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B.钠原子中有11个质子C.Na可以表示1个钠原子D.Na是非金
属元素14.(1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空气B.CaCO3C.MnO2D.O215.(1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
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的气体可以燃烧B.试管2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
:1D.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16.(1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比较合金与纯金属
的硬度用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B检验CO2是否集满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前、后固体的
质量D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并振荡A.AB.BC.CD.D17.(1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nO2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用该反应可以制备氧气C.物质不同,其元素组成一定不同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8.(1分)
下列关于物质构成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含有氧分子B.1个反应物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C.反应物分子中,氢原子与氧
原子质量之比为1:8D.两种生成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19.(1分)结合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O2↑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C.当34份质量的H2O2参加反应时,生成32份质
量的O2D.反应物中的氧元素,在反应后完全转移到O2中20.(1分)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
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C
.在实验④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③D.由实验①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
(1分)能源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增大。如图所示的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2.(2分)太阳能、氢能等被称为“低碳能源”,理论上其“碳排放”为零。(1)下列有“碳排放”的化学变化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①2CO+O22CO2②CaCO3CaO+CO2↑③2CuO+C2Cu+CO2↑(2)氢气燃烧不可能产生碳排放,
而甲烷燃烧会产生,原因是   。23.(2分)化学在生活的各方面发挥作用。医疗消毒常用乙醇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1)乙醇的化学式为
C2H6O,乙醇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2)过氧化氢溶液在消毒时会在血液中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冒气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24.(4分)常见的锅有陶瓷锅、铁锅、铜锅等。(1)与陶瓷锅相比,用铜锅加热更快,利用的金属性质是   。(2)铁锅清
洗后如未擦干,容易产生红色铁锈,该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铜锅加热后,锅底容易产生一层黑色的氧化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钢丝球清洗铜锅时,用力过大容易在铜锅上产生划痕。说明钢的硬度比铜   (填“大”或“小”)。25
.(2分)春秋时期我国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金柄铁剑”就是一个证明。(1)铁剑剑刃可以捶打得很薄,主要利用的金属性质是   。(2
)铁质剑身锈迹斑斑,金制剑柄依然金光灿灿,请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26.(3分)我国金属冶炼的技术在不断发展。(1)春
秋时期由于炉温较低,铁矿石未完全反应,得到的“块炼铁”中含有较多杂质。“块炼铁”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宋代
《天工开物》中记载,为提高冶炼温度,使用了一种固体化石燃料来代替木炭,这种固体化石燃料是   ;同时,还用风箱鼓入空气,其中利用氧
气的性质是   。27.(3分)“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被储藏物细胞
呼吸的目的。(1)干冰可用于“温控保鲜”,利用干冰的性质是   。(2)“气调保鲜”中可使用CO2来抑制细菌。CO2进入细菌细胞液
后能产生酸性物质,抑制细菌生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酸性物质的产生:   。(3)冰箱中常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分
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   (填“富氮空气”或“富氧空气”)。28.(2分)在烛芯的棉线中加入细镁条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
。已知镁条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焰心的温度。请从燃烧条件角度回答:(1)蜡烛正常燃烧时,焰心的镁条不燃烧,原因是   。(2)吹灭蜡烛后
,镁条开始燃烧,并重新引燃蜡烛。引燃蜡烛时,镁条所起的作用是   。29.(6分)【科普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农药在农业生产
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但某些地区确实出现过农药残留超标事件,让一些人“谈药色变”。怎样科学地减少果蔬
中的农药残留呢?有些农药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会加快。例如,通过在沸水中焯或使用蒸、炒等烹饪手段可以去除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
。部分农药在空气中能够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一些易于保存的农产品,如胡萝卜、南瓜、土豆等,可以在室外存放一定时间来减少
农药残留量。有科研人员监测了番茄中三唑酮(C14H16ClN3O2)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的分解情况,如图1.去皮可以有效减少果蔬中的
农药残留。但部分果蔬不容易去皮,如生莱、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重要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可利用洗
莱机或加入洗涤盐等方式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有人比较了利用不同方法去除黄瓜中嘧菌酯农药残留的效釆,如图2所示。可见,减少农药残留
的关键是认识物质的性质。可基于农药的不同性质,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去除。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沸水中焯蔬菜可以去除氨基
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这是利用了氨基甲酸酯类物质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2)三唑酮(C14H16ClN3O2)由   
种元素组成。(3)依据图1,影响番茄中三唑酮残留量的因素有   。(4)为了最大量地去除黄瓜中的嘧菌酯,在清洗黄瓜时,应采用的方法
是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A.为了防止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B.采摘瓜果后,建议清洗
干净再食用C.削去果皮,也能减少农药残留D.利用农药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残留量30.(4分)我国是钢铁大国,粗钢
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工业炼钢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高炉中用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2)除铁矿石外,高炉中主要还
有下列物质发生了反应:①CaCO3CaO+CO2↑②CO2+C2CO③C+O2CO2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这三
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共有   种。(3)根据信息推测,转炉中产生的气体X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31.(4分)我国的煤炭
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CH3OH)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流程如图1:(1)冷却器里发
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合成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3)下列
关于甲醇生产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A.根据信息推测,甲醇是一种液体燃料B.煤炭与水在常温下即可生成CO和H2C.
