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题29 《大道之行》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原卷版)
2023-05-30 | 阅:  转:  |  分享 
  
专题29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大道之行》(原卷版) 考点:文学常识 1.《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礼记》,亦称《小戴礼》或《
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共四十九篇。《礼运》是战国末年
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2.《礼记》是儒家五部经典之一。“五经”包括:《诗》、《书》、
《礼》、《易》、《春秋》。“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考点:课后注释⑴[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⑵[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⑶[选贤与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⑷[贤]指品德高尚。⑸[能]指才干出众。 ⑹[与]
同“举”。 ⑺[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⑻[修]培养。⑼[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
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⑽[不独子其子]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⑾[有所终]有
终老的保障。⑿[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⒀[矜]同“鳏”,老而无妻;⒁[寡]老而无夫;⒂[孤]幼而无父;⒃[独]老
而无子;⒄[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⒅[者]……的人。⒆[分]职分,职守。⒇[归]女子出嫁。 (2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2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
了自己的私利。(23)[谋闭而不兴]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24)[乱贼]作乱害人。(25)[作]兴起。(26)[外户而不闭]门
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27)[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28)[闭]用门闩插上。考点:重点译句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答案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答案】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⑶故人不独亲其
亲,不独子其子。【答案】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⑷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答案】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
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
到供养。⑸男有分,女有归。【答案】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⑹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答案】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
一定要据为己有;⑺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答案】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⑻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答案】这要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不会有人盗窃财物而作乱害人。⑼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答案】家家户户都
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人与人
之间互相关爱。考点:课后习题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
,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
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补充: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答案】文中"大
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
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
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案】(1)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合适的安排(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尤其是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
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有分,女有归)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
,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
大同"社会的思想?  【答案】"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
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
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23:中考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
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
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兼爱》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培养)B.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父母亲人)C.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D.家之与家之相篡。(掠夺)2.翻
译下列句子。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
什么标准? 4.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
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
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大道
之行也》)(乙)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
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①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②,四不孝也;好勇斗很③,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节选自《孟子·离娄下》) 注:①从:
同“纵”。②戮:羞辱。③很:今作“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不独子其子 (2)盗窃乱贼而不作 (3)惰其四支 (4)私妻
子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
样是( )A.《礼记》由西汉戴圣对战国至秦汉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B.甲文所描述的 “天
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C.甲乙两文都有采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条理分明,节奏和谐。
D.乙文“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断句是错误的。4.请在甲文中找出写“孝亲敬老”的句子。结合甲乙两文,再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你如何“孝亲敬老”。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选贤与能 (2)不独子其子 (3)屋舍俨然 (4)寻病终 2.翻译面的句子。(1)货恶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 5.(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
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讲信修睦(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 D.是谓大同(大家一样)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所恶有甚于死者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弗学,不知/其善也B.教/然后/知困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故/外户/而不闭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