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8物距、像距、焦距与成像性质、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版)-2023年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
2023-05-30 | 阅:  转:  |  分享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18物距、像距、焦距与成像性质、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物距、像距、焦距与成像性质的关系(共7小题)1.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4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A.放大的实像B.缩
小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与解析:u=30cm成放大的实像。所以f<30cm<2f,因此15cm<f<30
cm。则30cm<2f<60cm。因此45cm可能在2倍焦距外,可能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可能等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可能成缩小的
实像、可能成放大的实像、可能成等大的实像。故选:D。2.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
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
透镜能看到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答案与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烛焰和光屏对调位置以后,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叫航
空摄影,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与镜头的距离为(  )A.10cmB.略大于5cmC.5cmD.略小于5cm
答案与解析: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物距很大,因此这时像几乎成在焦点处,但要略大于焦距。故选:B。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
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40cmB.30cmC.20cmD.10cm答案与解析
:当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设焦距为f,则2f<40cm,得出f<20cm,在选项中只有10cm是符合的
,故选D。5.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cm、14cm和6cm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  )A.14cm>f>10cmB.10cm>f>7cmC.10cm>f>6cmD.20cm>f>14cm
答案与解析:(1)当物体离透镜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即20cm>2f;(2)当物体离透镜14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因此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f<14cm<2f;(3)当物体离透镜6cm时,成放大的虚像,
因此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之内,即6cm<f;综合以上三个不等式,解得7cm<f<10cm。故选:B。6.郫县正在加快“城市化”
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
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A.大于120mmB.恰为120mmC.小于60mmD.略大于60mm答案与解析:由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照相
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并且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当摄影人员从
高空给城市拍照时,像距略大于焦距。故选:D。7.从侧面观看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常常看到个别条金鱼比真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鱼缸可抽象
成 凸透镜 模型,比实际大得多的鱼是 虚 像(填“实”或“虚”),鱼游到 一倍焦距以内 位置才出现这种现象。答案与解析:圆形玻璃缸
中有水,鱼的身体和玻璃缸之间的水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一些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镜;虚;
一倍焦距以内。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动态应用(共9小题)8.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
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变大C.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D.焦距变大,像距变小答案与解析:当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
持相机和人的位置不变,又拍了一张全身照,即该过程中的像是变小的,所以应增大物距,可以增大相机和人之间的距离;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
变的情况下,只能使透镜的焦距变小,就相当于增大物距,同时像距也变小。故选:C。9.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
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
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与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在
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则相当于物距变大,被摄者的像将变小,其对应的像距也变小,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
片的距离应缩小,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故选:B。10.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
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B.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小明往后移,并使
镜头往里缩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答案与解析:照了某人一张2寸的半身照之后,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
所成的像变小了,故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所以人应远离照相机,同时使镜头往里缩。故选:C。11.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
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A.向下并且向左移
B.向下并且向右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答案与解析:图甲显示像在毛玻璃的左侧上方,说明卡通人在凸透镜主光轴的右侧下方
,要使像如图乙所示,必须调节卡通人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所以镜头应该向右侧下方移动。故选:B。12.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
主光轴位置上拉二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①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②像的脚步始
终比小孩大;③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④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答案与解析:因将物体从较远处接近凸透镜焦点的移动时,物
距变小,所以像距变大,实像也变大。所以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①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有可能②因