甲醇的生产会受到CO和H2比例的影响(4)甲醇燃烧时发生反应:2CH3OH+3O32CO2+4H2O,若甲醇燃料的质量为32t,则
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t。32.(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挂在天平两侧的两个薄纸袋调节平衡,然后向B中倾倒二氧化碳气
体。(1)天平的   (填“A”或“B”)端会向下倾斜。(2)放置一段时间后,天平两端恢复平衡。由此可知分子的性质是   。33.
(3分)请从33﹣A或33﹣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3﹣A计分。33﹣A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33﹣B用如图装置制取二
氧化碳 (1)仪器a的名称是   。(2)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1)仪器b的名称
是   。(2)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34.(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之后若拧松锥形瓶上的胶塞,指
针将会   (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转”)。35.(2分)如图所示,用软塑料瓶进行实验。(1)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
软塑料瓶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再向瓶中注入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浑浊消失   。36.(4分
)进行如图所示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发生反应的是   (填字母序号)。(2)若要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的
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锌、铁、铜、银中,通过该实验,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两种金属是   。37.(2
分)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甲、乙实验对比,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   。(2)若只用装置
乙来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38.(4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取3个玻璃注射器分别放入等量锌片、铜片、
镁片,再各吸入足量的稀硫酸,迅速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保持注射器的活塞始终不动。下方各放置一个小烧杯,观察到如下现象。(1)注射器①中
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注射器②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   。(3)注射器③中发生剧烈反应,注射器中的液体被压入小
烧杯中,反应很快停止。出现这现象的原因包括   (填字母序号)。A.镁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B.注射器③内压强迅速增大C.压强
差使液体流入烧杯中,使反应物分离39.(8分)同学们发现一种“氮气灭火装置”,利用液氮(沸点为﹣196℃)产生大量氮气来灭火。他们
用氮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却发现蜡烛未熄灭。【査阅资料】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压强不变时,气体温度越低,密度越大。(1)结合氮气性质分
析,右图蜡烛未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1:探究氮气能否用来灭火(所用容器均为隔热材料,下同)实验编号1﹣11﹣21﹣3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蜡烛持续燃烧蜡烛缓慢熄灭蜡烛熄灭(2)实验前有同学提出,由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温度低,密度足够大,会向下流动隔绝可燃物
周围的氧气。依据实验1判断,这种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3)有同学根据实验1提出新假设,氮气灭火可能与可燃物周围氮
气的含量有关。可能支持这一假设的实验现象是   (填实验1中的实验编号)。实验2:探究灭火与氮气含量是否有关实验编号2﹣12﹣22
﹣3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蜡烛没有熄灭蜡烛缓慢熄灭   (4)实验2中,蜡烛所在位置氮气含量最高的是   (填实验编号)。(5)推
测实验2﹣3的现象是   。(6)反思实验2,除氮气含量外,影响蜡烛燃烧的其它可能因素是   。(7)结合上述实验,下列关于“氮气
灭火装置”使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A.从高处向低处喷洒使用B.可燃物火焰熄灭后,还需持续通气一段时间C.在有少
量排气口的封闭空间中使用时,效果好于开放空间2019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
题意.每小题1分)1.【分析】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
,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解答
】解:A、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故A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B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
碳酸饮料等,故C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
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2.【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判断,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氮气大约占7
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解答】解:空
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
杂质大约占0.03%.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
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分析】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
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P2O5中含有磷、氧两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
元素,故选项错误。B、CO2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C、CuSO4中含有铜、硫、氧三种元素,铜带“钅”
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D、CH4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
元素符号的意义、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解答:描述实验现象应该根据燃
烧的火焰颜色、产物等进行描述。【解答】解:A、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气体,故A不符合;B、甲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生成无色气体,故B不符合;C、硫粉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不符合;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
意;故选:D。【点评】本题纯属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只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不难回答,但要注意描述现象一定要言简意赅。5.【分析】根据属
于可燃物的物质,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正确。B、一氧化碳具
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D、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属于可燃物的物质应具有可燃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
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闻气味的方法进行分
析判断。【解答】解:A、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
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操作正确。D
、闻药品气味时,用手扇闻,故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
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分析】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就是直接在元素符合前面加数字。【解答】解:A、H2是氢气的化学式,可表示1
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选项正确。C、H2O是水的化学式,可
表示一个水分子,故选项错误。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表示粒子
的个数时就是在粒子的符号前面直接加数字。8.【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能压缩
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而不是质量很小,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
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C、氧气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而不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错误。D、氧气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由原子构
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分析】爆炸是急剧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在短时间里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而引起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解:A、加油站的空气中
含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汽,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面粉厂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
烟花销售点中含有易爆的烟火,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空旷的露营区,可以使用明火,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
不大,考查爆炸的条件,掌握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分析】A、根据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
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应该左物右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
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
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分析】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
,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用观察颜色
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氧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
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2.【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C6
0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二氧化碳不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选:D。【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
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2.99,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表示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
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钠原子中有1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Na可以表示1个钠原子,故选项说法
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碳酸钙这含有三种元素,
不属于氧化物;C、二氧化锰是由氧元素和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D、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C。【点评】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5.【分析】
根据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以及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试管1中的气体较多是氢气
,氢气可以燃烧,故A说法正确;B、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试管2中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说法正确
;C、试管1是氢气,试管2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实验生成的氧气与氢气质量比为8:1,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C说法错误;D、电
解水实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对解决此问题必不可少。16.【分析】A、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
分析判断。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
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D、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黄铜片和纯铜片相
互刻划,可以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选项
实验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C、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前、后固体的质量,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增加,故选项实验操作不
能达成实验目的。D、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并振荡,塑料瓶变瘪了,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造成的,不能说明CO2能与
水反应,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
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7.【分析】A、根据用过氧
化氢分解的反应分析;B、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D、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A、该反应是
过氧化氢分解,MnO2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B、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氧气,可以制备氧气,故B正确;C、物质不同,其
元素组成不一定不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故C错误;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微粒的观点、模型图的意义、催化剂的定义和分解反应的特点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8.【分析】根
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的构成,写出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解答】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只有过氧化氢分子,没有氧分子,故A
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1个反应物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正确;C、反应物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质量之比为(1×2)(16×
2)=1:816,故C错误;D、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水分子和氧分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
2,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只要考查了微粒的观点和模型图的意义,难度不大,能从微观上认识物质的构成是解答的基础。1
9.【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物质的分子为由2个H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的H2O2分子,生成物分子为H2O和O2,则示意图所
表示的反应为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喝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该反应的微观过
程可知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错误;B、该反应是由双氧水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种类发生改变,故正确;C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当68份质量的H2O2参加反应时,生成32份质量的O2,故错误;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
物中的氧元素,在反应后转移到H2O和O2中,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可将分子原子模型转换为化学式和化学
方程式,由化学式判断物质类别,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0.【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能溶于水,二氧化
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解: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
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A、实验①中喷醋酸,④中生成了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A错误;B、实验④需要与实验③对照,才