为小孩在2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故像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说法错误;③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
”走小步;正确;④因为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正确。故选:C。13.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
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B.小
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小明往前移,并增大光圈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答案与解析:照了某人一张2寸的全身照之后,小刚在原
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所成的像变大了,故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所以人要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使镜头往外伸。故选:B。
14.现代照相机、摄像机所用的光学镜头是可变焦距的,当物距改变时,通过改变镜头到“屏”的距离(像距),仍可获得清晰的像,如果被拍摄
物体远离镜头而去,则镜头焦距应(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与解析:当被拍摄物体远离镜头时,即物距
变大,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即需要减小像距,即在“屏”不动的情况下,可以使镜头后缩;也可以在镜头和“屏”均不动的情况下增大焦距,这样也
相当于减小了像距,也可以使得像更清晰。故选:B。15.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屏上成一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主轴沿水平方向,今将凸透镜向上移动
少许,则(  )A.屏上像的位置向上移动B.屏上像的位置向下移动C.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大D.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
小答案与解析: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光屏应向上移动。故选:A
。(多选)16.沿凸透镜的主轴将物体从焦点匀速移向无限远处。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像的位置
从无限远处移到焦点,移动速度先快后慢B.像的大小是由大变小C.先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先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后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答案与解析:(1)因为移动前物距u=f时,成像在无限远处,当物距u逐渐增大时,像距v将逐渐减小,像的位置将从无限远处移
向焦点,而且像在2f以外时移动很快,在f<v<2f时移动较慢。因此,像移动的速度是先快后慢。(2)因为物体移动过程是物距u不断变大
的过程。因此,像距将是不断变小的过程,像距变小,像也将变小。(3)因为物体移动过程中经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像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故选:ABD。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其他应用(共44小题)17.某同学将如图
所示的“国家节水标志”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则透过玻璃杯和水观
察该图象时,可能看到的是(  )A.B.C.D.答案与解析:因为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左右中间厚边缘薄,上下厚度一样,相当于凸透镜
,所以是左右颠倒;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上下不变,不可能看到D;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即左右颠倒,如图A;由于像与物体在上下方向上大小相同,不可能出现BC中的图片;故A正确。故选:A。18.青岛九中宿舍已安装“人脸
识别”系统,当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成像、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完成身份认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脸是能够发光的光源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放大镜成像的原理相同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
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答案与解析:A、人脸不会发光,故人脸不是光源,故A错误;BC、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
的是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
之外,故D错误。故选:B。19.如图为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图中P为2倍焦距处,关于凸透镜成像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
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人们制成照相机B.荒野求生中,贝尔用冰取火时,他拿着这块“冰”要正对太阳光,引火物放在AB两点间取火C.
眼睛要在凸透镜右侧合适的位置才能看到C点处物体所成的像D.利用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特点,人们制成电影放映机答案与解析:A、物体放在
A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A正确;B、“用冰取火”时,“冰”要正对太阳光,棉絮放
在焦点F处温度很高,可以取火,在AB两点间不可以,故B错误;C、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眼睛要在凸透镜右侧合适的位置才能看
到C点处物体所成的像,故C正确;D、物体放在B点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D正确。故
选:B。20.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cmB.10cmC.15cmD.25cm答案与解析:因为当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所以,v=20cm>
2f;则f<10cm,四个选项中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21.用照相机给小兰拍照,先拍半身照,保持小兰和相机位置不变,调整摄像头
焦距,拍小兰全身照,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和像距位置变化(  )A.焦距变大,像距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
距变小,像距变大答案与解析:当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人的位置不变,又拍了一张全身照,即该过程中的像在变小,所以应增大物距,
即增大相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此时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即物距不变,只能使透镜的焦距变小,就相当于增大物距,同时像距也在变小。故
选:B。22.用手拿着一支铅笔,开始时手伸直,眼睛盯住铅笔。然后慢慢弯曲手臂,让铅笔靠近眼睛,这时你会发现,在一定的位置,铅笔开始
由清晰变模糊。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距变小时,像就变大,因而变得模糊B.物距变小时,到一定程度,成的像变成了虚像,因
而变得模糊C.物距变化时,当超出眼睛能调节的范围时,像就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变得模糊D.物距变化时,焦距不变,像距就要发生变化,因而
变得模糊答案与解析:A、当观察物变近时,物距变小,像距不变,像不变,故A错误;B、物距变小时,到一定程度,成的像不会变成虚像,四因
为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变得模糊,故B错误;C、物距变化时,当超出眼睛能调节的范围时,像就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变得模糊,故C正确;D、
物距变化时,焦距改变,就要发生变化,像就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变得模糊,故D错误;故选:C。23.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
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实像,