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B错误;C、实验④需要与实验③对照,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C错误;D、由实验①④推断,
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是二
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分析】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
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生物质能等。A、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正确。C、太阳能是清洁、无污
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
.【分析】(1)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①2CO+O2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②CaCO
3Ca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③2CuO+C2Cu+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
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氢气燃烧不可能产生碳
排放,而甲烷燃烧会产生,原因是氢气中不含碳元素。故答案为:(1)③;(2)氢气中不含碳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
征、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2)过氧化氢
溶液在消毒时会在血液中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冒气泡,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乙醇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
0%。(2)过氧化氢溶液在消毒时会在血液中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冒气泡,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1)×100%;(2)2H2O22H2O+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4.【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铁、水和氧
气反应会发生锈蚀进行分析;(3)根据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4)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所以用铜锅加热更快,利用的金属性质是导热性;(2)铁、水和氧气反应会发生锈蚀,所以该过
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3)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2 2CuO;(4)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
硬度大,所以用钢丝球清洗铜锅时,用力过大容易在铜锅上产生划痕,说明钢的硬度比铜大。故答案为:(1)导热性;(2)化学;(3)2Cu
+O2 2CuO;(4)大。【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材料的判别,题目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材料的范畴(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所在。25.【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铁比金活泼进行分析。【解答】解:
(1)铁剑剑刃可以捶打得很薄,主要利用的金属性质是延展性;(2)金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铁比金活泼,所以在自然
界中铁更易与其它物质反应,所以更易被腐蚀。故答案为:(1)延展性;(2)铁的化学性质比金活泼(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强),铁易生锈。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材料的判别,题目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材料的范畴(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6.【分析】
(1)根据题意,得到的“块炼铁”中含有较多杂质,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题意,为提高冶炼温度,使用了一种固体化石燃料来代替木炭,结
合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得到的“块炼铁”中含有较多杂质,属于混合物。(2)为提高冶炼温度,使用了一种固体
化石燃料来代替木炭,这种固体化石燃料是煤。同时,还用风箱鼓入空气,其中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故答案为:(1)混合物;(2)煤
;能支持燃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混合物的特征、氧气能支持燃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7.【分析】
(1)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考虑;(2)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考虑;(3)根据食物容易氧化变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来保存食物
。【解答】解:(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以控制温度;(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方程式是:H2O+CO2═H2C
O3;(3)食物容易氧化变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来保存食物,所以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富氮空气”。故答案为:(1)升华吸
热;(2)H2O+CO2═H2CO3;(3)富氮空气。【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8.【分
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题
意,镁条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焰心的温度,温度已达到了着火点,蜡烛正常燃烧时,焰心的镁条不燃烧,是因为不能与氧气接触。(2)吹灭蜡烛后,
镁条开始燃烧,并重新引燃蜡烛,镁条所起的作用是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故答案为:(1)不能与氧气接触;(2
)使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9.【分析】(1
)根据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来分析;(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3)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4)根据题干中的信息
来分析;(5)根据农药的使用、洗涤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农药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会加快,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在沸水中焯蔬菜可
以去除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这里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这是利用了氨基甲酸酯类物质化学性质;故填:化学;(2)由化学式可知,三唑酮(
C14H16ClN3O2)由碳、氢、氯、氮、氧5种元素组成;故填:5;(3)由图1可知,影响番茄中三唑酮残留量的因素有时间和温度;
故填:时间、温度;(4)由图2 中的信息可知,为了最大量地去除黄瓜中的嘧菌酯,在清洗黄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加入奶粉;故填:加入奶粉
;(5)A.使用农药对于防治病虫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能禁止使用,故错误;B.采摘瓜果后,建议清洗干净再食用,故正确;C.削去果皮
,也能减少农药残留,故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利用农药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残留,故正确。故填:BCD。【点评】本
题是一个信息题,解题时根据农药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题干中的材料信息来分析解答即可。30.【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
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以及三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3)根据碳和氧气在点
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2)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所以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②③,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
价为+2,碳单质的化合价为0,所以这三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共有三种;(3)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转炉中产生的
气体X可能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Fe2O3+3CO 2Fe+3CO2;(2)②③,3;(3)二氧化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