两个虚像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答案与解析:(1)由题知,凸透镜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
光源S;首先可以确定点光源S在凸透镜右侧两倍焦距处可以成一个等大的实像S1,这个实像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一个虚像S2(平面镜成像)(
2)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可以成一个虚像S3,形成的这个虚像S3(相当于一个发光点)又可以通过凸透镜再成一个等大的实像S4(因S3在两
倍焦距处的正下方,且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由于通过S4的光线不能被平面镜反射(或不能再射向平面镜),所以S4不能在平面镜中再
成一个虚像;所以,会出现两个实像,两个虚像,即S能成四个像。如下图所示:故选:A。24.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凸透
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A.A的左侧B.AB之间C.B
C之间D.C的右侧答案与解析:A、如图1,当凸透镜在A的左侧时,当物体在A点时,物距小于焦距,像在B点。当物体在B点时,物距小于像
距,像在C点,两次成的虚像,物距都小于像距,并且物距增大,像距也增大。符合题意。B、如图2,当凸透镜在AB之间时,物像在凸透镜的两
侧成实像,如果物体在A点,像在B点,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物体在B点,像一定在A点。不符合题意。C、如图3,当凸透镜在BC之间时,当物
体放在A点,像在B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像,物距大于像距。不符合题意。D、如图4,当凸透镜在C点右侧时,当物体放在A点,像在B
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像,物距大于像距。当物体放在B点,像在C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像,物距大于像距。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x轴重合,透镜左侧x轴上有一点光源。点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
平移2f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点光源经透镜所成的像将(  )A.一直向右移动B.一直向左移动C.先向右移动,接着向左移动D.先向左移
动,接着向右移动答案与解析:点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2f的距离,点光源一直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
外,成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点光源在二倍焦距处物像之间的距离最小。如图所示,(黑色)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在
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向右移动,(蓝色)凸透镜移动距离物体二倍焦距处,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继续向右移动,(红色)凸透镜距离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通过图可以看出像首先
向左移动,然后再向右移动。故选:D。26.关于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相时,被照者与
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B.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来增大视野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
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答案与解析:A、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
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A正确。B、汽车观后镜则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利用凸面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B正确;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C错误;D、因凸透镜对光线
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故D正确。故选:C。27.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
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
上的像(  )A.尺寸不变,亮度不变B.尺寸不变,亮度降低C.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D.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答案与解析:凸透镜成实像
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
分光通过下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
会减弱,变暗了。故选:B。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B.人眼可以看到实像,
不能看到虚像C.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是实际存在的D.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答案与解析:A、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B、人眼既可以看到实像,又可以看到虚像,如照相机拍的照片是实像,被放大镜放大的物体是虚像,故B错误
;C、光线是为了方便研究光而引入的,其实光线是不存在的,故C错误;D、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因此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
位,故D正确。故选:D。29.如图所示,P、Q为凸透镜主轴O1O2上的两点。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在Q点可得到一个
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必须在P、Q之间B.凸透镜一定不在P、Q之间C.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
之间D.凸透镜可在Q点右侧,也可在P、Q之间答案与解析: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形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二倍焦距
之外时,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在P点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Q点物距大于二倍焦
距,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凸透镜也可在P、Q两点之间时,可以让透镜靠近Q点一些,此时Q处于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而P处于两倍焦距之外
,也可满足题设条件。故选:C。30.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
”可以(  )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答案与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
越小;“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
D正确,ABC错误。故选:D。31.以下仪器或装置中用到透镜放大原理的是(  )A.汽车车前灯B.体温计C.汽车观后镜D.电压表答
案与解析:A、汽车的车前灯中的反光碗,用到了凹面镜的会聚作用,没有用到透镜的放大原理,故A错误;B、体温计的侧面呈三角形,当观察示
数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对液柱起到放大作用,便于观察示数,故B正确;C、汽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有发散作用,可扩大视野,没有用到透镜的
放大原理,故C错误;D、电压表的表盘上一般是透明的平板玻璃,没有用到透镜的放大原理,故D错误。故选:B。32.用凸透镜成像时,定义
像与物的大小之比为“放大率”,则在物体成像的情况下(  )A.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大B.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大C.
焦距一定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D.焦距一定时,物体离同侧焦点越近放大率越大答案与解析:A、由凸透镜成像公式可得,而像与物的大
小之比等于像距与物距之比,所以“放大率”k=,由此可知,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小,故A错误;B、当物体成虚像时,焦距越小,放
大率越大。当物体成实像时,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大,故B错误;C、焦距一定时,若物距小于焦距,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小,故C错误;D、焦
距一定时,物体离同侧焦点越近放大率越大,故D正确。故选:D。33.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
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
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答案与解析: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保持不变时,照相机的
焦距增大时,物距相对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会变大;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要减小,像会变小。故选:A。34.在做凸透镜
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
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答案与解析: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
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
逐渐变大。故选:A。3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
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
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
像D.只有一个实像答案与解析:①按题意,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②由于成像后的光线是射向右下方的,所
以不能在平面镜上成像(平面镜只在主光轴的上方),所以只能成一个实像。③如果平面镜足够大,则“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
立的等大的实像”又会在平面镜上成一个等大的虚像,平面像反射后的光线又会经凸透镜成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成在凸透镜左侧f与2f之间。
此时相当于物距为4f。当然,也要满足凸透镜是足够大了才有此种情况)。故选:D。36.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
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  )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
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答案与解析:如果凸透镜放在C点右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
A点左侧,而不是右侧的B,所以不可能;当光源在A点时,像在透镜另一侧,说明成实像,那么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外,这样当点光源在B点时就也
会在相对于B的另一侧成实像,(也就是A的一侧)而不是成像在C点。所以透镜不可能在AB和BC之间。如果凸透镜放在A点左侧,那么当点光
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成像都是虚像。故此时凸透镜只能放在A点的左侧;所以该情况下有如下几种可能
,即若C点在透镜的1倍焦距以外,像应成在透镜左侧的1倍焦距以外;另一种可能是,若C点还在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即此时所成的像应在C点
的右侧。故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是正确的。故选:D。37.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成
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图乙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A′B′是物AB的
像,图中BO1=30cm,O1O2=20cm,O2O3=90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凸透镜而言,物距为30cm,像
距为110cmB.如果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点,像将变小C.螺纹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能扩大聚光面积使成像更清晰D.如果像在屏幕上靠左边
缘,为了把像移至中央,应该把物体向右移动答案与解析:A、因物距是物体AB到凸透镜的距离,所以依题意知物距为30cm,像距是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由题意可知,像距是O1B′,则O1B′=20cm+90cm=110cm,故A正确。B、如果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点,物距变大
,像距变小,像将变小,故B正确:C、螺纹透镜可对光源发出的光起会聚作用,能扩大聚光面积使成像更清晰。它对光的会聚作用与平凸透镜相同
,但却薄得多,轻便得多,故C正确。D、如果像在屏幕上靠左边缘,由于光线经过了平面镜的反射,所以为了把像移至中央,应该把物体向左移动
,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38.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
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
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
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答案与解析: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
比较清晰的照片,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
调节。通过以上分析,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39.如图a所示为16mm电影放映机放电影,这种电影放映机使用宽度为16mm的电
影胶片,电影中的声音以声音信号的方式刻录在电影胶片上如图b所示。电影放映机正常放映时,有关放映灯泡、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电影胶片
、反光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的种类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下列图中所示的几种猜想,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答案与解析
:由于放映机成像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而要让像(即胶片)更亮一些,需要用到凹面镜聚光,而C、D是凸面镜,故C、D错误的;灯泡
放在胶片的左侧,以使得胶片更亮,故A是正确的;故选:A。40.广德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是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C.