铁的冶炼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解答。31.【分析】(1)根据冷却器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2)根据合
成塔中发生的变化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进行分析;(3)A、根据甲醇中含有碳元素,转化过程是将煤液化进行分析;B、
根据碳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进行分析;(4)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甲醇
的质量进行计算。【解答】解:(1)冷却器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合成塔中发生的变化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
成甲醇,所以;(3)A、甲醇中含有碳元素,转化过程是将煤液化,所以推测甲醇是一种液体燃料,故正确;B、碳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
化碳和氢气,故错误;C、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所以甲醇的生产会受到CO和H2比例的影响,故正确;故选:AC;(4)2
CH3OH+3O32CO2+4H2O 64 96 32t 48t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
的质量为48t。故答案为:(1)物理;(2)(3)AC;(4)48。【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
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32.【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
分析解答。(2)根据放置一段时间后,天平两端恢复平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将挂在天平两侧的两
个薄纸袋调节平衡,然后向B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天平的B端会向下倾斜。(2)放置一段时间后,天平两端恢复平衡,说明二氧化碳分子是在不
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答案为:(1)B;(2)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分子
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3.【分析】33﹣A(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
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进行分析;33
﹣B(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
根据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解答】解:33﹣A(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
知,a是试管;(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33﹣B(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b是长颈漏斗;(2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能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33﹣A(1)试管;(2)2KMnO4K2MnO4+MnO2+O2↑;(3)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33﹣B(1)长颈漏斗;(2)CaCO3+2HCl=CaCl2+H2O+CO2↑;(3)二氧化碳密度比
空气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
解性选择。34.【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分析;(2)根据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若此时打开胶塞,空气补充进去分析。【解答】解:(1)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实验后,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
若此时打开胶塞,空气补充进去,指针将会向左偏。故填:(1)4P+5O22P2O5;(2)向左偏。【点评】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
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解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正确答案35.【分析】(1)根
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碳酸钙能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向瓶中注入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浑浊消失,产生气泡,塑料瓶鼓起等。故答案为:(1)CO2+Ca
(OH)2=CaCO3↓+H2O;(2)产生气泡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36.【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
能。(2)若要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的现象是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银的表面无明显变化;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
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3)在锌、铁、铜、银中,通过该实验,由于铁、锌的表面均有红色
物质产生,无法比较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答案为:(1)AB;(2)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银的表面无明显变化;Fe+CuSO4═
FeSO4+Cu;(3)铁、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
答此类题的关键。37.【分析】(1)根据甲、乙实验中温度不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进行分析
解答。【解答】解:(1)甲、乙实验中温度不同,乙中白磷能燃烧,甲中不能,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2)可燃物
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若只用装置乙来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通空气前白磷不燃烧,通空气后白磷燃烧。故答案为:(1)温度要达到着火点;(2)通空气前白磷不燃烧,通空气后白磷燃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8.【分析】(1)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2)根据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进行分析;(3)根据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所以注射器②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铜不与稀硫酸反应;(3)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所以A、镁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故正确;B、注射器③内压强迅速增大,故正确;C、压强差使液体流入烧杯中,使反应物分离,故正确;故选:ABC。故答案为:(1)Zn+H2SO4=ZnSO4+H2↑;(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或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3)A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加强记忆的方法即可解答。39.【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灭火的方法:隔绝氧气,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移走可燃物等。【解答】解:(1)右图蜡烛未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氮气密度比空气小,倾倒时氮气不能进入烧杯,导致蜡烛不能和氧气隔绝。故填:氮气密度比空气小,倾倒时氮气不能进入烧杯。(2)如果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温度低,密度足够大,会向下流动隔绝可燃物周围的氧气,则实验1中蜡烛会迅速熄灭,而蜡烛持续燃烧,说明这种假设不成立。故填:不成立。(3)可能支持这一假设的实验现象是1﹣2,这是因为1﹣2中烧杯口处的氮气含量比1﹣1中烧杯口处的氮气含量高,1﹣2中蜡烛熄灭,而1﹣1中蜡烛不熄灭。故填:1﹣2。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编号2﹣12﹣22﹣3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蜡烛没有熄灭蜡烛缓慢熄灭蜡烛迅速熄灭(4)实验2中,蜡烛所在位置氮气含量最高的是2﹣3,这是因为随着氮气的扩散,氮气含量越来越小。故填:2﹣3。(5)实验2﹣2中氮气含量比2﹣1中含量高,2﹣1中蜡烛不熄灭,2﹣2中蜡烛熄灭,因此实验2﹣3中应该是蜡烛迅速熄灭。故填:蜡烛迅速熄灭。(6)反思实验2,除氮气含量外,影响蜡烛燃烧的其它可能因素是温度,这是因为液氮汽化时吸热,导致温度降低,可能会降低至蜡烛着火点一下,从而导致蜡烛熄灭。故填:温度。(7)A.氮气密度比空气小,灭火时不能从高处向低处喷洒使用;B.可燃物火焰熄灭后,还需持续通气一段时间,确保可燃物熄灭;C.在有少量排气口的封闭空间中使用时,效果好于开放空间,这是因为封闭空间中的氮气含量大于开放空间中氮气含量。故填: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 / 1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