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距镜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人在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答案与解析:A、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
作用,可使平行光会聚在一点上,此点可使温度升高将将纸屑点燃。故A正确;B、当用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需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
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C、当照相时,被照者须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才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因平面镜成像时是成正
立等大的虚像,人大小不变,则像大小也不变,因此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的大小不会改变,故D错误。故选:A。41.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
的物体,若照相机位置不变,比较池水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有水时(  )A.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会略小些B.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
会略大些C.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D.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小些答案与解析:池水中有水时水池底部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起
来比实际位置偏高,当把水排掉无水后,池底的物体相对人来说变远了,如果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物体清晰的照片,根据凸透镜
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后缩,暗箱应略短些。反之有水时,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偏高,物近像
远像变大,使镜头前移,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故选:C。42.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
,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A.沿平行主
轴方向B.沿O与S′连线方向C.沿F2与S′连线方向D.沿F1与S′连线方向答案与解析:(1)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
,其中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总不改变方向,折射光线一定过焦点,如图。实像是所有折射光线会聚形成的,像点一定在过焦点的折射光线上。(2
)u>f 时,凸透镜成实像,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所以像点向右远离凸透镜。由(1)(2)得,点
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像点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故选:C。4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
的照片,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距离应该在(  )A.100毫米以外B.恰为50毫米C.50毫米以内D.略大于
50毫米答案与解析:照相机的底片是像的位置,底片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并且物距很大,像距很小,底片放在略大于50mm
的位置上。故选:D。44.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B.10cmC.15cmD.20cm答案与解析:因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15cm<2f,
则7.5cm<f<15cm;四个选项中在7.5cm到15cm之间的只有10cm。故选:B。45.小亮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
如下的记录:当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为2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为8cm时,在光
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B.12cmC.16cmD.20cm答案与解析:∵光屏上成倒立、缩
小实像,∴u>2f,即2f<30cm,解得:f<15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2f>u>f,即f<20cm<2f,解得:1
0cm<f<20cm;∵光屏上不成像,∴u≤f,即f≥8cm;综合分析可知:10cm<f<15cm.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46
.眼睛、照相机、幻灯机这三种凸透镜在调节成像清晰度时,分别采用下述哪种方式(  )(甲)焦距固定,物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像距;(乙
)焦距固定,像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物距;(丙)物距固定,像距固定,调节焦距。A.眼睛甲、照相机乙、幻灯机丙B.眼睛丙、照相机甲、幻
灯机乙C.眼睛乙、照相机丙、幻灯机甲D.眼睛甲、照相机丙、幻灯机乙答案与解析:为了使像更清晰,经分析得:眼睛看物体时,物距和像距不
变,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改变晶状体的焦距。照相机照相时,物距不变,调节暗箱长短,改变像距来改变像的清晰度。幻灯机幻灯时,像距不变,调
节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像的清晰度。故选:B。47.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只将凸
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f为(  )A.2厘米<f<4厘米B.4厘米<f<5厘米C.
5厘米<f<8厘米D.无法确定答案与解析:物体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所以,2f
>8cm>f,即8cm>f>4cm﹣﹣﹣﹣﹣①;由“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
像”,此时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像,此时u=10cm>2f,则f<5cm﹣﹣﹣﹣②,综上所述,由①②可得4cm<f<5cm。故选:B。
48.如图所示,P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在毛玻璃光屏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E处,他看到屏上的像的形状为(  )A.qB.pC.dD.b
答案与解析:此时物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故在光屏M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原物是“p”,在M上所成的像是“d”,在光屏的前方看是b,若观
察处E在光屏M的后方,所以透过透明的玻璃光屏看到“d”形状的像。故选:C。49.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象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与解析:由于幻灯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
故在屏幕上的图象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50.如图所示,蜡烛从距凸透镜40厘米的A点出发,沿主轴经B、C到达D点,当它移动到B
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已知AB=BC=CD=10厘米,则(  )A.在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B.蜡烛移动过程中,
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蜡烛从C移动到D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答案与解析:由“蜡烛移动到B点
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可知B点正好是2倍焦距处;因为已知AB=BC=CD=10厘米,所以此透镜的焦距f=15cm,则A、蜡烛
从距凸透镜40厘米的A点出发,在移动过程中,先是所成的像越来越大,当到达焦点处时不成像,故本选项错误;B、当蜡烛移到D点时,此时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本选项错误;C、因为C点在焦距以外,D点在焦距以内,所以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蜡烛从C移动到D的过程中所
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故本选项错误;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51
.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  )A.画面变得模糊B
.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答案与解析: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小虫落在镜头上,只是
阻挡物体发出的无数射向凸透镜的一部分物体光线,物体发出的其它光线会通过小虫子以外的部分通过凸透镜而成像。但由于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
,所以物体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亮度变暗。综上分析故选:B。52.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
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仍能呈现一个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应该呈现一个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呈现实像,但通过透
镜能看到虚像D.光屏上不会呈现实像,但调节光屏位置后能看到实像答案与解析: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介于1倍
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当烛焰与光屏对调后,此时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而像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
B。53.已知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幻灯机镜头的距离为30cm,则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可能为(  )A.60cmB.40cmC.10cm
D.以上均不对答案与解析: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幻灯片相当于物体,屏幕相当于光屏;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物距应处于1倍和
2倍焦距之间,所以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f,小于2f。即:f<30cm<2f,也就是:15cm<f<30cm,所以A、B、C
错;D对。故选:D。5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
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最大的凸透镜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与解析:放在蜡烛前
20cm处,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0cm>2f,则甲透镜的焦距f小于10cm;放在蜡烛前20cm处
,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0cm<f,即乙透镜的焦距f大于20cm;放在蜡烛前20cm处,用透镜丙可
成倒立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2f>u=20cm>f,则丙透镜焦距在10~20cm范围内;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知丁
透镜是凹透镜,不符合题意。综上分析,透镜焦距最大的凸透镜是乙。故选:B。55.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
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直凸透镜的主光轴
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
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  。答案与解析: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
一个清晰的像,由图1可知,此时的物距u=a+x;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像距为v′=L﹣a﹣b
﹣x;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第一次的物距等于第二次的像距,所以a+x=L﹣a﹣b﹣x,解得x=;故答案为:。56.某同学要挑选一个焦距
小于6cm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实验结果记录,甲凸透镜成倒立放大
实像,乙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丙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可以确定 乙 凸透镜是他所需要的。答案与解析:已知烛焰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
2cm,即u=12cm,甲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乙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丙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由甲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得2f>u=
12cm>f,则f的取值范围是12cm>f>6cm。由乙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得u=12cm>2f时,则f的取值范围是f<6cm,符合
该同学要挑选一个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的要求。由丙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得u=12cm<f时,则f的取值范围大于12cm,很明显,f更
大于6cm了,由此可知只有乙凸透镜是该同学需要的。故答案为乙。57.透过图中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树叶放大的“叶脉”
,这是利用了 放大镜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看到的“叶脉”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露珠的形成
是水蒸气 液化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答案与解析: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答案为:放大镜;虚;液化。58.如图所示,两个薄透镜L1和L2共轴放置,已知L1的焦距f1=f,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的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1=3f。(1)小物体经过这两个透镜的像在L2的 右 边,到L2的距离 f ,是 实 像(填“实”或“虚”)、 倒 像(填“正”或“倒”)。(2)现在两个透镜位置调换,若还要使给定的原物体的原像处成像,两透镜作为整体应沿光轴向 左 边移动距离 2f ,这个新的像是 实 像(填“实”或“虚”)、 倒 像(填“正”或“倒”)。答案与解析:(1)由物距u1=3f.可知u>2f,则在L1的右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可得,+=,解得v=1.5f,因为L1的焦距f1=f,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的距离也是f,所以小物体经过这两个透镜的像到L2的距离为1.5f﹣0.5f=f,(2)根据光的可逆原理可知,现在两个透镜位置调换,若还要使给定的原物体的原像处成像,第二次的物距等于第一次的像距,所以,透镜组应整体向左平移3f﹣f=2f,最终得到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故答案为:(1)右;f;实;倒;(2)左;2f;实;倒。59.蜡烛与光屏的间距为1.8m.从蜡烛处开始移动透镜,第一次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之后,又向前移动了0.72m时,再一次出现了清晰的像,透镜的焦距f为 0.378 m。答案与解析:设光源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1.8m,两次成像时,物距分别为u1、u2,像距分别为v1、v2,如图所示:第一次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凸透镜在B点,又向前移动了0.72m,透镜到达C点,两次凸透镜间距为BC=d=0.72m,则=,解得f=…①由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交换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则成像时透镜在同样的位置,故u1=v2,v1=u2,根据题意和图可得,由②+③可得,v1=,由②﹣③可得,u1=,将v1=和u1=代入①得:f=====0.378m。故答案为:0.378。60.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a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答案与解析:由图知,a点在2倍焦距之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c点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a;c。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